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合学重点总结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2413368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76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牙合学重点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牙合学重点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牙合学重点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牙合学重点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牙合学重点总结(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咀嚼系统:又叫口颌系统,是口腔颌面部的各种组织结构,包括:咀嚼肌、TMJ、颌骨、牙、牙周组织及有关的神经、血管,它们是由中枢神经控制的一个发挥咀嚼功能的统一体。支持尖:上颌后牙舌尖和下颌后牙颊尖对于咬合高度有决定意义,与对颌中央窝接触,有支持颌间距离的作用,通常称为支持尖。引导尖:上颌后牙颊尖与下颌后牙舌尖有引导支持尖离开和返回ICP位的作用,同时具有切割食物的作用,故称为引导尖,又名剪割尖。功能性的外斜面:支持尖外斜面在尖窝交错ICP时仅有一小部分与对颌牙接触,另约1mm不与对颌接触,当下颌侧方运动时,与相对引导尖内斜面接触,这个部分称为FOA。下切牙与上切牙舌面前

2、伸时的接触部分称FOA。有保护颊舌软组织作用,支持尖的外斜面是咬合接触的储备区。引导斜面:上颌切牙和尖牙舌面是下颌运动的主要引导部分,称为引导斜面。长正中:CRP-CO的前后向相距约0.5mm的位置关系。正中止:无论在支持尖还是引导尖上,那些对于咬合高度具有决定意义的接触称为正中止接触,稳定的正中止接触为三点式接触。肌接触位:当开口后再闭口时,下颌将随升颌肌群作用方向而向前上运动,下颌在升颌肌群收缩作用下的闭口运动轨迹称为肌力闭合道,该闭合道的终点,即肌收缩引导下闭口至咬合刚一接触时的颌位。生理he:舒适、健康,口颌系统有效行使功能没有病理症状的he型。尖牙保护he:侧方咬合运动时,工作侧只有

3、尖牙保持接触,非工作侧牙不接触。组牙功能he:侧方咬合运动时,工作侧上下后牙保持接触,非工作侧牙不接触。相互保护he:牙尖交错位时,后牙有接触前牙应轻接触或不接触,被描述为相互不保护he,即接触的后牙保护了未接触的前牙。正中关系:指髁突的单纯转动运动,下颌位于后退接触位时,髁突可以在关节窝内作单纯转动运动(铰链运动)而无滑动。he干扰:咬合高点阻碍或干扰了下颌在保持牙接触情况下所进行的平滑协调的各向运动,而迫使下颌发生偏斜运动或非功能接触,称为he干扰。包括前伸、侧方和后退he干扰。、早接触:下颌由姿势位闭合,到上下牙发生最初接触的颌位,如果只有少数牙甚至个别牙接触,而不是牙尖交错广泛的紧密接

4、触,这种少数牙甚至个别牙接触,称为早接触。咬合病:由于he紊乱导致的咀嚼系统病变,可涉及牙齿硬组织,牙髓,牙周支持组织,咀嚼肌、TMJ及颅面颈部肌肉紊乱疼痛。开口绞锁:即开口哭后有障碍,不能闭口,也称之为特异性脱位。可由过大开口引起,如打哈欠或长时间的口腔治疗,常常伴关节盘的脱位,可用手法复位。闭口绞锁:即闭口后有障碍,不能再张大,多由不可复盘脱位引起,可通过手法或其他治疗手段使髁突越过脱位的关节盘,出现响声后,才能继续张大。迅即侧移:在下颌侧向运动刚开始时,非工作侧髁突直接向内侧移,侧移迅速接近完成。界面润滑:是指滑液从一个区域被驱运到另一区域时,可对关节腔起润滑作用。液膜润滑:关节面具有吸

5、收微量滑液的能力。在关节的功能运动中,关节面会受到压力,这种压力会促使关节滑液在关节面上进出。因此,在一定的压力下,少量的滑液会释放出来,在关节中起润滑作用。盘突复合体:由于关节盘韧带的作用,下腔小而窄,盘突之间仅能做转动运动,称为盘突复合体。盘颞关节:即关节上腔,位于盘突复合体与下颌窝之间,滑动关节。盘下颌关节:关节下腔,位于髁状突及关节盘之间,仅做转动。快反应纤维:被刺激时产生快的收缩,收缩速度快,张力大,但容易疲劳。慢反应纤维:被刺激时产生较慢的收缩,收缩时间长,不易疲劳。等长收缩:如后负荷过大或肌两端固定使肌收缩时完全不能缩短,而仅仅是张力的增加。等张收缩:如果发生肌张力张力增加在前,

6、肌长度缩短在后,并且当肌缩短后张力不再发生变化的收缩称为等张收缩。闭颌反射:升颌肌群受到突然牵拉而发生的反射性叩齿运动。伤害性反射:在咀嚼系统中被称为称为升颌反射,是咀嚼系统受到伤害性刺激时,下颌都会反射性张口,这属于自身保护性反射。逆转牵张反射:当下颌闭合到肌肉长度不再改变时,闭合肌收缩被抑制,为下一次咀嚼周期做准备。卸载反射:闭口肌阻力消失时,收缩会急剧减弱,而开口肌活动增强。Fisher角:下颌侧方运动时,髁突运动轨迹矢状面观非工作侧髁道在前伸髁道的下方,两者的夹角。当非工作侧髁道倾斜度大于前伸髁道倾斜度,前者居于后者下方时,fisher角为正,反之为负。Bennett运动:下颌在侧方运

7、动时整体地向工作侧方向滑动的现象称为侧移,又称bennett运动。何谓支持尖和引导尖及其解剖特点:解剖特点:支持尖较大,约占颊舌径的60%,有利于咬合力通过牙体长轴支持尖的外斜面大于引导尖的外斜面,其尖较引导尖圆而短;引导尖的外斜面不与对颌接触,其尖常较支持尖高而锐。为什么说尖-窝三点接触是最稳定的接触形式:A点为上颌颊尖舌斜面与下颌颊尖颊舌面的接触点B点为上颌舌尖颊斜面与下颌颊尖舌斜面的接触点C点为上颌舌尖舌斜面与下颌舌尖颊斜面的接触点。B点接触尤其重要,当A、B点接触,C点无接触,或B、C点接触,A点无接触时由于接触点上所承受的咬合力方向有明显夹角使整个牙的接触比较稳定,而当A、C点接触,

8、B点无接触时,则接触区上所承受的咬合力方向趋于相同,咬合关系不稳定,下牙可产生使咬合力作用方向移动的趋势。下颌运动中咬合的接触特点:下颌前伸运动:前伸咬合运动主要由切牙引导,咬合接触的部位位于下颌前牙切缘唇侧和切嵴及上颌前牙舌窝和切嵴范围内,下颌前伸咬合运动,上颌前牙需提供引导斜面,使后牙在下颌前伸运动中不接触,即使接触也应是轻接触或不能干扰下颌的前伸运动下颌后退运动:下颌后退咬合接触,是下颌从牙尖交错位后退到后退接触位,正常情况下运动的轨迹是直线、平滑,距离不超过1mm,下颌后退运动是在上颌后牙的近中斜面与下颌后牙的远中斜面之间的接触下颌侧方运动:下颌侧方咬合运动,工作侧咬合接触可能是尖牙接

9、触(尖牙保护牙合)或是一组牙接触(组牙功能牙合),工作侧咬合需要提供的引导斜面使非工作侧的牙在下颌侧方运动中不接触,即使接触也应是轻接触或不能干扰下颌的侧方运动。下颌三个基本颌位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种颌位之间关系 1)RCP与ICP之间存在下列几种关系 a.一致性:RCP与ICP为同一位置,即下颌骨不能后退,在人群中约占10%-15% b.协调性:ICP在RCP前0.5-1mm。当下颌骨在后退位咬合时,下颌受牙尖斜面引导,使下颌直向前滑动0.5mm-1mm,才达稳定中止位,即ICP。在人群中约占85%-90%。c.不协调性:RCP与ICP不在同一位置,当下颌在后退位咬合时,由于HE干扰存在,而

10、使下颌由RCP偏到ICP,属非生理性he关系。2)ICP与PP关系:从PP位,下颌向前上移动1-3mm到达ICP,这两个颌位主要表现为垂直方向的关系。牙合的检查方法:1、临床检查:1.问诊2、视诊:牙合型,缺牙列修复情况,磨耗情况3、听诊:检查叩齿音4、扪诊:感觉牙的动度5、咬合纸检查:最常见,最普通,通过牙面着色情况判定咬合接触的部位范围6、咬合蜡片及硅橡胶咬合材料检查:方法类似于咬合纸检查7、咬合线检查:检查局部是否有咬合接触8、研究摸检查:对后牙接触的观察更加全面、准确、客观。2、仪器检测:1、合架检查:用以检查在模拟的非正中咬合运动中咬合接触情况2、T-scanning system3

11、、光咬合分析4、计算机咬合印记图像分析5、咬合音图仪6、辅助手段:A、下颌运动轨迹描记仪B、肌电图仪。颞下颌韧带解剖生理意义:作用:只允许髁突向前滑动,而限制其过度向后和向下运动。意义:1)当下颌肌肉放松时,下颌再少许后退知道韧带被拉紧为止 2)当下颌作侧方运动时,工作侧髁突作转动并后移。由于颞下颌韧带限制其过度向后运动,髁状突才作代偿性的外侧滑动。翼外肌的解剖特点及功能意义:翼外肌起点:上头起于蝶骨大翼颞下面、止于颞下嵴,下头起于翼外板的外侧面,大部分止于髁突颈部,小部分止于TMJ关节盘、关节囊。功能意义:开口时翼外肌下头收缩,上头反而松弛,闭口时上头活跃,与提颌肌共同作用,下头松弛。翼外肌

12、下头双侧同时收缩,髁状突连着关节盘运动,使下颌前伸,单侧收缩,髁状突向内侧运动,使下颌向对侧移位。关节内压力维持与颞下颌关节稳定的关系:当关节内压力增高,髁状突位于关节盘较薄的中间带,当压力下降而关节间隙增大时,关节盘中较厚的部分(前带或后带)就会转动以填补这一间隙。稳定的牙合面接触需要哪些条件: 颊舌向:A点:上颌颊尖舌斜面与下颌颊尖颊斜面之间的接触点;B点-上颌舌尖颊斜面与下颌颊尖舌斜面接触点;C点-上颌舌尖舌斜面与下颌舌尖颊斜面接触点。ABC接触点为颊舌向接触的稳定点,B点非常重要。 近远中向:中止点上颌牙尖的远中斜面与下颌牙尖的近中斜面在近远中向上的接触点;平衡点上颌牙尖的近中斜面与下

13、颌牙尖的远中斜面在近远中向上的接触点。中止点与平衡点构成he面稳定的前后向接触关系 垂直向:(支持尖和引导尖的概念)无论在支持尖或引导尖上,对咬合高度有决定意义的接触称正中止接触,稳定的接触点为三点接触,有利于分散he力,减少he力对牙的创伤。正中关系的研究进展:1)后退位 2)前上位 3)生理休息位:是指端坐或直立,且不吞咽、不说话、不咀嚼时,下颌所处的位置。下颌在此位时,升颌肌完全松弛或最小电活动状态。区域性的 而非正中关系是动态的,变化的。下颌三种基本颌位:1)后退接触位(正中he位):正常情况下,RCP是一个张力性边缘位置,位于ICP后下方,水平向距离约为0.5-1.5mm,垂直距离约

14、1-1.5mm,距离的大小和方向与后牙的牙尖高度有关,RCP时前牙没有接触。 2)牙尖交错位:当下颌处于牙尖交错he这种咬合关系状态时,下颌相对于上颌的位置 3) 下颌姿势位:是指端坐或直立,且不吞咽、不说话、不咀嚼时,下颌所处的位置。下颌运动轨迹::1切点运动轨迹:切点指两下中切角间的一点。测量项目:冠状面:最大开闭口运动、最大左右侧运动。矢状面:最大开闭口运动,最大前伸运动。PPAhRCPBRLCLICPRCPLRICPECPP矢状面水平面ICP冠状面2髁突运动轨迹:cp前伸髁道:下颌前伸时,髁突在矢状面秒几班上记录下髁突向前下滑动的轨迹。cn非工作侧髁道。下颌从正中关系位(c)做前伸运动

15、,髁突的轨迹为后前方的一条直线(cp)侧方运动时,工作侧髁突的轨迹为向外方的一条短线(cn)而非工作侧的轨迹为向内略弯曲的一条弧线(cw)冠状面观轨迹由水平面和矢状面记录数据组合wcpnCnp矢状面水平面冠状面最适功能he的标准:1)ICP双侧后牙同时广泛接触,前牙轻接触或不接触2)稳定的icp,快速闭合时mcp与icp协调。即轻咬重咬时颌位一致 3) RCP可重复,rcp与icp一致或协调 4)he力通过牙体长轴 5)当口腔闭合时,髁突位于关节窝的最前上位(肌肉骨骼稳定位),对着关节结节诶的后斜面,关节盘位于正确的位置6) 下颌侧方运动时,工作侧接触非工作侧不接触,最好是以尖牙引导 7)下颌

16、前伸运动时,前牙接触,后牙不接触 8)在警备进食位,后牙接触应较前牙重。牙合架的基本要求:1)能稳定、准确、可靠地重现下颌正中关系位2)能转移,重现铰链轴与上颌的位置关系3)能重现下颌对上颌的各种非正中颌位关系4)能重现模拟患者个体下颌运动特征牙合架的主要构造的功能意义:1、铰链轴的位置移动的功能意义:只有将个体的铰链轴对于上颌的位置转移上合架,合架的开闭弧才与个体下颌开闭弧相吻合。在此条件下,才允许通过合架的开闭调节垂直高度。2、髁间距离调节的功能意义:合架的髁间距可调,有利于更好地模拟个体运动特征,使在合架上所制作的修复体合面沟嵴走向更易协调于个体的下颌运动3、模拟侧移的功能意义:针对个体

17、下颌侧方运动中出现的侧移特征,合面形态需以牙尖高度、窝底宽度、沟嵴走向等与之相协调4、直线和曲线式髁导结构的功能意义:配备面弓式描记仪和曲线髁导结构的合架上形成的平衡合模拟准确程度较高,这减少了临床调合选磨的工作量,患者也更容易适应。磨牙症及常见病因:指人在非生理功能状态下咀嚼肌产生的不自主的收缩,使下牙产生节律性、间断性的牙齿紧咬或磨牙,进而终断下颌正常生理休息位的现象,属副功能运动。病因:多因素协同致病,精神因素与中枢神经因素在磨牙症的发病中起更重要作用。1精神神经因素2he因素3遗传因素4局部刺激(牙周病)5其他躯体疾病,如倡导寄生虫感染。综上:1磨牙症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紊乱,中枢神经地

18、址分泌异常与磨牙症密切相关2晋升因素、he干扰与磨牙症密切相关,在磨牙症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协同作用3情绪不稳定型个体与磨牙症的发生有关4口颌系统的神经-肌肉功能紊乱是磨牙症发生的关键5仍需大规模的流行病学普查及多学科的共同探讨,以明确病因。磨牙症临床表现及危害:1、没有任何自觉不适症状2、仅晨起时出现面部酸困感3、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症状4、牙齿磨损严重,牙本质过敏和牙髓炎症状5、牙周炎表现6、全身和精神症状。危害:1、对牙体组织的损害:牙体组织的丧失2、对牙周组织的损害:导致牙周创伤,牙周萎缩,牙槽骨吸收等3、对合面肌的损害:引起咀嚼肌功能紊乱4、对颞下颌关节的损害:TMD5、对患者精神的影响

19、。磨牙症的治疗:1心理与行为学治疗。由患者自我监护,改善睡眠,改正不良习惯2肌松弛治疗。如理疗,咀嚼肌局部喷雾,肌痛点封闭,生物反馈疗法,药物如肌松弛剂治疗等。肌松弛训练是一种对症疗法3咬合板。阻断磨牙症,降低升颌肌特别是咬肌的紧张度。4咬合干预。调he咬合重建,正畸5局部病因治疗:炎症治疗(牙周炎、冠周炎)6药物治疗:肉毒杆菌毒素注射,CNS抗惊厥,抗焦虑药物TMD的病因:he因素、心理因素、免疫因素、关节负荷、解剖因素、其他。1)he因素 he干扰和早接触:易造成咀嚼肌张力改变,关节内部结构改变或床上,进而引起关节结构紊乱或器质性损害 错he:上下牙的接触影响和限制下颌功能运动,或咀嚼面积

20、,减少到失代偿或存在he干扰和错he 多数后牙缺失:咀嚼功能下降,盘突关系紊乱;偏侧咀嚼 颌间距离:咀嚼功能下降,盘突关系紊乱 医源性:不当调he,不良修复体,不良正畸 2)精神心理因素 3)功能过度4)创伤 TMJ结构异常 5)其他TMD的临床表现:疼痛:颞下颌关节区疼痛,咀嚼肌痛,头痛,耳痛,眼痛,额痛,枕后痛,甚至颈、肩、臂、背等部位的疼痛,多属钝痛性质,初起时也可能是一种乏软无力,酸、胀、牵张之感,分为肌源性痛、关节源性痛关节杂音:弹响的性质与时期:清脆的弹响(功能性)张口末闭口初;低沉的弹响(结构性)张口中期;捻发音、摩擦音(器质性)整个张闭口全期下颌运动异常:张闭口受限、张口偏斜、

21、偏摆、震颤其他症状:头痛;耳症;眼症。咬合板的作用、种类和适应症:机制:诱导髁突发生位移,使TMJ结构趋于协调,神经-肌肉反射性控制作用。作用: 去除牙合干扰、早接触,阻断异常刺激传入CNS 解除肌痉挛,消除疼痛 调整下颌位置,消除关节后区疼痛 改正深覆牙合 建立切道关系(开牙合) 恢复正常垂直距离 有助于诊断。调合的适应症:1)去除或减小和因素对咀嚼形同组成部分的损伤。如引起牙体、牙周、关节、肌损伤的合因素以及导致TMD、磨牙症、头痛等HE因素2)错HE、磨耗不均致食物kan塞或影响修复治疗3)口腔临床治疗后,为达到稳定的HE接触关系。调牙合的步骤:1、经过一般治疗或咬合板治疗后,无肌功能紊乱和盘突失调2、向患者说明调合的目的和步骤,并教会正确作各种运动3、消除磨耗不均的个别牙尖、嵴和斜面,一般用开沟,修圆和磨尖进行4、查准早接触,合干扰部位并调改。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