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辨证施护

上传人:精****堂 文档编号:62793391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1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辨证施护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中医辨证施护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中医辨证施护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中医辨证施护》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辨证施护(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医辨证施护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辨证施护在中医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护理中的应用中医辨证施护内容内容v中医护理中医护理(概念、发展史、优势、基本特点概念、发展史、优势、基本特点)v辩证施护(辩证施护(一般方法、基本原则、运用护理程一般方法、基本原则、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运用辩证施护的条件)序实施辨证施护、运用辩证施护的条件)v结语结语 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中医护理 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以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为特点的护理,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生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在生活起居护理、情志护理、临证护理、饮活起居护理、情志

2、护理、临证护理、饮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食护理、技术操作以及卫生保健、预防、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消毒隔离等方面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宝贵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的经验,基本上涵盖了护理工作的各个领域。领域。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发展史中医护理发展史v中医护理的起源:夏中医护理的起源:夏-春秋春秋 “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头有疮则沐,身有疡则浴” “饮食必时饮食必时”、 “洒扫庭内洒扫庭内”、 “土厚水深,居之不疾土厚水深,居之不疾”、“男女同姓,其生不蕃男女同姓,其生不蕃”、喜怒忧思悲恐惊、喜怒忧思悲恐惊v 初步形成:战国初步形成:战国-东汉东汉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

3、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张仲景 华佗华佗 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发展史中医护理发展史v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发展阶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五代 孙思邈孙思邈千金方千金方首创葱管导尿法、灌肠等首创葱管导尿法、灌肠等v充实阶段:宋金元充实阶段:宋金元 食疗养生、调护食疗养生、调护v 成熟阶段:明清成熟阶段:明清 李时珍李时珍本草纲目本草纲目v 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发展当代护理学的蓬勃发展 1959中医护病学中医护病学第一本中医护理专著第一本中医护理专著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优势中医护理优势v理论特色理论特色v中医护理方法优势中医护理方法优势v中医养生保健优势中医养生保健优势v护

4、理操作优势护理操作优势中医辨证施护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三分治疗、七分护理v医护并行没有分家医护并行没有分家 医家集看病、抓药、煎汤、护理于一身医家集看病、抓药、煎汤、护理于一身v弟子和家属代劳弟子和家属代劳v专业的护理人员专业的护理人员v古老又年轻古老又年轻中医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中医护理的基本特点v整体观念整体观念v辨证施护辨证施护中医辨证施护 整体观念整体观念v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以五脏为中心,配以六腑,通过经络系统统“内属以脏腑,外络于肢节内属以脏腑,外络于肢节”v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四时气候与人体四时气候与

5、人体 地区方域与人体地区方域与人体 昼夜晨昏与人体昼夜晨昏与人体中医辨证施护辨证施护辨证施护v 辨证是将四诊辨证是将四诊( (望、闻、问、切望、闻、问、切) )所收所收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集的有关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辨清病因、病位、病性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 v 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施护是在辨证的基础上,确立相应的施护原则和方法。的施护原则和方法。中医辨证施护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1 1、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运用四诊方法收集辨证资料v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运用望诊

6、了解疾病的本质v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运用问诊辨别疾病的虚实v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v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中医辨证施护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运用望诊了解疾病的本质v 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观察病人的神志、形态、皮肤、五官、舌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内苔以及分泌物、排泄物的异常变化,测知内脏病变的情况,了解疾病的本质。脏病变的情况,了解疾病的本质。v 如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目光如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面部表情、目光神态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神态以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的好坏。中医辨证施护运用闻诊辨别疾病的虚实运用闻

7、诊辨别疾病的虚实 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两个通过听声音、嗅气味两个方面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病方面辨别病证的寒热虚实,病位深浅。位深浅。中医辨证施护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运用问诊全面了解病情v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详细询问病人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治疗情况、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情志治疗情况、生活习惯、饮食爱好、情志状态等,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的依据。状态等,为辨证施护提供可靠的依据。v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只能由问诊得到如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只能由问诊得到资料。资料。中医辨证施护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运用切诊探明疾病的性质 包括脉诊、按诊两个包括脉诊、按诊两个方面,判断疾病的部位、方面,判断

8、疾病的部位、性质和邪正盛衰以及病性质和邪正盛衰以及病变局部的部位、性质、变局部的部位、性质、大小等。大小等。 中医辨证施护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辨证施护的一般方法 护理的基本原则护理的基本原则v扶正祛邪扶正祛邪v护病求本护病求本v标本缓急标本缓急v三因制宜三因制宜v预防为主预防为主中医辨证施护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运用护理程序实施辨证施护v 1 1 中医护理评估中医护理评估v 2 中医护理诊断中医护理诊断v 3 中医护理计划中医护理计划v 4 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中医辨证施护 中医护理评估中医护理评估 “评估评估”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是通过对护理对象和相关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

9、作出准确的推断,事物进行全面的了解,作出准确的推断,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护理为护理活动提供可靠的依据。中医护理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的评估方法须在掌握中医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础上,通过“望、闻、问、切望、闻、问、切”的手段,的手段,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收集与病因、病位、病性有关的资料,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为辨证施护提供依据。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诊断中医护理诊断 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护理诊断是对护理对象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社会文化及精神、情志方面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关于中医健康问题反应的一种临床判断

10、。关于中医护理诊断的描述,不必强求全部采用中医护理诊断的描述,不必强求全部采用中医理论,但某些护理诊断是从中医护理评估理论,但某些护理诊断是从中医护理评估中产生的,其健康问题和相关因素是应用中产生的,其健康问题和相关因素是应用中医辨证分析作依据的,描述中可采用中中医辨证分析作依据的,描述中可采用中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以更医理论或增加中医辨证的相关因素,以更全面、细致地反映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全面、细致地反映病人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康问题。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计划中医护理计划 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护理计划应包括护理诊断的陈述、预期达到的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预期达到的

11、目标、准备实施的措施和健康教育,制定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康教育,制定一份具有中医特色的护理计划。计划。中医辨证施护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中医护理实施与评价 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在对病人的身心健康问题进行随时评估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病人时评估的基础上,敏锐地发现病人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应用中有关健康问题的各种反应,应用中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西医理论提出护理诊断,及时实施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有效的中西医护理措施,并进行正确评价。通过中西医理论观察、分确评价。通过中西医理论观察、分析病人现存的健康问题,给予辨证析病人现存的健康问题,给予辨证施护,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过程。

12、施护,达到预期效果的护理过程。中医辨证施护运用好辨证施护方法的几个条件运用好辨证施护方法的几个条件v学习中医护理必须学好辨证施护学习中医护理必须学好辨证施护v必须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破一张文凭必须认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打破一张文凭包用一生的观念,学习中医知识绝非一日之包用一生的观念,学习中医知识绝非一日之功。功。v临床护理中要勤于思考,勤于观察。临床护理中要勤于思考,勤于观察。v要有整体护理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要有整体护理统一性和整体性的思维方式。v建立中医护理的学习和应用氛围。建立中医护理的学习和应用氛围。中医辨证施护结结 语语v学习中医、发展中医大势所趋。学习中医、发展中医大势所趋。v运用辨证施护,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运用辨证施护,以中医整体观为指导,发挥中医护理的理论和技术特色。发挥中医护理的理论和技术特色。v在实践中完善,尊重中医学自身的规在实践中完善,尊重中医学自身的规律,积极吸取并融汇现代科学技术成律,积极吸取并融汇现代科学技术成果果, ,中西医并重,不断创新提高。中西医并重,不断创新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