热点01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必刷题(最新社会热点)(解析版).docx

上传人:黑** 文档编号:62810862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67.8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热点01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必刷题(最新社会热点)(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热点01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必刷题(最新社会热点)(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热点01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必刷题(最新社会热点)(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热点01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必刷题(最新社会热点)(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点01 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2022年高考生物总复习必刷题(最新社会热点)(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热点01-二氧化碳到淀粉的转化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2021年9月24日,一篇重磅研究论文登上了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科学,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延和带领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II步反应的非白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该途径使用了从自然界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种不同物种分离出来的62种生物酶催化剂。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构成淀粉的元素只有C、H、O三种A. 该技术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该技术能高效地合成淀粉,主要原因是科学家设计合成了全新的更加高效的酶B. 该技术的机制可

2、能包括利用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六碳化合物,再将六碳化合物连接成淀粉【答案】C【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淀粉属于多糖,其元素组成只有C、H、O三种,A正确;B、根据题干“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可知,该技术使淀粉生产从传统农业种植模式向工业车间生产模式转变成为可能,B正确;C、据题干信息“该途径包含了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种不同物种的6

3、2个生物酶催化剂可知,该技术中的酶来自自然界中不同生物,C错误;D、因为该技术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联系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推测该技术的机制可能包括利用催化剂将二氧化碳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转化为六碳化合物,再将六碳化合物连接成淀粉,D正确。故选C。1.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相关装置及过程如图所示,其中甲、乙表示物质,模块3中的反应过程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相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葡菊桶-3-磷皎日油白堑弊技由工-丙酮酸丙酮酸A、B代表的细胞器分别是,A中合成NADPH的场所是,B中【H】还原02的场所是。(2) 光合作用为异戊二烯的合成提供(物质)。

4、(3) 高温下呼吸链受抑制,耗氧量下降,异戊二烯合成量增加,据图分析主要原因是高温下叶片呼吸作用降低,使向叶绿体输送的数量增加,增加了异戊二烯的合成。(4) 为进一步验证高温使呼吸链抑制,导致异戊二烯合成增多,科研人员用呼吸链抑制剂等进行了如下实验,完成下表(在答题纸上处填写)。实验步骤的目的实验步骤要点配制溶液配制缓冲液,均分为3组,第1组加适量,第2、3组不加。材料选择切取一致的叶片,分为3组。进行实验处理将叶片的叶柄浸入相应的缓冲液中,第1、2组分别置于下,第3组置于常温下。测定相关数值一段时间后,测定3组叶片的。预期实验结果:0【答案】(1)叶绿体类囊体线粒体内膜(2) ATP和C3(

5、3)磷酸烯脖式丙酮酸(4)呼吸抑制剂生长健壮的长势常温、高温异戊二烯的含量第1,2组异戊二烯合成含量相当,高于第3组【解析】【分析】由图可知,A中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说明其是叶绿体;B中进行了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说明其是线粒体。(1) A中发生二氧化碳的固定的三碳化合物的还原,说明其是叶绿体;B中进行了丙酮酸的彻底氧化分解,是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说明其是线粒体;A中在类囊体上进行光反应时合成NADPH;B中还原氧气,即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2) 由图可知,光合作用为异戊二烯的合成提供ATP和三碳化合物;高温下叶片呼吸作用降低,丙

6、酮酸消耗降低,使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向叶绿体输送的数量增加,增加了异戊二烯的合成。(3)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梯度和是否添加呼吸抑制剂,因变量是异戊二烯的合成量。设计思路如下:配制缓冲液,均分为3组,第1组加适量呼吸抑制剂,第2、3组不加。切取生长健壮的长势一致的叶片,分为3组。将叶片的叶柄浸入相应的缓冲液中,第1、2组分别置于常温、高温条件下,第3组置于常温下。一段时间后,测定3组叶片的异戊二烯合成量。预期实验结果:第1、2组异戊二烯含量几乎相等,高于第3组。【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要求考生掌握呼吸和光合作用的各阶段发生的具体反应和反应场所,正确分析各阶段的物质变化。14. 光敏色素

7、是红光和远红光的光受体,光刺激可使光敏色素由Pfr型转化为Pr型,从而激活光反应基因,红光/远红光(R/FR)的值可影响光反应强度。研究人员以黄瓜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红光/远红光的值(R/FR=7和0.7)对盐胁迫(SOmmol-LNaCI)下的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Q的影响。实验中对各组的具体处理为L7组(对照):Ommol-L-NaCl,R/FR=7;L0.7组:OmmolLNaCI,R/FR=0.7;H7组:80mmol-LNaCI,R/FR=7等,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9630.mMS-)21CO.0.二-2。%)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光能并将其最终转化为的过程,对

8、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光质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光环境因素,其中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光。(1) 实验中对H0.7组的处理为,H7组和H0.7组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低于L7组和L0.7组的,说明。(2) 由实验结果可知,实验中的组能说明红光/远红光的值能够降低盐胁迫对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据图推测可能的原因是;。【答案】(1)制造的有机物中科定的化学能蓝紫80mmolL-NaCl,R/FR=0.7盐胁迫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产生了抑制作用H0.7H0.7组的气孔导度明显大于H7组的,吸收的CCh多,净光合速率较大光敏色素在感受到对H0.7组的刺激后,由Pfr型转化为Pr型,激活光反应基因的强

9、度增大,更能促进光反应的进行,提高净光合速率【分析】1、光合色素可分为叶绿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2、该实验的自变量有红光/远红光的值(R/FR=7和0.7)和盐胁迫(80mmolL-lNaCl)的有无,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及气孔导度。(1) 光合作用是植物吸收光能并将其最终转化为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光合作用可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对植物的生长发育起关键作用。光质是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重要光环境因素,其中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2) 该实验的自变量为红光/远红光的

10、值(R/FR=7和0.7)和盐胁迫(80mmolL-iNaCI)的有无,根据实验的单一变量原则和对照原则,可知实验中对H0.7组的处理为SOmmol-LNaCI,R/FR=0.7;比较H7组和L7组、H0.7组和L0.7组,可知H组进行了盐胁迫,H7组和H0.7组的净光合速率分别低于L7组和L0.7组的,说明盐胁迫对植物的净光合速率产生了抑制作用。(3) 由实验结果可知,盐胁迫条件下,H0.7(或低R/FR)组比H7组的净光合速率大,H0.7组可说明红光/远红光的值能够降低盐胁迫对黄瓜幼苗净光合速率的抑制作用,据图推测可能的原因是:H0.7组的气孔导度明显大于H7组的,吸收的CO2多,净光合速

11、率较大:光敏色素在感受到对H0.7组的刺激后,由Pfr型转化为Pr型,激活光反应基因的强度增大,更能促进光反应的进行,提高净光合速率。【点睛】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识记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色素的吸收光谱、分析题图获取有效信息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 科学家发现低温(1(TC)下,即使进行长时间光照,植物的气孔也很难完全张开。某科研小组欲探究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共做了四组实验,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208642(一.s7.UoooLLm)次.10i/28642oooO0.0.0.0.7.Uoq-WLULS注:气孔导度指的是气孔张开的程度

12、。(1) 己知a组为空白对照组,c组表示只进行低温胁迫处理的组别。 b组和d组的处理情况分别为、。 b组的净光合速率比a组高,那么,b组的实际光合速率(填一定或不一定)比a组高,理由是o(20植物能利用叶肉细胞间隙含量很低的C02进行光合作用,而C3植物不能。己知甲植物是G植物,想判断乙植物是C4植物还是C3植物,参考题干信息,可以将中和乙一同栽种于某密闭玻璃罩下,置于条件下培养适宜的一段时间,记录这段时间内它们的生长情况,预期结果及结论为。【答案】(1)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非低温胁迫(常温)下小麦幼苗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不一定实际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加上呼吸速率,因为没有

13、测量a、b组的呼吸速率,所以无法比较a、b组实际光合速率的大小低温若甲植物与乙植物都生长良好,则乙植物可能为C4植物;若甲植物生长良好,而乙植物长势变差甚至枯萎,则乙植物可能为C3植物【分析】根据题意结合图示分析可知,该实验的目的是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对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光合作用的影响,因此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和低温胁迫处理,由图示可知,因变量为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根据题意可知,该实验设计了四组,其中a组为空白对照组,b组表示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非低温小麦幼苗,c组表示只进行低温胁迫处理,根据实验的对照性原则,那么d组的处理为同时利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和低温胁迫处理小麦幼苗。根

14、据上述分析和实验的对照性原则可知,b组的处理情况为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非低温胁迫(常温)下小麦幼苗,d组的处理情况为用外源细胞分裂素处理低温胁迫下小麦幼苗。实际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虽然b组的净光合速率比a组高,但是由于a组和b组的呼吸速率不知道,所以b组的实际光合速率不一定比a组高。(2)分析题干信息可知,C4植物和C3植物的区别是能否利用叶肉细胞间隙含房.很低的C02进行光合作用,所以实验时应该将植物置于低温条件下培养,若甲植物与乙植物都生长良好,则乙植物可能为G植物;若甲植物生长良好,而乙植物长势变差甚至枯萎,则乙植物可能为C3植物。【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15、,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与探究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模块1太阳能发电装置ccccr廿+能量转换CD-DD。CH0模块2大丙气泵乙甲开关模块3酶系统模块1相当于叶绿体内膜,模块2相当于类囊体薄膜A. 模块3为模块2提供的物质有ADP、Pi和NADP*等甲、乙两种物质分别是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B. 在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最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的积累最相等【答案】B【分析】分析题图,模块1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模块2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模块3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稳定的化学能),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模块1和模块2相当于光反应阶段,模块3相当于暗反应阶段。在模块3中,CO?和甲

16、反应生成乙的过程相当于暗反应中CO2的固定,因此甲为Cs,乙为C3。【详解】A、从图中分析,模块1和2模拟的是水的分解和能量转换,属光反应过程,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A错误;B、从图中分析,模块3模拟的是暗反应过程,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等,B正确;C、甲与二氧化碳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因此甲是五碳化合物,乙是三碳化合物,C错误:D、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相等的情况卜比较,由于植物光合作用制造的糖类部分要供给呼吸消耗,而该系统只合成糖类,不消耗糖类即不会进行呼吸作用,所以该系统积累的糖类多,D错误。故选B。2. 我国科学家利用CCh人工合成淀粉获得成功。该技术分为三

17、个阶段:阶段I由CO2在一定的条件下生成G(甲醇),Q经过缩合反应依次生成DHA(二羟丙酮)、DHAP(磷酸二羟丙酮)、GAP等三碳中间体;阶段II由GAP通过缩合反应生成六碳化合物:阶段III由六碳化合物经过生物聚合反应生成淀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类似于阶段I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A. 叶肉细胞内类似于阶段II的过程需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叶肉细胞内类似于阶段II的过程需要相关酶催化并提供活化能B. 研究该过程中淀粉的合成途径利用吒同位素标记比O更合适【答案】C【分析】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

18、过程。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和NADPH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NADP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淀粉等有机物。2、人工固定CO2合成糖类的反应过程与卡尔文循环反应过程相似。【详解】A、阶段I由C02在定的条件下生成三碳中间体,绿色植物叶肉细胞内类似于阶段I的过程是二氧化碳的固定,发生在叶绿体基质,A正确;B、阶段II由GAP通过缩合反应生成六碳化合物,叶肉细胞内类似于阶段II的过程是C3的还原,需光反应提供NADPH和ATP,B正确:C、酶的催化是降低化学反

19、应的活化能,不能提供活化能,C错误;D、该过程中淀粉的合成途径与卡尔文循环反应过程相似,用ZC标记二氧化碳,探究二氧化碳中的碳如何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D正确。故选C。3. 2021年,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下图所示的人造淀粉合成代谢路线(ASAP),成功将CCh和田转化为淀粉。ASAP由II个核心反应组成,依赖许多不同生物来源的工程重组酶。科学家表示:按照13前的技术参数,在不考虑能量输入的情况下,1立方米生物反应器的年淀粉产量,理论上相当于种植1/3公顷玉米的淀粉年产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G)DHA人T合ADPG成淀粉ATP该反应器的能最输入需要人工提供高能氢和ATPA. 人工合成淀粉同样

20、需要CO2的固定和C5的再生,最终将C6合成淀粉ASAP代谢路线有助于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B. 大量工程重组酶的制备是该项技术走向工业化最可能面临的难题【答案】B【分析】该反应器模光合作用,将CO2和H2转化为淀粉需要人工供酶和能量,同样需要C02的固定,C3的还原。【详解】A、该反应器需要高能氢以及ATP还原C3,故该反应器的能量输入需要人工提供高能氢和ATP,A正确:B、人工合成淀粉同样需要CO2的固定,但不需要C5的再生,B错误;C、ASAP代谢路线有助于减少农药、化肥等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C正确;D、该反应器需要酶,大量工程重组酶的制备是该项技术走向工业化最可能面临的

21、难题,D正确。故选B。4. Rubisco酶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酶,当CO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02与C5反应进行光合作用。当02浓度较高时,该酶催化C5写02反应,最后在线粒体内生成C02,植物这种在光下吸收02产生CO2的现象称为光呼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进行光呼吸的场所有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植物光呼吸的进行导致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减少B. 光合作用过程中,CO?和C5反应需要消耗光反应产生的能量植物细胞呼吸产生CO?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答案】C【分析】光呼吸是所有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在光照和高氧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发生的一个生化过程。它是光合作用一个损耗能

22、量的副反应。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光呼吸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环境变化,提高抗逆性而形成的一条代谢途径,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详解】A、绿色植物进行光呼吸的过程为G与02反应,最后在线粒体生成CCh,因此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A正确;B、植物光呼吸的过程会消耗C5生成CO2,因此会导致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减少,B正确;C、光合作用过程中CO2与C5反应生成C3,不需NADPH和ATP参与,C错误;D、细胞呼吸产生CO?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或线粒体基质,D正确。故选C。5. 研究人员从波菜中分离类囊体,将其与16种酶等物质一起用单层脂分子包裹成油包水液滴,从而构建半人工光合作用反应体系。

23、该反应体系在光照条件下可实现连续的C02固定与还原,并不断产生有机物乙醇酸。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该反应体系不断消耗的物质主要是CO2和H2OB. 类囊体产生的ATP和NADPH均参与CO2固定与还原与叶绿体相同,该反应体系也含有光合作用色素【答案】C【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由题意可知,乙醇酸是在光合作用暗反应产生的,暗反应场所在叶绿体基质中,所

24、以产生乙醇酸的场所相当于叶绿体基质,A正确;B、该反应体系中能进行光合作用整个过程,不断消耗的物质有CO?和FhO,B正确;C、类囊体产生的ATP和NADPH参与C3的还原,不参与CCh固定,C错误;D、该体系含有类囊体,而类囊体的薄膜上含有光合作用色素,D正确。故选C。6. 人工光合作用系统可利用太阳能合成糖类,相关装置及过程如下图所示。卜列说法错误太发太发能装阳电-CCcC乃能pgs甲乙统系酶2块模O#,2H该系统能实现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 模块I和2的过程相当于叶绿体中光反应的过程模块3中的反应相当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B. 该系统与植物在固定等量的CO?后,糖类的积累

25、量相同【答案】D【分析】模块1将光能转化为电能,模块2将电能转化为活跃的化学能,模块3将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糖类(稳定的化学能),结合光合作用的过程可知,模块I和模块2相当于光反应阶段,模块3相当于暗反应阶段。在模块3中,CO?和甲反应生成乙的过程相当于暗反应中CO?的固定,因此甲为C5,乙为C3。【详解】A、该系统模拟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所以能够将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A正确;B、模块1和2的过程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同时将水进行电解,相当于叶绿体中光反应的过程,B正确;C、模块3中的反应固定大气中的CO2,并将其还原为糖类,所以相当于叶绿体基质内糖类的合成过程(暗反应),C正确;

26、D、该过程没有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所以在与植物的光合作用固定的CO?量相等的情况下,该系统糖类的积累量应大于植物的,D错误。故选Do2021年,中国科学家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首次实现CO2tCi-*C3tC6淀粉过程,合成淀粉的速率是玉米的8.5倍。下列叙述销诙的是()淀粉是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A. 玉米合成淀粉的能量来自CO2和FhO人工合成淀粉为解决粮食危机提供了新思路B. 酶用于人工合成淀粉体现了生物的直接价值【答案】B【分析】多样性的价值:(1)直接价值: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2)间接价值:对生态

27、系统起重要调节作用的价值(生态功能):3)潜在价值:目前人类不清楚的价值。【详解】A、淀粉是由葡萄糖脱水缩合而成的多糖,属于植物细胞的储能物质,A正确;B、玉米合成淀粉是在暗反应过程,所需能量来自光反应的NADPH和ATP,B错误;c、淀粉进入动物体内可被分解为葡萄糖,进而合成糖原等物质,能作为动物的能源物质,故人工合成淀粉为解决粮食危机提供了新思路,C正确;D、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等使用意义,以及有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非实用意义的都是直接价值,故酶用于人工合成淀粉体现了生物的直接价值,D正确。故选B。二、多选题在叶绿体中,RuBP薮化酶催化C5和CCh生成2分了C3.该

28、酶由八个大亚基和八个小亚基组成,大亚基是酶的催化单位,可结合CO2和C5,由叶绿体基因编码;小亚基是调节酶活性的单位,能使催化速度增加100倍以上,由细胞核基因编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在小球藻细胞中,RuBP梭化酶发挥作用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影响该反应的内部因素有光合色素含量及种类、酶的含量及活性等B. 大亚基的催化速率可用适宜条件下植物体对C02的吸收速率来表示RuBP段化能的合成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不都是一对一关系【答案】AC【分析】RuBP锲化酶催化C5和C02生成2分子C3.这个过程是暗反应阶段的C02的固定过程,根据题中信息,RuBP般化酶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在叶绿体基因指导下

29、在叶绿体内部合成,一部分在核基因指导下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并被运输到叶绿体中。【详解】A、RuBP竣化酶催化C5和CO2生成2分子C3,该过程发生于叶绿体基质,A错误;B、暗反应受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酶的含量及活性等因素的影响,H和ATP受光合色索的含晟及种类影响,B正确;C、植物体对CO2的吸收速率表示净光合速率,大亚基的催化速率代表总光合速率,应该用CO2的固定速率表示,C错误;D、RuBP蔑化酶由细胞核基因和细胞质基因共同控制,体现多基因控制一种性状,D正确。故选AC。7. 大豆与根瘤菌是互利共生的关系,大豆叶片及根瘤中部分物质的代谢及运输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

30、 在酶催化卜直接参与C02固定的化学物质是C5图示代谢途径中,催化固定CO?形成3-磷酸甘油酸(PGA)的酶在叶绿体基质中B. 图示根瘤菌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N?转化为NH3催化TP合成蔗糖的酶在细胞质基质中,且合成蔗糖时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答案】ABD【分析】以科植物为根瘤菌提供有机养料(有机物),根瘤菌为Ai科植物提供含氮的养料,复科植物则为根瘤菌提供有机物,故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为互利共生的关系。【详解】A、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中,CO?固定是CO?与Cs反应生成3-磷酸甘油酸(PGA),A正确;B、光合作用的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所以图示代谢途径中,催化固定CO2形成3-磷酸甘油

31、酸(PGA)的酶在叶绿体基质中,B正确;C、图示根瘤菌可以通过固氮能将N2转化为NH.C错误;D、由图示可知,催化TP合成蔗糖的酶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蔗糖时消耗的能量是ATP,主要来自细胞呼吸,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线粒体,D正确。故选ABD。8. 我国科学家设计了一种可以基因编码的光敏蛋白(PSP),成功模拟了光合系统的部分过程。在光照条件下,PSP能够将CO2直接还原,使电子传递效率和CO2还原效率明显提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自然光合系统只能还原C3,而光敏蛋白可直接还原CO2A. 黑暗条件下自然光合系统中的暗反应可持续进行,而光敏蛋白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照光敏蛋白与自然光合系统中光合色素、H

32、和ATP等物质的功能相似B. 该研究为减轻温室效应提供了新思路【答案】ACD【分析】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是水光解形成氧*和还原氢,同时合成ATP,与光反应有关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光合色素的功能是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暗反应包括二敏化碳固定和三碳化合物还原,二氧化碳与五碳化合物结合形成三碳化合物称为二氧化碳固定,三碳化合物被光反应产生的还原氢还原形成糖类和五碳化合物,该过程需要光反应产生的ATP和还原氢。【详解】A、自然自然光合系统只能还原C3,而题干中说明PSP能够将C02直接还原,A正确;B、黑暗条件下自然光合系统中的暗反应由于缺少光

33、反应产生的ATP和还原氢,无法持续进行,B错误;C、在光照条件下,PSP能够将C02直接还原,说明光敏蛋白与自然光合系统中光合色素、H和ATP等物质的功能相似,C正确;D、温室效应是由于二氧化碳过量排放导致的,该研究为减轻温室效应提供了新思路,D正确。故选ACDo淀粉是粮食最主要的成分,通常由农作物通过自然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生产。自然界的淀粉合成与积累,涉及60余步生化反应以及复杂的生理调控。2021年9月24日,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马延和带领团队,采用一种类似“搭积木的方式,从头设计、构建了11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在实验室中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

34、成。该途径包含了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种不同物种的62个生物酶催化剂。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构成淀粉的元素只有C、H、O三种A. 该技术的11步反应是将自然界的60多步删减得到的该技术之所以能高效地合成淀粉主要是因为科学家设计合成了全新的更加高效的酶B. 该技术可能的机制是:首先把二氧化碳用无机催化剂还原为甲孵,然后将还原的甲醇转换成为三碳,然后是将三碳合成六碳,最后再将六碳聚合成为淀粉【答案】BC【分析】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

35、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详解】A、淀粉属于多糖,其元素组成只有C、H、O三种,A正确;B、结合题意可知,该技术“从头设计、构建了II步反应的非自然固碳与淀粉合成途径,故该技术不是将自然界的60多步删减得到的,B错误;C、据题干信息“该途径包含了来自动物、植物、微生物等31种不同物种的62个生物酶催化剂可知,该技术中的酶来自自然界中不同生物,C错误;D、该技术首次实现从二氧化碳到淀粉分子的全合成过程,推测该技术可能的机制是:首先把二氧化碳用无机催化剂还原为甲醇,然后将还原的甲醇转换成为三碳,然后是将三碳合成六碳,最后再将六碳聚合成为淀粉,D正确。故选BCo第II卷(非选择题)三、综合题异戊二烯能清除活性氧,降低高温、强光等环境因素对类囊体膜造成的伤害。下图是叶肉细胞中合成异戊二烯的有关过程,其中A、B代表相关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