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艺术课程中浸润美育教育

上传人:ba****u6 文档编号:62760045 上传时间:2022-03-16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音乐艺术课程中浸润美育教育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音乐艺术课程中浸润美育教育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音乐艺术课程中浸润美育教育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音乐艺术课程中浸润美育教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艺术课程中浸润美育教育(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音乐艺术课程中浸润美育教育美育,也叫做美感教育。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和素养。美育又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指 “艺术教育 ”,主要指 “美感教育 ”、“审美教育 ”、“审美观和美学素养教育”等;广义的美育认为:“真正的美育是将美学原则渗透于各科教学后形成的教育。”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的提高,于是精神生活的匮乏与不足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音乐作为历史的产物,逐渐成为人们精神生活的布帛菽粟。西方著名的现代哲学家尼采认为:“没有音乐, 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乐圣 ”贝多芬认为: “音乐是比一切智慧、

2、一切哲学更高的启示 ”;德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作曲家卡尔奥尔夫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认为: “音乐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 想象力和个性 ”等等。 可见,音乐与美育的密切关系备受关注, 众多哲学家、伟人都强调并肯定音乐带给人积极地的教育意义和美育功能,他们的观点令人醍醐灌顶,也使我们更深刻的意识到音乐美育对人的素质培养和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育的教育意义和价值在国外得到广泛传播和运用,在我国亦是如此。 1993 年中共中央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 “美育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作用 ”。21 世纪以来,在全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推动

3、与促进下,音乐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革新,2016 年制定的 音乐课程标准中提出音乐教学总的课程目标便是:提高音乐审美能力,陶冶高尚情操。通过训练学生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学生音乐的欣赏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其在真善美的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总之,美育的重要性和价值不容忽视,为了更好的在国内实施美育教育,使美育教育得以更好地传播和发展,我们要更加重视音乐艺术教育,因为音乐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之一。下面我将以自己的音乐教学实践经验为基础,结合现有的美育与音乐教育相关的研究资料和成果,围绕音乐教育及与之相关联的姊妹学科,展开对音乐教育与美育的探讨与

4、研究。一、音乐课程中的美育音乐教育的基本理念是 “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这个理念一直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始终,在潜移默化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21 世纪以来, 为了凸显音乐课程的美育功能,强调音乐课程的人文属性和对学生创造性潜能开发的课程价值,新音乐课程标准将原有的唱歌、欣赏、器乐和识谱四项音乐教学内容改为“感受与欣赏和表现”、 “创造和音乐与相关文化”四个教学领域。音乐的审美是指对音乐艺术本身美感的体验、感悟、沟通、交流以及对不同音乐文化背景和人文内涵的认知。 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彰显音乐课程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美好情操、健全人格和以美育人的功能;音乐基础知识和基

5、本技能的学习应与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及不同文化认知有机结合。新音乐课标中重视音乐基础知识与审美的结合,正如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 “节奏与乐调有强烈的力量深入心灵深处,如果教育方式合适,它们就会拿美来浸润心灵,也就使它因而美化 ”的观点一致。二、舞蹈课程中的美育音乐教学是音乐艺术的实践过程。舞蹈课程教学基本以舞蹈表演的实践为主,老师教学生各种优雅舒展的肢体语言,去表现美的内涵,再现美的意境,使观念中的美变的具体化。舞蹈教学不仅能够平衡学生全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身体的灵敏性、柔韧性、耐力、身体各部位的协调与均衡,还能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 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并提升学生的人生观、审

6、美观和价值观。通过老师的舞蹈教学和学生自己的理解与领悟,使学生学会融会贯通,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去表达自己对美的理解和认识。作为美育实施的另一重要途径,舞蹈教学就是使审美意识具体化的一种实践性的教学,学生能通过律动性的舞姿,塑造出优美的体态和高雅的气质,在舞蹈训练的实践中,教育学生去创造美的形态、展示美的意境、概括美的内涵。三、合唱课程中的美育合唱教學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声乐艺术,是音乐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方式之一。这种综合性的音乐艺术表演形式,具有丰富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能给人们以旋律美、和声美和情感美的熏陶,又能使学生在与他人团结合作的过程中接受集体主义的思想教育,培养学生

7、与他人合作和互相帮助的意识,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合唱教学能培养学生树立集体意识和团结互助精神,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并创造美。合唱教学对美育的发展传播具有教与学的双向影响力。在老师的教学指导下,学生体会并感受合唱艺术的美感,培养并提高各自身的审美意识;初步掌握和了解了合唱艺术的审美标准和原则后,结合自己在合唱学习中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合唱艺术的内涵,在一系列的合唱实践活动中,学生还能发现并形成代表自己审美取向的合唱表演风格。合唱教学不仅要教学生美的意义和价值,还要引导学生去创造美、发现美,通过自己的二次创作联盟演绎向观众展示美的内涵。四、

8、民族音乐课程中的美育近年来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备受各界人士的瞩目。近现代音乐史上,国内对于学习西方音乐文化、借鉴西方音乐技法、音乐西方音乐元素等呼声此起彼伏,对于当时的历史背景来说,这是一种积极的、进步的思想观念。在信息化、多元化、全球化发展的现代化社会里,为了让我们的音乐文化的发展紧随时代的脚步,不断得到发展与创新,我们仍该倡导学习别国先进的音乐文化知识,取长补短、寻求进步与飞跃。民族音乐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新的繁盛时期,使民族音乐文化的地位得到提高,从原来的市井小巷的街头传唱搬上了专业的舞台乃至音乐厅演出。民族音乐文化更是音乐教育领域的新宠儿。随着对发展传承民族音乐文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民族音乐进

9、课堂的现象愈演愈烈。新音乐课程标准中也提出:应将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传统音乐作为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习,让学生熟悉并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强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操。由此可见,民族音乐教育也能体现出美育教育,并能推动美育的传播与发展。聆听欣赏民族音乐的能有效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创新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使学生在音乐实践活动中理解民族音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感受并体验不同形式和风格的美育,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理解美的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从而更好的使身心德智得到全面科学的发展。五、结语综上所述,音乐艺术相关的姊妹学科对美育

10、的传播和影响都是双向的、全面的。他们都是通过学科教学与实践,向学生传授对美感的认识,理解美的内涵和意义,体会美的价值和地位。这些音乐艺术把美融合各自的学科知识中,通过无形的理论教学和有形的实践教学,潜移默化的让学生全面系统的接受美育教育。学生在理论的学习中学习并掌握了美育的意义之后, 便能融会贯通, 在理论和实践的碰撞交织下,逐渐形成自己的审美体验和观念。从而使学生学会自己去发现美、创造美,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辨别欣赏美和评价美。音乐艺术各学科的首要任务是教学生理解美、感受美,并在学习中形成自己的审美体验和感受。其次,各学科还要教学生在音乐艺术的实践中去展示美、创造美,使自己的审美体验得到二次创造和升华。在自己的音乐实践活动中,结合所学的美感认识和体验,通过整合加工去创造和表现自己的审美感受和观念,使自己的审美认识从理论到实践,这是一个检验自己审美認知的过程,也是一个使审美观念升华的过程。正如马克思提出的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无论在音乐艺术教育中还是美育教育中,都要经过理论学习到实践经验的过程。有价值的、科学的、正确的审美观更要经过实践过程去检验和证实。只有这样情境下形成的美育才能达到其本身的教育功能,即通过培养人们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从而使我们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和美的素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