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2408747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1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高中地理湘教版必修一单元检测:第三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 Word版含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第三章过关检测(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一亿两千多万年前,这里还是一片风景美丽、气候湿润的浩瀚湖区,水中鱼在遨游,天空中不时有鸟儿和翼龙滑翔而过。湖岸上,类似银杏、松柏的高大乔木形成片片森林,树木之间遍布小的蕨类植物。体长十几米的蜥脚类恐龙昂起长长的脖子,漫不经心地吞食高处的树叶;个体较小的食草类恐龙在草丛中咀嚼着低矮植物的叶片;一只体长1米左右、身披绒毛、前肢很短而后肢较长的兽脚类恐龙,甩动两条强劲有力的后腿,疾奔几步,追上一只拼命逃跑的蜥蜴,将其一口吞下这正是“万类竞自由”的景象。据此完成第13题。1.此文描述的地

2、质年代是()。A.元古代B.古生代C.中生代D.新生代2.该时期的银杏、松柏等高大乔木属于()。A.被子植物B.裸子植物C.孢子植物D.蕨类植物3.下列有关这一时期的叙述,正确的是()。A.这一时期的地层中含有恐龙化石B.晚期出现了人类C.晚期蕨类植物明显衰退D.这一时期的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了解析中生代是恐龙等爬行动物时代,也是裸子植物时代;在古生代末期,三叶虫等大量海生无脊椎动物灭绝。答案1.C2.B3.A读中国地表风化壳断面图,完成第45题。4.图中反映了中国地表风化壳的变化是()。A.向东向西B.由南向北C.由东南向西北D.由西南向东北5.比较四个地区的土壤,说法正确的是

3、()。A.地区的有机残体较多,但风化壳较薄B.地区的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C.地区的化学风化较强,地区的物理风化较强D.地区的风化壳最厚解析第4题,图示年均气温逐渐降低,年均降水量逐渐减少,反映了我国由东南向西北的变化特点。第5题,地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由于生物生长旺盛,且降水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较少;地区位于我国西北,温差较大,物理风化较强,降水少而蒸发旺盛,土壤盐碱化现象严重。答案4.C5.B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由于印度洋板块向北的漂移与挤压,青藏高原隆起,改变了区域大气环流格局。读图,完成第67题。早第三纪红色碎屑岩系分布示意图6.西北地区在早

4、第三纪所处的温度带和纬度分别是()。A.温带,35N45NB.热带,5N15NC.寒带,35N55ND.亚热带,25N35N7.青藏高原隆起后,下列区域的气候变化正确的是()。A.柴达木盆地变冷、变湿B.四川盆地变暖、变干C.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冷、变湿D.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解析第6题,结合题干材料中的“早第三纪,中国副热带地区气候干燥,形成沿纬向分布的红色碎屑岩系”和图可知,西北地区在早第三纪处于亚热带,纬度范围在25N35N。第7题,青藏高原隆起对大气环流形成了屏障作用,导致环流方向发生了变化,造成柴达木盆地变冷、变干,四川盆地变暖、变湿,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变暖、变湿,塔里木盆地变冷、变干。

5、答案6.D7.D读下图,完成第89题。(导学号51390103)8.下列叙述中属于P环节的是()。A.降水多集中于夏季,河流有夏汛B.植被破坏严重,易形成红色沙漠C.夏季高温多雨,有机质分解快,积累少,土壤贫瘠D.山区地形坡陡,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贫瘠9.该图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差异性B.地理环境的整体性C.地理要素的差异性D.地理要素的独立性解析从图中的地理要素特征可知,该地亚热带季风气候促使有机质的分解加快,积累减少,进而形成了贫瘠的红壤,这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答案8.C9.B右图为亚洲东部某区域陆地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第1011题。10.图示自然带分布主要体现了()。A.

6、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地方性分异规律11.自然带P在大陆东岸分布纬度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地形因素B.洋流因素C.太阳辐射D.大气环流解析第10题,图中自然带明显随纬度发生变化。第11题,P是亚寒带针叶林带,大陆东岸受千岛寒流的影响,气温比同纬度大陆西岸偏低。而大陆西岸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比大陆东岸偏高。答案10.A11.B读下图,完成第1213题。(导学号51390104)12.“五原春色归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今西安)花落时。”诗中描述的现象()。A.反映了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是由两地的水分差异造成的C.是由流经两地

7、的河流不同造成的D.是一种地方性分异现象13.“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从地理角度理解()。A.说明了冬季风到达不了玉门关B.反映了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的差异C.反映了玉门关的热量条件不适合杨柳种植D.反映了玉门关以西绝对无杨柳生长解析第12题,五原与西安纬度位置不同,诗中反映了两地由热量差异造成的自然景观差异。第13题,玉门关在今甘肃境内,属于非季风区,由于深居内陆,夏季风难以到达,水分条件较差。答案12.A13.B下图为45N附近某区域的遥感影像。其中深色部分为植被覆盖区,浅色部分为高原荒漠区。终年冰雪覆盖的山峰海拔3 424米,距海约180千米。读图,完成第1415题。14.导

8、致图示区域内降水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大气环流B.地形C.纬度位置D.洋流15.该区域中山脉西坡山麓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针阔叶混交林D.草原答案14.B15.C读某沿海地区的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据图完成第1618题。(导学号51390105)16.若为落叶阔叶林带,则该山可能位于()。A.山东半岛B.欧洲西部C.澳大利亚东南部D.圭亚那高原17.该山地北坡的垂直自然带完整且比南坡高的原因是()。A.北坡的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且地处迎风坡B.北坡坡度比南坡小,地处阴坡和迎风坡C.北坡的海拔比南坡高,植被覆盖率比南坡高D.北坡相对高差大,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

9、热条件好18.若丙丁一线的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乙、丙两点最大温差为28.8 ,则该山地的海拔最接近()。A.3 700米B.4 800米C.5 000米D.4 680米解析第16题,基带北侧海拔较高,应位于南半球;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应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圭亚那高原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第17题,北坡地处阳坡和迎风坡,水热条件好,相对高差大,所以垂直自然带比南坡完整。第18题,年降雪量等于年消融量处为雪线位置,利用最大温差计算出乙、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4 800米,再加上乙点海拔120米,且丙距山顶还有一段距离,故此山海拔最接近5 000米。答案16.C17.D18.

10、C下表中为南美洲三座山脉植被垂直分布的状况。读图表,完成第1920题。海拔(米)01 0001 0002 0002 0003 0003 0004 0004 0005 0005 0006 0006 0007 000甲乙丙丁戊甲乙丙丁戊丙丁戊甲:雨林乙:高山森林丙:稀疏林地丁:苔原戊:冰雪19.造成这三座山脉同一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地势高低B.纬度高低C.迎风背风D.距海远近20.右图中的气候类型,可能与上表中的哪种植被类型相对应?()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19题,造成这三座山脉同一植被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纬度高低造成的气温差异。第20题,根据气温、降水信息判断该气候类型为热

11、带雨林气候,分布有热带雨林植被。答案19.B20.A澳大利亚东侧分布着大片的生物礁大堡礁。据此完成第2122题。21.这类岩石按成因来分,属于()。A.石灰岩B.变质岩C.沉积岩D.岩浆岩22.近年来,这些生物礁的缔造者珊瑚在大量死亡,据研究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及全球气温升高有关,这说明了地理环境具有()。A.整体性B.地域差异性C.独特性D.复杂性解析第21题,澳大利亚东侧的大堡礁主要是由生物死亡以后遗体沉积形成的,所以应该为沉积岩。第22题,某一自然地理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及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答案21.C22.A读澳大利亚自然带分布图,完成第2325题。23.和处自然带的形成

12、无关的因素是()。A.寒流B.大气环流C.山脉迎风坡D.暖流24.地自然带的名称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热带草原带D.温带草原带25.自然带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分异B.干湿度地带分异C.山地的垂直分异D.陆地环境的整体性解析处自然带是热带雨林带,地处东南信风的迎风坡,加上沿岸东澳大利亚暖流增温增湿的作用而形成。地是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的名称是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自然带体现的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干湿度地带分异。答案23.A24.B25.B二、综合题(共50分)26.(17分)一般来说,全球尺度、全海洋尺度和全大陆尺度等属于大尺度范围,

13、而局部地区则属于小尺度范围。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导学号51390106)(1)填出图中序号代表的自然地理环境要素名称。,。(2)这些要素之间具有的关系。(3)你认为防止斜坡处的土壤被水冲走的最好办法是。(4)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变化过程。如果地植被遭受大量破坏,地理环境其他要素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河流:;动物:;地下水:;土壤:。答案(1)岩石生物大气水土壤(2)相互联系、相互影响(3)恢复处的植被(4)含沙量增大,径流变化增大栖息地遭破坏,物种减少水位降低肥力下降27.(16分)地理环境特征既有整体性,又有差异性;自然景观的分布既有地带性,也

14、有非地带性。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图甲非洲自然带分布简图图乙非洲三地气温、降水量图(1)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相互联系,说明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2)、两地虽然气候类型相同,但两地的植被景观却略有差异。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3)地虽然远离赤道,但自然带类型却与、两地的相同,简析其原因。解析第(1)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具体表现: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赖而组成一个有机整体。答题时需要具体说明气候、地形、水文、植被要素的整体性特征。第(2)题,从两地全年降水分配差异的角度分析。第(3)题,考查地理环境差异性、地域性分异现象的原

15、因。答案(1)地属于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位于刚果盆地,地势低平,这种气候和地形条件,造就了流量丰富的刚果河水系;湿热气候又为热带雨林植被的发育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从而形成了该地的地理环境整体性特征。(2)地降水年内分配差异较大,7、8、9月多,12、1、2月少;而地全年降水均匀,因此造成两地植被景观的差异。(3)该地处于迎风坡,终年受东南信风带来的海洋水汽影响;沿岸有马达加斯加暖流流经,因此地自然带类型与、两地的相同。28.(17分)下图是我国不同纬度的两座山垂直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导学号51390107)(1)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坡向:B表示(填“南”或“北”)坡,D表示(填“南”或“北”)坡。(2)D坡自然带数目多的原因是,。B坡冰川分布的下限高度较低的原因是。(3)与乙山的针叶林相比,甲山的云杉林分布较低,主要原因是。(4)甲山A坡没有云杉林,其主要原因是。答案(1)北南(2)纬度较低相对高度较大面向北冰洋、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3)甲山纬度较高,温度较低(4)地处亚欧大陆腹地,海洋水汽难以进入;森林植被生长需要较好的水分条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