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口市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2660354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2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张家口市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张家口市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张家口市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张家口市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张家口市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市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贺勇(市文物局副局长、研究员)国务院核定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知,正式公布了第六批108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我市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达14处,由原来的13处增加到27处,居全省第三位。这14处新晋的国保单位是张家口人民的骄傲,是全市人民文化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张家口市建设文化强市的一项重要成就。 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后人的宝贵财富,具有重大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它进一步扩大了张家口文物在河北省乃至全国的影响,有利于发挥物质文化遗产在张家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促进科学研究工作,进行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

2、质文明有着非同寻常的重要意义。我市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现已查明的不可移动文物遗存点有2910处,其中属于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7处,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5处,市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处,一般文物遗存点2619处。特别是建于8个历史时期的长城达到1471公里。我市的文物遗存点占到我省总数的近四分之一,列全省各市之首,为文物大市。 近年来,我市各级政府和文化文物部门在文物的保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张家口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文物保护工作“五纳入”的通知和张家口市文物保护管理实施方法两个法规性文件,为落实文物“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

3、原则,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对全市的文物保护管理工作产生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考古发掘研究工作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阳原泥河湾于家沟旧石器时代遗址和张北元中都遗址,先后被评为1998年度和1999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沽源梳妆楼元代墓葬群的考古发掘也引起了国内考古专家的极大关注。在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资助下,我市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古建筑得到了及时保护和维修:其中包括宣化清远楼、镇朔楼,蔚县玉皇阁、释迦寺、南安寺塔,怀来鸡鸣驿城内泰山行宫、龙王庙、财神庙;现正在落架大修的还有宣化时恩寺大殿和怀安昭化寺的山门、天王殿、东配殿;全面起动了张北元中都大殿硬遗址保护工程

4、,已初见成效;彻底解决了侵蚀宣化下八里辽代壁画的渗水问题。到目前为止,我市13处第一至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记录档案备案和“四有”工作已经完成。从1995至2005年间,上级文物部门共投入文物保护古建维修专项经费约3800余万元,市、县两级财政筹资和社会捐资2000余万元,先后保护维修了国家级重点保护单位中的宣化清远楼、镇朔楼、下八里辽代壁画墓、蔚县玉皇阁、释迦寺、怀来鸡鸣驿城内众多庙宇、张北元中都城址、怀安昭化寺、沽源梳妆楼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的张家口明长城关隘大境门、察哈尔农民协会旧址等。现在,“热爱文物,保护文物”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保护文物、人人有责,也成为我们共同的事业和责任。

5、在我们张家口这样一个文物大市,文物保护工作任重而道远。我们将在全面有效保护好现有文化遗产的同时,充分利用好这些这些文物,以发挥它们在文化大市建设中的突出作用。守护精神家园 保护民族的根 在漫长的时间长河中,我们的祖先在张垣大地上留下了极为丰富的文物古迹,成为一代代后人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文明的根基,也是我们实现更快更好跨越式发展、同奔小康的珍贵的文化精神资源和特殊优势。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与精美的文物本体记载着我市从远古到近代的历史发展进程,也折射出张垣文化的璀璨与壮丽。 我市历史悠久、文物古迹荟萃,名不虚传。世界著名的阳原县泥河湾遗址,是东方人类最早的踏足地之一,是全国乃至全世界研究古地层

6、、古生物、古人类、古地理及新构造运系等学科的著名地区;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涿鹿的黄帝城、黄帝泉、轩辕湖、蚩尤寨、蚩尤泉、桥山记录了黄帝、炎帝、蚩尤在这里生息战斗的生动历史;元代中都遗址卓有成果的发掘被确定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世界闻名的大型古驿站鸡鸣驿是当今全国、乃至全世界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一座驿站古城,曾是中国古代邮驿史上一个大型驿站,在明清两代对我国的军事、政治、经济、通讯等方面都起过极其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东方人类从泥河湾走来”、“中华文明从三祖文化走来”论断的提出,让悠久灿烂的张垣文物大放光彩,让我们历史文化名城的声名远播。在不久前国务院核定文化部确定的第六批全国

7、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我市又有14处(其中有两项为合并项目)文物榜上有名,使得我市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达到了27处。在世人面前进一步展现了我市丰厚的文物资源,也让每一个张家口人倍感骄傲和自豪。 记者于2003年8月曾跟随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在两天的时间内行程多公里,在我市个县区,处国保单位、处省保单位、处县保单位和两个博物馆作停留。元中都、泥河湾遗址群、鸡鸣驿、大境门、昭化寺、西古堡、宣化下八里辽墓每到一处,单霁翔局长都掩饰不住对这些文物的喜爱之情。这是单霁翔担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后,首选我市作为考察全国中等城市文物工作的起点,足以说明我市文物在全国范围内的分量和影响力。 我市许多原汁原味的珍贵文物

8、有着独特的真实性、完整性,无论是文物本体还是原生环境,都闪烁着人类智慧的光芒、丰富的想像力和生命力。它就像颗颗美丽的珍珠,点缀在张垣的历史长河之中,熠熠生辉,带给后人不尽的情感记忆,丰富着我们的内心世界。 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公布,给我们提供了了解过去、策划未来的重要参照。也再次说明了保护我们的精神母体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有人说,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如同传递奥运火炬,需要一代代人将这个“接力棒”握好,完整无缺、原汁原味地交付到后代手中,这实在是个很好的比喻。把历史文化的薪火代代相传,守护好我们的精神家园,应该是所有人共同的心愿和责任。 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我们民族的根。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文

9、化遗产的保护,2005年12月,国务院下发通知将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今年6月10日,我国迎来了首个“文化遗产日”,从这天起,“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大规模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开始全面启动。我市继此前的13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又有14处文物新晋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借此展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宝贵契机,将我市的14处新“国保”介绍给读者,以期大家共同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行动,增强自信心和凝聚力,把有形的物质和无形的精神绵绵不息地传承下去。 我市第六批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介绍 察哈尔都统署旧址(德王府) 察哈尔都统署,又称德王府,位于张家口市上堡明德北街三角地,是张家口市

10、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官衙建筑。该衙署坐北朝南,南北长133米,东西宽50米,占地面积约6650平方米。现存四进院落,布局完好。 都统署始建于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是清代为巩固和维护其满洲贵族的封建统治所设置的。民国十七年,改设行省,又为国民党察哈尔省政府驻地。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帝国主义扶植成立了以蒙古贵族德穆楚克栋鲁普为首的伪“蒙疆联合自治政府”,1941年德王将其官邸迁至于此,以后都统署便俗称“德王府”。至清末共有61位都统在此任职,民国又经历8位都统、13任省政府主席。解放后,这里为察哈尔省人民政府驻地。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八里二区辽墓下八里二区辽墓,位于宣化区下八里村

11、北的下八里墓群附近,已发现的两座墓葬,均为八角形石砌穹隆顶单墓室,由墓道、墓门、墓室组成。墓室各葬有身罩铜丝网络的尸骨,系辽代契丹贵族中流行的特殊葬俗。 1号墓还葬有高1.50米的真人木偶雕像两躯,腹部凿空,放有骨灰。用木偶雕像存放骨灰的葬法,在辽代墓葬中并不多见。墓室内绘有散乐图、点茶图、温酒图、孝义故事图及奇石花草屏风图等多幅壁画。2号墓东西壁画为牵马持马球杆图。据考,辽代马球源于唐代马球,始于辽建国前,兴盛于中期,是辽代皇室、贵族生活的重要内容,并影响金、元两代。西南壁散乐图中的人物及所持乐器均为此前壁画中所少见。 下八里二区辽墓的发现为研究华北地区辽代的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文化生活、葬

12、俗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下八里二区辽墓现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下八里墓群。 宣化城 宣化城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宣化城唐代为武州文德县,五代、辽、金时期均为县、州、府所在地,元为宣德府城,明洪武十七年(1394年)扩建,周长24里,开七门,东曰安定门,西名泰新门,南为昌平(拱极)门、宣德门和承安门,北为广灵门和高远门。明永乐年将宣德、承安、高远三门并窒,四面各留一门,建城楼、角楼各四座。宣化城明清两代兴修达11次之多,现北城墙、西城墙保存较完整。城上、城内现存有镇朔楼、清远楼、拱极楼、五龙壁、立化寺砖塔等古建筑。现张家口市宣化城墙与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远楼合并,名称为宣化古城。为

13、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恩寺大殿 时恩寺大殿位于张家口市宣化区,大殿创建于明代初年,为时恩寺的正殿,是宣化现存年代最早的木结构建筑。大殿为庑殿顶,面阔五间,进深三间,高10米,檐下施单翘单昂五踩斗拱,前出歇山卷棚顶抱厦五间,建筑面积为350平方米,目前正在落架移位大修。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蔚县西古堡 西古堡位于蔚县暖泉镇西古堡村,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城堡平面呈方形,南北长330米,东西宽260米,总面积67300平方米,城墙为黄土夯筑。南北堡墙东部设一座砖包砌的小瓮城。南北瓮城平面均呈方形,边长约50米,两瓮城均朝东开门,各建有堡门一座,瓮城内有地藏寺、九天阁、戏楼、观音庙等建

14、筑。西部又突起一砖筑小城台,此城堡结构完整,布局富于变化,是一座典型村寨围堡。此地集“古民居、古寺院、古城堡、古戏楼”四大文化奇观为一体,是古蔚州800庄堡中最为独特,保存最完好的一例。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暖泉华严寺 暖泉华严寺位于蔚县暖泉镇,创建于明洪武三十二年(1399年),清代重修。现占地3400平方米,自南向北有前、后殿,两侧有东、西配殿。前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布瓦顶,檐下施五踩斗拱,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各出单步梁,内施天花,绘有精美的龙凤图案。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真武庙 真武庙位于蔚县城内西北城墙脚下,坐北朝南,建在3米高的砖砌台基上,占地2944平方米。始

15、建年代不详,明、清重修。平面布局呈四合院式,有前殿、东西配殿及正殿。正殿前有钟、鼓楼(已不存)。正殿为单檐歇山绿琉璃瓦顶,前设歇山卷棚顶抱厦,檐下施五踩?斗拱,殿前有月台。钟楼为单檐歇山顶,檐下施五踩?斗拱,柱子及阑额、普柏枋,保留了金、元时期建筑风格。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常平仓 常平仓位于蔚县城内,常平仓,旧称“半豫仓”,明代建筑,为蔚州历史上粮仓之一。据记载,原有仓房十一座五十五间,清道光年间存谷四千五百五十四石九斗五勺,咸丰时存谷一万四千四百五十三石一升九合二勺。现存仓房四座,南北各两座相对,均为单檐硬山布瓦顶,砖木结构,面阔五间,进深二间,前出廊,两仓中间建有神庙一座,庙前连

16、接戏楼,坐落在同一砌台基上成为一体。蔚县常平仓为古代建筑遗存中较为稀有的特色。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蔚州灵严寺 蔚州灵严寺位于蔚县城内,据记载蔚州灵严寺在元末毁,明正统六年(1441年)敕赐重建。现存天王殿、大雄宝殿,占地6682平方米。天王殿面阔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顶,檐下施五踩单昂斗拱,尚存较早做法,梁架进深六椽。大雄宝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檐下施七踩双昂斗拱,一跳极短,正中只为一“替木”,屋顶坡度平缓,出檐深远。殿内藻井制作精美,明代天花彩绘以八宝和篆寿字为主题,并有牡丹、仙鹤、祥云等,是重要的彩绘资料。此寺建筑规制较高,用材考究,做工精细,不同于一般寺院。现为国家级

17、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全右卫城 万全右卫城位于万全县万全镇,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筑土城,明永乐二年(1404年)将万全右卫治所移置右卫城,明正统三年(1438年)用砖包砌,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重修并增筑南关,1983年和1990年进行过维修。整个城堡为菱形,南北长880.4米,东西宽880.72米,占地面积0.78平方公里,高三丈五尺,开二门,南为迎恩门,北为德胜门。 现南北城门及大部分城墙保存完好,城墙外部为砖砌,内部为夯筑,夯层厚25厘米,墙基为石砌。底部宽34米,顶部宽11.5米,高810米。城内原有玉皇阁、城隍庙、关帝庙、西大寺等,各类建筑井然有条,可谓塞外古城。现为国

18、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洗马林玉皇阁 洗马林玉皇阁位于万全县洗马林镇,玉皇阁建于明宣德十年(1435年),明万历三年(1575年)、清咸丰八年(1858年)曾两次重修。阁建于一砖砌墩台之上,阁前有钟、鼓二楼。阁歇山布瓦顶,三层楼阁式,高12米,面阔、进深各三间,周围加一步廊,二层檐下施三踩斗拱。阁内藏有明版经卷31箱,687函斗7643卷。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宏城子遗址 小宏城子遗址位于沽原县闪电河乡小宏城子村。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346米,东西宽308米,现城墙残高1.52米不等。城东、西、南三面各有1门,宽23米。城中有高台,南北长70米,东西宽34米,并在高台的东西两侧各有3

19、台,当为建筑基址。从城址内采集到的瓷片及建筑构件分析,此城为元代所筑,应属张北县元中都的陪都。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连城遗址 九连城遗址位于沽原县九连城乡九连城村。城址呈长方形,南北长920米,东西宽760米,现残存城墙高1-3米,长52米,宽26米。 九连城遗址春秋时为北方游牧民族活动频繁的地区,汉属上谷、代郡所辖,魏晋曾被乌桓占据。金时设西京路属桓州。在城址内可采集到瓷片等遗物,据察哈尔省通志载:“九连城,在县西南,距城六十五里,内有长碑一块,洗净露出致和元年(1328年)兴和路宝昌字样。”结合城内采集遗物分析城址当为元代所筑。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土城子遗址 土城子遗址位于尚义县三工地镇土城子村,筑于二龙河阴隆起的台地上,地面建筑已荡然无存,但城垣仍然清晰可辨,城墙残高0.5米,土城子内部偏北有一大型建筑台基遗迹,东西约100米,南北约50米。西南存有一角台遗迹,南门虽遭破坏,轮廓仍在。从土城子遗址发现的战国、北魏筒瓦、板瓦和大量文物残片观察,该城时代为战国和北魏。 土城子是北魏前期在北方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之一,处于北边防止少数民族南扰防线的前沿,与其他八镇和东起赤城西至五原的北魏长城共同构成防御体系。土城子镇在北魏末年六镇起义的战乱中遭到严重破坏,从此被废置。土城子遗址现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