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上传人:猪** 文档编号:62589900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0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资源描述:

《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质灾害评估报告(2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目目 录录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11.1 评估目的及任务.11.2 评估依据.11.3 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21.4 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31.5 评估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3第二章第二章 地地质环质环境条件境条件.62.1 气象、水文.62.2 地形地貌.62.3 地层岩性.72.4 地质构造与地震.72.5 水文地质条件.82.6 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92.7 人为工程活动影响.9第三章第三章 地地质质灾害危灾害危险险性性现现状状评评估估.103.1 滑坡.103.2 自然斜坡稳定性.103.3 泥石流.123.4 地面塌陷.12第四章第四章 地地质质灾害危灾害危险险性性预测评预测评

2、估估.134.1 拟建场址边缘挖方边坡段稳定性分析.134.2 填方地基及填方边坡稳定性.14第五章第五章 综综合合评评估及防治措施估及防治措施.155.1 项目工程拟建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估.155.2 拟建场地建设适宜性.175.3 防治措施.17第六章第六章 结论结论与建与建议议.196.1 结论.196.2 建议.201第一章第一章 概述概述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国土资发200469 号)的规定和要求,受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委托江西省勘察设计研究院承担了松岩冶金(全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

3、任务。1.1 评估目的及评估目的及任务任务评估目的:通过对松岩冶金(全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对拟建场地的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为拟建工程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评估主要任务:1、查明拟建场址及其周边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及地质灾害发育基本情况;2、对拟建场址建设可能遭受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3、对拟建场址建设可能诱发、加剧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及其危险性进行评估;4、对拟建场址建设适宜性作出评价;5、对拟建场址建设过程中地质灾害防治提出建议及宜采取的针对性措施。1.2 评估依据评估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 394 号地质灾害防治条例;22、国土资源部国土

4、资发200469 号文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及附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试行),简称技术要求;3、 县(市)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基本要求(国土资环发200001 号文);4、 国土资源部、建设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办发200135 号文);5、本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任务委托协议书;6、委托方提供的拟建场址平面规划图;7、本次评估野外实地调查资料。1.3 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拟建工程概况及工程分析1.3.1 工程概况工程概况拟建场地位于 S326 线 K3+500 东南侧,根据松岩冶金(全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平面规划图,总占地面积 330 亩,总要由厂房、

5、仓库、办公楼、宿舍楼及相关配套设施组成。该项目规划用地范围内没有自然保护区、没有地下文物及矿产资源分布。1.3.2 工程分析工程分析根据松岩冶金(全南)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平面规划图,拟建场址原始地面最高处标高为 305 米,最低标高为 287 米,拟建场址建设占用的土地为荒地。拟建场地总体北东部高,南西部低。根据平面规划图,确定拟建场地整平设计标高为 295m。场址区最大挖方高度为 10 米,填方区最大堆填厚度为 8 米。因此场3地平整将在场址周边形成挖方与填方边坡。人工边坡的形成有可能诱发边坡再造致灾。1.4 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评估级别与评估范围1.4.1 评评估估级别级别松岩冶金(全南)

6、材料有限公司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属较重要建设项目。拟建于一侵蚀残丘上,拟建区地形地貌条件中等复杂;出露的地层主要有花岗岩与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拟建区没有活动性断裂构造通过,遭受崩、滑、流、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地质环境条件较简单。依照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松岩冶金(全南)材料有限公司建设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等级为二级。1.4.2 评评估范估范围围根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本次评估调查范围基本上是从拟建场址边界至地表分水岭之间的区域,地表分岭较远时,按项目征地界限外扩 1km,确定评估边界,评估区总面积约 5.33km2。1.5 评估工作概况及质量评

7、述评估工作概况及质量评述1.5.1 评评估工作概况估工作概况评估工作分收集资料、野外调查、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制等三个阶段进行:收集收集资资料料前人在拟建场地附近进行过基础地质和水工环地质等地质研究工作,评估工作前期(2011 年 9 月 2 日9 月 4 日)对这些资料进行充分收集利用(表 1-1)。并在分析研究前人资料的基础上,对野外调查工作进行了周4密的部署。收集利用前人收集利用前人资资料情况一料情况一览览表表 表表 1-1野外野外调查调查项目组于 2011 年 9 月 6 日8 月 9 日期间完成了野外踏勘、调查和访问工作。完成调查面积约 5.33km2,调查点 13 处,其中:滑坡点 1

8、 处、环境地质点 6 个,沟谷泥石流调查点 2 个、斜坡点 2 个、拟切坡 2 处。资资料整理与料整理与报报告告编编制制野外调查工作结束后,项目组立即对原始资料进行室内整理工作,重点对建设项目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分析,并于 2011 年 9 月 9 日8月 22 日完成该项目建设用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和附图编制。1.5.2 质质量量评评述述评估工作充分收集利用了前人资料,并进行了详细的野外实地调查。序号资料名称完成时间成果比例尺调查单位1龙南县区域地质普查报告1982.31:20 万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2全南县区域水文地质普查报告1982.91:10 万江西省地质局水文地质大队3江西

9、省区域地质志1984.4江西省地质矿产局4江西省 1:50 万环境地质区划调查报告2000.91:50 万江西地质工程勘察院5江西省地震志2002江西省地震局6江西省全南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2005.101:10 万江西省赣南地质勘察院5野外调查底图为 110000 地形图,地质界线参照 150000 地形地质图在野外圈绘,调查点采用委托方提供的 110000 地形图结合 GPS 上图。拟切坡高度与填方厚度根据委托方提供的规划整平标高进行确定。野外调查目的明确,重点突出,调查范围、调查内容、控制程度符合有关技术要求和委托书要求。调查资料充分反映了拟建场地的地质环境条件基本特征和地质灾害发育

10、分布状况,可满足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要求。原始资料、报告均实行自检、互检,最终报告经院审查通过。6第二章第二章 地质环境地质环境条件条件2.1 气象、水文气象、水文2.1.1 气象气象评估区地处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区,日照充足,雨量丰沛,气候温和,无霜期长。据全南县气象台 19712004 年的气象资料,多年平均气温为18.6,其多年平均降雨量 1714.25mm,年最大降雨量 2463.3mm(1975 年),年最小降雨量 1160.1mm(1991 年),月最大降雨量 502.7mm(1989 年 5 月),日最大降雨量 183mm。年内降水分布不均,3、4、5、6 四个月为丰水期,降雨量占全年

11、的 52.0%;10、11、12 月及次年 1 月四个月为枯水期,降雨量仅占全年的 13.8%;其余月份为平水期。平均每年暴雨次数约 4 次,多出现在丰水期以及平水期的 7、8 月份,其特点是范围小、历时短、强度大。暴雨条件是引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的诱发因素。2.1.2 水文水文评估区地表水体不发育,只发育有季节性地表溪流,从拟建场地南西侧通过,雨季溪流流量由降雨汇集而成,平水期由溪流上游的地表山塘蓄水量补给,枯水季节基本断流。2.2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拟建场址位于山间沟谷地貌单元上,评估区周边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地形地貌条件较简单,分述如下:2.2.1 构造剥蚀丘陵评估区周边分布的构造

12、剥蚀丘陵海拔标高在 292472m,总体地势中7部低,北西部与南东部高,山坡多为凹坡,坡度一般在 2035 度,山坡上树木茂盛,水土持条件良好。2.2.2 山间沟谷呈树枝状发育,沟谷宽度 50100 米不等,沟底较平坦,为主要的农耕区,沟底标高 275287 米,沟谷中岩性上部为亚粘土,下部为含砾亚粘土,总厚 24 米。2.3 地层岩性地层岩性2.3.1 地层评估区出露地层较简单主要为第四系。1、第四系冲坡积(Q4aldl)分布在相对狭窄的沟谷中,沟谷宽度一般小于 100 米,谷中无长年性溪流,其主体成因既有冲积也有坡积所形成。岩性上部为浅黄、棕黄色亚粘土,下部为含砾亚粘土,局部有少量砂或粘土

13、砾土,总厚度 24 米。2、第四系残坡积(Qeldl) 分布在评估区的丘陵山坡及坡脚。岩性为一套棕黄棕红色亚粘土,含砾亚粘土,厚度 13 米。2.3.2 岩浆岩主要为燕山期晚期(3-2),岩性为花岗斑岩及二云母花岗岩、闪长岩,呈岩基或岩株产出,岩石风化强烈,强风化层厚度一般 58 米,局部达 15米。2.4 地质构造地质构造与地震与地震2.4.1 地地质质构造构造评估区在区域构造上处在南岭东西复杂构造带东段边缘,与武夷山新8化夏系隆起西缘交接复合影响部位,岩浆活动频繁,其中以纬向和华夏系构造最为发育,经历多次反复强烈的活动,组成境内构造骨架。据区域资料及现场调查评估区无断裂通过。2.4.2 地

14、震地震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及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62001),拟建场址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05g,设计特征周期为 0.35s。2.5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据含水层岩性特征和地下水赋存条件,评估区地下水可划分为松散岩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种地下水类型,分述如下:松散岩类孔隙水主要分布于山间沟谷中,含水层厚度较小,富水性差,单井涌水量一般小于 50m3/d,水位埋深 12m,水力性质为潜水。地下水除接受大气降水或农田灌溉用水入渗补给外,靠山坡地带同时也接受基岩裂隙水的侧向补给,其迳流途径短,水交替作用较强,动态受季节变化

15、而变化,以地下径流形式就近向河流排泄或以泉的方式出露于地表作为排泄去路。基岩裂隙水广泛分布于区内的丘陵中,含水岩组主要由燕山晚期花岗岩组成。地下水主要赋存于岩石的构造裂隙和风化裂隙之中,富水性较差,以潜水为主。地下水迳流模数 0.642.10l/skm2,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以 HCO-K-NaCa 型为主,次有 HCO-K+Na 型。基岩裂隙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迳流途径短,地下水流向与坡向9吻合,在沟谷、洼地、坡麓地带以泉或散流的形式就近排泄。2.6 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区域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评估区为构造剥蚀丘陵地形地貌区,山顶海拔标高在 292472m,相对高差 40200m。山体坡度一般

16、为 2035,局部稍陡。据江西省全南县地质灾害调查与区划报告(1:10 万),拟建区属崩塌、滑坡易发区。2.7 人为工程活动影响人为工程活动影响评估区主要分布有构造剥蚀丘陵地形地貌与山间沟从地貌。评估区人类工程活动对当地地质环境影响较小。拟建区北东侧在场地平整时,将形成人工切坡,在南西侧将形成人工堆填边坡,拟建工程建设将对附近区域地质环境产生影响,存在引发挖方边坡再造及填方边坡失稳的可能性。10第三章第三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3.1 滑坡滑坡本次野外调查和访问,评估区及其附近发现滑坡 1 处:H01 滑坡:位于拟建场址北东部约 100m 处,滑坡所处斜坡坡度 25,植

17、被发育一般,以少量松树和灌木为主,上覆残坡积层(Qedl)粘土碎石,厚12m,下伏强风化花岗岩。该滑坡因修路切坡引发,切坡坡度约 70,于2009 年 5 月降雨诱发,属岩土质滑坡。滑坡体形态不规则,滑体结构较为零乱,滑坡斜长约 50m,宽 20m,厚 1m,滑向 50, ,体积 150m3。目前滑体已清除,但痕迹依稀可见,该滑坡对拟建工程不具威胁。3.2 自然斜坡稳定性自然斜坡稳定性评估区属剥蚀地岗,山顶海拔标高在 292472m,相对高差40200m。山体坡度一般为 2035,局部稍陡,表层覆盖薄层残坡积土,植被较发育。自然斜坡的稳定性评估采用地质分析与量化打分相结合的方法。斜坡具有变形迹

18、象或为地层倾角小于坡角的顺向坡等情况时,视为稳定性差;表层为中更新统残积网纹红土,地形坡度小于或等于 15的自然斜坡,视为稳定性好。其它斜坡。根据影响斜坡稳定性的斜坡坡度、斜坡高度、斜坡结构类型、裂隙发育程度及岩体结构类型、软弱夹层、强风化带厚度等地质环境条件因子的特征按一定的权重进行量化打分,根据量化得分(K)的大小划分为稳定性差、稳定性中等和稳定性好三级,参评的因子及其量化标准见表 3-1。根据该方法对离拟建场地较近的 2 段自然斜坡稳定性进行评判,评判结果见表 3-2:11自然斜坡自然斜坡稳稳定性量化定性量化评评判判标标准表(岩土混合斜坡)准表(岩土混合斜坡) 表表 3-1 因子量级划分

19、评估因子权重特征得分特征得分特征得分斜坡坡度()0.16504.830503.2301.6斜坡高度(m)0.10503.020502.0201.0斜坡结构类型0.15顺向坡4.5斜向坡3.0逆向坡块状坡1.5裂隙发育程度及岩体结构类型0.14发育、散碎块4.2较发育块状、层状2.8不发育、层状、块状、块体状1.4软弱夹层0.17有5.1不连续3.4无1.7强风化带厚度(m)0.13103.95102.651.3残坡积厚度(m)0.1564.5363.031.5备注斜坡稳定性分级依据评价因子各项得分之和(K)大小确定:K23.4 稳定性差K=16.723.4 稳定性较差K16.7 稳定性好。 自

20、然斜坡自然斜坡稳稳定性定性评评判判结结果表果表 表表 32斜坡编号坡段长度(m)390540特征计分特征计分斜坡坡度()251.6201.6斜坡高度(m)803.0402.0斜坡结构类型顺向坡4.5顺向坡4.5裂隙发育程度及岩体结构类型不发育1.4不发育1.4软弱夹层不连续3.4不连续3.4强风化带厚度(m)582.6582.6评 判 因 子残坡积厚度(m)133.0133.0总分值19.518.512稳定性较差较差3.3 泥石流泥石流本次调查未见拟建区及附近区域有发生过泥石流的迹象。但拟建区周边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区,山间溪流发育、溪流纵坡降较大,溪流两侧山体组成基岩为燕山晚期花岗岩,地表浅部

21、岩石风化较强烈,评估区山间溪流沿岸山体斜坡上分布有一定厚度的松散风化层。评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暴雨多发地区,具备泥石流形成的三个条件。野外调查对距拟建区较近的两条山间溪流沟谷进行了泥石流易发性量化评估,评估结果为低易发等级。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拟建场地周边区域存在发生泥石流危害的可能性。3.4 地面塌陷地面塌陷本次调查评估区未发现地面塌陷现象。拟建场址下伏基岩为花岗岩,均为非可溶性岩石,拟建区及周边无地下采矿形成的采空区和其它地下洞室工程分布,不具备发生地面塌陷的条件。因此本项目建设遭受地面塌陷危害的可能性小。13第四章第四章 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预测评估4.1 拟建场址

22、边缘挖方边坡段稳定性分析拟建场址边缘挖方边坡段稳定性分析拟建场址将在规划整平标高(295)的基础上进行建设,场地整平至m295的情况下,在场址北东边缘形成挖方边坡,分别编号为mRBP1RBP2,现对上述挖方坡稳定性,采用地质分析为主,其次运用影响因子量化评价的方法进行评估,评判标准见表 4-1,依据该方法对拟建场址挖方坡段进行量化评估,评估结果见表 4-2。由评估结果可知,上述挖方边坡段 1 段为稳定性差,1 段为稳定性较差。工程切坡工程切坡稳稳定性量化定性量化评评判判标标准表(岩土混合斜坡)准表(岩土混合斜坡) 表表 4-1因子量级划分评估因子权重特征得分特征得分特征得分斜坡坡度()0.14

23、504.230502.8301.4斜坡高度(m)0.12503.620502.4201.2拟切坡坡度(m)0.14603.330602.2301.1拟切坡高度(m)0.12154.25152.851.4斜坡结构类型0.12顺向坡4.2斜向坡2.8逆向坡、块状坡1.4裂隙发育程度及岩体结构类型0.12发育、散碎块3.6较发育块状、层状2.4不发育、层状、块状、块体状1.2软弱夹层0.11有3.3不连续2.2无1.1强风化带厚度(m)0.11103.35102.251.1残坡积厚度(m)0.1263.6362.431.2备注切坡稳定性分级依据评价因子各项得分之和(K)大小确定:K23.4 稳定性差

24、;K=16.723.4 稳定性较差;K16.7 稳定性好。14 场场 地地 周周 边边 拟拟 切切 坡坡 稳稳 定定 性性 评评 判判 结结 果果 表表 表表 4-24.2 填方地基及填方边坡稳定性填方地基及填方边坡稳定性拟建场址原始地面标高在 287305 米。拟建场地规划整平设计标高为 295m,场地平整,在拟建场地中部至南东、南西部需进行填方,填方厚度一般 38m,场地平整后将在拟建场地南西侧与东南侧形成填方边坡,填方边坡高约 58m。场地平整后,场地挖方与填方同时存在,且填方厚度差异较大,存在诱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工程建设时,应注意研究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应注意填方区与挖方区连接部位

25、的嵌合,清除原斜坡上浮土。应采用分层铺填,分层夯实的方法进行填方工程,并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增加填土与斜坡摩擦力、粘合力,防止填方地基顺原斜坡岩土界面下滑造成危害;拟建区北东境界边缘附近分布有水塘,应采取相应措施,清除水塘中黑色淤泥土,换填低压缩性砂性土,并压实填土,根据场地具体部位的地形地质条RBP1 段挖方边坡RBP2 段挖方边坡评估因子权重特征得分特征得分斜坡坡度()0.12302.8251.4斜坡高度(m)0.11803.6502.4切坡高度(m)0.120102.8062.8切坡坡度()0.11653.3653.3斜坡结构类型0.13顺向坡4.2顺向坡4.2裂隙发育程度及岩体结构类型0.

26、10较发育,散碎块2.4较发育,散碎块2.4软弱夹层0.10无1.1无1.1强风化带厚度(m)0.1058m2.258m2.2残坡积厚度(m)0.1113.0m1.212.0m1.2评判结果K=23.6,稳定性差K=21.0,稳定性较差16件,合理选择建筑物基础类型,以防止不均匀沉降对拟建工程造成危害。17第五章第五章 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综合评估及防治措施5.1 项目工程拟建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估项目工程拟建区地质灾害易发性综合评估5.1.1 易易发发分区分区评评价原价原则则与方法与方法地质灾害易发性分区以地质分析法为主(主要依据区内地形地貌条件、岩土体情况及致灾外动力因素),结合地质灾害发

27、育现状,将地质灾害形成发育地质环境条件相近、人类工程活动强度差异不大、灾害发育强度相似的单元体划分为同一分区。具体分区方法如下:5.1.2 崩塌、滑坡易崩塌、滑坡易发发性区划原性区划原则则与方法与方法区内崩塌、滑坡灾害,其易发性分区主要根据地形地貌、岩土体情况、区域降雨因素及地质灾害(崩滑)发育强度等多项内容进行综合评判,其中三项达到即可,根据该区地质环境条件,降雨因素相近,且都达到诱发崩塌、滑坡的降雨强度,因此主要根据地形坡度、地形高差与岩土体条件划分崩塌、滑坡易发程度,各要素对应关系见下表 5-1。 地地质质灾害(崩滑)易灾害(崩滑)易发发性分区性分区标标准表准表 表表 5-1易发性分区

28、评 价 因 子易发区较易发区少发区第四系残坡积厚度(m)6363岩体强度软岩软硬岩互层硬质岩强风化厚度(m)105105软弱夹层有不连续无斜坡结构类型顺向坡斜向坡逆向坡岩土体情况岩层倾角()20102010坡度()25102510地形地貌条件坡高(m)50205020地质灾害(崩滑)发育强度(点密度个/10Km2)强(10)中(110)弱(1)注:崩、滑发育强度主要考虑崩、滑发育强度现状与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强度两个因数,其结果虽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崩滑)易发性,但可以研究地质环境条件和人类工程活动不确定的情况对地质灾害(崩滑)易发性的影响,采取地质单元类比法,预测未来

29、地质灾害(崩滑)的易发程度。185.1.3 崩滑地崩滑地质质灾害易灾害易发发程度分区程度分区评评估估5.1.3.1 基本要素基本要素说说明明决定区内崩、滑易发程度的地形坡度坡高、岩土体情况及崩、滑发育强度在空间上有其一定规律性,具体说明如下:( (1) )地地形形地地貌貌条条件件区区划划拟建工程建筑物将在场地整平至 295 米标高水平上新建,因此,除在场地四周局部存在发生挖填方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外,拟建场址大部分区域不存在遭受山体崩塌、滑坡危害作用。( (2) )岩岩土土体体情情况况拟建区地层岩性为燕山期花岗岩,强风化带厚度一般 58m。第四系残坡积厚度一般 13m。场址区地基条件较好。5.1.

30、3.2 崩、滑地崩、滑地质质灾害易灾害易发发程度分区程度分区评评估估根据上述分析,评估区可划分为崩、滑低易发区和填方不均匀沉降危害较易发区,分述如下:( (1)崩滑地)崩滑地质质灾害灾害较较易易发发区区主要分布在拟建场地周边边缘部位,拟建区周边为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区,地形坡度一般 2035,上覆第四系残坡积厚度一般 13m,局部地段较厚,下伏基岩为花岗岩,强风化带厚一般 58m。本项目在场地平整后,将形成 2 段挖方边坡,2 段填方边坡。2 段挖方边坡经稳定性量化预测评估,1 段为稳定性差,1 段为稳定性较差;2 段填方边坡经稳定性量化预测评估,稳定性均为较差;因此,挖填方边坡在降雨条件下诱发崩

31、滑灾害可能性较大,属崩、滑灾害较易发区。19( (2)填方不均匀沉降危害)填方不均匀沉降危害较较易易发发区区分布于拟建场址中部至南东、南西部区域。由于原始地形标高差异,使得拟建场地内的填方厚度差异较大,因此在未来建筑物荷载作用下,地基岩土体将发生明显的不均匀沉降。因此拟工程建筑遭受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可能性较大。如不采取预防措施,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将引起建筑物发生倾斜、墙体开裂,甚至倒塌工程事故。因此将填方区划分为不均匀沉降危害较易发区。5.2 拟建场地建设适宜性拟建场地建设适宜性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简单,根据综合评估结果,拟建区除周边部位局部存在工程切坡诱发边坡再造的可能性及堆填边坡失稳的可能性外,

32、拟建区大部分地区遭受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危害的可能性小。场址填方区堆填厚度差异较大,存在发生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可能性较大。但通过在工程建设中选择合理的基础型式,采取能架越与调整不均匀沉降的建筑物上部结构型式,可以预防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物的危害。在拟建区周边挖填方形成的人工边坡段采取相应支护措施后,拟建场地基本适宜本项目建设。5.3 防治措施防治措施地质灾害的防治原则是“以防为主,防治结合”,针对评估区内拟建工程,建议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对场地整平,挖、填方形成的人工边坡,采取相应支护措施,防止人工边坡再造致灾;在填方区堆填厚度差异较大,存在有地基不均匀沉降的区段,工程建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

33、采取分层回填、夯实的方法进行填方20工程施工。还应注意填方与挖方区连接部位的嵌合,清除原斜坡上浮土。并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增加填土与斜坡摩擦力、粘合力,防止填方地基顺原斜坡岩土界面下滑造成危害;对拟建区北东境界边缘分布的水塘,应采取相应措施,清除水塘中的黑色淤泥土,换填低压缩性砂性土,并压实填土,以防止不均匀沉降对拟建工程造成危害。2、在拟建区范围内加强工程勘察工作,以查明拟建区岩土层时代、岩性结构、厚度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岩土设计参数,为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提供地质依据。21第六章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结论与建议6.1 结论结论松岩冶金材料(全南)有限公司生产基地项目为较重要建设项目,评估区出露地层为第四

34、系及岩浆岩,地质环境条件中等复杂,其评估级别定为二级。 据野外调查,评估区发现有滑坡1 处,但对拟建工程不具威胁。在评估区选择了 2 段相对较为高陡且离拟建区较近的自然斜坡稳定性进行了评判,2 段自然斜坡稳定性均为较差,对拟建工程有一定威胁。拟建场址周边附近区域属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区,山间溪流不甚发育、两侧山体组成基岩为燕山期花岗岩,地表浅部岩石风化较强烈,山间溪流沿岸山体斜坡上分布有一定厚度的松散风化层。评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属暴雨多发地区,具备泥石流形成的三个基本条件。因此,根据以上分析,拟建场地周边区域存在发生泥石流危害的可能性。拟建场址周及边附近区域分布的地质体主要为燕山期花岗岩与第

35、四系松散堆积层,均为非可溶岩,区内无地下采矿史,也无地下人防工程与其他地下硐室工程分布,不具备发生地面塌陷的条件,拟建场地不会遭受地面塌陷的危害。拟建场地整平后将形成的 2 段高度不等的切坡,1 段拟切坡稳定性差,1 段拟切坡稳定性较差。填方区主填方厚度 38m,场地整平后,将在填方区边界形成填方边坡 2 段,局部填方厚度较大,存在发生地面不均匀沉降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可能;填方边坡存在发生崩滑的可能。20经综合评估分析,评估区分为崩滑地质灾害较易发区和填方不均匀沉降较易发区,较易发区在人工切坡、填方工程影响下,处理不当,可能诱发崩滑灾害。在对场地周边人工边坡进行有效支护及合理选择建筑物基础类型,

36、并采取预防建筑物不均匀沉降措施的前提下,拟建场地基本适宜本项目的建设。6.2 建议建议拟建区整平后场地边界形成的切坡,在设计施工中应严格按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合理确定边坡坡率,同时应做好排水和坡面防护设施。拟建建筑物,存在遭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危害的可能性较大,场地平整时应采用分层铺填,分层夯实的方法进行填方工程,并采取一定工程措施增加填土与斜坡摩擦力、粘合力,防止填方地基沿填方与挖方区岩土界面下滑造成危害;拟建场址北东境界附近区域分布有水塘,填方时应先清除塘底淤泥及压实填土,并根据场地具体部位的地形地质条件,合理选择建筑物基础类型,以防止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拟建工程造成危害。在拟建区范围内加强工程勘察工作,以查明拟建区岩土层时代、岩性结构、厚度及物理力学性质等岩土数,为移民新村施工图设计提供地质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