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名师课堂教学学教育教学真谛

上传人:szh****04 文档编号:62324642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看名师课堂教学学教育教学真谛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看名师课堂教学学教育教学真谛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看名师课堂教学学教育教学真谛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看名师课堂教学学教育教学真谛》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看名师课堂教学学教育教学真谛(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看名师课堂教学学教育教学真谛 2012年5月28日和29日,陇县教学研究室与博学方弘北京教育发展中心联合在陇县电影院举办了“关山之夏”全国名师课改观摩报告会,有来自全市的1000多名教师参加了这次活动,有幸聆听了国家级名师薛法根和刘德武老师的课堂教学,名师的风采令人震撼,令人折服。特别是薛法根老师执教六年级语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真真实实让人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魅力,会场上掌声不断,高潮迭起,薛老师将会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带到他的教学思维与情景中去了。他课堂教学自然流畅,风趣幽默,他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情,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他的课是一种深度语文,给我们带来了心灵的震撼。他没有课件,没

2、有花言巧语,没有激情的场面,一根粉笔,一张嘴。清晰的教学模式,精致的板书和作业设计,简单、流畅就是他的教学特色。从他的课堂,我们会学到许多东西,学到教育教学真谛。 一、关注了学生能力培养 在薛老师的课堂,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在六年级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一课教学中,出现了几次读题,在我们平时教学中很少这样做,而薛老师的这几次读题并不会给人“腻”的感觉,每一次读题都是把学生带到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去读。 薛老师在课的开头问:“你认为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这句话说得对吗?”,生一致认同。师再追问“可是书上说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真理,你们一个问号都没有怎么能说这句话就是真理呢?”“

3、你相信这个观点吗?”他向学生提出,学习要会质疑,对司空见惯的东西,我们不能全盘接受,包括课文的题目,我们也可以质疑。特别是学生在读题的过程中出现了“唱读”现象,薛老师及时的从先读词,再连读句,在读出重音,很自然地教会了学生如何朗读。 第二次读题是在解决根据课题选材时侧重点不同这个环节。薛老师在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后,让学生看题目,“要证明自己的观点,问号从哪里来?有一百个问号这么多,所以他要把疑问的产生过程写具体,真理又是什么号?真理肯定要写清楚,不然真理就成了谬论。没有问号就没有真理,所以要把问号写具体,要把真理写具体。”请生齐读课题,强调把“问号”和“真理”两个词读重音,从而得出结论,根据这

4、个题目要把起因和结果写具体。 在学完课文后,薛老师让学生再次读题,进一步体会科学的辩证过程。 这几次读题,层层深入,他带领学生从一开始的“完全相信”到“质疑”再到“相信”,这样的一个过程已经印证了这个课题,将科学的种子播撒在课堂,并深深植入孩子们的心田。薛老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会自己判断自己思考,从而形成自己的见解,充分展示了语文教学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二、关注了学生学法传授 他说:“教什么?只教不懂的,不教已懂的。” 他在讲授“司空见惯”这个成语时,给我们的感受颇深。首先他问:“哪些现象司空见惯?”接着问:“什么叫司空见惯?”,有几个学生用自己的理解谈这个成语。“司空见惯

5、这个词从哪儿来的?我们要有发问精神。”然后薛老师生动地介绍了司空和刘禹锡的故事,学生们听得如痴如醉,台下的我们也恍然大悟,是啊,很多时候,我们总以为尝过别人咀嚼过的知识之果就算是掌握了知识,学习就只能浅尝辄止。原来学习不能“司空见惯”,要学会质疑,追根溯源。 在这堂课上,薛老师教得轻松,学生积极性很高,在老师一次次因势利导中不停地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他用课文中的“无独有偶”来解释为什么不单用一个事例。那为什么用三个事例?薛老师的见解也是标新立异:“古人有云事不过三。”这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几个环节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也给我们展示了教师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关注了学生写作指导 薛老师能使学生在有

6、限的40分钟里学到不止40分钟的语文。对于议论文的指导,薛老师说:“作者写作的思路就是教学的思路。” 课文有三个事例是论据,薛老师在学生读懂的前提下,问:“这三个事例有什么相同点?”“我们要善于从不同的内容中找出相同点。”学生在他的点拨下,找到了相同点:几个事例的结构都是“发现问题反复实验得出结论”。(请一生板书)“他们都是从小事中发现伟大的问题。”“他们都是生活的有心人。”等,台下的我们不禁竖起大拇指,薛老师的“启发式”使学生的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如果我们把这些当一件事情来写,发现问题是事情的起因,反复实验是事情的经过,得出结论是事情的结果。” (板书)“一般我们写文章,都是把经过写得最具体

7、,哪一部分是写经过的,读给我听听。”生从几个事例中找到写经过的句子,反复读。“为什么经过只用一句话?”生通过研读课题,得出要把“问号”和“真理”写清楚。所以根据此题目,就要把事件的起因和结果写具体。最后薛老师举了例子进行对比,“如果要写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哪部分要写具体?”学生能很清晰地判断,根据这个题目要把经过写具体。 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深入剖析文本的结构,最后总结不同的事例证明不同观点,在写作过程中它的侧重点不同。 薛老师的课就是这样,教得轻松,学得扎实。这样的写作指导,真令我们叹服。 四、关注了对文本深入解读 薛老师对文本解读时的独到的发现,给在场听课的学生和老师上了一堂人生哲理课。文

8、本的第七自然段已经总结全文,第八自然段看似多余,但是薛老师对这两个自然段却有精辟的解读。第七自然段,薛老师提出了:“发现真理难不难?从哪些词语看出?”带领学生找出词语,圈画词语,得出结论发现真理并不难(板书:不难)。第八自然段,薛老师提出了:“读了这段你觉得发现真理难不难?从哪些词语看出?”也从词语入手,得出结论发现真理并不易(板书:不易)。 接着,把两个自然段连接起来,“发现真理并不难,并不易。这不是矛盾吗?”引发学生质疑,思考,表达,课堂上闪现出智慧的火花,最后教师点拨,“难和易是相对的,两者是辨证的。”让学生领悟到两者的辩证统一,从而帮学生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板书中的“真理探索并不难,也不

9、易”可为点睛之笔。薛老师对文本解读时的独到的发现,正如真理的发现一样,要有“敏锐的发现和敏感的意识,见微知著。”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如果没有对文本充分的研读,怎能有如此的潇洒,这一处文本的解读是一种极高的教学境界。 听完薛老师、刘老师、王老师的课,我们颇有感触,我想,名师的课我们学不来,但是名师对于教学的钻研态度,对于教学的那份执着只要我们愿意还是可以学得来的。这次观摩会传达给我们的就是要我们学习名师对于教学的那份执着,那份爱;学习名师以人的发展为本的先进的教学理念;学习名师课堂教学中处理的师生、生生、生本的和谐融洽的关系;学习名师关注教法、关注学法、关注教情、关注学情,能针对学情选择合适的教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品质和科学的精神的先进方法。这也就是我们从名师课堂所要学习的教育教学的真谛所在。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