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62652741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5.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东北峥/由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试卷封面姓名:单位: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数学)考试科目:中外教育史考试分数:2012年3月8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考试试卷评分表课程名称中外教育史姓名单位专业课程与教学论(数学)2012年3月8日题号分数签名12345678910总分评阅教师签字:年月日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班中外教育史考试试卷一、简答(每小题15分,总计60分)1 .简述中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种类及编写特点答:(1)蒙养教材的种类:识字教学的课本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最为著名。诗文教学的课本以千家诗、唐诗三百首、古文观止、唐宋八大家文钞等最为著名。历史教学的课本如历史蒙求等。名物教学的课本

2、如宋代的名物蒙求。道德教育的课本以性理字训。专门进行道德行为规范训诫的伦理类蒙学读本,以弟子规为典型代表。(2)蒙养教材的编写特点:寓思想教育和其它各种教育于识字教学之中,使儿童在识字的同时受到教育和增长知识。考虑儿童的兴趣和特点。古代蒙学读本,韵律自然,颇有情趣,易于记诵,适应了儿童的兴趣和特点,而且很多故事颇具教育意义。注意与日常生活相联系。百家姓和名物蒙求等成为蒙学的“恒用之书”,主要在于“方便日用”。重视汉字的特点。在编写教材的时候采取韵语或对偶式,使之读起来顺口,听起来悦耳,既方便诵读和记忆,又能提高儿童的兴趣。2 .简述朱子读书法的主要内容答:朱子读书法主要内容六条:一曰循序渐进,

3、二日熟读精思,三曰虚心静虑,四曰切己体察,五曰著紧用力,六曰居敬持志。( 1) 循序渐进。循序渐进列朱子读书法之首。朱熹说:“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于读书;读书之法,莫贵于循序而致精。”( 2) 熟读精思。朱熹认为,读书既要读得熟,又要思之精。( 3) 虚心涵泳。朱熹强调读书学习应悉心理会作者本意,不应先入为主,妄意猜度。( 4) 切己体察。朱熹认为,读书不能仅在纸面上做功夫,而应心领神会,身体力行。( 5) 著紧用力。朱熹反对学习时心不在焉,松松垮垮,而是要求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危机感。读书穷理,要有发愤忘食的精神,也就是应该抓紧时间,坚持不懈。( 6) 居敬持志。读书作事,均须

4、收敛此心,“敬以自持”。要做到“应事时,敬于应事;读书时,敬于读书”。只有“虚明专静”、“心无不在”,才能读得进去和悟出道理来。3. 简述要素主义教育流派的教育观点答:(1)教育目的:要素主义认为教育目的就是传递人类文化的优秀遗产,训练智力,以便有利地指导人们的行为,促进人的自我实现,以此保证人的未来生活和未来社会的完善;( 2)教育内容:要素主义强调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就是继承传统的“文化遗( 3)课程:要素主义认为课程必须以学科为核心,学生的学习必须具有系统性;( 4)教学方法:要素主义认为在教学方法论上多继承了传统的教学法思想;( 5)教师:要素主义强调教师的主导、中心地位,要求教师必须受

5、过通才教育,忠诚于教育工作。4. 评述国防教育法的主要内容答:美国联邦政府于1958年9月2日颁布了国防教育法。该法令主要内容为:1加强普通学校的新三艺,即自然科学、数学和现代外语以及其他重要科目的教学;要求更新这些学科的教学内容和提高教学水平;为学校设置理科实验室;建立外语教学中心,加强视听电化教学设备。2加强职业教育。法令要求各地区设立职业教育领导机构和开办职业训练机构,有计划地为青年提供职业训练,使之成为专门技术人才或熟练工人。3强调天才教育。法令要求通过测验、咨询等手段发现和鉴定具有卓越才能的天才儿童,使他们在受完中等教育后升入学院和大学,并提供专项奖学金和奖研金。4增拨大量教育经费,

6、作为对各级学校的财政援助。法令要求联邦政府以各种形式对各级学校提供实际援助,以保证受培训的人力的质量和数量达到美国国防的需要。法令规定从1959年到1962年联邦政府每年拨款8亿多美元援助各级学校教育。1964年,美国国会又通过了国防教育法修正案,把国防教育法的有效期延长到1968年,而且扩大了它的使用范围,并增加了学生贷款和奖学金的名额。国防教育法的颁布是美国立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大量教育经费的投入,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并使小学的入学率迅速提高,中等教育普及速度也大大加快。该法令对培养美国科技人才也产生了巨大作用。二、论述(每小题20分,总计40分)1. 试论孔子的德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答:

7、孔子所提出的德育内容,可以用“仁德”两个字来概括。仁德是孔子要求培养学生具备的最高尚的道德品质,这一高尚的道德品质几乎包括了人应具备的所有的美德。主要如下:( 1)孝悌:是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行为准则,是实现“仁”的基础。就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与塑造而言,必须注重孝悌品质的养成,这是实现仁德的最基本的素质。孔子强调君臣和父子关系,双方都有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2)爱人:是仁德的核心。孔子所提倡的“仁”,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也是做人的最高准则。对人要亲爱。孔子所爱的人,不仅包括奴隶主贵族、新兴地主、商人和社会一般平民,而且也包括奴隶在内。这就打破了宗族的界限和贵贱的等级。在当时的历史

8、条件下,孔子把爱人放在爱物之上,珍惜人的生命价值,尊重人的生存权利是极为可贵的,有一定积极意义的。( 3)复礼:是仁德的表现。孔子要求学生必须养成克己复理的品质。孔子所谓的“礼”,主要是指遵守等级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规范。这种规范,大而言之,包括国家内部上下尊卑的社会制度;小而言之,则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仪常识。孔子提倡用“仁”的内容来充实“礼”的形式,从而实现仁与礼的有效结合,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4)忠恕:在孔子看来,忠恕是行仁的方法。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也尽力帮助别人去做,叫做“忠”;二是自己不喜欢的事物,也不要施加给别人,叫做“恕”。孔子所建构的

9、道德教育内容十分丰富,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体系,其中仁是核心,孝悌是根本,礼是标准,其它如刚、毅、木、讷、恭、宽、信、敏、惠等都在其道德教育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起着规范人们思想行为的作用。2. 试论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答:理解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3. 1)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论述。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及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4. 2)关于课程论的探讨。杜威以其经验论哲学为基础,提出了“做中学”和从经验中学的课程理论。他反对传统教育以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授为中心,主张经验性的主动作业,比如园艺、烹饪、缝纫、纺织、绘画等应该在课程中占有明确的地

10、位。5. 3)关于教学方法论。杜威非常关注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他要求学生必须掌握科学思维的方法。杜威所强调的科学思维方法也叫思维五步法或探究五步法。这种方法的具体程序则为:感觉到的困难;困难的所在和定义;设想可能的解决办法;通过推理,看哪一个假定能解决这个疑难;通过观察或试验,证实结论是否可信。五种思维的方法实际就是一种解决问题,使人有效行动的办法,五种方法的最基本原则就是做中学。杜威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家十分推崇五种从做中学或从经验中学习的教学方法。五种方法强调教学必须考虑儿童本性发展的特点,必须考虑儿童的接受能力和个别差异,教学必须考虑儿和需要,使儿童积极、主动地学习。6. 4)关

11、于道德教育理论,。杜威指出“一切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协调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在道德教育过程中,杜威反对空洞的道德说教,主张道德教育必须给儿童提供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他认为教育的道德性和社会性是相通的,因此,加强道德教育的根本举措在于给学生提供社会性的条件。在教育中的道德原理中,杜威把道德教育的原理分为社会与心理两方面。所谓社会方面是指道德教育要有一个社会性的情境和社会性的内容与目的,所谓心理方面是指道德教育必须建立在学生的本能冲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的基础上。7. 5)关于教育目的论。杜威提出教育无目的论,他反对外在的、固定的、终极的教育目的。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这就是杜威最著名的教育目的论。杜威提出以生长为目的的教育目的理论的根本是在于反对和批判传统教育对儿童发展的压抑和强制,要求教育必须尊重儿童的兴趣、本能和需要。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