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接地探讨(很全面)---驱动系列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2654138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52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气接地探讨(很全面)---驱动系列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电气接地探讨(很全面)---驱动系列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电气接地探讨(很全面)---驱动系列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资源描述:

《电气接地探讨(很全面)---驱动系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气接地探讨(很全面)---驱动系列(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按接地的作用分有保护接地和工作接地两种。(1)为了保证人身安全,避免发生人体触电事故,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与接地装置联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地。当人体触及到外壳已带电的电气设备时,由于接地体的接触电阻远小于人体电阻,绝大部分电流经接地体进入大地,只有很小部分流过人体,不致对人的生命造成危害。(2)为了保证电气设备在正常和事故情况下可靠的工作而进行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如中性点直接接地和间接接地以及零线的重复接地、防雷接地等都是工作接地。装设接地装置的要求(1)接地线一般用40mm4mm的镀锌扁钢。(2)接地体用镀锌钢管或角钢。钢管直径为50mm,管壁厚不小于3.5mm,长度23m。角钢以50mm50

2、mm5mm为宜。(3)接地体的顶端距地面0.50.8m,以避开冻土层,钢管或角钢的根数视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电阻率而定,一般不少于两根,每根的间距为35m(4)接地体距建筑物的距离在1.5m以上,与独立避雷针接地体的距离大于3m。(5)接地线与接地体的联接应使用搭接焊。降低土壤电阻率的方法(1)改变接地体周围的土壤结构:在接地体周围的土壤23m范围内,掺入不容于水的、有良好吸水性的物质,如木炭、矿渣等,可使电阻率降低到原来的1/51/10。2)用食盐、木炭降低土壤电阻率:用食盐、木炭分层夯实。木炭和细掺匀为一层,约1015cm厚,再铺23cm的食盐,共58层。铺好后打入接地体。此法可使电阻率降至原

3、来的1/31/5。3)用长效化学降阻剂:此法可使土壤电阻率降至原来的40%。接地电阻测试检查:电气设备的接地电阻应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雨水较少时各测试一次,确保接地合格。一般采用专门仪表(如ZC-8接地电阻测试仪)测试,也可采用电流表-电压表法测试。我们之前一个项目,使用变频器+132KW电机,当时就是由于没有信号的接地线没有良好的接地造成我们温度PT100的信号,我们位移传感器的信号持续的波动,当我们在车间将地线临时接到距离很远的下水管道上时,效果明显好了。弱点信号的屏蔽接地是必不可少的。在一次控制柜装配完毕后上电检查,发现指示灯220V有微亮现象,当时以为线接错了,后来差线知道没有问题,测量

4、电压,此指示灯有约110V电压,考虑这些,认为是电源线地线问题,将电源及控制柜地线进行基本接地后现象基本消除。对于变频器,主回路端子PE的正确接地是提高变频器抑制噪声能力和减小变频器干扰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一定要非常重视。在变频器等电力电子设备中,为了提高装置的抗干扰和防雷击能力,在电源输入侧均有电容C1或者压敏电阻R1组成的电源滤波和压敏电阻R1、放电管D1组成的防雷击电路。在我国,大多数工厂采用三相四线制,有些用户因没有地线,干脆不接,或者为了简单将PE接至零线。在这种情况下,由于防浪涌电路中的电容及压敏电阻漏电流IC和IR较大,一般为几十至几百毫安,在接地情况不够良好的情况下,R

5、0较大,零线与地之间的电压达到几十伏,甚至上百伏,既不符合消防安全规范,也对系统的可靠性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专用接地线,避免与其他设备公用接地。变频器接地导线的截面积一般应不小于2.5mm2,长度控制在20m以内。建议变频器的接地与其它动力设备接地点分开,不能共地。至今,接地依旧是一个看似简单,却没有一个完整方案可循的工作。在实际应用中,经验和实践仍然是解决问题最有效的途径。因此,我觉得更多的讨论应该在阐述各自工作中解决问题的经历和经验方面。个人从事了二十年的仪表自动化工作,对接地问题的理解是:1、接地不一定是共地。保护地和参考地尤其不能随便相共,必须在系统中做好合理

6、的分类配置。2、接地点或共地点选择不当,反而会加重干扰。3、合理的布线比随意的接地能获得更好的效果。具体的经历,容我整理以后提供给大伙拍砖。实践证明,双绞线或双绞屏蔽线对磁场的屏蔽效果明显优于单芯屏蔽线,对于采用标准420mA/010V/15V模拟信号控制变频器频率/转速的系统,一定要采用双绞线或屏蔽电缆。由于模拟信号频带较窄,原则上在接地的控制器或变频器一侧实施接地。控制装置之间的信号电缆应在线路对地分布电容大的一端接地,这样能够减少信号电缆对地分布电容的影响。实际系统中,一般在信号电缆数量多的控制装置一侧接地。另外,对于抗干扰要求非常高的场合,可采用双重静电屏蔽的电缆,此时,外屏蔽层接至屏

7、蔽地线,内屏蔽层接至系统地线。系统地线可以是变频器外部控制隔离地、模拟控制地,或者是系统独立的接地线。对于共模干扰严重的场合,可通过添加共模电感来消除共模干扰,对于多点地电位浮动频繁的场合,可采用DC/DC隔离模块来实现电气隔离,彻底杜绝干扰哈.这个话题好火啊!由于近期工作忙,晚到了.哈.说起接地我想每个工控人都有自己的感想。说起接地引发的故障问题在也曾在我的工作中屡屡遇到。机床如不能良好的接地通常可引发接口信号易受外界干扰。机床带静电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而且不能良好的接地容易在阴雨天气中机床遭受雷击。以及对外界设备造成干扰输出成为干扰源等诸多不利现象。在我的工作中曾遇到过很多关于机床接地不良

8、造成问题的现象。事后分析得知很多干扰原因造成的故障大多是因接地不良引起。说起干扰是每个工控人都头痛的话题。它所引发的故障现象大多具有无规律性,这取决于干扰源发生频率和受干扰元件的本身的质量。回避这种干扰的最佳途径就是合理布线做良好的接地!接地不良引发问题现象:从西门子系统应用来举例。1.系统840D机床型号:SP2503B龙门铣床。现象:主轴变档到位检测信号错误输出,造成主轴不能正常运转。解决方法:将主轴档位检测信号线更换屏蔽电缆,屏蔽做好良好接地。事例2:6RA70调速系统应用机床型号。大型专用设备。现象:主轴在运转中经常发生转速高低不稳定的改变。解决方法:将调速系统模拟给定信号以及开关量控

9、制信号改善走线方式,回避动力伺服变频等电缆。将该线做好良好的屏蔽接地。事例3:系统802D设备型号数控铣床GD850故障现象:开机时候出现380500,驱动器显示报警B504.解决方法:处理地线后故障消失。事例4系统840PCU20应用设备型号:数控冲床现象:显示器不定时重新启动机床运动并不中断!解决方法:将系统显示器电源线更换屏蔽且屏蔽做良好接地。将干扰源相应线回避系统显示器电源走线。做好良好接地。事例5:系统802D设备型号:数控铣床GD1580现象阴雨天因雷击损坏系统。解决方法;做好良好接地。以上只是应用当中出现因接地不良引发故障的几个例子。像这样的现象还有很多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了。分析:

10、象以上提到的因接地不良问题引发的故障现象分析,做好良好的机床接地是机床正常使用的前提。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的电源制式采用三相五线制。即地线和零线分开。由于当前大部分地区用户线制为三相四线,接地线的处理在五线制的应用当中极为重要。我们根据用户的实际条件,采用手段大多是在用户工作现场找一地点湿润处打一地桩。材质采用1.5米铜棒截面半径在15MM。通过接地仪表测试仪器测量后良好接地。接地电阻理论在4-10欧姆。在实践的应用当中很难道到这个理论数据,实际测量大多在50欧姆左右。前几位侠客在帖子中提到的各种降低接地电阻方法。我们采用方法大多是盐水降阻。因为这种方法比较实用是一般用户都可满足且容易做到的。

11、通过5线制的合理应用以及地线的良好处理。在近俩年中因干扰和接地不良引发的故障现象暂没再发生。总结:机床的良好接地涉及到机床是否能正常使用。在接地问题上每个工控人我相信都走过自己感想不同的路。机床的良好接地同时也对使用设备人身安全做了保障。本人在此抛砖引玉。希望各位高人谈一下自己在应用当中遇到的问题。目的是通过故障现象判断故障发生原因。集思广益。接地技术的领会西门子对接地的要求比较严格。现在工厂里一般都采用三相四线制。把中线当作PE,但当三相不平衡的时候,中线会带电。会给系统带来一定的干扰。现在在现场一般都又专门做了根地线,有时候用铜棒或比较粗的罗纹钢打到地下3米深的地方,把系统的PE单独接地。

12、中线一般不做PE了。这只是我目前习惯采用的方法,有什么不妥之处希望大家多提意见。如果地线接触不好,有什么会对系统产生干扰,使系统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前段时间处理一个现场问题,系统是802C,经常出现25000编码器硬件故障,但有时候正常,有时候不正常;而且出现哪个轴不固定,没有任何规律。严重影响了生产,先后怀疑过电机问题、电缆问题,后来逐一排除。最后怀疑系统问题,就把系统带到了南京,在南京进行了测试,结论是系统正常。这些怀疑都排除后,最后就确定是干扰问题。后来,用万用表一测量电柜的外壳,发现对地电压是20V,对24V的正极是-4V。这样看来是外壳带电,对系统编码器信号产生了干扰。下步就开始查,

13、哪里短路了。系统电路上有个两个24V电源,一路是给系统单独供电,另1路是给外围I/O供电。把这些24V电源全部断开,发现其中有一根线和柜子外壳短路。就把这一路24V电源断开,然后上电。这时候编码器25000报警故障消除,系统提示X轴正限位报警。这个时候我们去拆开X轴正限位的行程开关,发现里面进水了,更换了新的行程开关。然后重新上电,系统无任何报警,25000报警也不再出现了。这台床恢复了加工生产,给企业完成订单合同,赢得了宝贵时间。我认为EMC论述中将干扰问题分为:抑制发射,抗干扰两部分,然后分等级控制是很有道理的。大家讨论了很多,也引用了很多现成的数据,这些都是在不同领域的要求,比如供电、传

14、动、PLC。各领域要求不同,给出的要求也没法统一标准。我对传动熟悉些就说传动吧,保护地应该是主要的,它应该能保证稳定的零点位,就是说将来我的各分系统屏蔽都接到此地上,不应该有电位差,或者电位超高。这样对保护地的电阻就有要求了,一般2欧姆。一般正规设计的厂房都可以达到此标准,如果有些厂家没有良好的接地网,就得单独打接地点了,要求吗前面人说了很多了就不重复了。然后就是一些大的干扰源是不能接入到保护地网中的,比如变频会产生高次谐波如果不单独接地,将干扰引入保护地对其他系统肯定都无法承受。所以变频的主回路线必须屏蔽,并单独引接地线(从电机到装置)。再比如绝对不能借用保护接地网进行电焊。如果对别人的接地

15、不放心,或者要求干扰更低(比如说与上位机、仪表通讯),就要有单独的屏蔽地。由于变频器通信控制信号一般低于100kHz,所以一般不用带状电缆,而采用屏蔽电缆或者双绞线。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接地不当,经常出现接地比不接地通信误码率高的现象,从而使人产生了屏蔽电缆要不要接地,如果要接地,是采用一点、两点还是多点接地的疑惑。据有关资料和实践证明,在通信速率低于100kHz时,选用一点接地效果较好,对于采用Profibus,Modbus总线控制的高速率通信控制电缆的屏蔽层应该选用多点接地,最少也应该两端接地,并且采取在通信线路较长时在网络的终端加终端匹配电阻等抗干扰措施。对于电缆的多点接地,一个

16、附加的好处是可以减少屏蔽层的静电耦合。另外,还有一个根据传输信号的波长来判别接地方式的参考标准。再为大家提供三张接地图片关于干扰和屏蔽层接地的事例一瑞士MIKRONUCP1000立式加工中心新床子偶然出现显示器闪烁、模糊,以为显示器的问题,更换;问题依旧,检查发现显示器电缆在布线时和驱动电缆平行,当显示器电缆屏蔽接地不好时就出现上述情况。现场中发现变频器等干扰非常严重,尤其对一些弱电系统如传感器等,如果弱电系统的屏蔽线屏蔽层无法同强电系统隔离,那么就单端接地,甚至有时不接地反而更好.弱电系统的接地一般规定1弱电系统的接地,按用途分有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分为:防电击接地、防雷接地、

17、防静电接地和防电蚀接地;功能性接地分为:工作接地、逻辑接地、屏蔽接地和信号接地。不同的接地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设计决定的接地施工。2需要接地的弱电系统的接地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时,除设计明确规定处,管子与管子、管子与金属盒子连接后不必跨接,但应遵守下述规定:1)管子间采用螺纹连接时,管端螺纹长度不应小于管接头长度的1/2,螺纹表面应光滑、无锈蚀、缺损,在螺纹上应涂以电力复全脂或导电性防腐脂。连接后,其螺纹宜外露23扣。2)管子间采用带有紧定螺钉的套管连接时,螺钉应拧紧;在振动的场所,紧定螺钉应有防松动措施。3)管子与盒子的连接不应采用塑料纳子,应采用导电的金属纳子。4)弱

18、电管子内有PE线时,每只接线盒都应和PE线相连。(2)当配管采用镀锌电管,设计又规定管子间需要跨接时,应遵守下述规定:1)明敷配管不应采用熔焊跨接,应采用设计指定的专用接下来线卡子跨接。2)埋地或埋设于混凝土中的电管,不应用线卡跨接,可采取熔焊跨接。3)若管内穿有裸软PE铜线时,电管可不跨接。此PE线必须与它所经过的每一只接线盒相连。(3)配管采用黑铁管时,若设计不要求跨接,则不必跨接。若要求跨接时,黑铁管之间及黑铁管与接线盒之间可采用圆钢跨接,单面焊接,跨接长度不宜小于跨接圆钢直径的6倍;黑铁管与镀锌桥架之间跨接时,应在黑铁管端部焊一只铜螺栓,用不小于4mm的铜导线与镀锌桥架相连。(4)当强

19、弱电都采用PVC管时,为避免干扰,弱电配管应尽量避免与强电配管平行敷设,若必须平行敷设,相隔距离宜大于0.5m。(5)当强弱电用线槽敷设时,强弱电线槽宜分开;当需要敷设在同一线槽时,强弱电之间应用金属隔板隔开。楼上一凡大侠举的例子非常有价值,其实这样的例子我想多年做工控的同行都能接触到的。我也曾经在外地用户处理过一次关于摸不到头绪因干扰造成的问题。处理了10多天,就像一凡大侠说的那样,元件线能换的都换了,仍然存在干扰问题,最折磨的人就是这种干扰现象是不定时出现的,有时经常出现,有时几天不出现,害得我在现场熬了几个通宵观察。这个问题就是我在上个帖子中说到的6RA70主轴转速不正常的问题。当时也真

20、的头晕了,感觉没有进行下去的办法了。后来咨询了他人,说这种问题大多是接地线不好干扰所致,要正确接地才行。经现场重新检测发现当时地线现场也是有处理的,只是有不合理的地方,于是在论坛里参考一些关于接地正确方法,将屏蔽层俩端分别接地改成一端接地,重新做好外界进入接地线接地与机床地共用。电器柜内改变原有布线,即控制线和动力线分开等措施。问题解决。在实际工作中发现很多接地方面不规范的问题:1、许多屏蔽线,屏蔽层未剥开接地,若屏蔽层不接地。由于分布电容作用,噪声线路A会在屏蔽层上感应噪声电势.因此信号线还将受到噪声影响,失去屏蔽意义,而且更容易捡拾干扰信号。例如一台数控磨床(数控系统为西门子840C,驱动

21、为SIMODRIVE611A),出现过NC起动后,Z轴就开始向左运动,指令无效。后检查发现进给何服驱动板上的使能端有0.08V的指令电压。后发现驱动板侧使能指令电压一对信号线,其中地线在某处断了。而这条线路又长达3M,指令电压信号又经过其它地线构成回路,产生共模干扰,于是造成机床的错误移动。2、某些时候地线损坏或是长度不够,为了省事就近接线,致使接地线接触不良或是电柜之间存在电位差。尤其是大功率原件,比如变频器等容易产生干扰信号,对其他原件产生串模干扰。图片是实际的柜体之间接地线的例子,国内的厂家在这些细节方面作的不够。电焊机地线与机床地线切忌接到一起.由于电焊机的电流大,因此烧毁元件的例子太

22、多了!电焊机空载电压70伏,焊接时电弧电压几伏,电流几百到上千安。算是“强电”还是“弱电”?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抗干扰,并不用电压区分“强弱电”,主要关心变化的、强电磁场。强干扰磁场来源于大电流和高频率。其实在我们实际应用当中,接触最多的就是将机床所有屏蔽线必需接地,特别是编码器的屏蔽线.接地不良将造成电压及信号不稳.再就是共地的问题,如果想让机床更佳稳定和安全最好采用共地就是将多处地最终聚到一点连接起来.还有一点大家一定切记(千万不可形成浮地.那样会产生具大电压将装置烧毁,如果计算机跟该装置连接通讯将会烧毁计算机,所以一定要将地进行等电位连接,共地的好处很多哦)各位老师好!我现在遇到点儿问题,

23、840D系统,出现120202PLC/NC等待连接报警,这个问题会不会与在机床电器柜附近烧电焊有关系呢?电焊和机床共用一个地。请指教!/quote电焊机和数控机床共用一个地太危险了!我们在接电焊机有时需借用机床地时通常都在电柜内把系统和相关元件地线摘掉。不然因电流过大烧毁元件事以前发生了很多。像你说的现象很有可能因和电焊机共地系统受损了。有一次调试,一转速传感器信号跳变很厉害,查了很久,发现线路、传感器、配电器都没有问题,最后归结到屏蔽上,一看,屏蔽线忘接地了接地的做法:一般是室内使用粗导线,室外使用铝排,接地的地方使用50的角铁,地面挖坑,填入土和工业盐的混合物,然后浇水,最后把角铁打入地下

24、2米以上。这样接地电阻绝对满足要求小于4欧姆。我的看法:1、不要把等电势和接大地(零电势)混为一谈。也不要认为把系统到处接入大地就一切OK。在航空器上怎么办?飞行中外壳到处都可能在放电。难道还甩一根地线下来不成?。2、不要用电压等级来区分所谓“强电”、“弱电”。两者在系统设计上是没有区别的。例如:车辆发动机的点火,电压几万伏,高压线没有屏蔽,电流是脉冲的。启动电流也可以上百安。轮胎和大地是绝缘的(开车需要接地吗?)。一辆轿车上几台CU在工作,到处安装有传感器,还存在CAN总线通讯。实际上,我们需要的是一个“等电势体”!这意味着它可以不是一个“零电势体”可以对大地存在高频感应电压、存在静电电压。

25、PLC系统的参考电位建立在这个“等电势体”上是完全可以的。下面的问题是:如何建立这样一个等电势体?我常用的做法:整体“钢架底盘”。见下图:说明:1、供电只使用L1、L2、L3,不使用N。控制柜需要220V时,通过隔离变压器提供。2、紫色代表通讯电缆,实际应用中沿全长(并行)还有一根保证等电势的RVV软线,同时通过金属管连接各变频器和PLC。3、变频器和电机距离尽量接近。实际上是几台放在一个电机附近的柜子里。目的是减少对外界的电磁辐射。4、这种布置很容易实现动力线和控制线正交。5、当工艺要求,需要动力220V时,是另外安排电器箱接入,和本系统无关。我经常使用MM440变频器。由于采用电阻检测,因

26、此非隔离,绝缘电阻3-4M。如果20多台在一起,并联的总绝缘电阻是比较小的。因此,“钢结构底盘”不是“零电势”不足为奇。此外还有几种情况:1、远距离,无法做“钢结构底盘”。2、系统含有运动部件。例如:升降动力台(含有变频电机、传感器)、动力小车之类。下次再说。MM440驱动一拖一的电机,或一拖多的电机,只要有电机接地,就可能引起电网驱动进线过电压,这现象遇到两三次了,电网取单相照明异常的亮,MM440报F002,更换电机,一切正常,不知如何解释产生过电压过原因,猜想与接地有关,请大家分析一下,在此表示感谢。对于“接地”,实际上存在两个问题。一个是安全问题。一个是电磁干扰的问题。安全问题比较容易

27、解决。有安全规范可循,遵照规范基本可以避免人身伤害。而电磁干扰则比较复杂。为了说明电磁干扰,先用简单的空心线圈互感来讨论。这是通常讲的互感。If代表原边的交变电流,Uf代表副边的感应电压。U1.Un代表每匝的感应电压。磁感应强度是(安.匝)的正比函数,变化速率是和频率一致。通过左侧的图A,要说明的是产生电磁干扰的主要是交变的电流、磁场。直流、不变的磁场影响较小(仅仅在启动、停止时,例如直流焊接引弧时)。一切产生交变电流的装置均可视为干扰源。例如:步进驱动器、交流伺服驱动器、变频器、高频炉、变压器、交流载流电缆、互感器等等。这里的副边,可以视为各种传感器、信号电缆、通讯电缆,甚至线绕电位器、电磁

28、阀线圈等等。从理论上说,副边如果和原边垂直(图B),则感应电压可以为零。而事实上,对于传感器来说,效果是很有限的。原因是:在现场,交变磁场来源很多,根本不能确定方向。它的适用范围只能是:当信号线要穿过干扰源(例如大电流载波电缆)时,要尽量做到正交穿过。如果看图A的局部,可以说明近似平行的两根导线的互感。应该注意的是:几十安交变电流的电线和几十毫安1000匝线圈产生的交变磁场效果是相当的。但是可知:随着间距增大,磁场强度应该成平方衰减。因此,信号线最好远离这些大电流的载流电缆。下面的图可以看出:两根穿过交变磁场的导线,由于相对干扰源的距离不同,获得的感应电压不同。对于只能存在于交变磁场的信号线来

29、说,采用双绞线时,两根导线相对干扰源的平均距离是一样的。因此,感应电压是一样的。要注意的是:这对信号线两端的共模电压仍然存在!顺便说一句:有的“双绞线”发现是一根绕着另一根转,结果如何?(长度不等)铜不是导磁体,它是挡不住交变磁场的(我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对于空间局部一点来说,交变磁场强度可认为是固定的。穿过这个局部的导线越多,每根导线获得感应能量越少。因此,电缆屏蔽层越密越好,也要求接地是360度周边接触。当然,信号电缆穿过铁管就可达到磁屏蔽,效果更好。如果前面的解释是正确的,那么和信号线“并行”走一根多芯RVV“等电势”软线如何?接地对任何系统都是至关重要的。一次在用户处调试,用户反应电机

30、烧毁且换上噪音大,经检查存在较大的轴电流重新接地后明显好转有次我维护的一个设备出现了故障,几个小时才出现一次并且没有规律可循,结果接上PDA观察波形,发现线路干扰很严重于是更换了屏蔽电缆,采取单端接地,结果仍然存在干扰后来采用双端接地的方法将问题解决我的问题是单端接地和双端接地有什么优缺点?什么时候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接地方法?很仔细的花了半个小时将大家的帖子看了一遍,理论上和实际应用的接地都有。不过我发现没有关于设备在安装调试时候的接地应用。设备在安装调试的时候,整个工地现场接地是最乱的(尤其是自备电厂的现场),临时电源遍地都是,由于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相线接地时有发生,控制柜内没有一定的保护,

31、怎么接地也是无效。大概是5年前,在一工地设备调试的时候,调试完毕后一切正常,等2天去开机的时候发现有一套(共有2套,一套设备上380V进线前安装了漏电保护的空气断路器,一套是普通的空气断路器)设备上24V的回路设备全部损坏。经过检查,发丝按24V线路对地(万用表交流挡)有6070V。这么高的电压怎么来的,检查设备上接地一切正常(柜体接地)。检查供电回路,发现黄线(L1)已经接地。请大家分析是否是这个原因。如果都是电器的设备也就无所谓了!只要不发生短路就可以了!但如果有弱电的控制系统,则必须要注意了!主要是保护弱电控制系统的设备不被损坏而做的保护。一是抗干扰,二是等电势,三是屏蔽。前面有些人谈到

32、传动系统的接地和控制系统的接地分开来做,提个问题:传动系统和控制系统的连接线屏蔽层要不要两端接地,如果是两端接地,不就等于两个地连接到了一起?如果不两端接地,应该在哪一端接地为好?/quote信号接地有单端接地和双端接地之分,前者抗低频干扰,后者抗高频干扰.在数字电路,开关电源,调制电源大量应用的今天,高频干扰占了主要的部分,因此,现在普遍采用双端接地会取得较好的抗干扰效果.那么要做到双端接地,就要做到等电势,如果无法保证等电势,就要采取隔离措施.在本楼的讨论中,出现频率最高的几个词应该是:地、零、强电、弱电、保护地、工作地。对于保护地,大家的意见基本一致,用于设备及人身的保护。而对于工作地,

33、很多人提到的强电与弱电要分开。其实,不但许多现场的工作地是分不开的,就是SIEMENS产品本身也是强、弱不分的。比如,在其传动产品中,通讯及数字I/O的M点与产品的PE点是相通的(当然,中间会有电容或电感做阻断,但电容与电感说直白一点其实也就是一个适应于某一频带的滤波器,且对于低电压有效,超过其有效电压值,形同虚设),这里的PE应该是强电吧?而对于其自动化产品而言,PE与通讯口的M点也是相连的。这里的地应该是弱电地吧?这样一来,不论你怎么把强电与弱电的地分开,一旦使用了没有电气隔离的通讯介质,那介质实际是就相当于强、弱地之间的导电通道了,反而成了干扰源!这也是许多现场烧通讯口的原因!因而,个人

34、不赞成强电、弱电的地分开,恰恰相反,应该是同一个地(可以多点接地,但最后依然要做成一个地),只不过有一点要注意:这个地应该靠近强电侧,以利于大功率设备在有问题时能更有效的通过“地”泄能。此时的地,也同时起到了保护地的作用。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应该做隔离,比如供电变压器隔离、通讯中继器隔离。相同,如果工厂采用的是三相四线制,那就是地零一体。针对这种情况,没有好办法,只能是把零(地)线做好,做粗,做结实,做成多点接地。轧厂案例分析:1、轧厂新上生产线一条,配有s7-400、s7-300、ET200若干,问题主要出在通讯上。调试过程中第一次打通所有通讯一切正常,第二天发现局部通讯故障!处理办法:1、

35、将所有该局部的硬件设备全部换掉,故障时好时坏。2、通讯电缆接头重新制作检查,故障依旧。3、检查屏蔽层接地,发现完好。结果:最后和工厂供电有关人员商议发现,工厂供电方式为三相线中心点不接地。而接地铜牌连接的是零线,造成严重干扰。重新打接地极,重新连接后故障排除。(有时候不得以,打多个接地极才能排除故障。个人经验)2、轧机profibus通讯板时常损毁故障。故障发生在一台6RA70装置的通讯口上,隔一段时间就通讯故障,将故障的通讯板检测后发现,通讯板已损坏,更换新版后通讯正常,但是维持一段时间后又损坏。处理办法:1、检查所有接地点,发现一切正常。2、检查所有网络终端,发现一切正常。结果:在一次偶然

36、的检查中发现有一profibus接头靠在壳体上,后经固定后,故障在未发生。(这个故障排除时间很长,主要是偶发性,事后又正常了,难以把握。)具体的问题还有很多,接地和通讯问题是最多的,其他一些柜体带电都没发生重大事故。在此我还想说一下,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厂房供电方式,这个和一些故障有密切联系。其他的接地问题,我楼上的回答都已经很到位了。以下是厂房供电小知识:系统线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以下线不允许接地需要接地的设备直接打接地极,(线)线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线允许隔一定的距离做重复接地此时采用保护接零,线在变压器中性点接地后,线与线合二为一处(线)可做重复接地,在某一处二线分开时,线不允许接

37、地,在变压器处线接地后,分为和二线,互相绝缘漏电断路器可以直接用在和系统,当用在,系统时漏电断路器后的线不得做重复接地我的理解与做法:1,让接地体长期有效很重要,尽管施工中可以采用加盐等办法,但我一般不用,最好的办法是保持接地区域的水份。如让控制室的空调冷凝水滴到接地区域,甚至在接地区种树(树可以活,则接地电阻也没大问题)等歪招都是不错的。2,信号线的屏蔽层接到处理它的电源-端,效果好;3,通讯线加一条等电位线,效果好;4,特别注意工控机的接地,有的电源不好;5,变频器(尤其是多台同时工作)的输出动力线是现场最大的干扰源,多点接地、隔离等要全部用上,否则很麻烦;6,现场机械设备上最好不要出现信号地,因为电焊机的地你是不能完全控制的;7,若接不好地,则浮地,不过处理必须仔细。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