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差异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2765584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西差异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中西差异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中西差异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中西差异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差异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3 区域发展差异 第1课时 东、中、西差异 每课一练(湘教版必修3) 【基础过关】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自然和社会经济差异显著。图甲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划分图”,图乙是“我国三个经济地带产业结构图(2002年)”。读图,完成13题。1划分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依据是( )自然条件 经济基础 人口密度 对外开放水准A B C D2关于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叙述,准确的是( )A东部经济地带矿产资源最丰富B中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C西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D东部经济地带城市化水平最高3比较我国三个经济地带的产业结构,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都是第一产业比重最大B都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C都是第三产业比重最大D第

2、一产业比重都占一半以上答案 1.C 2.D 3.B解析 第1题,划分三大经济地带的依据是各地的自然条件、经济基础、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准。第2题,东部经济地带的矿产资源比中、西部少;西部经济地带面积最大;东部经济地带人口最稠密,西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最小。第3题,从图乙中能够看出,三大经济地带中,均是第二产业比重最大。【水平提升】今后我国三个地带的发展,理应在国家统一规划指导下,按照因地制宜、合理分工、各展所长、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地带的优势。下图表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GDP(亿元)的增长,据此完成46题。4能分别准确反映东、中、西部三个地带GDP增长的折线依次是( )

3、A B C D答案 A解析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GDP基本呈上升的趋势,且东部地区增长最快,所占的比重最大,中部次之,西部最少。由此可推断出代表东部,代表中部,代表西部。5关于三个地带发展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来看,东部最发达,中部其次,西部较落后B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有所缩小C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别仍将继续拉大D三个地带经济发展速度:答案 B解析 由图中能够看出,东部的发展速度最快,西部的最慢,这样必将导致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继续扩大,而不是有所缩小。6相关经济地带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交通便利 B经济国际化水

4、准较高C能源、原材料丰富 D环境问题严重答案 C解析 是东部经济地带,因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基础设施较好,对外开放较早,所以经济的国际化水准较高;但因为不注重环境的保护,环境问题严重;能源和原材料较缺乏。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依据居住环境、生态环境等14项指标,对我国200个城市2006年度宜居状况做了评估。图中数字是排前30名的城市在各省级行政区的分布个数。读图,完成78题。7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 )A均位于南方地区 B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C均以重型产业为主 D均以传统型工业为主8西北地区的城市未排入前30名,其主要限制因素可能是( )自然条件 旅游资源 城市建筑 生态环境A

5、B C D答案 7.B 8.C解析 第7题,前30名城市个数达到5个的省级行政区分别是江苏、浙江和广东,它们均位于东部经济地带,以轻型或轻重混合型产业为主。第5题,西北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限制了西北地区城市的发展。区位指数是综合了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交通、能源、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自然、社会指标的量化参数。读“我国区位指数分布图,”回答911题。9关于我国区位指数的说法,准确的是( )A我国区位指数由南部向北部递减B东部沿海省份区位指数较高的主要原因是资源丰富C乙地的区位指数小于10的主要原因是环境恶劣D丙地的区位指数较低,其主要原因是交通闭塞答案 C解析 由图可知

6、,我国区位指数由东南向西北递减,A项错误。我国东部地区区位指数较高是因为交通、劳动力、经济、科技、政府管理等多项社会指标具有优势,而资源相对不足,B项错。丙地为我国江西省,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支离破碎,联系不便。另外,河湖众多,水土流失较严重,所以区位指数较低。故只有C项正确。10图中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中,正确的一组是()A陕西、山西 B甘肃、内蒙古 C山西、河南 D广西、贵州答案A解析由图可直接读出区位指数在1020的省级行政区有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山西、陕西、四川、重庆、云南、贵州、江西等,所以A项正确。11甲地区的区位指数大于40,其中关于其优势的说法正确的是()交通便

7、利老工业基地,经济基础好矿产资源丰富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A B C D答案B解析甲地区位为广东省,区位指数大于40,是因为交通便利,毗邻港澳,便于引进资金、技术等。12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三个地带的GDP、人口比重和人均GDP项目地带国内生产总值(%)人口比重(%)人均GDP(元)东部58.841.27 594中部27.435.74 426西部13.823.13 456材料二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年份地带19801985199019952000比重增减东部52.352.953.758.358.86.5中部31.231.129.827.627.43.8西部

8、16.516.016.414.113.82.7(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大、小)一些,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_在逐年增加,而_和_都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由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GDP、GDPB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GDPC人均GDP、经济发展水平、GDPDGDP、人均GDP、经济发展速度答案(1)社会经济发展水

9、平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2)经济发展速度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3)小东部中部西部经济发展水平(4)A解析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速度代表了发展潜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容易缩小的。单纯使用各地带的GDP来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用GDP与人均GDP来比较更符合实际。综合表中指标及其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均GDP及GDP的差异上,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则通过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来反映。【巧学速记】顺口溜记忆三大经济地带经济发展的差异东、中、西依次低,水平低,速度低。考查原因可知底:东部地区平原低,气候湿润人口集,交通发达区位齐;西部地区距海远,山地崎岖气候干,交通不便区位差,地带经济不发达。反思小结重要知识点关键点总结我的反思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范围是最基本的地理知识也是试题的切入点东、中、西部发展差异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产业结构差异、工业化与城市化差异及对外开放的区域差异最易出考题,应对比理解掌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