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9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2342334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9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9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9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9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高考语文考点集训9论述类文本阅读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精品文档论述类文本阅读(时间:45分钟满分:45分)(18分)一、(2015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内部言语并不是外部言语的内在方面它本身是一种功能。它仍然是一种言语,也就是说,与词语相联结的思维。但是在外部言语中,思维是由词来体现的,而在内部言语中,随着词语产生思维,词语就消亡了。内部言语在很大程度上是用纯粹的意义来思维的。它是一种动态的、转移的、不稳定的东西,在词和思维之间波动着,而词和思维或多或少是稳定的,或多或少描绘了言语思维的组成成分。只有在考察了言语思维的下一个层面以后(这是一个比内部言语更加内在的层面),才能理解言语思维的真正性质和位置。这个层面就是思维本身

2、。每种思维都创造了一种联结,完成了一种功能,解决了一个问题。思维的流动并不同时伴随着言语的展开。这两个过程不是同一的,在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也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当一种思维过程流产时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指出的,当一种思维“不再进入词语”时,这种情况尤其明显。思维有其自己的结构。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并非易事。思维和言语不一样,思维并不是由彼此独立的单位所组成。当我想与别人交流下面的思想,即今天我见到一名赤足的男孩身穿蓝衬衫沿着街道奔跑,我并不把其中每个项目(item)分别对待:即男孩、衬衫、衬衫的蓝颜色、他的奔跑、不穿鞋子等。我把所有这一切在一次思维中构想出来,但是表述时却用分别开来的词语。一

3、个讲话者往往要花几分钟时间才能将一个思想展现出来,在讲话者的心中,整个思维是立刻呈现的,但是在言语中,它必须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地相继展开来。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由于思维在言语中有它的自动对应物(automatic counterpart),因此从思维向言语的过渡必须通过意义。在我们的言语中,始终存在着隐蔽的思维,即潜台词。由于从思维向言语的直接过渡是不可能的,因此始终存在思维不可表达性的悲哀:内心将如何表达它自己?他人将如何理解?(F.尤契夫)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是不可能的,不仅在生理上不可能,而且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交流只能用迂回的方式才能达到。(选自列夫维果茨基

4、思维与语言,有删节)1下列对文中“内部言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内部言语功能与外部言语相对,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B与外部言语一样,内部言语中的思维也与词语有密切的关联。C内部言语可以基于纯粹意义来思维,不需要始终伴随着词语。D内部言语作为一种功能,它是在一定的思维过程当中实现的。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为比内部言语更内在的层面的“思维”,在文中实际上就是“言语思维”。B如果把思维比作乌云,那么每朵乌云终究都会变成一阵阵词的雨点洒下。C每种思维都不是彼此独立的单位,因此它们与言语单位不可能完全一致。D言语表述时需一个词语一个词语相继展开,并通过意义和思

5、维联系起来。3在文章末尾,作者认为“心灵和心灵之间的直接交流”“在心理上也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根据本文内容说明理由。(3分)答:_二、(2014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9分)视觉文化在现代引起了很多学科领域的学者的重视,艺术家、社会学家、美学家、哲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尝试理解这一文化现象。从事某一艺术领域创作与研究的艺术家和学者,较早地关注视觉文化。虽然他们从事艺术创作与研究的领域不一,但是他们都认为视觉观看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而是主动发现的过程。英国著名的美术理论家、艺术家贡布里希认为,看就是图式的透射,一个艺术家决不会用“纯真之眼”去观察世界,否则他的眼睛不是被物象刺伤,就是

6、无法理解世界。美国“911”事件发生后,上海同济大学从事艺术设计的一位教授,看到世贸大楼被袭击而倒下的画面,他感觉:“双子大楼象征着男人,它的倒塌就像一个男人被摧毁了,这将是美国永远的痛。”这是多么独特敏锐的视觉感受!关于视觉文化,对世界产生相当影响的美国学者阿尔温托夫勒在他的成名作第三次浪潮中,用“三种文盲”的概念给予了最好的解释。他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人类将产生“文字文化文盲、计算机文化文盲和影像文化文盲”。文字文化文盲是农业社会的产物,而计算机文化文盲、影像文化文盲则是工业社会,特别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文艺美学家对视觉文化的论述更为系统。在这方面,英国的文艺美学家伊格尔顿大声

7、疾呼,我们正面临着一个视觉文化时代,文化符号趋于图像霸权已是不争的事实。图像的生产深刻地涉及现代社会的政治、科技、商业、美学四大主题。中央电视台某年度全年的广告收入为近90亿元,而世界著名的传媒集团维亚康姆的MTV一个频道当年的广告收入就接近这个数字,这个让许多人不解:为什么一个仅是播放MTV的频道会受到这么多人的关注?这就是视觉文化社会带来的必然结果。它所反映的深层问题是,在视觉文化时代,人们需要一种视觉快感。MTV从时间转向空间,从深度转向平面,从整体转向碎片,这一切正好契合了视觉快感的要求。哲学家们在这方面的论述就可以称得上有些振聋发聩了。当然,这种振聋发聩效应的获得绝非是学术“呐喊”所

8、致,而是学术“深刻”所在。海德格尔在上世纪30年代就曾说过:我们正在进入一个“世界图像时代世界图像并非意指一幅关于世界的图像,而是指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法国哲学家居伊德波在景象社会一文中,大胆宣布了“景象社会”的到来。尔后,他在这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奠定了他在这一研究领域的地位。他认为世界转化为形象,就是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它压倒了其他感觉,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选自孟建让眼睛学会思考,有删改)4下列对同济大学这位教授的视觉感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这种视觉感受是观看者以专业的敏锐视觉来感受世界的结果。B双子大楼被袭击

9、而倒下的画面深深地刺伤了这位教授的双眼。C世贸大楼的标志意义是这位艺术设计教授理解美国疼痛的关键。D这种视觉感受现象可以看作是贡布里希所指的“图式的透射”。5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本文认为视觉文化时代的视觉观看,是一个需要系统研究、深刻反思的复杂文化现象。B本文引入多个学科的知识,从多维视角来考察视觉文化与现代社会各方面的广泛联系。C随着社会的演进和科技的发展,后工业社会必然产生只有“纯真之眼”的影像文化文盲。D为了商业利益,视觉文化时代的图像生产必须平面化、碎片化,才能契合视觉快感要求。6文中既说视觉文化中的观看是“主动发现的过程”,又说“景象社会”把“人的主动的创造性

10、的活动转化为被动的行为”,看似矛盾,其实并不矛盾,为什么?(3分)答:_(27分)三、(2015丽水市高三下学期期末统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中国需要涂鸦艺术吗?刘礼宾随着涂鸦艺术的影响越来越大,涂鸦逐渐引起各方人士的关注,一些艺术经纪人、学院派艺术家也参与进来,将艺术性渗入其中,涂鸦艺术慢慢弱化了其反叛性,变得风格化。在各方人士的参与中,专业涂鸦团体纷纷出现,涂鸦艺术甚至进驻画廊、博物馆,由“民间艺术”转变为“雅艺术”,供人投资、收藏。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涂鸦艺术在西方迎来了它的“辉煌期”,但“辉煌”是以丧失其生命力为代价的。与西方涂鸦艺术相比较,中国涂鸦艺术尚处于发端阶段,现

11、在几乎没有前景可言。体制以及与之对应的公共空间的不允许、艺术家反叛意识的缺乏和艺术想象力的缺失,使中国涂鸦艺术成为无源之水。未经发展,已经被市政规划、官方意识、商业运作操纵,基本丧失发展的可能性。真正的草根阶层的偶尔涂鸦,尽管经过策展人的眼睛和运作被提升到“艺术品”层面,但仍有揠苗助长乃至无中生有的嫌疑。近年来中国城市街头也出现一些涂鸦作品,但大部分艺术水准不高,艺术风格更多的是对国外涂鸦艺术的模仿,与中国关系并不大。中国为什么不可能产生自己的涂鸦艺术?一是公共空间的禁忌。在中国,政府对地铁、广场、街道等公共空间的使用都有严格规定,不允许胡涂乱画。即使出现几个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涂鸦者,可能也要忌

12、惮现在经常引起公愤的城管执法者的“暴力”执法。即使在城管执法者不能触及的公共空间,涂鸦者仍需考虑警察执法的不合常规性。此外,中国的公共空间往往是体现政绩的主要依托物,在这些禁忌的限制下,公共空间变成大型涂鸦场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除此之外,涂鸦艺术本身也有冒犯公众意愿的因素,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问题。比如,巴黎政府每年都要出巨资清理这些涂鸦笔迹,警局每年会出动大量人力和物力对付这些神出鬼没、令人头疼的艺术家。二是创作者反叛意识的缺乏。涂鸦艺术最核心的精精反叛性为中国涂鸦者所缺乏。正如某人所说,中国受众更多地将嘻哈艺术视为一种时髦文化,而无视其草根性。多数中国涂鸦者也这样看待涂鸦艺术,丧失了反叛性的

13、涂鸦艺术更多的是一种装饰画。三是创作者艺术原创能力的不足。目前的艺术教育体系下,学生的涂鸦艺术原创能力明显不高,这和中国动画片的艺术水准为何不高有相似性。虽然不少基本功不错的创作者可以画出漂亮的图形,也好像有自己的风格,但他们的作品始终难以摆脱别人的影子。尤其是大量以卡通人物、西方字母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作品,与欧美涂鸦书法、日本卡通漫画有着直接联系,艺术风格基本上没什么创新,描画内容也无涉时局,基本是放大版本的墙上装饰画。迄今为止,在中国公共空间创作过涂鸦作品的知名艺术家是张大力。尽管作为权宜之计,其很多作品是涂鸦在废旧或者即将拆迁的建筑物上,但仍有一些作品出现在立交桥、地下通道等的墙面上,并在

14、当时引起热议。中国涂鸦艺术的发展态势如何?前景依然不明朗,或许中国根本就不需要涂鸦艺术。(有删改)7根据文意,下列表述不属于“中国涂鸦艺术不现实”的理由的一项是()(3分)A中国的涂鸦艺术还未发展,就基本丧失了发展可能性,它已被市政规划、官方意识、商业运作操纵。B尽管真正草根阶层的偶尔涂鸦,受到策展人的关注,但可悲的是有揠苗助长乃至无中生有的嫌疑。C即使在中国公共空间创作过涂鸦作品的知名艺术家张大力,在立交桥、地下通道等的墙面上涂鸦时也引起了热议。D虽然涂鸦艺术影响越来越大,逐渐引起关注,但多数中国涂鸦者像对待时髦文化嘻哈艺术一样看待涂鸦艺术。8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涂

15、鸦经艺术经纪人、学院派艺术家等人的参与,渗入了艺术性,弱化了反叛性,涂鸦艺术也由“民间艺术”转变为“雅艺术”。B由于多数中国涂鸦者无视涂鸦艺术的草根性,中国城市街头出现的大部分涂鸦作品,流于对国外涂鸦艺术的模仿。C在中国,作为体现政府政绩的主要依托物的公共空间是不允许被胡涂乱画的,其变成大型涂鸦场所的可能性几乎为零。D中国政府严格要求公共空间禁忌涂鸦,有一定的合理性,其实涂鸦艺术本身存在的冒犯公众意愿的因素,也是世界范围内的问题。9文中说中国涂鸦艺术“丧失了反叛性”,其产生的原因和 结果分别是什么?请简要回答。(3分)答:_四、(2015温州市高三第一次适应性测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

16、题。(9分)细胞内的物流张田勘人体内有无数各种各样的细胞,尽管它们非常微小,却如同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无数个企业或组织,会生产很多物质和产品,就像粮食加工厂生产粮食。但粮食要运送到每个单位和家庭,则需要物流的配送。生物体的细胞也是如此。细胞可以生产很多蛋白质和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并且要把它们输送到生物体所需要的地方。例如,胰岛细胞生产胰岛素,但是,需要把胰岛素运送并释放到血液中。因此,细胞内也存在频繁而巨大的物流现象。现代物流是指在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等功能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细胞内生产和加工物质后配送到机体所需要的

17、地方的过程也大致能满足现代物流的这些条件,因此可以称为细胞内的物流。细胞内的物流甚至比现实生活中的物流更为复杂、精准,并且具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因为细胞产生的分子,如激素、神经递质、细胞因子和酶等物质有的要被运输到细胞内的其他地方,有的则要被转运出细胞。这就要求细胞生产的所有物质都要在正确的时刻被输送至正确的地点。2013年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都发现,细胞内的物质不是散装运输的,而是要包裹起来,正如人们寄包裹时需要打包一样。细胞生产的所有物质都是以小包,即细胞囊泡的形式传递的,而且囊泡需要在正确的时间被输送至正确的地点。囊泡是由膜包裹的微型小泡,能够带着细胞货物穿梭于细胞器间,也能

18、够与细胞膜融合,将货物释放到细胞外部。囊泡转运系统对于神经激活过程中神经递质的释放代谢调节过程中激素的释放等都非常重要。如果没有囊泡转运系统,或该系统受到干扰,就不仅不能维持正常的生理机能,而且会对有机体有害,如导致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糖尿病等。(摘编自2013年10月16日文汇报,有删改)10下列对“细胞内的物流”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细胞内的物流是指把细胞内生产的蛋白质和化学物质运送到生物体所需要的其他细胞里。B细胞内的物流能够自我调控,细胞内生产的物质一旦被运到错误的地点,就会被及时调整。C细胞内的物流必须畅通无阻,否则,就会破坏细胞正常的生理机能,甚至可能损害有机体。D

19、细胞内的物流并没有完全满足现代物流的所有条件,但是它比现实生活中的物流更加复杂。11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胰岛细胞生产胰岛素,囊泡把胰岛素包裹起来,携带它进入到血液之中。B囊泡以与细胞膜融合的方式运送物质表明,蛋白质可以在细胞之间进行传递。C囊泡转运涉及囊泡和细胞膜的融合,此融合过程是神经递质释放的重要步骤。D人类患神经系统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的原因之一是囊泡转运系统受到了干扰。 12请用一句话概括细胞内囊泡的运输机制。(3分)答:_五、(2015金华十校高三模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9分)人生哲学是过程哲学生命是一个自然过程,人生是一个历史过程。这样说好像有

20、点绕弯子,不如把话说得直接一些。那就换个说法:任何人都得经历从出生到死亡,一百岁如此,七十岁也如此,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终极结果都是一样的。但谁都不会追求这个死亡的结果,反倒是特别希望延长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由此可引申出一个判断,人生哲学不是重视结果的哲学,而是关注和充实过程的哲学。过程对人生有无限的意义,终极结果对人生基本没有什么意义。要想使自己的人生不空虚不白过,那就要把人生视作一个美好的过程,过好每一天,做好每件事,至于结果不必太在意。不妨用比较的视角来看,我们会对人生哲学是过程哲学的说法更认可。人生与无机物有个本质的区别,它是一个不可逆但可复制的主观生命过程,而没有生命的物质仅仅

21、是客观存在,存在形态也是可逆的,打碎了的玻璃还可以再生,人则做不到这一点。再深入一步分析,人生与其他动物生活也有很大的不同,人生是思维和劳动互相促进的社会活动,动物,即便是高级动物,也无法进入这种状态。作为整体人的进化,使社会越来越复杂,以致到了异化的程度。愈加复杂的社会,又使个体的人不得不以复杂来适应,这反过来又增添了社会的复杂性。照此一来,不少人都切身感到人生越活越累,有时真的觉得不如野生动物甚至不如家畜宠物过得幸福。人生确实有点累,但是,着眼于结果的累和关注于过程的累,会生成两种截然不同的对待人生的态度,并会产生不同的哲学理念,直到决定是重过程还是重结果的人生观。假如一定要说人生是结果哲

22、学,那它就是永远不能满足的遗憾哲学。换另一个角度,把人生当成过程哲学,那它就会是体验和感悟这个美好世界的快乐哲学,每一个过程又都会有体现人生价值的升华。当然,结果和过程有着很紧密的联系,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过程是由一个又一个结果来连接的,结果不但是一个过程的结束,又是另一个过程的开始,过程之中蕴含着无数个结果。过程不是单一的、孤立的,过程是一个又一个结果连贯起来的,就像一串珍珠项链。人是生活在过程之中,还是生活在结果之中呢?就终极意义来说,人只有一瞬间是生活在结果之中的,那就是生命终结的那一刻。那么,忽略人生这个谁都不会情愿的结果,一辈子时时刻刻都生活在过程之中,不是很好吗?所以,我不反对人生

23、要确定一些阶段性目标,但也不赞成把人生牢牢地捆绑在这些目标上。人生过程的充实和历练,往往比难以把握的结果更美好幸福快乐。因为,人生有这样一个令人安慰的现实我们在过程中得到的,总比在结果中获取的要多得多。人生的过程哲学,是否值得欣赏和践行呢?我认为答案是肯定的。13不属于作者得出“人生哲学是过程哲学”这一结论的直接依据的一项是()(3分)A人生的终极结果完全一样,但人生过程可以丰富多彩。B人生不仅是客观存在,更是一个可复制的主观生命过程。C人生是复杂的社会活动,与社会相互促成各自的复杂性。D人生活在过程中,将会体验和感悟这个世界更多的美好。14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作者借“打

24、碎了的玻璃还可以再生”之例说明无机物存在形态的可复制性。B人生的终极结果是死亡这一事实,使得不少人产生了人生越来越累的感觉。C一个人如果信奉结果哲学,其在人生过程中将会体会到许多的美好和快乐。D人生确定的一些阶段性目标,可以成为人生过程的重要部分。15结合全文,请你谈谈对“人生是过程的哲学”这一观点的理解。(3分)答:_考点集训九论述类文本阅读1A选项的信息依据出现在文章第1段的1、2句。第1句指出“内部言语”本身是一种“功能”,而不是“内在方面”;第2句指出,“内部言语”是一种“言语”,是一种“思维”,故不应是“完成言语思维的内在方面”。2DA项,相关信息出现在第1段末句和第2段首句,综合这

25、两处信息可知,这个“更内在的层面”就是“思维本身”,而非“言语思维”,此处属于断章取义。B项,文章第3段中说“我们可以把思维比作一朵乌云洒下一阵词的雨点”,可见,思维不是乌云,而是乌云变成雨点洒下来这一过程。C项,选项的前一个分句出自第3段的开头,后一个分句出自第2段的中间,即思维单位和言语单位之间“不存在刻板的一致性”,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必然的逻辑关系,此处属于强加因果。3【详细分析】题干表面上问的是“心灵和心灵的直接交流”问题,联系上文信息可知,“思维”属于心灵层面,“直接交流”需要借助语言,所以,题干实际上问的是一个关于“思维与言语的关系”的问题。明白了这一点,再综合文章第2段第3句、第3

26、段的最后三句,考虑到本题分值,就可以将其概括为三点。答案心灵(思维)的交流,需要借助言语之类的中介。思维并不总是表达为言语。言语不能完备地表达思维。4B文中并未说“深深地刺伤了”教授的双眼。5D“必须”一词过于绝对,“或然”说成“必然”。6【详细分析】结合文本内容理解,视觉观看是个人主动发现的过程,而在景象社会中,视觉具有优先性和至上性,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两者并不矛盾,只是角度不同。答案两种说法是从个体和社会两个不同的角度来说的,所以不矛盾。“主动发现”是指个人可以通过学习,主动以图式透射来观察、理解世界。“被动的行为”是指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画面平面化、碎片化的特点,加上视觉的优先性和至上性

27、,现代人完全成了观者。7C本项说的是一种带有个例性质的事实,不属于“中国涂鸦艺术不现实”的理由。8B因果关系表述不当。9【详细分析】解答此题,要先找到答题区间,即文章倒数第三段,考生要认真研读这一段的内容,寻找有效信息。然后对这些信息概括整合,分点作答即可。答案原因:多数中国涂鸦者把涂鸦艺术视为一种时髦文化,无视其草根性,导致中国涂鸦艺术丧失了反叛性。结果:丧失了反叛性的涂鸦艺术变得风格化,更多地成为一种装饰画。10DA项,文中说“有的要被运输到细胞内的其他地方,有的则要被转运出细胞”,可见并非全都运送到其他细胞里。B项,文中的“自我调控”是指“细胞生产的所有物质都要在正确的时刻被输送至正确的

28、地点”,而不是“被运到错误的地点,就会被及时调整”。C项,“会对有机体有害”强调的是“必然”,而非“可能”。11AA项,“释放”是把所含的物质放出来。囊泡融合在细胞膜里,并没有“进入”血液,只是把胰岛素释放到血液中。此项的说法不准确。12【详细分析】概括细胞内囊泡的运输机制,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如“包裹”(或“打包”)、“在正确的时间”、“细胞内的其他地方”、“释放到细胞外部”等,然后按照题干要求对其进行整合即可。答案囊泡把细胞生产的物质包裹(或“打包”)并在正确的时间把它们送到细胞内的各个地方或释放到细胞外。13C该项说的是人生、社会的复杂性,而文中第四、五段说人生复杂会让人感觉到累,这种

29、累会产生结果哲学和过程哲学两种结果。14DA项,应为“说明无机物存在形态的可逆性”。B项,“使得不少人产生了人生越来越累的感觉”的是社会的复杂性。C项,原文说的是“把人生当成过程哲学,那它就会是体验和感悟这个美好世界的快乐哲学”。15【详细分析】回答时,要把握文中是如何讨论“人生是过程的哲学”的,然后把文中的相关观点作为自己的观点。根据第一段中的“生命是一个自然过程,人生是一个历史过程”,第二段中的“把人生视作一个美好的过程”,第七段中的关于人生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第九段中的关于过程的重要性等内容,即可得出答案。答案我认为“人生是过程的哲学”这一观点的提出具有积极意义。信奉和践行这一观点,可以有效减轻人们因死亡这一终极结果带来的负重,促使人们更加重视人生过程的充实,体悟世界的美好,进而提升人生的价值。(只要紧扣文意,言之成理即可) 精品文档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