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宪法地位开题报告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2639540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宪法地位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宪法地位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宪法地位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宪法地位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宪法地位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学士学位论文(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所在院系所在班级指导教师学生学号专业方向开题时间导师职称论文题目和谐社会构建中的宪法地位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坚持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这一重大战略任务,中国社会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与矛盾,在此背景下,党中央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有关宪法在构筑和谐社会中地位理论已上升为我国理论界和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议题。而以宪法为前提,以民主为核心,以法治为基石,以保障人权为目的的政治形态或政治过程。也称立宪政体简称“宪政”。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政治地位, 确立宪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

2、的基础地位和关键作用,这样宪法就能保证了社会生活的基本方面和社会关系纳入法制化的轨道, 实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当代中国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在于寻求国家的和谐发展。宪法保障人民利益,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的主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主体,因此,必须切实保障人民的宪法基本权利,才能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构建。二、选题的研究现状国内一些专家对宪法在构筑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与论证,人民日报 (2005年12月04日 第一版)发表评论员文章:弘扬宪法精神构建和谐社会,中国法学会宪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大元教授指出:构建和谐社会要树立宪法理念,在一些专家的积极推动下,国内举行了多次和谐社会

3、与宪法地位的研讨会,一些专家学者以及社会人士对此都作出自己看法,同时有些专家学者在宣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的过程中,整理大量的资料,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相关理论,的新观点、新理论进行了认真系统的学习和研究,并提出一些比较系统的理论,不过关于构筑和谐社会中宪法的地位一些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目前还需要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探讨。三、拟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构建和谐社会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奋斗目标的提出,宪法作为世界上各个主权国家范围内的最高法律规范体系,在现代的社会生活当中担负着日益重要的角

4、色。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宪法是实现民主法制的基础,宪法也是保证人民获得人权等根本权利与利益的保证,于是宪法在构筑和谐社会上有了根本作用,宪法在构筑和谐社会中对政治关系有调解作用,例如“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等思想的提出。宪法在构筑和谐社会中对经济关系也有协调作用,例如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等提出与实施。同时,宪法还对文化也有根本调整作用。由此确立了宪法的根本战略地位在构建和谐社会的方略上,我们应当以宪法为根本,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从而更好让宪法为构筑和谐服务。主要内容提纲一,和谐社会与宪法关系二、宪法对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作用及地位(一)、宪法是构筑和谐法治社会的基础(二)、宪法是尊重人权

5、、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保障(三)、宪法是实现诚信、团结友爱和谐社会环境前提(四)、宪法是公平正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五)、宪法是经济、文化和谐的保证三、确立宪法在和谐社会中地位面对的一些问题(一)、人们宪法至上意识还没有深入人心(二)、我国宪政立法不完备(三)、我国宪法的实施还缺乏监督制约四、确立和谐社会中宪法地位的措施(一)、培养人们宪法意识(二)、进一步完备宪政立法(三)、建立有效的违宪审查机制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研究宪法对构筑和谐社会的意义,以及宪法对构筑和谐社会作用,最后分析得出宪法对构筑和谐社会的地位。此研究的重难点在于如何观察、分析宪法对构筑和谐的意义及作用,最

6、后总结概括出宪法在构筑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五、研究进程安排1、研究工作程序第一步:确定研究方向:根据本人的所学专业及兴趣爱好在大量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向并初步确定论文题目。经进一步的查阅资料及专家访谈后经导师指导从而确定具体论文题目。第二步:制定研究计划:根据论文题目确定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第三步:撰写论文:根据调查的结果或所收集的信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整理,开始撰写论文。2、拟定的方案路线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部分与构筑和谐社会与宪法地位相关的文献资料,利用校园网查询各类期刊,学术报告,学术会议论文,学位论文,人文科技档案等。2,专家访谈法:根据本研究内容,在进行论文的调查研究前、研

7、究中, 就此问题请教专家学者。获取此理论研究第一手的详实资料。3、研究进程时间安排第一阶段:2007.3到2007.5,学习理论,总结:撰写文献综述和课题论证报告,制定课题方案。第二阶段:2007.6到2007.7, 研究阶段,课题研究分析,制定调查表,进行阶段总结,并评估阶段成果。 第三阶段:2007.7到2007.9,整理调查数据,收集资料第四阶段:2007.10到2007.2,整理资料,进行分析,初步整理成稿.第五阶段:2008.3到2008.5,请老师评价并定稿。六、主要参考文献1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N.人民日报,2004-9-22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M.北京:

8、人民出版社,2004-6.3 张兆奇.科学把握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的内涵.理论学刊, 2004年第12期.4 杨泰波.正确处理社会矛盾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前沿,2005年第2期.5 朱力.对“ 和谐社会”的社会学解读.南京社会科学, 2005年第1期.6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 10- 19.7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02- 11- 08.8 马恩选集(第1 卷)M.人民出版社,,1995.9 列宁选集(第4 卷)M.人民出版社,1995.10 (法)卢梭.王运成.论政治经济学M.商务印书馆,1962.指导教师意见:签名: 年 月 日开题指导小组意见:指导小组组长签名 年 月 日说明1学生应在开题报告前,通过调研和资料搜集,主动与指导教师讨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开题报告。2开题报告分两部分,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正文。文献综述要有6篇以上相关文章阅读量,开题报告正文(2500-3000字)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目标与任务、分析或调研报告、拟定的方案或路线、撰写提纲及实施计划等。 3开题报告一式三份,一份交院系装入毕业设计(论文)档案袋,一份交指导教师,一份学生自存。4开题报告需经各系或论文指导小组讨论、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合格后,方可正式进入下一阶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