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2011~2012学年度)

上传人:sym****28 文档编号:62599066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88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2011~2012学年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2011~2012学年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2011~2012学年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资源描述:

《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2011~2012学年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教案(2011~2012学年度)(2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P151153 10.1统计调查(一)课型新 授三维目标:1.了解全面调查的意义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3.会用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直观地描述数据。教学重点: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及描述教学难点:绘制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教学方法:启发辅导、讲练结合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二、新课。1收集数据 如何收集数据,让全班同学在下面的问卷调查中获取数据。填完后交数学科代表,由科代表唱票,全班同学在表格中进行统计。2整理数据教学过程(续):3描述数据 描述数据的方法通常用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直观地反映数据揭示的

2、信息。 注意:各部分的圆心角之和可能与360 o有一定的误差。条形统计图与扇形统计图的优缺点各是什么?(条形统计图能够显示每组中的具体数据,易于比较数据之间的差别;扇形统计图反映了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的大小,易于显示每组数据相对于总数的大小。4全面调查的意义考查全体对象的调查就叫做全面调查(也叫做普查)三、巩固练习 P153练习1、3。 2题课后去完成。四、作业布置P160综合运用7题。教学后记今天主要学习了统计调查中如何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这些过程就是我们统计中的基本过程,特别是要会制作条形统计图或扇形统计图来对数据进行直观形象的描述。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3、 日课 题P153155 10.1统计调查(二)课型新 授三维目标:1.了解总体、个体、样本及样本容的概念以及抽样调查的意义2.明确在什么情况下采用抽样调查或全面调查3.进一步熟悉对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教学重点:对概念的理解及对数据收集整理教学难点:总体概念的理解和随机抽样的合理性教学方法:启发辅导、讲练结合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全班同学对自己所喜爱的学科进行了调查,那么如果要对某校2000名学生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怎样进行调查?二、新课。1抽样调查的意义在上述问题中,由于学生人数比较多,全面调查花费的时间长

4、,消耗的人力、物力大,因此需要寻求既省时又省力又能解决问题的方法,这就是抽样调查板书课题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的方法,叫抽样调查。2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的意义总体: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个体: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个体。样本:抽取的部分个体叫做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3抽样的注意事项 抽样调查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即样本容量要恰当。样本容量过少,那么不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比如要调查2000名学生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若抽取的样本容量为几名学生就不能反映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如果抽取的学生人数过多,必然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达不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再如要调查60

5、岁以上的老人的生病情况,在医院去抽取一些60岁以上的住院病人,它又不具有代表性,则应从60岁以上的老人册中任意抽取部分老人的生病情况来反映总体的60岁老人的生病情况,才能达到目的。抽取的样本要有随机性。为了使样本能较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除了有合适的样本容量外,抽取时还要尽量使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所谓随机就是机会相等。例如在2000名学生的注册学号中,随意抽取100个学号,调查这些学号对应的100名学生。当然还可以在上学或放学时,在学校门口随机进行调查;或则每隔10个人调查一个,直到调查满确定的样本容量。总体说来抽样调查最大的优点就是在抽样过程中避免了人为的干扰和偏差,因此随机抽样是

6、最科学、应用最广泛的抽样方法,一般情况下,样本容量越大,估计精确度就越高。教学过程(续):4让学生观察P154抽样调查100名学生最喜爱节目的人数统计表和统计图,并指出最好选择什么统计图来描述较好。三、随堂练习:P155练习。四、作业布置P159复习巩固3、4题;P160 8题。教学后记本节课主要学习的是抽样调查,它是统计中常采用的方法,但要注意抽样时要具有广泛性和代表性,还要注到有随机性,根据精度,确定样本容量的大小,一般地说样本容量越大,精度越高。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P155158 10.1统计调查(三)课型新 授三维目标:1.使学生能对较大的数据进行随机抽

7、样2.学会分层次进行对样本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3.能按比例对数据进行抽样,并能统计出各段人数的百分比。教学重点:对较大数据和分层次进行数据抽样教学难点:正确确定比例进行抽样和由数据描述作出判断教学方法:启发辅导、讲练结合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从上节课我们已经看到在总体数目比较大时,对它进行全面调查很难做到,甚至根本就不可能,如:某地区有百万电视观众,要想了解他们对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五类节目的喜爱情况,能否像上节课中提到的抽100名学生来估计2000名学生的喜爱情况吗?二、新课。上述情况显然不能。由于学生、成年人、老年人各自喜爱的节目不一样,所以要了解整

8、个地区的观众的情况,需要在更大范围内抽取样本。由于在各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有明显的不同,而同一个年龄段对节目的爱好往往存在共性,所以可以对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各段人群分别进行简单随机抽样,即分层次抽样,使每个年龄段都能抽取一定的人数来代表所在的人群,然后汇总调查结果。那么如何按层次抽取呢?可以按年龄段的实际人口的比例分配来确保每个年龄段都有相应的比例的代表,教材中按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为2:5:3抽取。请同学们计算按这样的比例各段分别应抽取多少人,并列出表格。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合计抽取人数2005003001000教学过程(续):三、练习P158 1、2、3四、作业P161第11题

9、。教学后记本节课仍然是对数据进行收集整理,与前面不一样的就是对数据较大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这里仍然要注意抽样的广泛性和代表性,并会计算出各个层次所占的百分比。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P158161 10.1统计调查(四)课型新 授三维目标:1.进一步巩固分层抽样的方法2.能用折线统计图形象、直观地描述出各个层次所占总体的百分比3.体会在较大数据中进行分层抽样的数据收集、整理及描述、判断的全过程教学重点:在分层抽样中的数据整理和描述教学难点:准确绘制各种表格和图形来描述数据教学方法:启发辅导、讲练结合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上节课我们对

10、数据较大的情况进行了简单随机抽样,那么一般地对这类问题常采用的方法是什么呢?(常采用分层和按比例进行抽样)二新课。上节课我们在500万观众中抽取1000名观众并按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2:5:3的比例抽取后得到了各段抽取的人数分别为200,500,300人。1 如果要抽取500名观众,并按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3:4:3,则各段应抽取多少人数。2 若在各段抽取的人数中对各节目的喜爱情况分别为:青少年喜爱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的人数分别为6;31;42;64;7,成年人喜爱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的人数分别为85;60;15;31;9,老年人喜爱新闻、体育、动画、娱乐、戏曲的人数分

11、别为70;30;7;15;28。绘制出500名观众最喜爱节目的统计表。3 计算各个年龄段中对节目爱好的百分比。4 用折线统计图反映不同年龄段对节目喜爱的百分比变化情况,并根据图形说出各段喜爱节目的变化情况。注:1、2、3主要由学生自己讨论完成,教师作适当提示,对于第4点师生一起完成。三、小结。 统计调查这一单元主要讲了调查的两种方式: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全面调查收集到的数据全面、准确,但是一般花费多,耗时长,而且有些调查不宜全面调查。抽样调查具有花费少、省时的特点,但要注意抽取的样本要具有广泛性、代表性和随机性,这直接关系到对总体的估计的准确程度,如果总体的数据较大、情况对象复杂时,就要采取分

12、层抽样的方法。在描述数据时,多采用的是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以及折线统计图来描述。扇形统计图能准确反映各段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情况;条形统计图能准确反映各段的具体数目字;折线统计图能反映各段的变化趋势。教学过程(续):四、练习教学后记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P163164 10.2直方图(一)课型新 授三维目标:1.使学生了解描述数据的另一种统计图直方图2.通过事例掌握用直方图的几个重要步骤,理解组距、频数、频数分布的意义3.能绘制频数分布图。教学重点:数据整理的几个重要

13、步骤教学难点:对数据的分组及频数分布表的制作教学方法:启发辅导、讲练结合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在前面我们学习了哪几种描述数据的方法?它们各自的优点是什么?前面学习的描述数据的方法主要有条形图、扇形图、折线图,他们各自的优点是(教师描述)二、新课。1问题提出:为了参加全校各年级之间的广播体操比赛,七年级准备从63名同学中挑出身高相差不多的40名同学参加比赛,为此收集到了这63名同学的身高(单位:cm)如下,请选择身高在哪个范围的学生参加呢?为了使选取的参赛选手身高比较整齐,需要知道数据的分布情况: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多,哪个范围内的学生少,因此得对这些数据进行适当的分组整理

14、。2对数据分组整理的步骤 计算最大与最小值的差。最大值-最小值=172-149=23(cm)这说明身高的范围是23cm。决定组距和组数。 把所有数据分成若干个组,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组内数据的取值范围)称为组距。例如:第一组从149152,这时组距=152-149=3,则组距离教学过程(续):就是3。 那么将所有数据分为多少组可以用公式:,如:,则可将这组数据分为8组。注意:组距和组数没有固定的标准,要根据具体问题来决定,分组数的多少原则上100个数以内分为512组较为恰当。列频数分布表 频数:落在各个小组内的数据的个数。 每个小组内数据的个数(频数) 在各个小组的分布状况用表格表示

15、出来就是频数分布表,如:对上述数据列频数分布就得到频数分布表。从表10-4中可以看出,身高在,三个组的人数共有12+19+10=41(人),因此可以从身高在155164cm(不含164cm)的学生中选队员。以上三个步骤也对这63个数据进行了整理,通过这样的整理,也选出了比较合适的队员。三、练习。 在上述数据中,如果组距取为2或则4,分为几组,能否选出40名队员,请试试看。四、小结今天主要学习的仍是有关数据的整理,但是它主要研究的是数据在各个小范围内的分布状况,通过频数分布来体现某个数据在一定范围内的情况,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要求。五、作业布置P168练习(不画频数分布直方图)P169第2题(不画

16、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后记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P165166 10.2直方图(二)课型新 授三维目标:1.能由频数分布表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2.明确频数分布直方图中小长方形所表示的实际意义3.了解频数分布图的意义,能根据频数分布直方图说出该矩形的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教学重点: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难点:各矩形的高的确定和小长方形表示的实际意义教学方法:启发辅导、讲练结合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情景创设,引入新课。 在前面我们用条形、扇形、折线三种统计图形象直观地

17、描述了数据,那么对于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用什么图象来描述呢?那就需要用到频数分布直方图。二、新课。1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 频数分布直方图主要是直观形象地能看出频数分布的情况,上节课我们对63名学生的身高作了数据的整理,并且也列出了频数分布表,现在我们利用频数分布表作出相应的频数分布直方图。以横轴表示身高,纵轴表示频数与组书的比值。如图10.2-2:小长方形面积的意义从上图中可以看出:,因此小长方形的面积就是反映数据落在各个小组内的频数的大小。用简便方法画频数分布直方图。教学过程(续):2用频数折线图来描述频数的分布情况。 三、小结 今天主要学习的是频数分布直方图的绘制,以及频数分布折线图与前面的

18、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有一定的差异,折线统计图是描述总体数据的变化趋势,而频数折线统计图是描述各个范围内频数的分布情况。四、作业布置P168练习,在上节中的频数分布表中作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只画1组的情况);P168第2题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和频数折线图。P168习题10.2 复习巩固第1题。教学后记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P166167 10.2直方图(三)课型新 授三维目标:1.使学生能对数据进行分析、整理2.熟练地列出频数分布表和频数分布直方图3.通过例题和实践对数据进行系统

19、整理和描述教学重点:对数据的整理和描述教学难点:对数据进行合理分组教学方法:启发辅导、讲练结合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一、例题讲解。1学生熟读P166例题。2将例题中的组距改为0.3,重新分组列频数分布表,画频数分布直方图,并说出大麦穗的分布情况。略解: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7.4-4.0=3.4(cm)决定组距和组数,以0.3cm为组距 可以分12组,组数合适。于是组距为0.3cm,组数为12列频数分布教学过程(续):画频数分布直方图二、小结教材中将数据分成12个组与分成7个组相对比,有一点误差,这是正常的,由此可以看出,分的组越多,分析得越细致,对总体的估计要准确一些。一般地在100个

20、数据以内,分为512个组较为恰当。三、作业布置P169第3、4、5题。(对4题、5题做适当提示:4题,组距取0.6,横轴表示销量,纵轴表示星期个数;5题,组距取20000,横轴表示绿地的面积,纵轴表示省份的个数。)教学后记突出数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教学理念。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验(1课时)课型测验三维目标:考查本章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重点:考查本章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难点:考查本章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方法:测验学生学法:测验教学过程: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验教学过程(续):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验教学后记测验一课时第 周第 (课、章、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课 题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验讲解(1课时)课型讲解三维目标:掌握本章所学知识教学重点:掌握本章所学知识教学难点:掌握本章所学知识教学方法:启发辅导、讲练结合学生学法:自主学习教学过程: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验讲解教学过程(续):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测验讲解教学后记讲解一课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