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湘教版1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2625086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0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修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湘教版1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精修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湘教版1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精修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湘教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七年级地理上册2.3世界的地形教案2湘教版1(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地理学习资料【精修版】地图的判读课题 地图的判读主备 主核使用补充使用者初一地理组课型新授使用日期 知识目标1、初步学会在各种地形图上判断地势高低起伏状况,以备将来能用在生活和生产上。2.在地图上识别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五种地形。能力目标在各种地图上,学会判断地势起伏高低的方法,提高读图分析能力。教学重点1.用海拔计算地面高度。2.等高线稠稀与坡度陡缓。教学难点在等高线图上识别各种地表形态导入新课同学们,请回忆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板书 三、地形图的判读悬念设问: 世界最高峰喜马拉雅山的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4米,而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人们看它只不过4000米高,为什么一座山峰会

2、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值呢?这两个高度值又是如何测量得到的呢?板书 1.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电脑展示 : 课本P16图1.27“海拔的计算”,让学生观察对甲、乙两地高度的测量方法。说明、提问 甲地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为1500米,这叫做甲地的海拔高度。那么,乙地的海拔高度是多少呢?提出问题 从乙地看甲地的高度是多少?板书海拔高度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解决问题 前面提到的珠穆朗玛峰为什么会有两个不同的高度呢?请同学们分析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评价并确定正确答案:8844.43米是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4000米则指的是珠穆朗玛峰高出青藏高原表面的

3、相对高度。板书 2.等高线地形图引导板书 通过电脑演示、学生动手和教师的解说,在学生头脑中形成地形实体和所绘成的地图之间的联系,并引导学生得出等高线的概念。板书 等高线在地图上海拔相同点的连线。提出问题 让学生观察等高线示意图,并对照山体地形思考:等高线数值大小与地势高低的关系,等高线疏密与山体坡度陡缓的关系。讨论归纳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评价并归纳:等高线数值大海拔高,等高线数值小海拔低;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由此可见,运用等高线把一座高低起伏的山体在地图上反映出来了,因此,我们把这种用等高线表示地面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形图。引导推理 引导学生同理得出:在地图上把海洋

4、深度相同各点连成的线,叫做等深线。从等深线上所标注的深度,可以看出海洋的深浅;从等深线的疏密情况,可以看出海底坡度的大小。板书 等深线:疏密状况表示海底坡度大小电脑展示: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通过等高线数值的大小,可以判断山地的高低,疏密的状况,可以辨别山地坡度的徒缓。但是,山地的形态是各种各样的,如山顶、山谷、陡崖等,它们在等高线地形图上是如何表示的呢?应该如何去辨认它们呢? 分析归纳 在学生交流后,教师给予评价,并一边点击闪动各个部位,一边分析说,一边归纳板书。1.山顶是山的最高部分,等高线数值最大的地方,等高线呈封闭曲线,数值内大外小。2.山脊是指山岭的顶部,呈线状延伸,类似于房屋的屋脊或

5、中脊,马背的脊梁。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等高线数值小的方向)凸出。3.山谷是山脊之间低洼的部分,也是呈线状延伸。等高线弯曲的部分向高处(等高线数值大的方向)凹进。4.鞍部是相邻两个山顶之间相对低下的部分,类似马鞍,因此而得名。由一对等高线组成的中间部分。5.陡崖是近于垂直的山坡,又称峭壁。多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加上符号表示。形象演示 让学生伸出自己的一只手,五指并拢向下隆起扣在桌面上。手背部关节突起的部位相当于山顶,关节间的部位相当于鞍部,手指的背部相当于山脊,手指缝相当于山谷。向手背上撒些水,水顺着指缝向下流,说明山谷是集水的部位,往往成为河流的发源地。小指和拇指的外侧相当于陡崖。演示时,师生共同参与,边指部位,边提问,边回答,充分发挥学生的思考和想像力。然后再回到山地不同部位等高线地形图的表示上,加深学生对图上地表形态的辨别能力。反馈练习 见“备课资料”,教师选择使用。课堂小结根据板书复述要点,强调海拔、等高线地形图判读两个重点。作业:见试卷比例尺、方向、图例1000米思考;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是多少观察多媒体屏幕的地图注意正数-负数学生读图观察归纳总结老师画板图学生分析学生演示课后追记 本节课也是中考的难点,也是重点。特别是山的五种地形形态(山脊和山谷的区别),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的区别。陡崖的相对高度和海拔也是难点,学生掌握不是太好,课后多练习巩固。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