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浙江省各地中考化学试题精编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2761833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5.2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推荐浙江省各地中考化学试题精编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推荐浙江省各地中考化学试题精编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推荐浙江省各地中考化学试题精编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推荐浙江省各地中考化学试题精编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荐浙江省各地中考化学试题精编版(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资源) 浙江省各地2010年中考化学试题精编版 一、选择题(共56题)1. (10衢州)下列描述中,属于金属化学性质的是 A铜是紫红色固体 B汞在常温下呈液态 C铝能与酸反应 D钠的质地较软2(10绍兴)下列生活事例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把西瓜榨成汁 B. 铁锅生锈 C. 把铁丝弯曲成衣架 D. 给自行车瘪胎打气3(10衢州)在一定温度下,向盛有100克蔗糖溶液的烧杯中再加入5克蔗糖,充分搅拌后,一定保持不变的是 A溶质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D蔗糖的溶解度4(10绍兴)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t1时往两个盛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a克A物质和b克B

2、物质,充分搅拌后都加热到t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 Bt1时,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A溶液为饱和溶液,B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两杯溶液均是不饱和溶液Dt2时,A的溶解度比B的溶解度大,A溶液为不饱和溶液,B溶液为饱和溶液5(10宁波)木糖醇是目前市场上一种常见的蔗糖替代品,如图所示为木糖醇溶解度曲线。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16题图)A木糖醇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B木糖醇溶液从30升温到50,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木糖醇溶液从50降温到30,一定没有晶体析出D30时,75克木糖醇可以完全溶解在100克

3、水中6(10衢州)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与生物生存、工农业生产等息息相关。下列有关水的认识或观点错误的是 A尽管水分子很小,但它是由更小的微粒构成的 B在淡水资源缺乏的海岛上,可以用蒸馏法从海水中提取淡水 C水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白天植物吸收的大量水主要用于光合作用 D在自来水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自来水不是纯净物7(10台州)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人均淡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且地区分布极不均衡。以下对水资源的利用不恰当的是 A实现工业废水的达标排放 B推广家用节水器具 C农业灌溉引用工业或生活废水 D提高废水的重复利用率8(10杭州)2007年,我国首次调整饮用水标准

4、。新标准规定,饮用水的pH在6.5-8.0之间,符合健康标准。由于受酸雨影响(在我国酸雨中一般含有少量的硫酸),目前我国天然水体大多呈弱酸性。要使pH低于6. 5的天然水达到饮用水的酸碱度范围,下列处理方法最可行的是 A加热 B加入适量纯碱 C加入适量氯化钡 D加入适量明矾9(10杭州)下面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圆圈均代表碳原子。这两种物质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碳,但它们的物理性质却明显不同,如导电性、硬度等。据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种物质中的碳原子大小相同 B甲乙两种物质都是碳单质 C甲乙两种物质中原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不同 D将甲乙两种物质混合后得到的是纯净物

5、10(10湖州)20l0年4月5日,科学家成功合成了第117号新元素,填补了第116号和118号元素之间的 空缺。推测该元素为117号元素的依据是 A中子数 B质子数 C电子数 D中子数和质子数11(10嘉兴)冰岛火山灰曾严重影响欧洲飞机的正常飞行。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它质地坚硬、不溶于水,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12(10绍兴)用“”表示氢原子、“”表示氧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2O”所表示意义的是( D )13(10绍兴)下列物质的名称、化学式和所属的类别都正确的是 A. 甲烷、CH4、有机物 B. 锰、MN、金属单质

6、C. 氯酸钾、KCl03、金属氧化物 D. 氧化汞、HgO、非金属氧化物14. (10绍兴)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铌酸锂说法正确的是 A. 铌酸锂是一种氧化物 B. 铌酸锂是由五个原子构成的 C. 铌酸锂是由铌、锂、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D. 铌酸锂中铌、锂、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371615(10金华)如图为某物质的分子模型示意图,其中“0”代表氢原子,“,”代表氧原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物质属于混合物 B此物质的化学式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此物质的一个分子由4个原子构成 D此物质中氢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116(10台州)下列各图所示的实验

7、操作中,正确的是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点燃酒精灯 c制取氧气 D滴管滴加液体17(10衢州)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性质:颜色;密度;溶解性;可燃性;能否与水反应,必须考虑的是 A B C D18(10湖州)手机、手提电脑中使用的电池多为锂电池,锂电池具有质量轻、电量大等优点。锂电池内的某个反应可表示为Li+MnO2=LiMn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中MnO2是催化剂 B反应前后Mn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该反应为化合反应 D生成物LiMnO2为氧化物19(10金华)“嫦娥一号”成功完成了中国首次“探月之旅,发射火箭使用的推进剂是偏二甲肼(C2H8N2)”和四氧化

8、二氮(N2O4)它们完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则X的化学式为AN2 BH2 C O2 DCO20(10杭州)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用锌和稀硫酸制取氢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同一套气体发生装置 B可以用同一种气体收集方法C属于同种基本反应类型 D反应条件相同21(10金华)集气瓶(或广口瓶)的用途广泛。对于下列实验装置的解释,正确的是C22(10宁波)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锌粒放入试管 B配制氯化钠溶液 C氧化铜和稀硫酸反应 D二氧化碳验满23(10绍兴)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 A. 用体温计测量人体的温度 B. 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 C. 用排水集气法收集氧气 D. 用酚

9、酞试液鉴别稀硫酸和硫酸钠溶液24(10嘉兴)小明在家里整理厨房时,发现三种可用于科学小实验的物质:食盐、白醋、白糖。下面是他设计的利用这些物质所进行的家庭小实验,能成功的是检验洗衣粉中是否含SO42 做植物细胞失水的实验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钙 比较食盐和白糖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能力A B C D25(10湖州)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下表是小明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其中不正确的是实验方案使用的试剂判断的方法 A铁粉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BpH试纸如果p

10、H丙乙 B甲乙丙 C乙丙甲 D丙乙甲29(10台州)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所属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30(10湖州)归类是我们经常用到的一种学习方法。若用下图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类,则表中的选项与图相符的是选项甲XYZA常见的碱烧碱纯碱熟石灰B常见的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C常见的合金钢铁生铁氧化铁D常见的行星地球太阳月球31. (10义乌)下列各组物质在给定条件下能大量共存的是 A. 在PH=1的溶液中:NaCl、Na2CO3、Na2SO4 B. 在PH=2的溶液中:KCl、 Na2SO4 HNO3 C. 在PH=13的溶液中:B

11、aCl2、Na2CO3、NaOH D. 在PH=14的溶液中:Fe Cl3、Ba(NO3)2、CaCl232. (10宁波)下列除杂质的方法错误的是物质(括号内为杂质)除杂方法ANaCl(泥沙)溶解、过滤、蒸发BFeCl2(CuCl2)加入适量铁粉CCaCl2溶液(盐酸)加入过量CaCO3DCO2(CO)通人澄清石灰水33. (10嘉兴)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淡蓝色的火焰C同时贴在蚕豆叶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钴试纸,可看到上表面的试纸先变色 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后,可得到黄色固体34. (

12、10杭州)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为使配制更为准确,在量筒中配制100毫升10%的NaOH溶液 B为了防止滤液溢出,过滤时滤纸边缘应高于漏斗边缘 C测定溶液酸碱性时,为使现象更明显,加入的指示剂越多越好 D检验铵盐和碱共热时有无氨气放出,应将红色石蕊试纸用水湿润35. (10湖州)上海世博会上的“冰壶”展馆(如图)体现了芬兰的生态创新。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是在环保理念上经过精挑细选的,其中采用的纸 塑复合材料属于 A金属材料 B无机非金属材料 C有机合成材料 D新型超导材料36. (10宁波)“信息”、“材料”和“能源被称为新科技革命的三大支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因特网上丰富的信息资源,有些是不健

13、康的 B合金、塑料、橡胶是三种重要的高分子材料 C制造“神舟七号宇宙飞船,使用了多种新型材料 D核能、太阳能、氢能等是具有广阔开发前景的新能源37. (10杭州)下列用品中,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A玻璃杯 B瓷碗 C木桌 D塑料瓶38. (10杭州)铁制品在通常情况下很易生锈,制造时往往在铁制品表面电镀一层铜起防锈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铜铁制品不可以在弱酸性条件下使用B镀铜铁制容器可盛硝酸银溶液C镀铜铁制品不易生锈的原因之一是使铁隔绝了空气D镀铜铁制品是一种合金39. (10衢州)2010年4月20 ,位于墨西哥湾的一个石油钻井平台发生爆炸并引发大火,然后慢慢沉入海底。之后发生漏油,每天多

14、达5000桶以上,已持续了一个多月。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石油燃烧属于物理变化B钻井平台在下沉过程中,受到水的压强不变C此事件已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D为杜绝环境污染,人类应停止一切石油开采40. (10义乌)下列措施符合“生态义乌”理念的是 将垃圾分类处理 禁止尾气排放不达标的机动车上路 提倡使用一次性筷子 大力提倡植树造林A. B. C. D. 41. (10宁波)上海世博会上最受欢迎的中国馆,处处蕴含着“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该理念的是 A提倡步行 B一水多用 C少用空调 D焚烧垃圾42. (10嘉兴)冰岛火山灰曾严重影响欧洲飞机的正常飞行。火山灰是细微的火山碎屑物,它质地坚硬、不溶于水,

15、含有硫、钙、硅、氧及重金属等成分。这里所说的成分是指A元素 B原子 C分子 D单质 43. (10嘉兴)下列图示的 “错误操作”,与相对应选项的“可能产生后果”不一致的是 KClO3(第4题图)A标签受损 B不会产生氧气 C灯内酒精燃烧 D读数不正确44. (10嘉兴)通过实验可以获取证据,得出结论。下列做法中不能获得明显证据的是A为了证明氢氧化钠溶液呈碱性,在其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为了证明氧气是否集满,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C为了说明盐溶液不一定都呈中性,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D为了证明汗水中含有Cl,加入含稀硝酸的硝酸银溶液45. (10嘉兴)小明在家里整理厨房时,发现三种可用于科学

16、小实验的物质:食盐、白醋、白糖。下面是他设计的利用这些物质所进行的家庭小实验,能成功的是检验洗衣粉中是否含SO42 做植物细胞失水的实验探究鸡蛋壳是否含有碳酸钙 比较食盐和白糖在相同温度下的溶解能力A B C D46. (10嘉兴)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科学的本质。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钠在氯气中燃烧,可看到产生大量的白烟 B铝箔在氧气中燃烧,可看到淡蓝色的火焰C同时贴在蚕豆叶片上下表面的氯化钴试纸,可看到上表面的试纸先变色 D铁粉和硫粉混合加热后,可得到黄色固体47. (10嘉兴)硅酸盐矿泉水具有软化血管,预防心血管疾病的作用。其中硅酸钠是矿泉水中主要的可溶性硅酸盐,已知在硅酸

17、钠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则硅酸钠化学式正确的是ANaSiO2 BNa2SiO3 CNaSiO3 DNa2SiO448.(10温州)“低能耗”、“低废水”、“低废弃物”是低碳理念的重要内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 A. 推广利用太阳能 B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 C循环使用生活用水 D回收有机垃圾用于生产沼气49. (10温州)小明为了检验运动会中获得的铜牌是否由纯铜制成,下列方法中最合理的是 A. 观察铜牌颜色 B测铜牌的质量 C测铜牌的体积 D测铜牌的密度50. (10温州)随着分子、原子研究技术的提高,科学家可以利用原子来“组装”分子。若用这种技术组装成脱氧核糖分子(C5H10O4),

18、则该分子中不含有的原子是 A. 氯原子 B碳原子 C氧原子 D氢原子51. (10温州)钢的质地坚硬,机械性能好,有弹性和延展性,是最常见、应用较广的一种材料。但由于易锈蚀,每年损失的钢铁约占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下列属于钢的化学性质的是 A. 有弹性 B质地坚硬 C易锈蚀 D有延展性52. (10温州)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其中可观察到火星四射现象的是C53. (10温州)今年3月21日,温州市区出现罕见的浮尘天气。环境监测中心报告,当天空气污染指数为270290,首要污染物为可吸人颗粒物。依据下表判断,当天温州空气质量状况属于空气污染指数范围及相应的空气质量级别表 A. 优 B良 C轻度污染

19、D中度污染54. (10温州)下列是四种物质的分子模型,其对应物质属于单质的是B55.(10温州)航空航天材料中的重要金属钛(Ti)可以用Ti02与Si反应来制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i02+Si=Si02+Ti,则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A. 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56. (10温州)某电镀厂排出的废水中含有较多的硫酸铜(CuSO4)。若要从硫酸铜 中获得金属铜,以减少废水对环境的污染,可选择下列物质中的 A. 稀盐酸 B氢氧化钠 C银粉 D铁粉二、填空题(共12题)1. (10湖州)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

20、,再 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 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1(1)化学变化 (2)1860 玻璃棒2(10杭州)右图为a、b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图回答: (1)a、b两种饱和溶液的浓度相同时的温度是 (2)要从b物质的溶液中析出晶体,通常采用的方法是 。 (3

21、)若要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以上的a溶液,配制时的温度应不低于 2:26(1)65 (2)蒸发溶剂 (3)803(10湖州)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现象,可以更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1)甲图是人体中元素质量分数模型,则A代表的一种元素是。 (2)小明模仿甲图构建了NH4NO3中各元素质量分数的模型(如乙图),则乙图中表示氮元素的是。3(1)氧 (2)B4(10绍兴)有同学将金属氧化物知识整理如下:氧化钾氧化钙氧化钠氧化镁氧化铝氧化锌氧化铁氧化铜K2OCaONa2OMgOAl2O3ZnO_CuO(1)写出表中氧化铁的化学式;(2)表中的排列规律是根据金属_排列的(填序号)。 元素化

22、合价 活动性顺序 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4(1)Fe203 (2)5(10义乌)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把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澄清石灰水和无水硫酸铜粉末,发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水硫酸铜粉末变蓝色。由此可知,该物质中肯定含有 _ _ _元素。5.碳(C)6(10台州)如图l是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变化的实验。 (1)用凸透镜会聚光线使白磷燃烧,锥形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6(1)产生白烟 7(10湖州)用毛笔蘸取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在竹片上画花,然后把竹片放在小火上烘干,再 用水洗净,在竹片上就得到黑色或褐色的花样,一幅精美的竹片画就制成了。 (1)稀硫酸在烘干的过程中成为浓硫酸,浓

23、硫酸使富含纤维素的竹片呈现黑色或褐色,在 这个过程中竹片发生了(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 (2)直接用浓硫酸在竹片上画花具有危险性,必须将浓硫酸进行稀释。在实验室把100克 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稀释成5的稀硫酸,需用量筒量取毫升的蒸馏水,稀释时需要的仪器有烧杯和。 7(1)化学变化 (2)1860 玻璃棒8(10衢州)敞口放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而变质,请写出此过程的化学方程式: 。现向一定质量且部分变质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并振荡。如图表示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随加入盐酸质量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那么,图线BC段对应的实验现象是 ,在C点时溶液中的溶质是

24、。82NaOHCO2Na2CO2H2O 有气泡产生 NaCl(或氯化钠)9(10宁波)科学兴趣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呈黄色。为测定该废水 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1)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2)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3)另取一定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4)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废水溶液中 肯定含有的盐是 。酸 氢氧化铁 氯化铁10(10衢州)有一种“石头纸”

25、,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其外观与普通纸相似。 (1)鉴别“石头纸”与普通纸有多种方法。若分别点燃这两种纸,则不易燃烧的是 纸;若在纸上分别滴加 ,则有大量气泡产生的是“石头纸”; (2)若推广这种“石头纸”,可以减少树木的砍伐。过度砍伐树木带来的后果是 。(写出一种)10(1)石头稀盐酸 (2)水土流失(或土壤沙化、森林面积锐减、气候恶化等其它合理答案也给分)11(10金华)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物质进行整理和分类,是学习科学的有效方法。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盐酸、硫酸属于酸,其分类标准是:它们在水溶液中曾离出的阳离子都是 。 (2)某同学将含碳元素的不同物质按一定的分类标准进行整理,得到如下的物质关

26、系 CCOzHzC0, Na,CO,。请你参照他的分类标准,完成含钙元素的不同物质关系:Ca Ca(OH):CaCO,。11(1)氢离子(或“H+) (2) Ca012(10杭州)提纯混有硫酸的硫酸铁溶液,可在该溶液中加入足量 试剂后,过滤。上述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2氢氧化铁或氧化铁(写化学式也给分)3H2SO4 + 2Fe(OH)3 = Fe2(SO4)3十6 H2O 三、实验题(共19题)1(10湖州)某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得知镁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Mg3N2,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验证。 步骤l:用盛水的水槽、无底的废广口瓶、燃烧匙、蒸发皿、橡皮塞等装配成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准备一

27、只有一根铜丝穿过的橡皮塞,铜丝末端固定一根镁条。步骤2:引燃燃烧匙中足量的红磷,塞好橡皮塞。待充分冷却,观察到广口瓶内水面上升的体积约占瓶内水面原上方空间的15左右。步骤3:往水槽中加水使广口瓶内外水面相平。点燃镁条,更换橡皮塞,镁条在广口瓶内继续燃烧,发出红光,放出热量。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1)步骤2的目的是 。(2)在步骤3“待冷却后广口瓶内水位继续上升”是由于瓶内气压 (选填“大于”“小 于”或“等于”)外界气压。(3)根据上述实验和你所学的知识,请写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 1(1)除去广口瓶内空气中的氧气(2分) (2)小于(2分) (3)2Mg+O2=2MgO

28、3Mg+N2=Mg3N2(3分,写一个方程式得2分)2(10台州)18世纪中期,为了解释燃烧现象,有人提出了“燃素说”,其主要观点有:燃素是一种构成火的元素,火焰是自由的燃素,燃素能透过一切物体。一般条件下燃素被禁锢在可燃物中,是物体的一个成分。燃烧是可燃物中物体同燃素分解的过程。 (1)将汞装入密封容器中,置于火炉上加热,容器内形成丁质量增加的红色物质。请以上述燃素说的主要观点来解释质量增加的原因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也做了加热汞的实验(装置如图),他在实验前后称量了容器及其中物质的总质量。结果发现:反应前后总质量不变,且汞变成红色物质(后知是氧化汞)增加的质量等于容器中空气减少的质量。

29、之后,拉瓦锡还将反应形成的氧化汞加强热,使之重新释放出气体,并将该气体与原来容器中剩余的气体混合,发现混合气体的性质与最初的空气相同。根据上述资料,回答: 拉瓦锡实验是否支持燃素说,并说明理由 。 拉瓦锡实验中氧化汞受强热释放出的气体是 。 拉瓦锡在实验中,均对反应前后的容器及其中物质的质量进行了称量,体现了他对 规律的重要认识。2(1)火焰中的燃素在加热过程能透过容器与汞结合形成红色物质,导致质量增加了(答“燃素与汞结合造成质量增加”即可)(2)不支持,因为从实骏知汞增加的质量并非来自于燃素而是来自于空气氧气(或O2)质量守恒3(10衢州)如图是实验室加热KClO3与MnO2的混合物制取氧气

30、的装置图。 (1)下列操作顺序合理的是 (填序号); 先加药品、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再加药品(2)实验结束后,若要回收MnO2,则可将试管内的剩余物经溶解、 、洗涤、干燥等加以回收。 3(1) (2)过滤4(10金华)对实验进行改进是创新的表现方式之一。某校科学探究小组的同学用实验室三种漏斗(分液漏斗、长颈漏、普通漏斗)装配了ABC三套装置,对固液不加热型气体发生装置进行探究。请认真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A、B装置均可用作实验室制取H2、02, CO2气体的发生装置。请写出实验室用A、B装置制O2的化学方程式 ;(2)C装置不能用作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可在C装置中加装一

31、个小试管,把C装置改装成D装置就能实现制取气体的目的。则D装置中小试管的作用是 。 4(1) (2)保证装置的气密性(或“防止生成气体从漏斗逸出”)5(10宁波)(1)甲图是一种“化学氧自救器”,主要用于煤矿井下应急。它利用人呼出的二氧化碳与自救器药罐中的生氧剂(超氧化钾KO2)接触产生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KO2 +2CO2 =2X +3O2,则X的化学式是 。 (第24题图)甲 乙 (2)若要在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你准备选择乙图装置中的 (填编号),其相应的化学方程式 。 6(10湖州)科学家发现,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0,其储量是 煤、石油和天然气总和的两倍

32、,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海底最具价值的矿产 资源。可燃冰也称为“甲烷水合物”。“置换法”是开采可燃冰设想方 案之一,即将CO2注人海底的甲烷水合物储层,CO2较甲烷更易形成水 合物,因而就能将甲烷水合物中的甲烷分子“挤走”,从而将其“置换” 出来(原理:CH4nH2O+CO2=CO2nH2O+CH4)。 (1)通常情况下,CH4是一种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如图所示的 装置收集CH4气体时,则应让气体从(选填“a”或“b”)管通入。 (2)若上述方法能够实现,那么要制取8吨的CH4气体,理论上需CO2多少吨?6(1)b(2分) (2)设理论上需要CO2的质量为x,则: x=22吨

33、(2分) 答:理论上需要CO2:22吨。7(10义乌)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 _ _ _ (2)利用此套装置可以进行哪些实验? 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用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D.用锌和稀盐酸制取氢气7.(1)集气瓶 (2)CD(漏选得1分,不选、错选均不得分)8(10杭州)小王要研究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 做了下述实验。 可供选用的药品如下:石灰石澄清石灰水稀硫酸浓硫酸盐酸溶液烧碱溶液蒸馏水。 可供选用的仪器如右图所示。 小王设计的实验方案为: (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 (2)在甲

34、、乙、丙三个相同的广口瓶中分别放入长势、大小均相同的某种植物幼苗和等体积的水,瓶口滴管内装有NaOH浓溶液,再将不同体积的纯净二氧化碳气体充入三个瓶中,充入气体的成分分别是:甲瓶:2000毫升空气;乙瓶:1600毫升空气、400毫升CO2;丙瓶:1400毫升空气、600毫升CO2,三套装置都如右图所示。(3)将三套装置放在同一地点,太阳光照等量时间后,挤压滴管,充分反应后,打开止水夹,观察进入三个瓶中水的体积。(植物呼吸作用的速率变化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1)制备纯净的二氧化碳气体所需的仪器和药品是 (仪器名称用仪器下的大写字母表示,内装的药品写序号),将所选仪器按要求连接,各接口从左到

35、右的顺序依次是 (用仪器接口上的小写字母表示)。(2)为小王的实验原理正确吗? 理由是 , (3)对小王设计的实验略加改变,理论上还可根据 变化,来判定CO2浓度变化对植物光合作用强度有无影响。8:32 (l)A:;B:;D:(或A:;B:;D:)(3分);abcfg(或afgbe) (2)正确;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根据进入广口瓶中水的体积可以推 测出植物光合作用消耗的CO2的体积 (3)植物质量的变化或栽培植物的容器中水的质量或体积变化9(10杭州)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

36、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塑下: 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 pH分别为5.4、6. 3、6. 0。 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 (2)在第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

37、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 _ _ 应相同。 (3)组内有看的同学认为,第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 。在第步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 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9:34. (1) (2)水的质量或体积 (3)要设置对照实验,37 (4)茶水呈酸性,与水垢中的碳酸盐等物质发生反应10(10绍兴)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02、Al(OH)3、CaHP04等摩擦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对自己牙

38、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产生了兴趣。【建立假设】我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进行实验】取2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实验结论】我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_是否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结论不成立。 【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2O42-)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来检验钙离子

39、。请写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10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少量上层清液,滴在pH试纸上,并与标准比色卡对照 Ca(OH)2+CO2CaCO3+H2O 钙离子(Ca2+) (NH4)2C2O4+CaCl2CaC2O4+2NH4C111(10衢州)构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图为某同学绘制的铁的化学性质网络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中可用 (填化学式)作还原剂; (2)反应导致每年有大量的钢铁锈蚀,为阻止该反应的发生,人们常采用在钢铁表面涂刷油漆或镀上其它金属等方法。这两种方法的共同原理是阻止钢铁与 接触; (3)早在西汉时期,我国劳动人民

40、就利用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取铜,称为“湿法炼铜”,即反应,若用该方法制得铜16千克,理论上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多少千克?11(1)CO(或H2或C)(2分) (2)氧气和水(2分) (3)设需要10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为x Fe + CuSO4=FeSO4+Cu (1分) 160 64 10x 16千克 1606410x16千克 (2分) x400千克 (1分)12(10绍兴)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是由硫酸铜、氯化钠、碳酸钠、硫酸钠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检验其中的成分,经实验得到下表,请完成相关内容。实验步骤及现象结论将少许白色粉末溶于水得到无色溶液A白色粉末中一定没有_在A中加入足

41、量硝酸钡溶液,生成白色沉淀B,过滤得滤液C在白色沉淀B中加入足量稀硝酸,_在滤液C中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白色粉末中一定有硫酸钠、碳酸钠和氯化钠12硫酸铜 白色沉淀部分溶解13(10绍兴)下图是用铜粉氧化法生产氧化铜的流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铜粉灼烧后可能有氧化铜和氧化亚铜两种物质。氧化亚铜(Cu2O)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是_价。(2)已知氧化亚铜和稀硫酸反应可生成硫酸铜和铜。假如固体1中只含有铜的氧化物,下列推理合理的是_(填序号)。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溶液呈蓝色,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铜固体1中加入稀硫酸,若有红色沉淀物,说明该固体中一定有氧化亚铜(3)将得到的1

42、.6吨氧化铜全部转化为硫酸铜,可得硫酸铜多少吨?(CuO+H2SO4CuS04+H2O)硫酸(500mL)品名:硫酸 化学式:H2SO4相对分子质量:98 密度:1.84g/cm3溶质质量分数:98(4)若用贴有如图标签的浓硫酸100毫升可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硫酸溶液_克。13(1)+1 (2) (3)设可生成硫酸铜质量为X,则 CuO+H2SO4CuSO4+H2O 80 160 1.6吨 X 801601.6吨X X3.2吨 答:可生成硫酸铜3.2吨。 (4)36814. (10义乌)现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溶液A、B、C、D、E,它们分别是氢氧化钠、氯化钠、氯化铜、氯化钡、稀硫酸中的一种,某

43、同学不用其它试剂,用如下实验加以鉴别。 第一步:通过观察发现E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 第二步:取少量A、B、C、D溶液,分别滴加E溶液,现象为:A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B溶液中出现蓝色沉淀,C和D溶液均无明显现象; 第三步:取第二步中产生的蓝色沉淀,滴加C溶液后沉淀消失。 则:(1)A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 _ _ _ _; (2)写出B和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 _ _ _ _ _。14.(1)BaCl2 (2)CuSO4+2NaOH Cu(OH)2+Na2SO4 (沉淀符号漏写不扣分,化学式错误、配平错误均不得分,“=”写成“-”视为配平错误)15(10台州)豆腐加工时需加入凝固剂,凝

44、固剂的化学成分是什么?通过资料获悉:凝圊剂中可能含有Naz SO;、Ca(OH)2、MgClz、NaCl等,为验证其成分,小柯进行了如下实验: (1)根据以上现象,凝固剂溶液中肯定没有 。(2)写出实验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3)写出实验3中出现的白色沉淀物质的化学式 。15 (l)Ca(OH)z(或氢氧化钙) (2) Ba(N03)2 +Na2S04 =BaS04 +2 NaN03 (3) AgCl16(10杭州)某学校的课外活动小组要测定某块盐碱地中的NaCl、Na2SO4;、Na2CO3的含量,为盐碱地的改造提供依据。下面是他们的测定步骤: (1)确定要测定地块的采样点。 (2

45、)将采集好的土样晾干、粉碎、称量,加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取滤液。 (3)对所取滤液进行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所加试剂均是足量的,得到的所有沉淀中的阴离子都来自原土壤滤出液中) (4)称量实验中得到的各种沉淀质量,计算得出盐碱地中上述三种盐的含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设计采样点时有下列四种方案,选用方案_ _较为合理。A B C D(2)上述实验中试剂A的化学式是 ,试剂B的化学式是 ,气体和试剂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3)若上述实验中试剂A为氯化钡溶液,则按上述实验步骤最终测得土壤中 的含量偏高。16:31 (1)C, (2) Ba(NO3)2 HNO3或HCl ;CO2 + Ba(O

46、H)2 = BaCO3+H2 O; (3)NTaCl(或氯化钠)17(10金华)由于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方便袋造成的“白色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某科学研究小组的同学欲对某种塑料的组成进行分析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吉C、H两种元素),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目的是通过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组成元素的含量。图中字母A至G均表示装置编号。靖根据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1)由于发生装置A制取的氧气中混有co。和水蒸气,为使D装置中塑料试样在纯氧中燃烧,装置C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 ;(2)E、F装置是气体的吸收装置,该处的设计有不正确的地方,如何改进 理由是 ;(3)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

47、钠和氧化钙,则装置连接正确时G装置的作用是 。17(1)浓硫酸 (2)对调装置E、F的位置 水蒸气的吸收应在通溶液之前(或“著按原装置,前者会把水蒸气带给后者”) (3)防止空气中的CO,进入吸收装置(或“保护装置”)。18(10义乌)2010年5月12日,在苍茫海水中沉没了800多年的“南海一号”重见天日,其中的宋代铜钱已经锈迹斑斑。已知:铜绿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它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用来测定碱式碳酸铜受热分解后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比。实验用到的主要装置为: 装置连接顺序为: _ 。(填写编号)(2)操作步骤及数据处理:第一步 检查气密

48、性;质 装置量时间装置装置实验前220.0克195.0克实验后222.1克199.4克第二步 装入药品,称取装置和的质量;第三步 试验后再次称取装置和的质量,记录数据如表;根据以上数据可得产生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之比为 _ _ 。(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3)结果分析;从下列选项中选出产生该实验结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_ _ A.二氧化碳没有被完全吸收 B.水没有被完全吸收 C.碱式碳酸铜药品中含有水分 D.碱式碳酸铜没有完全分解 18.(1)(或) (2)21:44 (3)AC(漏选得1分,不选、错选均不得分)19(10温州)小明向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了稀盐酸,发现没有明显现象。为了判断两者是否

49、恰好完全反应,他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加入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后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 (1)根据上述现象,小明得出“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的结论。小白认为小明的结论是不合理的,其理由是 。 (2)小白利用pH试纸测反应后溶液的pH,以确定两者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请你选用其它 试剂再设计一个实验,以验证氢氧化钠和盐酸是否恰好完全反应(要求写出选用的试 剂、可能观察到的现象和相应的结论) 。 (3)小白为了继续探究“在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过程中,溶液的pH是如何变化的”这一 问题,进行如下实验:在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渐滴加盐酸,用pH试纸测定溶液 的pH,记录数据如下表:下图中能合理

50、表示该反应过程中pH变化的图像是 。19.(1)无色酚酞遇到酸也是不变色。(2) NaCO3,如果出现气泡那么盐酸有多出溶液显酸性,如果没有出现气泡则溶液显中性。(3) C 四、计算题(共8题)1(10义乌)时下有些年轻人喜欢染发,染发时一般要用到一种着色剂 对苯二胺,其化学式为C6H8N2.它是一种有毒的化学药品,会对染发者的身体带来伤害。(1) 对苯二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_ _ _ _ ;(2) 对苯二胺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多少?(要求写出最简整数比)1.(1)1082分 (2)C:H:N=612:18:214 1分 =18:2:7 1分2(10台州)科学家发现,从红豆杉中提取的紫杉醇(C4

51、7H51NO14)是一种抗癌新药;1994年之后,科学家在实验室里人工合成了紫杉醇。假如人工合成的紫杉醇与天然紫杉醇的成分和结构完全相同,你认为使用天然紫杉醇的疗效是否比人工合成的紫杉醇更好? (填“是”或“不是”),据此计算紫杉醇中的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不是 564:51:14:2243(10宁波)国家质检总局曾对学生用品进行质量抽查,结果9种产品(如固体胶、液体胶水、修正液等)甲醛超标。甲醛(CH2O)是一种会导致人体慢性中毒的化学物质,对学生健康的影响广泛而深远。甲醛的式量为 ,其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330 40%4(10温州)今年4月,冰岛埃亚菲亚德拉火山爆发,大

52、量 水蒸气和二氧化硫混杂在火山灰中,随空气 流动大面积蔓延。 (1)二氧化硫(S02)中硫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 (2)据专家估算,全球火山每年释放出数百亿千克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在空气中经过一系列变化生成硫酸,加剧了酸雨污染。二氧化硫形成硫酸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2S02+2H20+02 =2H2S04,试计算16千克的二氧化硫完全反应生成硫酸多少千克? (3)除火山等自然因素外,人类的活动也会加剧酸雨的形成。 写出一种有利于减少酸雨的措施: 。4.(1) 1:1 (2)解:设:能生成硫酸X2S02 + 2H20 +02 = 2H2S04128 196- -16Kg X得:X=24.5Kg(3) 植树造林 (合理即可)5(10金华)小李用右图气体发生装置来制取二氧化碳,老师给他提供了石灰石、无标签的稀盐酸和氯化钠水溶液各一瓶。(1)小李要把稀盐酸选出,可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