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乡村旅游对比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2654215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国内外乡村旅游对比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国内外乡村旅游对比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国内外乡村旅游对比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国内外乡村旅游对比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内外乡村旅游对比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xxxx学年论文 题 目:国内外乡村旅游比较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学 院:旅 游 管 理 专 业:旅 游 管 理 学 号:xxxxxxx 姓 名:x x x 指导老师:x x x 完成日期 :20xx年x月 国内外乡村旅游比较及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摘要在新农村建设中,休闲农业作为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在全国各地,发展乡村旅游被视为拉动乡村经济、乡村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距离城市较近的交通方便的县、镇、村开展起来,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文章首先对乡村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定义 ,接着探讨了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问题 ,并分析了它的发展现状。最后 ,文章展望了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关键词新业态;农家乐

2、;乡村旅游;趋势 1、 乡村旅游的基本概念随着我国国内旅游业的迅猛发展 ,乡村旅游也逐渐受到各级政府和旅游界的重视 ,对乡村旅游理论的研究也慢慢活跃起来。(1) 、乡村旅游的分类当前 ,有关乡村旅游的概念已不下 10 个 ,它们都认为 ,乡村旅游是一种以开发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为主的专项旅游产品。笔者认为 ,要从整体上对乡村旅游下准确的定义 ,需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首先 ,把握“乡村”这一关键词。乡村是非农业人口不超过 30 %的地区。乡村作为一个地理单元 ,它包括农区、林区、牧区和渔区 ,它有着各种各样的资源 ,大体上说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 ,自然、文化遗产类 ,指乡村地域上各种自然赋存的景观

3、和历史遗留的人类活动遗迹、遗址等 ,比如乡村的山水田园、花草树木、古建筑、民风民俗等;第二 ,建设成就类 ,指现代新农村在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所取得的建设成就 ,比如乡镇企业的厂房和产品、乡村选举制度、生活设施等;第三 ,娱乐类 ,指为乡村居民休闲、娱乐、健身等服务的各种资源 ,比如乡村戏曲、武术、杂技及各种人造娱乐设施等;第四 ,意象类 ,指乡村的景观和文化给人留下的感觉形象 ,比如乡村的居住方式、耕作方式等;第五 ,商业类 ,指能为乡村居民带来商业利益的各种实物资源 ,比如各种农产品、土特产及纪念品等。这些既是乡村最普通的资源 ,又应该是乡村旅游最具魅力的吸引物。 其次 ,准确把握

4、“旅游”的含义。一种旅行活动能否称其为旅游 ,关键是看旅游主体是否带有游览意识 ,即主观的旅游意识。而旅游客体的存在状态 ,是原始的抑或是经过人类加工的 ,并不十分重要 ,根本不起决定作用。因此 ,只要有旅游主体、客体的存在 ,而且旅游主体带有主观的旅游意识 ,并为之付出了客观的旅游行为 ,这种行为活动就可称为旅游活动。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才有了旅游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的结论。再次 ,把握乡村旅游的判断标准。要判断一种旅游形式是什么性质的旅游 ,关键是看它利用了什么样的旅游资源。就像城市旅游是因为利用了城市建筑、工商业设施和游憩娱乐设施等城市旅游资源一样 ,乡村旅游就是因为它利用了乡村建筑、工商

5、业设施和游憩娱乐设施等乡村旅游资源 ,所以称其为乡村旅游。(2) 、乡村旅游的定义 判断一种旅游形式是否是乡村旅游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利用了乡村旅游资源。因此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地域上一切可吸引旅游者的旅游资源为凭借 ,以满足观光、休闲、度假、学习、购物等各种旅游需求为目的的旅游消费行为及其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合。【1】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 乡村旅游起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城市居民向往宁静的田园生活和美好的乡间环境,乡村旅游应运而生。欧美洲开展乡村旅游的历史达百年以上。(一)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借鉴 欧美洲开展乡村旅游的历史达百年以上。在欧美一些

6、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并走上了规范发展轨道。如爱尔兰、法国、西班牙、德国、美国等国家,政府把乡村旅游作为经济增长、扩大就业、避免农村人口向城市过度流动的重要手段,在资金、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许多国家和地区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资源保护、产品开发、管理体系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之路。(二)国外乡村旅游发展案例研究1、法国 (1)发展历程:成立于1953年的法国农会(APCA)于1998年专门设立了“农业及旅游接待服务处”,并联合其他有关社会团体,建立了名为“欢迎莅临农场”的组织网络,有3000多户农民加盟,2004年,法国农村地区接待了全国28.2%的旅游者,本国公民在本国乡村旅游的消费额约为

7、200亿欧元,影响巨大。(2)产品类型:法国乡村旅游产品涵盖了农场客栈、农产品市场、点心农场、骑马农场、教学农场、探索农场、狩猎农场、暂住农场和露营农场等九大系列,法国郊区农业旅游也出现多种形式,包括家庭农场、教育农场、自然保护区、家庭农园等,活动类型多种多样。(3)经验做法:加强宣传。法国出版了专门的宣传和指导手册,大力促销乡村旅游旅游。制定相关计划。法国推出了的“农庄旅游”计划使1.6万户农家建立起了家庭旅馆,社区参与,实行本地化策略。法国鼓励农民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加强了培训和引导,新兴的“绿色度假”每年可以给法国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2、美国 (1)发

8、展历程:美国有着悠久的乡村旅游传统,根据美国旅行行业协(Travel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merica)2001年对1300位乡村旅游者的抽样调查表明:亲近自然的乡村旅游最受旅游者青睐。二战以后,乡村旅游成为中产阶级生活的一部分,假期经常在城边不贵的乡村食宿接待设施和私人农场中度过,旅游食宿设施的形式一般是乡村旅馆和农场上私人闲置房间。(2)产品类型:在美国,乡村游主要包括农业旅游、森林旅游、民俗旅游、牧场旅游、渔村旅游和水乡旅游等。美国乡村旅游主要类型有观光农场、农场度假和家庭旅馆等,观光休闲农场是集观光旅游和科普知识于一体的农场,家庭旅馆代表了一个50亿美元的

9、产业,主要分为乡村家庭旅馆和城市家庭旅馆,20世纪60年代末,两种形式的家庭旅馆在美国都很盛行,尤其是80年代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外出用餐、购物、自然旅游、游览古迹、划船、打猎、骑马、骑自行车、登山、节庆活动都是美国游客喜爱的乡村旅游活动。(3)经验做法: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经济效益。美国夏威夷2000年全州有5500座农场从事农业旅游,全州农业旅游产值中1/3来自农产品的直接销售。举办乡村旅游巡回展览和专题研讨会议,向全国的农牧业生产者提供乡村旅游知识培训,鼓励所有农牧业生产者加盟协会和组织;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大力扶持,向从事乡村旅游的个人和团体提供优惠贷款和补贴,提高经营水平和抗风险能

10、力,同时也制定了严格的管理法规;发挥非营利性组织的作用。1992年美国出台正式的关于乡村旅游与小商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并建立非营利行业组织国家乡村旅游基金(NRTF),从事项目规划、募集、发放资助、提供宣传。切合实际,更多地瞄准国内市场,特别是周边城市的居民。乡村游的发展主要是靠国内居民,特别是周边城市的居民所带动的。美国在选择乡村旅游目标市场上着重打好“本地牌”。注意突出地方特色,在市场定位和宣传上从本地资源特色和文化历史中挖掘题材,突出与众不同的“卖点”。通过节会营销树立本地乡村旅游品牌,进一步拓展乡村旅游市场。3、日本 (1)发展历程:日本的乡村旅游创始于20世纪70年代,近些年得到大规模

11、发展,日本借鉴法国、丹麦、德国等欧洲国家的先进经验,1991年制定了“市民农园整备促进法”,大型农园的规模较大、设施较齐全。(2)产品类型:乡村旅游主要类型有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农业公园、乡村休养、交流体验等,主要的活动有农业观光、农事参与、乡村度假、参观学习、品尝购物等。(3)经验做法:农产品直接销售,提高乡村旅游对当地的带动效应;日本各地观光农业经营者们成立了协会,有利于行业自律和提高卫生、管理和服务水平;注重活动的参与性,达到增长知识、亲近自然、修身养性的目的。4、西班牙 (1)发展历程:西班牙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力推出乡村旅游,政府出资修建乡村旅游社区,为度假游客提供服务,目前乡村

12、旅游已经是西班牙的主要旅游形式之一。(2)产品类型:西班牙是欧洲乡村旅游的发源地和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大国,最早将废弃的城堡改造后开展旅游活动,主要有房屋出租型(room renting)、别墅出租型(cottage renting)、山地度假型、乡村观光型等,开展徒步、骑马、滑翔、登山、漂流等多种休闲活动,85%的乡村旅游者周末驾车前往100150千米以内的农场休闲度假。(3)经验做法:注重主客交流和生活方式的体验,在农舍内游客可与农场主人共同生活,参与体验性较强;经营形式灵活多样,在农场范围内,游客可以把整个的农场租下,远离农场主人,自行料理生活上的事务,也可以在农场范围内搭帐篷露营或者利用旅

13、行车旅行;重视文化的复兴和传统习俗的渗透,保持乡村旅游独特魅力,开拓国际市场。5、意大利 (1)发展历程:意大利在1865年就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乡村野趣,参与农业活动,开展骑马、钓鱼、采摘、品尝新鲜食品、欣赏田园风光等乡村旅游活动。2002年,意大利大约有1.15万家专门从事“绿色农业旅游”的经营单位,当年夏天就接待了120万人次的本国旅游者和20万人次的外国旅游者。目前意大利专供“绿色旅游”者饮食起居的农庄已有6500间。(2)产品类型:意大利的乡村旅游主要类型有农场度假、农场观光、乡村户外运动、乡村美食旅游等。手工制作、古文化体验、乡村节日之旅、乡村美食

14、、骑马等都是很受欢迎的项目。(3)经验做法:根据资源特色,推出专题旅游线路;成立旅游协会和行业互助组织;农业部门对乡村旅游进行资助,形成合力;把政府的干预机制与市场经济整合起来发展乡村旅游。 三、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始于20世纪90年代,乡村旅游的开发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形成了类型多样,特色各异的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我国乡村旅游以钓鱼休闲、吃农家菜、住农家房、观农家景、干农家活为主的“农家乐”是其典型形式。(一)、我国乡村旅游的起源关于乡村旅游的起源 ,我国有些学者认为 ,国际乡村旅游最早起源于 19 世纪的欧洲 ,1865年 ,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该类

15、旅游的诞生。而国内乡村旅游则更晚萌芽于 20 世纪 50 年代 ,当时为外事接待的需要 ,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笔者认为 ,乡村旅游的诞生时间应该更早。因为 ,首先 ,旅游活动最早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而城市在我国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 ,那么 ,在原始社会末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以前这段时期内 ,旅游活动的客体无疑是乡村的风物、风情以及荒野风光 ,这种以原始的乡野农村的风光景物风情为活动对象的旅游合乎现代乡村旅游的定义 ,所以应该是乡村旅游。其次 ,我国先民早就有到郊野农村去春游(即踏青)的习俗。比如, 管子小问记载“: 桓公放春三月观野。”就记录了齐桓公到郊野农村娱乐身心、享受

16、明媚春光的情况。这是我国春游一词的最早出处。而且 ,据史载 ,当时人们外出踏青已较多地使用牛车、马车、旅馆等交通、住宿设施。因而 ,这种踏青活动已具有现代乡村旅游的特性 ,应该是一种乡村旅游活动。因此 ,我国先民的春游活动可视为我国乡村旅游活动的雏形 ,我国的乡村旅游最迟也应产生于有历史可查的春秋战国时期。正如德国学者JURGEN. H. HOHNHOLZ所说的那样 ,乡村旅游这个名词是新创的 ,但它只是旧的旅游形式的一个部分。乡村旅游在我国实际上已经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 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 ,已由初期的自发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自觉阶段。1994 年 ,在西班

17、牙召开了“旅游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地区间研讨会”,会上确定了关于乡村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培训、规划、信息、管理等问题。1998 年 ,首届国际乡村旅游研讨会在西班牙埃斯特城举行 ,讨论了深入开发乡村旅游文化的问题。这些都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我国国家旅游局在 1998 年把该年的旅游活动主题确定为“华夏城乡游”,从而掀起了我国乡村旅游的高潮。乡村旅游在我国方兴未艾。 1、表现在发展规模上 ,乡村旅游的发展规模比较大。据不完全统计 ,19961997 年 ,我国从南到北涉及观光农业这一主题的开发项目累计投资达 30 亿元以上。1998 年 ,我国国家旅游局推出的乡村旅游“国线”涉及全国 2

18、0 多个省、市、自治区。据调查 ,我国已有至少1万个村、约300万人口通过发展乡村旅游致了富。 2、表现在地理区位上 ,主要有城郊型和景郊型两大类。城郊型主要是依托大、中城市 ,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 ,开发中人工雕琢的痕迹较多。如珠海的“蝴蝶公园”、苏州的“未来农林大世界”等 ,目前城郊型是我国乡村旅游区位模式的主要形式。景郊型主要是依托某一国家级(或世界级) 、省级的风景名胜区 ,以景区游客为主要的目标市场 ,开发中较多地保存着乡村的原生状态 ,如江西井冈山的公社食堂、湖北随州观光农业区等。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一种中心型的乡村旅游区位模式正在出现 ,这种乡村旅游区既不依托城市 ,也不依

19、托景区 ,而是依托连接两个城市或景区的便利交通 ,利用自己交通中心的地位 ,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如湖南汉寿县以观鸟为主的乡村生态旅游区的开发 ,正是利用自己处于长沙至张家界高速公路的中心地的优势。 3、表现在存在形式上,主要有观光旅游 ,如各种形式的观光农业旅游、休闲农业旅游以及民俗旅游等;度假旅游 ,如各种农民客栈、农村度假村等;修学旅游 ,如各种务农旅游、农业考察旅游等;购物旅游 ,如各种采摘旅游等;此外还有探险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探亲访友旅游等各种存在形式。(3) 、我国乡村旅游产品类型 随着“农家乐”的快速发展,长沙的乡村旅游已经逐渐上升到一个产业化的阶段。邵琪伟【2】在湖南调研时

20、曾指出:乡村农家乐发源于成都,发展于长沙。随着以农家乐为主的乡村旅游发展,我国乡村旅游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势。 1、农家乐 这是最广泛的乡村旅游模式,北京的民俗村和成都的农家乐最为典型,目前中国的农家乐已数以万计,虽然“农家乐”没有专门的统计,但已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乡村旅游体系,“农家乐”一般位于大城市周边地区,提供观赏、餐饮、娱乐、休闲、购物、体验等服务,具有消费较低、重游率较高、近程为主、游客学历较高等特征。2、农业高科技示范园 高科技农业观光园以农业生产为主要功能,经营投资大,科技含量高,生产能力强,旅游观光是附加性功能,呈现主业不倒,副业上升的良好势头。高科技农业观光园基本上在大中城市都有

21、,比较突出的如北京的锦绣大地,珠海的高科技农业观光园等,这种模式的特点是高科技加农业再加观光,农产品很新奇,现代感非常突出,这样的项目一般成为当地旅游热点,而且会持续发展。3、古城、古镇、古村 全国古城、古镇、古村旅游比较典型的代表有,云南的丽江、大理古城,江浙的周庄、同里、甪直、南浔、乌镇、西塘等古镇和皖南徽州地区的西递、宏村古村落。古城、古镇、古村旅游大多依托悠久灿烂的地域文化和良好的生态环境,开展旅游观光和文化体验旅游,从发展的模式看,形成了文化旅游和环境旅游相结合的特色。4、农业新村 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中国农村的区域差异很大,国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有的农村变成了非常突出

22、的、有品牌的旅游景点,如江苏的华西村、蒋巷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型,也是农业旅游的样板,河南的南街村,还完全是文革时期的社会体系,形成非常独特的模式,浙江的腾头村,形成了循环经济模式,独具特色的农业新村也是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5、农业绝景胜景 农业的绝景和胜景,位于乡村地区,景观独绝,具有唯一性和垄断性,例如桂林的龙胜梯田、云南的元阳梯田,广西的高山梯田,还是几百年前的原貌,体现了人们和自然奋斗的精神,展现出来的自然景观使人感到震撼,是人类改造自然的成就,也成为蜚声海内外的旅游热点。(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1、几个认识误区: (1)把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观光 ,把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专项

23、旅游产品来开发。乡村旅游是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旅游项目的一种旅游形式 ,农业旅游资源只是乡村旅游资源的一个部分 ,因此 ,在开发乡村旅游时只注重对农业旅游的开发 ,大建“观光农业园”是不够的 ,把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观光更是片面的。乡村旅游的产品类型多样 ,既有能满足旅游者特殊需要的如修学旅游、购物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类型 ,也有普遍意义上的观光型、度假型旅游产品。因此 ,乡村旅游已不再是一种专项旅游产品 ,而应该被视为一种与城市旅游等旅游形式相对存在的独立形态的旅游形式。 (2)把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地理解成由农业文化和民俗文化结合而成。在乡村中 ,除了农业以外 ,还有工业、商业、建筑业等 ,农业文

24、化可以为乡村旅游所利用 ,其他各行各业的文化也一样可以为它所用。而且实际上 ,在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发中 ,早已渗透了工业文明和商业文明的成分 ,如江苏华西村利用乡办工业开发乡村旅游项目;江西井冈山农业观光园大力加工红米、竹笋等土特产向旅游者出售等等。因此 ,乡村旅游文化应该包括乡村各行各业的行业文化 ,是乡村农业文化、工业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等各种文化的综合。2、几种开发失误: (1)开发中偏重自然生态 ,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当前 ,部分乡村在开发旅游时 ,过分依赖非自然的科学技术手段 ,大兴土木 ,城市化倾向明显 ,乡村特色大受影响 ,搞得“中国不像中国 ,农村不像农村”。努力把乡村建设成为

25、城市居民的“后花园”、“游乐园”,一味注重乡村自然生态的开发 ,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生活、乡里亲情对旅游者 ,尤其是对城市旅游者的精神的愉悦和净化作用。实际上 ,乡村旅游在这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努力把乡村建成旅游者的“精神乐园”才是乡村旅游开发的正确方向。 (2)开发具有盲目性 ,高品位项目匮乏。据 1996 年初步统计 ,19961997 年我国已动工和计划投资在 1 亿元以上的观光农业开发项目已有 7 家以上 ,从南到北涉及这一主题的开发项目投资累计在 30 亿元以上 ,有些学者担心这样一哄而上的结果会导致新一轮的“主题公园”悲剧的重演。近几年来 ,我国有些地方完全不问本地区旅游业

26、是否成熟到了需要观光农业园区的时候 ,就盲目上马 ,全国各地的农业(艺)园、瓜果园、饲养场等不断涌现 ,难以胜数。而且这些项目的开发大多停留在观光层面 ,对乡土文化挖掘较少 ,做得稍好一点的也就是向旅游者介绍一些农业知识 ,因此 ,这些项目的文化品位普遍不高。 (3)开发中不注重人才的培养。当前 ,高素质的旅游管理人才和旅游服务人员缺乏是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一个非常严重和突出的问题。由于其自身的特点 ,乡村旅游不需要高层次的旅游酒店和旅行社管理人才 ,而是需要既懂旅游开发和营销 ,又懂乡村生产生活情况的管理人才。但在实际的乡村旅游实践中 ,却还有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 ,管理人才的

27、缺乏由此可见一斑。此外 ,由于我国乡村长期较闭塞 ,村民的文化水平较低、卫生习惯较差、服务意识谈薄 ,这些已构成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 ,加强对乡村旅游区内居民的培训 ,提高它们的语言能力和服务意识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五)、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1、完善发展思路,提升认识高度。要从社会发展的高度来认识乡村旅游,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并重,加强对乡村旅游的管理、引导、鼓励和支持,把发展乡村旅游与建设新农村、解决“三农”问题、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和推动农民脱贫致富结合起来,把发展乡村旅游和缩小城乡差距、建设和谐城市结合起来,寻求更加长远的乡村旅游价值,从而促进

28、和谐乡村的建设。2、加强规划指导,合理布局产业。要按照统一规划、有序开发、合理布局、持续利用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全市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规划。根据中心辐射、轴线拓展、优化组合、特色互补的原则,以各市区为中心,主要交通干道为纽带,把全市的乡村旅游区“串珠成链”,形成大乡村旅游发展格局。3、加强政府主导,构建支撑体系。第一,政府要规范乡村旅游经营组织的准入条件,包括资金规模、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其他条件等,确保乡村旅游在健康有序的轨道上发展。第二,制定积极的财税政策和投融资政策,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第三,政府要加强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建立乡村旅游交通网络,特别是联系城乡的旅游公交车的开

29、通以及自驾车的网络建设。4、挖掘文化内涵,坚持持续发展。在乡村旅游产品体系中,要深度挖掘本地的民俗风情、民俗文化、农耕文化、民间技艺等反映本土文化的东西,要赋予乡村旅游以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满足旅游者对乡村文化的鉴赏、体验、学习需求,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和水平,进而不断提高我国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社会价值。5、尊重发展规律,保护相关者权益。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首先要保护投资者的热情。其次要注重利益主体间的利益分配,特别要注重对当地居民的倾斜,并激发他们参与旅游开发的热情。再次要保护旅游者权益,出台相关的配套措施,构建乡村旅游质量保障体系。6、组建专门协会,实现行业自律。行业协会是旅游市场体

30、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市场体系成熟与否的标志之一。我国大部分旅游行业协会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要积极组建专门的乡村旅游协会,实行协会对行业的自主管理。(六)、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 乡村旅游在我国随着春游活动的产生而产生 ,随着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经过数千年的发展 ,尤其是近几十年来 ,乡村旅游逐渐受到我国政府和理论界的重视 ,各种乡村旅游资源已不断被发现和开发 ,我国乡村旅游正在朝着“大旅游”的方向发展。 “大旅游”是一种吸引物和产品类型多样 ,涉及的行业面广 ,游客范围大、类型多的旅游。我国的乡村“大旅游”将主要向着三个“大”的方面发展:第一 ,大文化 ,乡村

31、“大旅游”将是一种文化含量大的旅游。我国乡村除了美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外 ,更多的和最能吸引旅游者的则是淳朴、神秘的人文旅游资源。它们包括乡村民俗文化、乡村文化遗迹以及乡村各行各业的行业文化。乡村“大旅游”将是乡村文化的“大旅游”。第二 ,大市场 ,乡村“大旅游”将是一种客源市场大的旅游。我国乡村“大旅游”除了把城市居民作为自己的目标市场外 ,乡村居民本身及入境旅游者都将是它的目标客源。我国各地乡村文化之间本身所存在的差异性以及富裕起来的农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将吸引大量的乡村旅游客源在乡村之间流动。乡土文化的神秘性和入境旅游者对乡土文化的好奇心必将吸引更多的国际客源流向乡村。第三 ,大空间 ,乡

32、村“大旅游”将是一种地理空间大的旅游。我国乡村“大旅游”将不再是一种限于一村、一镇的小范围的旅游 ,它要求各村、各镇甚至各县之间跨地区的大联合 ,彼此之间场长避短 ,开发各自的优势资源。 (七)、结论 我国乡村旅游应该立足于农业资源优势,把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相结合,走向田园旅游的道路,按照统筹发展,合理布局,规划发展思路,加强规范管理与服务的同时,开发高质量的乡村旅游产品。 乡村是个广阔的空间 ,乡村旅游资源是一个巨大的旅游资源宝库。如果能认清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纠正其中的认识误区和开发失误 ,采取有效措施 ,推动乡村旅游朝着“大旅游”的方向发展 ,我国的乡村旅游必将有一个更为广阔和美好的

33、发展前景。 注释:1:普遍定义 2:国家旅游局局长 参考文献:11卢云亭“: 自然景观旅游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开发保护战略研究”, 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与应用,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年。21钱生、章和杰“: 从真、善、美的角度探讨生态价值”, 自然辩证法研究,Vol.8 ,No.2 ,1992。31邹珊刚: 系统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41 Walterl. .cook(Jr.) . Compatibility of Tourism and Wilderness.Tourism Environment : Nature、Culture、Economy。51 Pearce ,D. Tourism Development.London:longman.1989。61 沈长智“: 丰林保护区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天津商学院学报,Vol.19 ,No.3 ,199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