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专题12页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2519281 上传时间:2022-03-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专题12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专题12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专题12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专题12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专题12页(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精品资料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古诗文)5.伤仲永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一、词语积累。(一)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众人。( )(二)一词多义。自:1.并自为其名( ) 2.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闻:1.余闻之也久( ) 2.不能称前时之闻( ) 其:1.其诗以养父母( ) 2.稍稍宾客其父( ) 然:1.父利其然也( ) 2.泯然众人矣( )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 ) 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 (三)重点字词解释。世隶耕 ( ) 未尝识书具 ( ) 并自为其名 ( ) 指物作诗立就( ) 稍稍宾客其父 ( ) 或以钱币求之 ( )环谒于邑人 ( ) 不能称前时

2、之闻( ) 泯然众人矣 ( )受之于天 ( ) 贤于材人远矣 ( ) 得为众人而已耶( ) (四)词类活用。1.邑人奇之: 2.宾客其父:3.利其然: 4.父异焉:二、重点句子翻译。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2.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3.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4.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5.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6.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三、问题探究。1.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

3、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E.“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2为什么祥写方仲永才能初现时的情形?3.方仲永由神童沦为平庸之辈的原因是什么?作者怎样看待? 4.“余闻之也久”在本文叙事中有何作用?5.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 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 之情。第二部分:比较阅读比较一【甲】伤仲永【乙】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

4、,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注患:担心 俟s:等待。 讽诵:出声诵读,抑扬顿挫地诵读。 博闻强志:形容见闻广博,知识丰富,记忆力强。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思。 (1) 稍稍宾客其父( ) (2) 泯然众人矣( ) (3)尝主编资治通鉴( ) (4)及长,遍览古籍( ) 2下列带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未尝识书具 尝主编资治通鉴 B.并自为其名 为一时之名臣C.即书诗四句 书不可不成诵 D.或以钱币乞之 或中夜不寝时3.翻译下列句子。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

5、环谒于邑人,不使学。4.方仲永从五岁起就能“指物作诗立就”,可到十二三岁时却_(用自己的话作答),到了二十岁时居然_(用自己的话作答)。作者运用的_表现手法,有力地表现了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 5.试比较仲永与司马光两人的不同经历,并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启示。 比较二【甲】伤仲永【乙】戴安道就范宣学,视范所为:范读书亦读书,范抄书亦抄书。惟独好画,范以为无用,不宜劳思于此。戴乃画南都赋图,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注释】戴安道就范宣学:戴安道和范宣均为我国晋代人名。 咨嗟:赞叹。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贤于材人远矣 ( ) 不宜劳思于此老 ( )2.翻译下列句子。得为众人而已耶?

6、范看毕咨嗟,甚以为有益,始重画。3.甲文借事说理,以方仲永天资非凡最终“泯然众人”的实例,说明了 ;乙文则直接写出了戴安道和范宣师生之间 的过程。比较三【甲】伤仲永【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邑人奇之 ( ) 非淡泊无以明志 ( )2翻译下列句子。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3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共同观点相通之

7、处:根据(或理由):4两文在写法上各有什么特点?比较四【甲】伤仲永【乙】李贺作诗七岁能辞章,韩愈、皇甫湜始闻未信,过其家,使贺赋诗,援笔辄就如素构(早就构思好的),自目曰高轩过。二人大惊,自是有名。每旦日出,骑弱马,从小奚奴,背古锦囊,遇所得,书投囊中。未始先立题然后为诗,如他人牵合程课者。及暮归,足成之。非大醉、吊丧日率如此。过亦不甚省。母使婢女探囊中,见所书多,即怒曰:“是儿要呕心乃已耳!” 【注释】 皇甫湜(sh):唐朝著名文学家,古文运动的参与者。著有普察集。 高轩过(xun):题目名。意思是高贵的车子来临,指韩皇二人来访。 奚奴(x):童仆,奴仆。 程课:固定的格式。1.方仲永与李贺

8、的共同点是: 2.仲永最后的结局是“泯然众人矣”,而李贺成了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童年时的相同点和成年后的不同结果给你的启发是:3.将下列文言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稍稍宾客其父。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3)是儿要呕心乃已耳!4.李贺作诗选段中与伤仲永一文中“指物作诗立就”一句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比较五【甲】伤仲永【乙】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箸箅,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箪,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志之。”二子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

9、但糜自可,何必饭也?”(选自世说新语)注释:箅:蒸锅中的竹屉。馏:蒸饭。糜:粥。更相易夺:互相修整缺漏。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未尝识书具( ) 稍稍宾客其父( )俱委而窃听( ) 尔颇有所识不( )2“联系比较”也是学习古文的好方法,请你用此方法完成(1)(3)小题。(1)找出与乙文“乃俱窃听”中“乃”字用法相同的一项:( )A.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B.(曹刿)乃入见C.家祭无忘告乃翁 D.奶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联系“瞬息可就”、“一蹴而就”等词语,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3)联系成语词典中“纤悉无遗”的解释,翻译“言无遗失”。【纤悉无遗】纤悉:细微详尽;遗:遗漏。意思为:

10、一点都没有遗漏。【言无遗失】3. “读文品人”能帮助我们更好理解古文的内容。请通读甲乙两文,完成(1)(2)小题。(1)乙文中,陈元方兄弟俩为什么会蒸饭成粥?(要求用原文的句子回答)(2)同样是天资聪颖的孩子,仲永长大后“泯然众人矣”,元方兄弟长大后以博学多才而天下闻名。结合甲乙两文中两位父亲的做法,分析原因。比较六【甲】伤仲永【乙】革(人名,江革)幼而聪敏,早有才思,六岁便属文(写文章),柔之(江革之父江柔之)深加赏器,曰:“此儿必兴吾门。”九岁丁父艰(父亲去世),与弟观(江观)同生(孪生兄弟),少孤贫,傍无师友(读书没有师友指点),兄弟自相训勖(督促、勉励),读书精力不倦。十六丧母,以孝闻

11、。 服阕(服孝期满)与观俱诣太学,补国子生,举高第。齐(南朝齐)中书郎王融、吏部谢朓雅相钦重(敬重)。朓尝宿卫(值夜班 ),还过江革,时大雪,见革弊絮单席,而耽学不倦,嗟叹久之,乃脱所著襦,并手割半毡与革充卧具而去。(梁书江革传)1解释句中加粗字的意思。(1)柔之深( )加赏器 (2)服阕与观俱( )诣太学 (3)还过( )江革 (4)见革弊( )絮单席 (5)耽( )学不倦 (6)乃脱所著( )襦2幼年的江革与幼年的方仲永个人天赋是否相同?请简述理由。 3长大后的江革和方仲永情况是不相同的,请具体说说不同点体现在哪几方面? 4从江革和方仲永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来看,你最受启发 的是什么?比较七

12、 甲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节选自伤仲永) 乙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而难成。久处一方,则习染而不自觉。不幸而在穷僻之域,无车马之资,犹当博学审问,古人与稽,以求其是非之所在,庶几可得十之五六。若既不出户,又不读书,则是面墙之士,虽有子羔、原宪之贤,终无济于天下。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夫以孔子之圣,犹须好学,今人可不勉乎? (节选自顾炎武与友人书) 注解孤陋片面、浅陋。资盘缠。审详细。

13、稽探究、考察。庶几差不多。子羔、原宪孔子的弟子。邑地方,丘孔子。勉勤勉,努力。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 卒之为众人( ) 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不幸而在穷僻之域( ) 终无济于天下( ) 2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人之为学,不日进则日退。 3甲文谈“成才”,乙文谈“做学问”,二者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谈谈具体有什么不同。 4甲乙两文都具有较强的议论性,试分别概括两文所论述的主要内容。 甲文: 乙文: 10.木兰诗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一、词语积累。 (一)重点词语。1.木兰当户织 2.惟闻女叹息惟 3.军书十二卷 4.阿爷无大儿 5.

14、愿为市鞍马 6.旦辞爷娘去7.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8.朔气传金柝 9.木兰不用尚书郎10.出郭相扶将 11.著我旧时裳 12.当窗理云鬓 13.对镜帖花黄 14.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5.双兔傍地走 (二)词类活用。 (1)策勋十二转( ) (2)愿为市鞍马( ) (三)一词多义。 市:(1)东市买骏马( ) (2)愿为市鞍马( ) 将:(1)将军百战死( ) (2)出郭相扶将( ) 帖:(1)昨夜见军帖( ) (2)对镜帖花黄( ) (四)古今异义。 1.卷卷有爷名(古义: 今义: ) 2.双兔傍地走(古义: 今义: ) 3.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古义: 今义: ) 4.木兰当户织(古义:

15、 今义: ) (五)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通,意思是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通,意思是 二、翻译下列句子。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三、问题探究。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一句的修辞方法是 ,写出了 。2两组“旦辞暮至”写出了 。3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5“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

16、,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6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7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你是怎样理解的? 四、按要求默写。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2.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3.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4.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5.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第二部分:比较阅读【甲】木兰诗【乙】木兰者,古时一民间女子也。少习骑,长少而益精。值可汗点兵,其父名在军书,与同里诸少年皆次当行。其父以老病不能行。木兰乃易男装,市鞍马,代父从军,

17、溯黄河,度黑山,转战驱驰凡十有二年,数建奇功。嘻!男子可为之事女子未必不可为,余观夫木兰从军之事因益信。1.解释加点词语市鞍马 ( ) 长而益精 ( )2.请找出这段文章的主旨句,并写出木兰诗之中与之相似的句子。主旨句_木兰诗中的句子_3.木兰诗中与本文“溯黄河,度黑山”相照应的句子是_,_.15.孙权劝学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二、词语积累。 1.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掌事( ) 但当涉猎( ) 刮目相待( ) 肃遂拜蒙母(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蒙乃始就学( ) 及鲁肃过寻阳( ) 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2.一词多义。 当:

18、1.当涂掌事( ) 2.但当涉猎( ) 见:1.见往事耳( )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乃:1.乃不知有汉( ) 2.蒙乃始就学( ) 以:1.蒙辞以军中多务( ) 2.自以为大有所益( )3.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 今义: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 今义: ) 见往事耳(古义: 今义: )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 今义: ) 三、翻译下列各句。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5.蒙辞以军中多务 6.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四、回答下列问题。 1.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19、2.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孙权用什么方法劝吕蒙学习的? 3.找出鲁肃赞扬吕蒙的语句,并指出这里是什么描写?其作用是什么? 4.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5写出自本课的成语:第二部分:比较阅读比较一【甲】孙权劝学【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秉烛夜读【注】安:哪里。疑问代词。戏:取笑。安敢:怎么敢。疑问副词。孰与昧行乎:与摸黑行走相比

20、,那一个(更好)呢?昧:黑暗。1. 解释加点词。(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 (2)及鲁肃过寻阳 ( )(3)恐已暮矣 ( ) (4)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 2.翻译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3.晋平公担心学不好的理由是 。吕蒙不愿学的理由是 。(每个所填不超过5个字)4.两文都是谈学习,共涉及四个人,读完后你得到什么启发? 比较二【甲】孙权劝学【乙】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

21、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解释加点词。(1)但当涉猎 ( )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邴原少孤 ( ) (4)欲书可耳 ( )2.翻译句子。(1)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2)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 3. 甲乙两文的内容都与学习有关。甲文侧重 。乙文侧重 。比较三【甲】孙权劝学【乙】濮州刺史庞相寿坐贪污解任,自陈尝在秦王幕府。上怜之,欲听还旧任。魏征谏曰:“秦王左右,中外甚多,恐人人皆恃恩私,是使为善者惧。”上欣然纳之,谓相寿曰:“我昔为秦王,乃一府之主;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大臣所执如是,朕何

22、敢违!”赐帛遣之。相寿流涕而去。1.解释加点词。(1)但当涉猎 ( ) (2)非复吴下阿蒙( )(3)是使为善者惧。( ) (4)相寿流涕而去( )2.翻译句子。(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今居大位,乃四海之主,不得独私故人。 3.文中吕蒙与李世民有什么相同的品行?能反映这种品行的历史故事还有不少,试举一例。 4.联系实际,谈谈从故事中得到的启示。比较四【甲】孙权劝学【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为崔道固城局

23、参军,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能做露布,唯傅修期耳。”1. 解释加点的词。(1)卿言多务,孰若孤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3)寻复南奔 (4)涉猎经史,兼有才干2. 翻译句子。(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3. 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4. 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5. 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比较五 甲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

24、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颜回好学【注:回:颜回,又称颜渊,是孔子的弟子。蚤:同“早”。恸:哀痛之至。贰:重复。亡:同“无”。】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即更刮目相待( )门人益亲( ) 不迁怒,不贰过。( )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不迁怒,不贰过。 3.请写出与甲段文字相关的成语。你还知道与好学相关的成语吗?请举一例。 4.读了甲、乙两段文字,你有何感想?

25、比较六【甲】孙权劝学【乙】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注释:行:行为,操行。 澹泊:也写作“淡泊”,清心寡欲,不追求名利。 淫慢:过渡怠惰。淫,过度,慢,怠惰,不勤勉。 险躁:过分急躁。 治性:约束自己的性情。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孙权劝学的内容。 2.仔细阅读诫子书一文,说说诸葛亮写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C.当窗

26、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4.翻译下列句子。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5.读了以上两篇短文后,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请就其中一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6.两文关于学习所持观点的相通之处是什么?其根据(或理由)各是什么?共同观点相通之处: 20.口技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一、词语积累。 1.重点词语。 (1)会宾客大宴( ) (2)众妙毕备( ) (3)宾客意少舒( ) (4)不能名其一处也( )2.词类活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 ) 妇抚儿乳( ) 宾客意少舒( ) 不能名其一处( ) 3.古今异义。 会宾客大

27、宴(古义: 今义: )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古义: 今义: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古义: 今义: ) 几欲先走(古义: 今义: ) 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古义: 今义: ) 两股战战(古义: 今义: ) 几欲先走(古义: 今义: ) 虽人有百手(古义: 今义: )宾客意少舒(古义: 今义: ) 4.一词多义。 指:1.手有百指( ) 2.不能指其一端( ) 绝:1.以为妙绝( ) 2.群响毕绝( ) 妙:1.众妙毕备( ) 2.以为妙绝( ) 坐:1.满坐寂然( ) 2.众宾团坐( )乳:1.妇抚儿乳( ) 2.儿含乳啼( )5. 通假字 满坐寂然( )二、把下列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1)少顷,但

28、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三、文章正面描写了 ,侧面描写了 ,都是为了突出 。第二部分:比较阅读比较一【甲】口技【乙】 乔山人善琴 (清 徐珂)国初,有乔山人者善弹琴。精于指法,尝得异人传授。每于断林荒荆间,一再鼓之,凄禽寒鹘,相和悲鸣。后游郢楚,于旅中独奏洞庭之曲。邻媪闻之,咨嗟惋叹。既阕,曰:“吾抱此半生,不谓遇知音于此地。”款扉扣之。媪曰:“吾夫存日,以弹絮为业。今客鼓此,酷类其声耳。”注释: 鹘(g):一种凶猛的鸟。 郢楚:即楚郢,古地名,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都城。 媪(o):老妇人。 阕:止息,终了。 款扉:款,敲;

29、扉,门。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A.便有妇人惊觉欠伸( )B.几欲先走( ) C.款扉扣之( ) D.今客鼓此( )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思、用法不相同的一项。 ( )A.无敢哗者/念无与为乐者 B.以为妙绝/愚以为宫中之事C.以弹絮为业/以丛草为林 D.酷类其声耳/其真无马邪3.用现代汉语解释【甲】文中画线的句子。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4.请用自己的话依次概括【甲】文中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 第一个场面: 第二个场面: 第三个场面:5.试设想一下:【乙】文中乔山人听了邻媪的回答后,心里会怎么想? 6.【甲】【乙】两文都用了侧面烘托的表现手法。请从【乙】文中举一个例子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比较

30、二【甲文】口技【乙文】顷之,女子推帘,呼病者授药并方。反身入室,即闻三姑作别,三婢作别,小儿哑哑,猫儿唔唔,又一时并起。九姑之声清以越,六姑之声缓以苍,四姑之声娇以婉,以及三婢之声,各有态响,听之了了可辨。群讶以为真神。而试其方亦不甚效。此即所谓口技,特借之以售其术耳。然亦奇矣!(选自蒲松龄口技)注释:清以越:轻亮而高扬。缓以苍:缓慢而苍老。娇以婉:娇柔而和婉。了了可辨:明白清晰的样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众妙毕备 (2)不能名其一处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译文: 两股战战,几欲先走。译文: 答: 3.乙文中口技表演者的技艺可以用

31、甲文中 一词来概括。 4.甲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宾客无不几欲先走)对刻画口技表演者起什么作用?请从乙文中找出具有同样作用的一句话并写在下面。 答: 比较三【甲】口技【乙】扬州郭猫儿,善口技。庚申,余在扬州,一友挟猫儿同至寓。比晚酒钳,郭起请奏薄技,于席右设围屏,不置灯烛,郭坐屏后,主客静听。 久之,无声。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俄闻父呼其子曰:“天将明,可以宰猪矣。”其子起至猪圈中饲猪,则闻群猪争食声,吃食声,其父烧汤声,进火倾水声。其子遂缚一猪,磨刀声,杀猪声,出血声,浔剥声,历历不爽也。父又谓子:“天已明,可卖矣。”闻肉上案声,即闻有卖肉数钱声,有买猪首者,有买猪腹脏者,又买肉者。正

32、在纷纷争闻不已,砉然一声,四座俱寂。 【注释】庚申:清康熙19年。挟:邀请,偕同。薄技:鄙薄的技艺,郭对自己技艺的自谦。浔(xn):褪毛的声音。历历不爽:清清楚楚,没有一处不像的。 砉(hu)象声词,形容迅速动作的声音。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会宾客大宴 会: (2)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3)于席右设围屏 于: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2)少之,群鸡乱鸣,其声之种种各别。3.甲文的开头和结尾分别交代了表演道具的简单,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什么作用?4请用简明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文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5.请比较【甲】【乙】两文在写法上的不

33、同点。 25.短文两篇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与日逐走( ) 河( )渭不足 北( )饮大泽 弃其( )杖2翻译下列句子。(1)夸父与日逐走,入日 (2)弃其杖,化为邓林 (3)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4)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西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3.如何理解共工怒触不周山中结尾的两句话? 4从夸父逐日这个古代神话中,你了解到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愿望和精神? 5.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第二部分:比较阅读【甲】夸父逐日【乙】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

34、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注释:发鸠(ji)之山:山名,旧说在今山西省长子县西。柘(zh)木:柘树,桑树的一种。 文首:头上有花纹。 其鸣自洨(xio):它的叫声很像自己呼叫自己。 少女:小女儿。 堙(yn):填塞,堵塞。1下列加点词词义最不接近的一组是( )(1)女娃游于东海 饮于河渭 (2)弃其杖 其状如乌(2)化为邓林 故为精卫 (4)赤足 何谓不足2.翻译句子。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 未至,道渴而死3夸父和精卫有什么共同之处? 30.狼第一部分:知识点梳理一、词语积累。 1.重点词语 缀行甚远( ) 屠惧,投以骨( )(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屠大窘

35、,恐前后受其敌( ) 顾野有麦场( ) 场主积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 ) 一狼径去( ) 屠暴起( )目似瞑,意暇甚( )( ) 又数刀毙之( ) 止露尻尾( )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 狼亦黠矣( ) 只增笑耳( )苫蔽成丘( ) 2.词类活用。 (1)其一犬坐于前( ) (2)一屠晚归( )(3)一狼洞其中( ) 恐前后受其敌( )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 狼不敢前( ) 3.一词多义。 止:止有剩骨( ) 一狼得骨止( ) 敌: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 之:久之(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 又数刀毙之(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意:意暇甚( )

36、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 前:其一犬坐于前( ) 狼不敢前( ) 其:恐前后受其敌( )场主积薪其中( ) 屠乃奔倚其下( ) 其一犬坐于前( ) 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 以:意将遂入以攻起后也( ) 盖以诱敌( ) 4.古今异义。 止增笑耳( ) 屠自后断其股( )5.通假字。止有剩骨( ) 二、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三、回答问题。1.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 。3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第二部分:比较阅读比较一

37、【甲】狼【乙】两牧竖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竖于树上扭小狼蹄、耳,故令嗥;大狼闻声仰视,怒奔树下,号且爬抓。其一竖又在彼树致小狼鸣急。狼闻声四顾,始望见之;乃舍此趋彼,跑号如前状。前树又鸣,又转奔之。口无停声,足无停趾,数十往复,奔渐迟,声渐弱;既而奄奄僵卧,久之不动。竖下视之,气已绝矣!【注释】牧竖:牧童。竖,童仆。 跑:兽类用足扒土。同“刨”。 奄奄:气息微弱的样子。1.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狼之并驱如故 故令嗥B目似瞑,意暇甚 意甚仓皇C狼不敢前 跑号如前状 D相去数十步 一狼径去2.用现代

38、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2)竖下视之,气已绝矣! (3)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3.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4.比较阅读【甲】【乙】两文,下面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A甲文主要表现狼的贪婪、凶残、狡诈和愚蠢;乙文则从大狼身上体现伟大的母爱。B甲乙两文在刻画狼时,都运用了动作和神态描写。C甲文表现狼的狡诈时主要写两狼配合,一明一暗地“诱敌”;乙文中开篇写“谋分捉之”,以下从狼的侧面处处体现了“谋”的结果。D两文的语言都简练而生动,都运用了比喻和描写。5.同是人与狼的较量,屠户与牧竖对狼的做法,

39、你更赞同哪一种?为什么?比较二【甲】狼【乙】有富室,偶得二小狼,与家犬杂畜,亦与犬相安。稍长,亦颇驯,竟忘其为狼。一日,主人昼寝厅事,闻群犬呜呜作怒声,惊起周视无一人。再就枕,将寐,犬又如前。乃伪睡以俟,则二狼伺其未觉,将啮其喉,犬阻之,不使前也。乃杀而取其革。此事从侄虞敦言:“狼子野心,信不诬哉!”然野心不过遁逸耳。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更不止于野心矣。兽不足道,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注释 杂畜:混在一起喂养。就:接近,靠近。伺:看,偷看。未觉:没有醒。信不诬哉:确实没有诬蔑它们。遁:隐,消失。逸:逃走。阳:表面上。阴:暗地里。不测:险恶难测的居心。(1)目似瞑 ( ) (2)眈眈相向 (

40、)(3)将啮其喉 ( ) (4)此人何取而自贻患耶 ( )2.下列带点词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A.乃悟前狼假寐 不使前也 B.犬阻之 其一犬坐于前C.乃悟前狼假寐 乃伪睡以俟 D伺其未觉 将啮其喉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1)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2)阳为亲昵,而阴怀不测。 4.甲、乙两段文字写出了狼的什么共同特征?作者对狼分别持怎样的态度?比较三【甲】有屠人货肉归。日已暮,欻(,突然)一狼来,瞰担上肉,似甚垂涎,随屠尾行数里。屠惧,示以刃,少却。及走,又从之。屠思狼所欲者肉,不如悬诸树而蚤(同“早”)取之。遂钩肉翘足挂树间,示以空担,狼乃止。屠归,昧爽(天刚亮)往取肉,遥望树上悬巨物,

41、似人缢死状。大骇逡巡,近视则死狼也。仰首细审,见狼口中含肉钩,刺狼腭,如鱼吞饵,时狼皮价昂,直十余金,屠小裕焉。【乙】狼1.甲、乙两文都选自聊斋志异,其作者为 朝的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及走,又从之 ( ) 直十余金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 其一犬坐于前 ( )3.甲、乙两文的情节都围绕屠户和狼的斗争展开,故事的开端点明的时间都是 ,地点都是 ;甲文表现的是屠户和 狼的斗争,乙文表现的是屠户和 狼的斗争。4.甲、乙两文在故事的发展部分都刻画了屠户的心理活动,所用的相同的一个词是“ ”。5.甲、乙两文在刻画屠户的同时,也刻画了狼,两文都表现了狼的 ;但甲文同时也表现了狼的 ,乙文则突出了狼的 。6.甲文中的屠户最终取得胜利,显示了他的 ,乙文中的屠户刀劈两狼突出了他的 。7.乙文后面有一段作者对故事的评论,这段评论的作用是 ,评论的原文是“ , , ? 。”如果给甲文也加一段与乙文相类的评论,该怎样说?最新精品语文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