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高考地理188套重组优化卷:第3部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2673291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6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校版高考地理188套重组优化卷:第3部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校版高考地理188套重组优化卷:第3部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校版高考地理188套重组优化卷:第3部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精校版高考地理188套重组优化卷:第3部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高考地理188套重组优化卷:第3部分3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含答案(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专题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36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考点定位: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可持续发展。 (2016江苏地理,2324)图1、图2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双选)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201

2、5新课标,1、3)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完成34题。3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4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2013江苏地理,2324,改编)2013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提出可持续发展五大支

3、持系统。报告以1995年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数为100,下图表示2010年五大支持系统的能力指数。读图回答56题。519952010年发展支持系统发展最快,其代价有()大量消耗资源大量排放污染物科教投入不足 人口增长缓慢A B C D6为保障各支持系统协调发展,应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建设经济基础建设农业基础建设 生态与环境建设A B C D(2013福建文综,12)循环农业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途径之一。下图示意循环农业模式,读图回答78题。7最适宜该模式的是()A河套平原 B黄淮平原C辽东丘陵 D闽浙丘陵8循环农业对建设美丽乡村的主要作用是()提高经济效益加快城镇发展提供清洁能源促进民居集中A B

4、 C D(时间:20分钟满分:100分)本卷共12个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福建“四地六校”第三次联考)下列做法符合“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设想的是()A秸秆焚烧还田 B矿渣生产水泥C垃圾转移国外 D污水灌溉农田(2016安徽示范高中一联)下图为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23题。2该地可能位于我国()A吉林省 B江西省 C青海省 D陕西省3该循环农业生产模式,突出优势在()A资源输入减量化 B资源再利用C废弃物再生资源化 D对环境影响最小(2016安徽五校联考)人类社会的发展阶段由原始的采猎到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及后工业社会。

5、读图,完成45题。4下列选项中,对图中含义解读正确的是()AA表示环境,B表示人类社会B在阶段,人类与环境没有关系C在阶段,人地矛盾最尖锐D箭头b表示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5下列认识或行为与图中所示的思想发展阶段对应组合正确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 B节能减排,植树造林C伐木为薪,围湖造田 D竭泽而渔,焚林而猎(2016广东佛山模拟)读“某地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图”,完成67题。6有关该地水稻种植业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品率高 B劳动力投入少C科技比例大 D机械化程度高7在“水稻循环经济加工产业模式”中,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订单农业”抑制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B循环经济实现了对环境污

6、染物的零排放C精深加工有利于促进当地工业化的发展D品牌优质大米主要靠精深加工环节实现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将人类社会划分为四个发展阶段,下图是“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经济增长主导要素构成示意图”。据此完成810题。8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原始文明时代 B农业文明时代C工业文明时代 D环境文明时代9甲、乙、丙、丁四种图例中,代表土地要素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10下列行为和认识符合环境文明时代社会发展所遵循的基本原则的是()A竭泽而渔,焚薮而田B退耕还林,合理放牧C增加温室气体的排放量D倡导高消费,刺激经济增长(2016南京模拟)右图为不同社会阶

7、段资源利用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智力资源、矿产资源、空间资源(主要指区位条件)。读图回答1112题。11图中数字与资源类型配对正确的一组是()A智力资源矿产资源B空间资源矿产资源C空间资源智力资源D矿产资源智力资源12工业文明阶段,曲线增长迅速的主要原因是()A资源消耗总量不断增加B资源种类增多,利用率提高C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D劳动力数量增多,素质提高专题三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36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与可持续发展高考真题规范练1BD2.CD第1题,从图1可知,山上河谷养种鱼并不是便于捕捞,而是为了提供鱼苗;秧田鱼苗分布在村寨周围,便于进行管理;山腰处海拔较高,并不适宜机械化耕种;稻

8、田蓄水养成鱼形成良性生态循环,获得更多饵料。第2题,从图2图例可知,该山区种植的水稻和养的成鱼主要供应农产,因此商品率较低;该立体农业是在秧田育鱼苗,谈不上专业化程度高,也体现不出农事活动的安排。3D4.A第3题,该地基塘转建设用地,湿地面积减少,蒸发到大气中的水汽量减少,大气湿地降低,大气降水减少,大气比热容减小,气温变率增大,地面摩擦力增大,近地面风速减小,故答案A,B、C错误,选D。第4题,自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由原来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逐渐转变为以工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传统的基塘农业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导致大部分湿地变为建设用地。故

9、选A。5A6.D第5题,根据图,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智力支持系统(教育、科技、管理)和社会支持系统(人口、社会保障)发展较快,而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与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发展较慢,尤以环境支持系统最慢。因此本题要选择代价,只能选择两项。科技投入属智力支持系统、人口增长属社会支持系统,发展都较为迅速。第6题,根据图,其中发展支持系统(经济)发展最快,智力支持系统(教育、科技、管理)和社会支持系统(人口、社会保障)发展较快,而生存支持系统(资源、农业)与环境支持系统(污染、生态)发展较慢,尤以环境支持系统最慢。本题要选择应大力加强的,也就是发展较慢的。分别属于发展较快的社会支

10、持系统和发展支持系统,而分别属发展较慢的生存支持系统和环境支持系统,故选择。7D8.B第7题,从图中所给的循环农业模式中,我们可以提取到水稻、甘蔗种植和沼气等信息,所以最适宜该模式的是位于亚热带的闽浙丘陵。第8题,题干中明确提到的是对乡村的作用,而是加快城镇发展,不符合题干要求,故可排除A、C、D三项,B项正确。精选模题限时练1B要想实现“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设想,必须用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来指导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秸秆焚烧还田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矿渣生产水泥属于废弃物再利用,既减少了环境污染,又增加了效益;垃圾转移国外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污水灌溉农田容易对农田造成污染。2D3.C

11、第2题,当地种植苹果,苹果属于暖温带水果,说明该地可能位于我国暖温带,选项四省中,只有陕西省符合题意。第3题,从图中可知,利用牲畜粪便等作沼气池原料,沼渣、沼液作为果园肥料,突出了废弃物的再生资源化。4A5.C第4题,在阶段,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没有认识;到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很有限,只能被动地适应自然,此时人们受地理环境决定论思想支配,所以只认识到自然对人的作用;到了阶段,由于生产力发展水平提高,人们开始认为自然是人们任意开发和利用的对象,一味夸大人类社会的作用;到了阶段,人类体会了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带来的恶果,认识到人类可以认识和改造自然,但必须顺应自然规律,因为自然

12、对人类也有制约作用。第5题,“斩伐养长,不失其时”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阶段显然是不具备的;“竭泽而渔,焚林而猎”“伐木为薪,围湖造田”都是人类中心论思想;“节能减排、植树造林”是人地伙伴论思想。6A7.C第6题,该地种植的水稻经过精深加工面向市场,商品率高。第7题,精深加工延长了产业链,促进该区域工业发展;循环经济只是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量,并不能实现零排放。8A9.B10.B第8题,原始文明时期,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改造环境的能力微弱,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第9题,农业文明时代,耕作和灌溉技术的发展,使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土地,这一时期土地所占比例最高。第10题,环境文明时代倡导人与环境和谐相处,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11D12.C第11题,矿产资源在工业文明时期影响最大,在农业文明和生态文明时期影响较小,因而曲线表示矿产资源;在生态文明时期,智力资源为最重要的区位条件,因而曲线表示智力资源。第12题,曲线表示空间资源,在工业文明阶段,空间资源得到充分的开发,区位条件增多,影响程度增大。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