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法习题答案

上传人:风*** 文档编号:62794793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35 大小:1.7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力法习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力法习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力法习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资源描述:

《力法习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力法习题答案(3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力法习题解答7.3.1 基本题习题7-1 试确定下列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并用撤除多余约束的方法将超静定结构变为静定结构。 (a) (b) (c)(d) (e) (f)(g) (h) (i) 习题7-1图解:去掉原超静定结构的多余约束,使其变为静定结构,则去掉多余约束的总数即为原超静定结构的超静定次数。对以上超静定结构,在相应的静定结构图上标出了去掉约束的个数。11121 (a)1次超静定 (b)4次超静定 (c)1次超静定223211221133(d)7次超静定 (e)4次超静定 (f)5次超静定1113313313313313313(g)42次超静定 (h)3次超静定

2、 (i)3次超静定 习题7-1解答图习题7-2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2所示超静定梁,并绘其M、Q图。20kN45kN/m2m4mABCEI2EI2m 习题7-2图 解:选取力法基本体系,如习题7-2解答图(a)所示。根据基本体系C点的竖向位移等于零的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分别绘出基本结构在单位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习题7-2解答图(b)、(c)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求出多余力后,由基本体系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绘出原体系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如习题7-2解答图(d)、(e)所示。9040x120kN45kN/mABEI2EIC4 (a) (b) (c) 9065206.2526.251

3、06.2573.75 (d) (e)习题7-2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c)MP图(kNm);(d)M图(kNm);(e)Q图(kNm)习题7-3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3所示超静定梁,并绘其M、Q图。5kN/m6mABEI习题7-3图 解:选取力法基本体系,如习题7-3解答图(a)所示。根据基本体系B点的竖向位移等于零的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分别绘出基本结构在单位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习题7-3解答图(b)、(c)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求出多余力后,由基本体系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绘出原体系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如习题7-3解答图(d)、(e)所示。22.5905kN/mABE

4、Ix16 (a) (b) (c) 22.522.518.7511.25 (d) (e)习题7-3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c)MP图(kNm);(d)M图(kNm);(e)Q图(kNm)习题7-4 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4所示超静定梁,并绘其M、Q图。PACEIl/2l/2B习题7-4图解:解题步骤与前面习题类似,不再详细列出。原结构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如习题7-4解答图(a)、(b)所示。11P/165P/16ABPl/43Pl/16AB(a) (b)习题7-4解答图(a)M图(kNm);(b)Q图(kNm)习题7-5 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5所示超静定梁,并绘其M、Q图。20kN/m

5、ABEIEIEI D4m4m4m习题7-5图解:解题步骤与前面习题类似,不再详细列出。绘出原结构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如习题7-5解答图(a)、(b)所示。ABCD4032.032.04040ABCD28.020.028.028.028.020.0(a) (b)习题7-5解答图(a)M图(kNm);(b)Q图(kNm)qAEIEICBl/2l习题7-6 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6所示超静定刚架,并绘其M、Q图。习题7-6图解:解题步骤与前面习题类似,不再详细列出。绘出原结构的弯矩图和剪力图,如习题7-6解答图(a)、(b)所示。ACBql2/8ql2/16ql2/32ACB3ql/16ql/2(a)

6、 (b)习题7-6解答图(a)M图(kNm);(b)Q图(kNm)习题7-7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7所示超静定刚架,并绘其内力图。6m3m6m40kNABCDEI2EI20kN/m 习题7-7图 解:选取力法基本体系,如习题7-7解答图(a)所示。根据基本体系C点的竖向位移等于零的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分别绘出基本结构在单位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习题7-7解答图(b)、(c)所40kNABCDEI2EI20kN/mx11170117090210666(a) (b) (c)10095.364024.6424.6424.64902.162102.16(d) (e) (f)习题7-7解答图(

7、a)基本体系;(b)图(m);(c)MP图(kNm);(d)M图(kNm);(e)Q图(kNm)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求出多余力后,由基本体系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绘出原体系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如习题7-7解答图(d)、(e)、(f)所示。llACBEIEIq习题7-8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8所示超静定刚架,并绘其内力图。习题7-8图解:选取力法基本体系,如习题7-8解答图(a)所示。根据基本体系C点的竖向位移等于零的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分别绘出基本结构在单位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习题7-8解答图(b)、(c)、(d)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x2x1ACBEIEIqlll

8、l(a) (b) (c)ql2/8ql2/2ql2/24ql/7ql/283ql/7ql2/8ql2/14ql2/28(d) (e) (f)3ql/284ql/7(g) 习题7-8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c)图;(d)MP图;(e)弯矩图;(f)剪力图;(g)轴力图代入力法方程解得 求出多余力后,由基本体系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绘出原体系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如习题7-8解答图(e)、(f)、(g)所示。习题7-9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9所示超静定刚架,并绘其内力图。6m6mABEIq6mEIDC习题7-9图解:解题步骤与前面习题类似,不再详细列出。绘出原结构的基本体系、弯矩图、剪

9、力图和轴力图,如习题7-9解答图(a)、(b)、(c)、(d)所示。9045ABEIqEIDC(a) (b) 7.552.567.57.5 (c) (d) 习题7-9解答图(a)基本体系;(b)弯矩图(kN);(c)剪力图(kN);(d)轴力图(kN)3m3mACBEIEI3m3mEIEIDE60kN习题7-10 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14所示超静定刚架,并绘其内力图。习题7-10图解:解题步骤与前面习题类似,不再详细列出。如选取如习题解答图17-10(a)所示的基本体系,则x1=9.375kN,x2=6.429kN。原结构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如习题7-10解答图(b)、(c)、(d)所

10、示。60kN 19.2919.2936.9647.41104.46 (a) (b)9.386.436.436.4350.639.389.38(c) (d) 习题7-10解答图(a)基本体系;(b)弯矩图(kNm);(c)剪力图(kN);(d)轴力图(kN)习题7-11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11所示超静定桁架的轴力。设各杆EA均相同。lDlPABPC习题7-11图解:选取力法基本体系,如习题7-11解答图(a)所示。根据基本体系AB杆断口处相对水平位移等于零的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并求出多余力x1=0.104P。求解过程略,桁架各杆的轴力值如习题7-11解答图(b)所示。-0.146P-0.146P

11、0.896P0.896P0.104P-0.896PPP(a) (b)习题7-11解答图(a)基本体系;(b)各杆件的轴力值习题7-12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12所示超静定桁架的轴力。设各杆EA均相同。aABCaaaaPPDE习题7-12图解: 选取力法基本体系,如习题7-12解答图(a)所示。根据基本体系C支座的竖向位移等于零的位移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分别求出基本结构在单位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值,如习题7-12解答图(b)、(c)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求出多余力后,由基本体系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绘出原体系的轴力值,如习题7-12解答图(d)所示。PPA0415P0.587P0.170P

12、0415P0.587P0.827P0.827PPPP00PP11/21/2(a) (b)(c) (d) 习题7-12解答图(a)基本体系;(b)单位力作用下的轴力值; (c)外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值;(d)各杆件的最后轴力值习题7-13 (见提高题7-1) 习题7-14 (见提高题7-2) 习题7-15 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15图示所示排架,绘M图。12m6m2m0.6kN/m0.8kN/mEAI1I1I2I2ABDC习题7-15图解:此排架为一次超静定结构。切断BC链杆代以x1,得基本体系如习题7-15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 绘出相应的单位弯矩图和荷载弯矩图如图7-15解答图(b)、(c

13、)所示。 将上述系数代入力法方程,求得多余力x1为求出多余力后,由基本体系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求得原体系的弯矩图,如习题7-15解答图(d)所示。0.6kN/m0.8kN/mx18m2m2m8m (a) (b)1.0123.321.51.7925.61.61.219.2 (c) (d) 习题7-15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c)MP图(kNm);(d);最后弯矩图(kNm)习题7-16 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16图示所示排架,绘M图。6m6m9m40kNEAEAEIEI2EIABCFED习题7-16图解:此排架为二次超静定结构。切断两链杆代以x1、x2,得基本体系如习题7-16解答图(

14、a)所示。力法方程为为求力法方程中的各系数,绘出单位力弯矩图和荷载弯矩图如图习题7-16解答图(b)、(c)、(d)所示。 将以上各值代入立法方程:解方程,求得:求出多余力后,由基本体系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求得原体系的弯矩图,如习题7-16解答图(e)所示。999940kNx1x29090180 (a) (b) (c) 360 (d) (e) 习题7-16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c)图;(d)MP图(kNm);(e)最后弯矩图(kNm)12m6m2mEAEIACBD2EI1mEI2EI40kNm习题7-17 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17图示所示排架,绘M图。习题7-17图解:此排架为一

15、次超静定结构。切断BC链杆代以x1,得基本体系如习题7-15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 绘出相应的单位弯矩图和荷载弯矩图如图7-15解答图(b)、(c)所示。9m9m3m3m2m40kNmx1 (a) (b)117.6162.40.7926.140kNm28040 (c) (d) 习题7-17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c)MP图(kNm);(d);最后弯矩图(kNm) 将上述系数代入力法方程,求得多余力x1为求出多余力后,由基本体系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求得原体系的弯矩图,如习题7-15解答图(d)所示。习题7-18 试用力法计算如习题7-18图示所示排架,绘M图。解:本题为1次超静定

16、桁架。其求解过程与习题7-15、习题7-16、习题7-17基本相同。该排架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习题7-18解答图所示。12m6m20kN/mEAIEACBIED13522590.0M(kNm)习题7-18图 习题7-18解答图RRRPAB习题7-19 试求图示等截面半圆拱支座水平推力。设EI为常数,并只考虑弯矩对位移的影响。习题7-19图 解:取基本体系如习题7-19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参照习题7-19解答图(b)、(c)列出基本结构、方程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将以上结果代入力法方程,求得等于水平推力H为PxP/2P/2oR0x1Po100R (a) (b) (c)习题7-19解答图(

17、a)基本体系;(b)荷载作用图;(c)单位力作用图习题7-20 (见提高题7-3) 习题7-21 试计算图示超静定组合结构的内力。已知横梁惯性矩I1104m4,链杆截面积S=1103m2,E=常数。10kN/m2sEI2m4m4mBACDEIss 习题7-21图解:取基本体系如习题7-21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将以上结果代入力法方程,求得等于拉杆内力NCD为(压力)最后内力为 梁的弯矩图和各杆轴力如习题7-21解答图(d)所示。21NAB=110kN/mx1NAB=000080 (a) (b)9.850.250.2-44.9NAB=-44.92020 (c) (d)

18、习题7-21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值;(c)MP图(kNm)、NP值;(d);最后弯矩图(kNm)、轴力值(kN)习题7-22 试求图示加劲梁各杆的轴力,并绘横梁AB的弯矩图。设各杆的EA相同,(分母的单位:m2)。解:本题为1次超静定组合结构。其求解过程与习题7-21基本相同。该组合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梁的弯矩图和各杆轴力如习题7-22解答图所示。1m3m3mBAED1.5m1.5mCF80kN5.15.154.9125.2132.0132.0-41.7-41.7M(kNm);N(kN)习题7-22图 习题7-22解答图习题7-23 利用结构的对称性,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出M、Q、N图

19、。qqllEI=常数 习题7-23图解:利用对称性取该结构的四分之一计算,简化体系如习题7-23解答图(a)所示。基本体系如习题7-23解答图(b)所示。力法方程为单位力弯矩图和荷载弯矩图如习题7-23解答图(c)、(d)所示。柔度系数和自由项为 ql2/32ql2/8q111q (a) (b) (c) (d)ql/2ql/2ql/2ql/2ql2/8ql2/8ql2/24ql2/24ql2/24ql2/24ql/2ql/2 (e) (f) (g)习题7-23解答图(a)简化体系;(b)、基本体系;(c)图;(d)MP图;(e)最后弯矩图;(f)最后剪力图;(g)最后轴力值将以上结果代入力法方

20、程,求得 结构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如习题7-23解答图(e)、(f)、(g)所示。习题7-24 (见提高题7-4) 习题7-25 利用结构的对称性,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出M、Q、N图。8kN/m可N/没4m4mADCEIEIBEI4m 习题7-25图解:利用对称性,本题所示结构可视为如习题7-25解答图(a)、(b)两种情况的叠加。图(a)为对称结构承受对称荷载情况,用力法求解的基本体系如习题7-25解答图(c)所示。力法方程、柔度系数、自由系数及多余力分别为, 图(b)为对称结构承受反对称荷载情况,用力法求解的基本体系如习题7-25解答图(d)所示。力法方程、柔度系数、自由系数及多余力分别

21、为, , 将以上计算结果叠加可求出该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该结构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如习题7-25解答图(e)、(f)、(g)所示。4kN/m可N/没4kN/m可N/没4kN/m可N/没4kN/m可N/没x2x24kN/m可N/没4kN/m可N/没x1x1 (a) (b) (c) (d)169.166.842.321.7113.7118.2920 (e) (f) (g)习题7-25解答图(a)简化体系1;(b)、简化体系2;(c)相对于简化体系1的基本体系;(d)相对于简化体系2的基本体系;(e)弯矩图;(f)剪力图;(g)轴力图习题7-26 利用结构的对称性,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出M、Q

22、、N图。rqq习题7-26图解:本题为3次超静定结构。利用对称性取该结构的四分之一计算,解题方法、步骤与习题7-23相同,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如习题7-26解答图(a)、(b)、(c)所示。qr/2qr/2qr/2qr/2qr2/4qr2/4qr2/4qr2/4qrqr(a) (b) (c)习题7-26解答图(a)弯矩图;(b)剪力图;(c)轴力图习题7-27 单跨超静定梁发生支座移动如图所示,试绘制其M、Q图。解:用力法计算该单跨超静定梁,绘制其M、Q图如习题7-27解答图所示。M图Q图ABBlEI习题7-27图 习题7-27解答图习题7-28 单跨超静定梁发生支座移动如图所示,试绘制其M

23、、Q图。解:用力法计算该单跨超静定梁,绘制其M、Q图如习题7-28解答图所示。M图ABlEIQ图习题7-28图 习题7-28解答图习题7-29 单跨超静定梁发生支座移动如图所示,试绘制其M、Q图。解:用力法计算该单跨超静定梁,绘制其M、Q图如习题7-29解答图所示。ABlEIM图Q图习题7-29图 习题7-29解答图习题7-30(见提高题7-5)习题7-31 结构温度改变如图所示,试绘制结构弯矩图。设各杆截面为矩形,截面高度为,线膨胀系数为,EI为常数。2llABC+30 C+20 C+20 C+30 C+20 C习题7-31图解:取基本体系如习题7-31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绘出单位力

24、作用下的弯矩图和轴力图如习题7-31解答图(b)、(c)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将以上各值代入力法方程,解出该刚架的弯矩图如习题7-31解答图(d)所示。2l2l2l+30 C+20 C+20 C+30 C+20 C(a) (b)12l2l2l(c) (d) 习题7-31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c)值;(d)最后弯矩图llABC习题7-32 图示结构支座A转动A,EI=常数,用力法计算并绘制弯矩图。习题7-32图解:取基本体系如习题7-32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绘出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并求出支座反力如习题7-32解答图(b)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将以上各值代入力法方程

25、,解出该刚架的弯矩图如习题7-32解答图(d)所示。1llllA(a) (b) (c)习题7-32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及支座反力;(c)最后弯矩图习题7-33 (见提高题7-6)7.3.2 提高题提高题7-1试用力法计算如提高题7-1图所示超静定桁架的轴力。设各杆EA均相同。aACBaaaaPPDFGHE提高题7-1图解: 选取力法基本体系,如提高题7-1解答图(a)所示。根据基本体系去掉多余约束处的位移等于零的条件,建立力法方程;分别求出基本结构在单位力和外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值,如提高题7-1解答图(b)、(c)、(d)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将以上各值代入立法方程:解方程,求得

26、:PPx1x2求出多余力后,由基本体系按静定结构的分析方法求得原体系的轴力值,如提高题7-1解答图(e)所示。PP-P0000000-PPPPP1/21/21/21/21/21/21x1=10000(a) (b)001100-1/2-1/2-1/2-1/20(c) (d) 0.3370.337-0.602-0.6020.08950.08950.09750.09750.3360.336-0.475-0.475-0.239-0.239-0.477轴力值N(P) (e)提高题7-1解答图(a)基本体系;(b)单位力作用下的轴力值;(c)单位力作用下的轴力值;(d)外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值;(e)各杆件的

27、最后轴力值提高题7-2 试用力法计算如提高题7-2图所示超静定桁架的轴力。设各杆EA均相同。aAECaaaaGIBDFHJPPP提高题7-2图解:本题为4次超静定桁架。其求解过程与提高题7-1基本相同。由于未知量数目较多,可利用对称性简化计算。该桁架在荷载作用下的轴力值如提高题7-2解答图所示。0.492-0.914-1.848-1.848-0.9141.2930.4921.293-0.9140.5861.6531.6530.586-0.826-0.216-0.216-0.8260.2380.3060.238-0.914-0.914轴力值N(P)提高题7-2解答图 提高题7-3 试推导抛物线两

28、铰拱在均布荷载作用下拉杆内力的表达式。拱横截面EI等于常数,拱轴方程为。计算位移时拱肋只考虑弯矩的影响,并设。ABqxylABqfxy提高题7-3图 提高题7-3解答图解:取基本体系如提高题7-3解答图所示。力法方程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将以上结果代入力法方程,求得等于拉杆内力NAB为(拉力)提高题7-4qq1.5ll1.5lEI=常数 利用结构的对称性,计算图示结构,并作出M、Q、N图。提高题7-4图解:本题为6次超静定结构。利用对称性取该结构的四分之一计算,简化体系如提高题7-4解答图(a)所示。基本体系如提高题7-4解答图(b)所示。力法方程为9ql2/329ql2/3227ql2/11

29、29ql2/1129ql2/1129ql2/1129ql2/11227ql2/1129ql2/329ql2/32qx1x2q6ql/79ql/149ql/149ql/149ql/146ql/76ql/76ql/79ql/149ql/1412ql/7(a) (b) (c)(d) (e)提高题7-4解答图(a)简化体系;(b)、基本体系;(c)弯矩图;(d)剪力图;(e)轴力值解方程可求得。该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剪力图和轴力图如提高题7-4解答图(c)、(d)、(e)所示。提高题7-5 结构温度改变如提高题7-5图所示,试绘制结构内力图。设各杆截面为矩形,截面高度为,线膨胀系数为,EI为常数

30、。llABC-15 C+25 C+25 C-15 C提高题7-5图解:本题为2次超静定结构。取基本体系如提高题7-5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轴力值如提高题7-5解答图(a)所示。将以上各值代入力法方程,解出结构由于温度改变引起的弯矩图、剪力图、轴力图如提高题7-5解答图(d)、(e)、(f)所示。lll-15 C+25 C+25 C-15 Cx1x2(a) (b) (c)(d) (e) (f)提高题7-5解答图(a)基本体系;(b)图,值;(c)图,值;(d)弯矩图;(e)剪力图;(f)轴力图3mA3mBCD提高题7-6 图示结构中CD杆在制造时比准确长度长0.02m

31、,将其压缩后安装。试求由此引起的内力。EA=7.68105kN。提高题7-6图解:取基本体系如提高题7-6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绘出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并求出支座反力如提高题7-6解答图(b)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 将以上各值代入力法方程,解出该结构由于制造误差所引起的轴力值如提高题7-6解答图(c)所示。ABCDx1=1+1+1ABCD-530-530-530-530+750+750ABCD3.02mx1(a) (b) (c)习题7-33解答图(a)基本体系;(b)单位力作用下的轴力值;(c)最后轴力值(kN)提高题7-7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绘制其弯矩图。E=常数,I/A=10。

32、10kN/m8m2m2m8m6mEAEAEIEIABDEC提高题7-7图解:取基本体系如提高题7-1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绘出单位力及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并求出相应轴力杆的轴力如提高题7-7解答图(b)、(c)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将以上各值代入力法方程,解出该组合结构的弯矩图及轴力杆的轴力如提高题7-7解答图(d)所示。x1x16-16-1610kN/mx1x1 (a) (b)500kNm00159.1kNm-56.82-56.82(c) (d) 提高题7-7解答图(a)基本体系;(b)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及轴力值;(c)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及轴力值;最后弯矩图(kN)及轴力值(kN

33、)提高题7-28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绘制其弯矩图。E=常数,EA=EI/9。6m4m4m3mEIEIEIEAEAEA20kNABCDEF提高题7-8图解:原体系可简化为如提高题7-8解答图(a)所示的等效体系计算。取基本体系如提高题7-8解答图(b)所示,由结构的对称性可知多余力x2=0,力法方程为绘出单位力及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并求出相应轴力杆的轴力如提高题7-8解答图(c)、(d)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将以上各值代入力法方程,解出该组合结构的弯矩图及轴力杆的轴力如提高题7-8解答图(e)所示。该题也可以利用对称性,按半刚架法选取如提高题7-8解答图(f)所示的静定结构计算。10kNx1

34、10kNEIEAEAEA10kN10kN00011 (a) (b) (c)12.5kN0-12.5kN120kNm12.5kNEIEIEAACFE12.5kN060kNm-12.5kN60kNm(d) (e) (f)提高题7-8解答图(a)等效体系;(b)基本体系;(c)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及轴力值;(d)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及轴力值;(e)最后弯矩图及轴力值;(f)简化体系提高题7-9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绘制其弯矩图。EI=常数,EA=EI/l2。llllq提高题7-9图解:取基本体系如提高题7-9解答图(a)所示。力法方程为绘出单位力及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并求出相应轴力杆的轴力如提高题7-

35、9解答图(b)、(c)、(d)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11-2/l-1/lx1x2qql2/80.088ql20.115ql22ql20.385ql20.088ql22ql2ql2/20000111/l00 (a) (b) (c)(d) (e) 提高题7-3解答图(a)基本体系;(b)作用下的弯矩图及轴力值;(c)作用下的弯矩图及轴力值;(d)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及轴力值;(e)最后弯矩图将以上各值代入力法方程,解出该结构的弯矩图如提高题7-9解答图(e)所示。提高题7-10 用力法计算图示结构,绘制其弯矩图。E=常数, 略去所有杆件轴向变形。 2m2m30kNCDFGEHIAB2m2m2m

36、2m 提高题题7-10图解:原体系可视为如提高题7-10解答图(a)、(b)所示两种情况的叠加。其中解答图(a)所示情况仅BG杆存在轴力,绘弯矩图时不必计算。解答图(b)所示结构可利用对称性简化为如解答图(c)所示的等效体系。取基本体系如解答图(d)所示,力法方程为绘出单位力及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如提高题7-10解答图(e)、(f)所示。计算柔度系数和自由项将以上各值代入力法方程,解出该结构的弯矩图如提高题7-10解答图(g)所示的静定结构计算。2215kNx115kNCDFGEHIAB15kNCDFGEHIAB18.7511.2511.2518.7515kN603015kN (a) (b) (c) (d) (e) (f) (g)提高题7-10解答图(a)对称结构承受对称荷载;(b)对称结构承受反对称荷载;(c)等效体系;(d)基本体系;(e)单位力作用下的弯矩图;(f)外荷载作用下的弯矩图;(g)最后弯矩图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