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3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2803099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4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修版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3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3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3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3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中人教版 地理必修1检测:第4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4.3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 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区自然景观分布示意图以及P、Q两区域的等高线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P处的地貌名称是()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 D侵蚀平原2按照“地势平坦、取水方便、无水患洪灾之地建立聚落”的原则,在Q地聚落选址的最佳位置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1题,从P处等高线地形图中可看出,该处地貌呈明显的扇面状分布在山脚下,是受河流冲积物在山麓地带沉积作用形成的,是冲积扇地貌。第2题,乙地位于河流上游,取水方便,水质较好,受洪水威胁较小,且乙地地形平坦,因此是聚落的最佳选址。答案:1.B2.B牛轭湖是因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而得名,是随着河流河曲的不断发育而形成

2、的。下图为牛轭湖的形成过程。读图完成34题。3牛轭湖的形成主要是()A流水侵蚀作用 B地壳抬升C流水堆积作用 D地壳下沉4下列地理事物与牛轭湖形成最相似的是()A“V”型河谷 B“U”型河谷C冲积扇 D沙丘解析:第3题,受流水惯性的影响,一般河流的凹岸容易被侵蚀,牛轭湖的形成和流水的凹岸侵蚀有关。第4题,“V”型河谷体现流水的下蚀,“U”型河谷主要体现为河流的侧蚀;冲积扇主要表现为流水的堆积作用,沙丘主要体现风力的堆积作用。答案:3.A4.B下图为意大利某古河床沉积剖面图。读图回答56题。5该河流量最大、流速最快的时期是()A时期 B时期C时期 D时期6下列四地貌中成因与该河床成因相一致的是(

3、)A黄土高原深厚的黄土 B智利南部海岸线曲折C波德平原的波状起伏 D一望无垠的东北平原解析:第5题,该河流量越大、流速越快,携带泥沙的能力越强,沉积物的颗粒越大,图中I时期沉积物颗粒最大,故流量最大、流速最快。第6题,图中河床的成因为流水的沉积作用,黄土高原的黄土来自风力的沉积作用,智利南部海岸线曲折是海浪侵蚀的结果,波德平原地表的波状起伏主要是受冰川作用而成,东北平原主要是受流水的沉积作用而成。答案:5.A6.D下图是我国某历史遗址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宫室遗址分布在()河流右岸河流左岸被堆积的河岸被侵蚀的河岸A BC D8村落沿河谷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便于观测水情利于取水灌溉土壤肥

4、沃,适宜农业发展矿产资源丰富A BC D解析:第7题,根据图中河流的流向可知,宫室遗址位于河流的右岸;从理论上讲,位于北半球的河流,右岸侵蚀明显,但由于该遗址位于河流的曲流处,受离心力的影响,常是凸岸堆积、凹岸侵蚀。第8题,村落沿河谷分布,一方面有利于取水灌溉,另一方面,河谷地区一般土壤肥沃,有利于农业生产。答案:7.D8.B下图是四条河流的纵剖面图。若四河的落差相同,且仅从河流落差的角度考虑,回答910题。9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水能最丰富的是()A河 B河C河 D河10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发育最广泛的是()A河 B河C河 D河解析:河流落差越大水能资源越丰富,从源头到一半流程的河段内河

5、落差最大,故水能资源最丰富。河流落差越小越有利于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的发育,河在距河口一半的流程河段内落差变化最小,故最有利于河口三角洲和冲积平原的发育。答案:9.D10.D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1112题。11图中聚落主要分布在()A山间低地 B山谷地带C盆地中部 D山麓冲积扇12历史时期以来,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其主要原因是()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C交通线增多 D荒漠化范围扩大解析:第11题,根据图示信息可知,该地区为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故聚落主要分布在水源较为丰富的山麓冲积扇的绿洲上。第12题,河流下游水源枯竭、荒漠化加剧是该地区大部分聚落逐步向河流上游地区转移

6、的主要原因。答案:11.D12.D二、综合题13读图,比较北半球某河源头附近A地和河流经过的B、C、D三地,回答下列问题。(1)A处谷地,是_型谷,由_作用形成。河流源头的补给主要为_补给。(2)B、C、D三处流水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是:B地为_作用,C地为_作用,D地为_作用。(3)A、B、C、D四点中,最适宜形成聚落的是_。(4)河口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解析:第(1)题,根据图示,A处谷地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属沟谷,无稳定水源。第(2)题,B位于河流上游,横剖面呈“V”型,C处于河流中游,侧蚀加强,河谷展宽,D位于河流下游,地形平坦,河床更加宽阔,

7、河口处沙洲最终与左岸相连。第(3)题,最易形成聚落的是平原区的D地。第(4)题,河口三角洲因为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对河水的影响,使其最终与河流的北岸相连。答案:(1)“U”冰川侵蚀冰雪融水(2)侵蚀搬运沉积(3)D(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水流急,受侵蚀,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最终与左侧相连。14读华北平原发展过程图,回答下列问题。(1)华北平原是由_河、_河、_河共同堆积形成的大平原。本地区在最近的地质时期内,地壳一直相对_。(2)图上点线是今日海岸线位置,从图甲看出,华北平原曾是一个_,由图上河流(永定河和滹沱河,现在是海河的上游河段)将_高原的泥沙_、_、_在华北平原位置上,最终形成了今日之黄淮海平原。(3)图乙和图丙中显示黄河曾改道。当今,黄淮海平原上有许多起伏和缓的岗地和其间浅平封闭的洼地,使黄淮海平原在发展农业生产上存在三大障碍,即_、_和_。(4)黄淮海平原的构成反映了冲积平原一般由_、_和_三部分组成。其在发展农业生产上的有利条件是_。解析:华北平原主要由流水堆积作用而成,结合图示不同阶段的发展特点可分析其发展过程。答案:(1)黄海淮下降(2)海湾黄土侵蚀搬运堆积(3)旱涝盐碱风沙(4)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三角洲平原地势低平,冲积土壤肥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