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时期邮驿【优选材料】

上传人:8** 文档编号:62419129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秦汉时期邮驿【优选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秦汉时期邮驿【优选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秦汉时期邮驿【优选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秦汉时期邮驿【优选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汉时期邮驿【优选材料】(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论秦汉邮驿制度 摘要:秦汉两个王朝的强大,邮驿发展对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邮驿系统的效能,可以体现社会交通条件的优劣和政治制度的强化。交通的进步,是人类迈上文明阶梯最基本的条件之一;制度的健全,是一个王朝专制集权的体现。中国邮驿系统较早形成,较早具备了相对完备的结构形式。秦汉时期,正是邮驿制度得到充分发展和展现其所效能的时期。 【关键词】 秦汉 邮驿 发展 交通 制度 邮传发达的今天,已经不再需要飞鸽传书或是快马加鞭去传递我们想要通知的信息。在我国古代,把骑马送信称为邮驿。邮驿的发展,从禅让时代的“喉舌之官”、商纣时期神话中的“声光通信”到商代西周的完备以及春秋战国的进一步发展,历史的车轮驶

2、向秦汉,邮驿便达到了空前的统一与繁荣。一、 邮驿发展的原因1、 国家的统一、制度的制定邮驿是官府的通信组织,只许传送官府的信件,以官府的文书、军事情报为主,不传递民间书信。国家为了方便邮驿、提高邮驿速度,从周代开始,就在大道旁修建驿站,备良马和专职人员,并制定相应的邮驿法规法令,以保证邮驿的顺利运行。秦汉时期,是邮驿制度的完备和发展时期。不仅有传递信息的专门机构,还建立了遍及全国的传递信息网,制定了有关传递信息的各项制度的政策法令,充分反映出封建中央政府对传递信息制度的重视。而秦王朝是我国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时代的开始。在国家统一的背景下,秦始皇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其地位。按照中国邮驿发达史的

3、叙述“虽然,秦代邮驿制度,其实况如何,虽史册缺载,但就不敏推测,似有两种有力根据,足补其残缺,试为述于次:由周官评价上研究、由邮驿律令源流上研究。”似乎很难找到依据来证明秦朝的邮驿制度,但是也可以找到证据来推测。而后来发现的一些记载里,展现了2000多年前我国邮驿状况的生动情景。为了保证公文和书信的及时、迅速而准确地到达,秦王朝规定了一系列严厉的法律。行书律规定文书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急行文书,另一类为普通文书。急行文书包括皇帝诏书,必须立即传达,不能有片刻稽留。普通文书也规定当日送出,不许积压。“律文中说,行书命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毕,不敢留。留者以律论之。” 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

4、邮传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有耽误的还要以律法处置,可见其制度的严厉。秦朝也使用符节制度,两半符结合才能说明消息已经传达,才可行动。秦朝邮驿制度虽没有明确的系统,但到了汉朝,便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驿组织:“每三十里置驿,有驿马,亦称驿骑。驿各有传,传置车,称曰传车,旋又改置马称曰传马。” 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第三节 汉晋南北朝,中华书局 汉朝对车马传递已经有了明确的安排和适当的法律汉驿律令。其实,早在刘邦建汉之初,就知道邮驿对于王朝统治的重要性。建国以后,就开始抓紧对战争时遭破坏的邮驿设施的恢复。到了东汉末年三国的时候,邮驿令颁布,这是曹魏在邮驿史上最大的建立的邮驿管理制度法规。内

5、容包括军事布阵中的声光通信、“遣使于四方”的传舍规定以及禁止与五侯交通的政治禁令等。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的邮驿法,对后世有深远影响。2、交通网络的发展秦汉时期,交通道路的建设为当时信息传递的便利创造了必要的条件。邮驿的发展离不开交通条件的改善。秦始皇时期,治驰道是统治短暂的秦王朝行政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驰道的修筑,又是秦汉交通建设事业中最富有时代意义的成就。秦王朝仅仅存在15年,以惊人的努力完成了全国范围的交通和通信网络。这些大道,路平道宽,沿路驿站、离官、馆舍和军事设施遍布。汉初交通与秦朝没有大多的不同之处。“重以灭秦灭楚,复惩于平城之围,内顾不遑,自无复再事域外。拾遗记虽载有惠帝时泥离

6、国来朝,亦仅谓时有东极,出扶桑之外及诏宫女百人,文锦万疋,楼船十艘,以送泥离之使而已。及至汉武帝,力主征伐。开疆扩土,于是域外交通顿改旧观。” 楼祖诒:中国邮驿发达史第二目 汉代交通大势, 中华书局直到汉武帝时期,交通才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汉代西域交通的发展,即丝绸之路时期,邮驿也得到了发展,邮传开始西向。秦汉时期的驰道在中国古代交通道路建设的历史中具有典范性的意义。正是这种通行条件甚好的道路为秦汉时期发达的邮传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创造了条件。二、 秦汉邮驿各方面的发展1、 邮驿官员的变化有法律保障下的邮驿制度,就必须要有专门的官员去管理各项事务,才能使邮驿得到更好的发展。早期的时候,邮驿事务的传递

7、者都还是官员,但到后来,传递者的身份越来越低下,已经不再是士以上的官吏担任,而转用民间役夫。只有特别重要的文书,规定由特殊的人员传递,而且所经之处,任何人不得阻拦。这些特殊人员自然要十分可靠,还需体格强壮,行止轻捷。从他们的名称中就可反映出来:轻车,引强,中卒。当然这些只是传递者,是负责最下层任务的人,相当于跑腿的,可这些人的作用却是不容小觑的。实则掌握权力的还是一些有身份地位的人。邮驿官员从中央的典客(后改大鸿胪)、“行人”令和太尉府下的“法曹”,到郡国的督邮,再到每一个驿站的“厩啬夫”、传舍啬夫、邮书掾等吏,构成了一个不同于地方行政系统的邮传管理系统。古代邮驿是国家的通信机构,事关军国大亊

8、,历代统治者对邮驿都十分重视,因此建立了如此严密而又环环相扣的官僚体系。2、 邮驿方式的变化所谓邮,就是古代时候边陲地区传递书信的机构。驿就是古代传递官方文书的马和车。但是邮驿的传递方式并不仅仅只有马和车而已,还有步递、船递等,但是基本上以车递马递为主,毕竟当时水路运输还没有那么发达。秦律中的田律规定:各地凡有风雨水潦及虫害伤害禾稼的情况发生时,“近县令轻足行其书,远县令邮行之”。步递方式只适应于近距离的信息传递,距离中央远的县,则需要“邮行之”,即通过邮、亭机构,由“五里一邮,邮人居间”的邮人去传递信息,不必由官府另外派人传送。距离的远近是采用不同传递方式的重要因素。到了汉朝,邮驿法律列在“

9、厩律”之中,主要负责公文和书信的传送,以紧急军情为主。这些是关于紧急情况不同的文书传递时所需要的传递速度方式不同而所采取的措施,而具体传递用什么工具则更是一种讲究。步递只要徒步就行了,速度可以自己调控。而车递和马递使用的工具,不外乎车辆与马匹,即传递与驿递。“传”是秦汉时期传递机构的名称之一,因此,传递信息使用的车辆也叫“传”或“传车”;拉车用的马匹,同样叫做“传马”。传车与传马有质量好坏和每车用马数量多少之分,于是传车也被区分为若干等级。由于传车过于笨重,同时也因为武帝以后汉政府财政困难,设备繁杂豪华的传车也就顺应时势,逐渐让位给轻便的单骑传递了。单骑马起先是主要用于私人性质的邮传,而后官府

10、也日渐以单骑马传递。到了东汉,用单骑驿马传递信息之事,较之西汉有进一步制度化的倾向。3、 邮驿机构的发展变化传舍、邮亭、驿置都是秦汉时期设置于交通线上以传递信息的机构名称。传舍是作为传递信息的机构名称从秦国已经开始,秦王“舍相如广成传舍”,舍以传名。到了汉朝,传舍的称呼已经更为普遍了。如宛传舍、高陵传舍、陈留传舍等等。传舍就是指的是作为官办的旅馆,为一定级别的官员行旅住宿歇息服务。而要在传舍停留的人员还必须出示身份证明,只有持有证明,才能在传舍停宿。邮亭实际上起先是分开的,是专门的邮和亭,而后来才并称。史记白起列传中记载“武安君既行,出咸阳西门十里,至杜邮,引剑自刎”。从中可以看到“杜邮”是一

11、个因邮的设置而形成的地名,“邮”是单独存在的。“设十里一亭,亭长、亭候;五里一邮,邮间相去两半,司奸盗。” 转引 续汉书 百官志五 这个记载说明了邮、亭是各自的称呼,将他们的差别也区分出来了。秦汉时期,亭作为地方基层行政机构,还兼有维持治安的功能,“司奸盗”就是这个体现。邮亭并称是在汉代,“吏出,不敢舍邮亭” 转引 汉书 循吏 黄霸传 可得知。驿置,也是由分开的两个“驿”和“置”合并起来的称呼。秦朝时期对于称呼还不是特别严格,将马递站称为“驿”,在两汉时期“驿”才普遍出现。“置”的得名,是取其根据驿程的远近,在适宜地点设置的意义。两者也有混淆,也可通用,唐代人李贤在作解说时写道:“置,亦驿也。

12、” 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邮传万里驿站与邮递王子今著, 长春出版社2004年版驿置预先备好车马,随时供兼程来往的驿使使用。三、 邮驿的作用邮驿的功能是十分广泛的,体现在国家建设中的各个方面。它适应了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的政治需要,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内部沟通各个地区和各个民族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产物,促进了各种信息的交流和各地的开发,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1、邮驿承担政令的传递 秦汉时期,政令包括皇帝的诏书,政府的公文、命令、地方郡守的通告等等都需要邮驿的传递。而且秦朝规定,向上报告必须以书面形式而不准口头请示,所以,通过邮传递送的公文是相当多的。而当时纸还没有发

13、明,公文都是用竹简书写,运输起来就十分沉重,也大大加重了传递者的压力和限制了一次性传递公文数量的多少。此外,汉代地方与中央的通信联系也是频繁的。一般在每年年终,都由地方官本人或遣长吏到京城上计簿,即将全年的人口、钱粮、盗贼、狱讼等情况报告朝廷,相当于年终总结。地方官平时如有事奏报,除特许乘传奏事外,主要是通过邮驿交发奏章。2、邮驿的功效体现在国防上邮驿承担着军令的传递和情报的送达。邮驿是烽火通信的重要补充。边防上一些重要紧急文书,都是靠邮驿传送的。邮驿的传递可以让掌握大权的人及时知道第一手消息,采取有力的进攻或者防守方式,使领土免遭侵害,将打仗的损失降到最低。“汉武帝时大将李陵北征,兵达受降城

14、,他马上通过邮传方式给汉武帝上书报告。后来桑弘羊要在西域轮台屯田,也准备用邮驿来密切汉政府和西域的关系。”臧嵘:中国古代驿站与邮传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年版 从以上看来,邮驿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安全是多么重要。3、邮驿促进古代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经济文化往来秦朝统一了六国,颁布各项制度统一,达到中央集权。虽说与其他民族的交流还不是十分密切,但还是有各种交流的。西北到胡胡地区,用冶铁的铁器,茶叶等来交换畜牧,毛皮。南面同安秀等国,用铁器、盐巴交换茶叶、木材等。到了东汉,我国与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起来,班超出使西域,甘英出使大秦,使丝绸之路更加通畅。汉政府在西北的邮驿十分发达,出现了“列邮置

15、于要害之路,驰命走驿不绝于时月,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繁荣局面。此处反映了在边防设置驿道驿站相互联系,驿骑驰行,时刻往来不绝。汉朝利用驿传系统出行的使者经历郡国,每天能达到数十批。邮驿充分发挥了它在文化经济方面交流作用。总之,邮驿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通信交通形式。由邮传和驿站等设施和机构组成的邮驿系统通常由政府主管,主要为政治、军事服务,承担传递文书,接待使客以及转运物资的任务。秦汉邮驿系统,是高度集权的大一统的专制主义王朝强化政治管理,提高行政效率的基本条件之一,对于切实强化武备,及时断决军机更有重要意义。高效能的驿传系统的存在,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生活中信息传递方式的进步,促进了民间交往活动的发展,经济的流通和文化的融合也因此得益。6严制文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