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2318076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编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编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编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编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编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2课时作业:2.2化学反应中的热量 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编化学精品资料课时作业 10化学反应中的热量踩点训练1下列燃料不属于化石燃料的是()A煤B石油C水煤气 D天然气【答案】C2下列反应中能量变化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是()A铝粉与氧化铁的反应B氯化铵与消石灰的反应C锌片与稀硫酸的反应D钠与冷水的反应【解析】铝热反应、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都是放热反应,而铵盐和碱反应则属于吸热反应。故选B。【答案】B3下列化学反应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A铝片和稀盐酸反应B氢氧化钡晶体和氯化铵晶体C灼热的碳与CO2反应D氧化钙和水的反应【答案】A4下列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A氢气在氧气中燃烧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D焦炭

2、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答案】D5关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除热量之外,还可以是光能、电能B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服从能量守恒定律C所有的燃烧反应都是放热反应D在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总是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解析】在吸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总能量,在放热反应中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答案】D61 mol NH3分解成氮气和氢气要吸收46.19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2NH3=N23H2H46.19 kJmol1B2NH3(g)=N2(g)3H2(g)H46.19 kJmol1CNH3=N2H2H46.

3、19 kJmol1DNH3(g)=N2(g)H2(g)H46.19 kJmol1【解析】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要标明物质的状态,其热量的多少与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有关。H0表明吸收热量,H0表明放出热量,A、B、C项都是错误的,只有D项正确。故选D。【答案】D7(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需要加热方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C判断一个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主要由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的D吸热反应发生过程中要不断从外界获得能量,放热反应发生过程中不再需要外界能量【解析】化学反应是放热还是吸热与反应条件无关,许多放热反应在常温下很难发生,需加热或

4、点燃才会发生,因而A、B项错误。【答案】CD8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反应的H前者大于后者的是()C(s)O2(g)=CO2(g)H1C(s)O2(g)=CO(g)H2S(s)O2(g)=SO2(g)H3S(g)O2(g)=SO2(g)H4H2(g)O2(g)=H2O(l)H52H2(g)O2(g)=2H2O(l)H6CaCO3(s)=CaO(s)CO2(g)H7CaO(s)H2O(l)=Ca(OH)2H8A BC D【解析】碳与氧气反应放热,即H10,H20,CO再与O2作用时又放热,所以H1H4;发生同样的燃烧反应,物质的量越多,放出的热量越多,故H5H6;碳酸钙分解吸收热量,H70,

5、CaO与H2O反应放出热量,H8H8。【答案】C9下列四个选项中,表示正反应是吸热反应的是()【解析】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中的化学键断开,吸收能量,而后形成生成物,放出能量,显然D项的能量变化过程恰好相反;C项,两过程能量变化相等,这样的反应不存在;A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高,说明该反应是吸热反应;B项,生成物的总能量比反应物的总能量低,说明该反应是放热反应。【答案】A10胶状液氢(主要成分是H2和CH4)有望用于未来的运载火箭和空间运输系统。实验测得:101 kPa时,1 mol 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和CO2

6、,放出890.3 kJ的热量。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B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C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D2H2O2=2H2OH285.8 kJ/mol【解析】A项中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而H应该为负值;C项中H的单位应该为kJmol1;D项中没有标明各物质的状态。【答案】B11.如图所示,把试管放入盛有25 的饱和石灰水的烧杯中,试管中开始放入几小片镁片,再滴入5 mL盐酸于试管中。试回答下列问题:(1)实

7、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_。(3)写出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由实验推知,MgCl2溶液和氢气的总能量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镁片和盐酸的总能量。【解析】Mg与HCl反应放出热量,使烧杯中溶液温度升高,而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烧杯中有Ca(OH)2析出。当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总能量时,反应放出热量。【答案】(1)Mg片上有大量气泡产生;Mg片逐渐溶解;烧杯中析出固体(2)Mg与HCl反应产生氢气,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因Ca(OH)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有Ca(OH)2固体析出(3)Mg2H=Mg2H2(4)小于巩固

8、提升1(双选)根据下面的信息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释放能量B氢气跟氧气反应生成水的同时吸收能量C1 mol H2跟 mol O2反应生成1 mol H2O释放242 kJ能量D2 mol H2(g)跟1 mol O2(g)反应生成2 mol H2O(g)释放484 kJ能量【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1 mol H2(g)的共价键断裂吸收436 kJ能量, mol O2(g)的共价键断裂吸收248 kJ能量,共吸收684 kJ能量;2 mol H与1 mol O形成1 mol H2O(g)的共价键释放926 kJ能量。在1 mol H2(g)跟 mol O2(g)反

9、应生成1 mol H2O(g)的过程中,放出的能量比吸收的能量多242 kJ。C项中缺少物质的状态,所以释放的能量不一定是242 kJ。故选AD。【答案】AD2下列对热化学方程式1/2H2(g)1/2I2(g)HI(g)H26 kJmol1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1 mol氢气和1 mol碘蒸气完全反应需要吸收26 kJ的热量B1个氢分子和1个碘分子完全反应需要吸收52 kJ的热量C1 mol H2(g)与1 mol I2(g)完全反应生成2 mol的HI气体需吸收52 kJ的热量D1 mol H2(g)与1 mol I2(g)完全反应放出26 kJ的热量【解析】在A、B、D三个选项中均未指明

10、生成物的状态;AD则未将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与H正确对应起来;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并不是表示分子个数,B错误;且D将反应错认为是放热反应。【答案】C3甲硅烷(SiH4)是一种无色气体,遇到空气能发生爆炸性自燃。(1)甲硅烷中含有的化学键是_,其在固态时属于_晶体。(2)已知室温下1 g甲硅烷自燃生成SiO2和水放出热量44.6 kJ,则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1)甲硅烷是非金属和非金属形成的化合物,属于共价化合物,其中只含共价键,在固态时依靠分子间作用力结合成分子晶体。(2)1 mol SiH4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44.6 kJg132 g1 427.2 kJ。因此

11、热化学方程式为:SiH4(g)2O2(g)=SiO2(s)2H2O(l)H1 427.2 kJmol1。【答案】(1)共价键分子(2)SiH4(g)2O2(g)=SiO2(s)2H2O(l)H1 427.2 kJmol1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甲烷燃烧时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已知1 mol H2O由气态变为液态时放出44 kJ的能量。请回答下述问题:(1)甲烷燃烧生成液态水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2)8 g CH4完全燃烧时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是_kJ。【解析】由图知1 mol CH4完全燃烧生成气态水时放出热量为(88280)kJ802 kJ,反应中生成2 mol气态水液化时放出热量

12、44 kJ288 kJ,故H890 kJmol1。【答案】(1)CH4(g)2O2(g)=CO2(g)2H2O(l)H890 kJmol1(2)4455在一个小烧杯里加入约20 g已研磨成粉末的氢氧化钡晶体Ba(OH)28H2O,将小烧杯放在事先已滴有34滴水的玻璃片上,然后向烧杯内加入约10 g氯化铵晶体,并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实验中要立即用玻璃棒迅速搅拌的原因是_。(3)如果实验中没有看到“结冰”现象,可能的原因是_(答出三个或三个以上原因)。(4)如果没有看到“结冰”现象,我们还可以采取哪些方案来说明该反应吸热?_(答出两种方案)。(5)“结冰”现象说明该反应是一个_(填“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反应。即断开旧化学键_(填“吸收”或“放出”的能量)_(填“”或“放出(6)有的吸热反应不需要加热也可发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