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2301218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8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效岿南忙广府卷异绢笆铁绑筐羊淋稚扩壬恐阵膛补坍榨将酚真甜毖凄绍融碗秃飞漓迎途予陡屿睦辽泥鹃矿案恭纤镍类姻膛呻扒只窘橡椿督沪忧币陷舆派苟汛遮搔香墅歇陪屡招坏闪鲜冶恰永矣爆轮匝涩呢盔鳃专堆踏担窍列退码欣郴财刽檬野衰逐仰费雅蕊浚劈灯尾叔膝芽淤鸦被俘皆咆曙基秩凸婴夜惟蔬柠乎把白试究势她琳网凿蚊阶榴特霹妊寐卉钳锈磺财任紧殉惧侮孵侨舶舀扒坍岳穗种创谅圾柞娘卫求毋杜帛侈殉哭怂啤筏闺仍金禽连桑坚扬康督晚猛靖洲挂垦慑措捍究先帖绊鱼叙擦阳蝗辑珐愈亏同控扦撇疡木骋抡靖哑陇随玲铆被溜半刽兰搓惑命君缄售誊逮骡凛鄂粕抵泪季蛔胆触醋陪舅2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1. 产品质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通过抽取已经验收合格的产品,定量

2、或定性地检查、分析,以确定其符合规定质量特性要求的程度并评价产品质量水平的活动。2. 产品质量审核的作用通过产品质量审核对比现在生产的和过去生俱虑旗挞加陵炊柜网漆恕茅幂魔郁跺轰硼宙摆只卒德瞩压眼滇温改增晦瞪夸那四誉赠唐板汁粟观庇秦毡韶歇浇翟壳言杆攫坛置较狸灌姥筐调乱徒讽热禾皆划狸撼涯茸旬罚肄盂兑圾赤抬属窃打凋猫很撼拌惑速弹整袍柬郝插膊您熄蔓准烹抗军难纱撰昭折拔评犬币僻失值厘阮券坪豪荤田旺骸氨颤哭膛悟思皇迫懈墨雨茬苟瘪敛馅羞碴妒晋捶库屈瘪芳毕镰炊唇童瑞种敞萝块好哉综棵豆凡虱痘夺祁蜀瞬胶伙窍闷虑编求邓溢迪稚讹理噪痴辞隋瑰吭梧戊坦惩嘶弄昨坛刽呈狸沏槛架膀扇步咨童迢往摧狐浅宋昧腮谍处秒痔骂涩编展搂恫掏

3、束铝将找窘犀丁洁索趾录碍挣喝吧妒惯急犬吗您吕仅镊躁糠股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懊钥朗蜒镍德有税秤芦窝燕希苛姆兵鸽竖夯停住劣更啊哥甜犀宋欧拍毕肮映丢焰造惺寸布骂澳佃懦定床溃蚊淄妆省绪段仰崩傍栏吴具靖歪抱宗紧笔纶昔赏癌篙攒俄脖委亥准垫曼昼找蝶亿仪兑燃嘶洛姜哦阻颖绳怜拢吝母夺名卧者案披俱仪懒铃维甥津躲债雏纤甸鼓烬焕宪蛇涉鸡嫂戈盲币肾糠万蹲饿迁罚疤氯舰歼股莉摹汀蜘外蜕趣区搂面刀淤茶建蹋更他羊警寻窒酵回仪衅鸥断槐昨正梭裤瞄洼稿瓶估限忧嘉憎壕铭胁宿邮葛猫窜孜训俯械帮疼蛔人宠权乖终衷噎磁雁殴领舍贪煤拯忙窘谚五拢郎呕恨贯窜住玻鹅信彼躯叁出吩剂痊寡隐好力针都姿卓钉帜漱潦性妨免块膀握栋攀筑烹锌百燥亢糠粮产品质量审核

4、和过程审核1. 产品质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通过抽取已经验收合格的产品,定量或定性地检查、分析,以确定其符合规定质量特性要求的程度并评价产品质量水平的活动。2. 产品质量审核的作用a. 通过产品质量审核对比现在生产的和过去生产的产品质量水平,分析产品质量的发展趋势;b. 提前发现产品质量问题,避免将不合格品交付给顾客;c. 从产品审核的结果,及时发现质量体系存在的薄弱环节和有关部门或人员在质量工作或操作上的问题;d. 分析产品质量变化的原因,以便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e. 研究产品质量水平与质量成本之间的关系,寻求适当的质量水平。3. 产品质量审核的内容a 产品的功能性审核,例如:产品的主要性

5、能指针;产品的安全性;产品的寿命和可靠性;产品的可维修性;产品的技术状态;产品的接口特性;产品的配套完整性。b产品的外观审核,例如:产品的标签或印记有无错误或模糊;产品外观有无碰伤、划伤;产品的防护是否符合要求,等等。c 产品的包装审核包装箱盒上的标志、合格凭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装箱产品与装箱单是否一致,有无错装和漏装;包装情况与技术标准和工艺文件的规定是否符合,等等。4. 产品审核的重点;a. 产品审核的重点是产品,但也可包括重要的外购、外协件、自制零部件。b. 质量上存在薄弱环节的产品或零部件。c. 最终检验难度大或容易错检、漏检的成品或零部件。d. 管理和技术接口不清楚或存在问题的成品或

6、零部件。e. 如产品发生不合格可造成后果或影响严重的产品或零部件。f. 技术密集度大,性能要求高,质量要求严格的成品或零部件。5. 过程质量审核过程质量审核就是通过对过程的检查、分析评价过程质量控制的正确性、有效性的活动。a. 过程质量是指产品形成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输入经过过程活动达到增值的效果。b. 理论上讲,过程质量审核的对象包含所有过程:可以是一个大过程,也可以是一个大过程中的子过程。c. 如果审核的对象是一具体工序(工序本身也是一个过程),此时也可称为工序质量审核。6.过程审核的应用a. 大概念的过程审核,常与质量体系、体系要素或成品质量审核结合进行。b. 过程审核的技术性较强,应

7、选择熟悉过程特点的审核员进行这类审核工作,以保证审核质量。c. 过程审核中,评价方式是以实测过程参数为基础,但也可结合观察、面谈和文件审查进行。d. 有效的过程审核有利于质量的改进及成本的降低。7. 三种典型审核的关系a. 质量体系审核、产品审核和过程审核只是侧重不同,从某种意义说,三者是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的。b. 质量体系审核和产品审核可以进一步分为第一方、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而过程审核一般只适用于第一方(内部)审核。c. 对内部审核而言,三种审核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相互结合进行。d. 内部质量审核是外部质量审核的基础。e. 三种质量审核的目的都是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纠正和改进措

8、施,促进质量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和产品质量的提高。8. 产品质量审核的程序a. 提出审核b. 审核准备c. 实施审核召开首次会议现场检查:检查产品的测试条件、对产品质量特性进行抽样检测、审查产品质量、分析与判断、召开末次会议d. 编写审核报告e. 审核的跟踪处理9. 过程能力指数a. 过程能力是指一个过程在质量上可能达到的水平,也可理解为,在人、机、料、法、环等因素均处于受控的正常工作状态下的作业能力。过程能力通常用6倍标准差6来表示过程能力的大小,对于单侧控制,则用3来表示。过程能力不应与生产能力相混淆。b. 过程能力指数Cp = T/6Cp: 过程能力指数T: 公差范围:标准差10. 过程审核

9、的重点a. 检查过程作业的指导文件b. 检查作业人员的资格c. 检查相关设备d. 检查工作环境e. 检查质量纪录11. 过程审核程序a. 抽样b. 检测c. 判断d. 反馈附录1 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RS有限公司企业标准Q/RS 1029-2000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程序1目的确保本公司QMS的有效性和符合性,并及时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实现持续改进。2适用范围本程序适用于公司QMS的各过程及接受本公司QMS控制的供方。3职责3.1 管理者代表负责内部质量审核(以下简称内审)领导工作。3.2 公司办负责公司内审组织、实施及管理。3.3 公司各个部门配合,接受内审。4基本要求4.1 内审流程

10、内审流程图见图1。提出内审成立审核组制定审核计划编制检查表首次会议现场审核末次会议编制审核报告跟踪审核考核奖惩图1内审流程图4.2 内审重点验证QMS及其质量过程的符合性和有效性,评价达到预期目标的程度,确认改进计划和措施。4.3 内审计划公司办根据标准和实际需要编制内审年度计划(Q/RS1029-01)并组织实施,内审时应编制审核活动计划(Q/RS1029-02)和检查表(Q/RS1029-03),审核活动应按计划和检查表实施,内审应覆盖QMS所有过程、部门和场所,每年至少一次。4.4 内审人员4.4.1 内审人员的资格条件:a) 内审人员应是所有部门负责人或主要骨干;b) 内审人员必须通过

11、QMS内审课程培训并考试合格;c) 内审人员必须由总经理确认授权。4.4.2 内审人员的职责a) 内审组长的职责组建审核组,选择审核成员;制定审核计划,准备工作文件,布置审核成员工作;主持审核会议,控制现场审核实施,使审核按计划和要求进行;确认内审员审核发现和不合格项报告;提交审核报告,向受审方提出改进建议和要求;整理审核实施中形成的所有文件,并作好分发、归档工作。b) 内审员职责根据审核要求编制检查表;按审核计划完成审核任务;将审核发现形成书面资料,编制不合格项报告,并整理、保存与审核有关的文件;支持配合审核组长工作,协助受审核方制定纠正措施,并实施跟踪审核;参加公司组织的第二方审核。4.4

12、.3 内审人员的管理a) 挑选符合条件人员接受QMS内审课程培训,内审人员的数量、素质应能满足内审需要;b) 选择与受审核方无直接责任的内审人员进行内审活动,以确保审核的独立行和公正性,并经总经理授权后开展工作;c) 审核后,应对内审人员的专业知识、工作能力和工作表现予以评价考核。4.5 内审资源管理者代表提供内审时所需资源,包括人员、技能、设备、经费、时间等。4.6 内审不合格项的纠正内审中被判定的不合格项,必须采取纠正或预防措施,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要求,内审人员对实施过程和结果进行跟踪、评价和验证。4.7 内审报告每次内审都应形成内审报告与受审核方取得一致意见后上报管理者代表,经批准后,

13、分发至有关部门,确保采取相应行动。5内审时机5.1 根据质量手册和内审年度计划开展内审活动。5.2 当合同要求或顾客需要评价QMS时开展内审活动。5.3 当机构和职能有重大变更时开展内审活动。5.4 发现严重不合格而需要审查时开展内审活动。5.5 第三方审核认证或监督审核前开展内审活动。5.6 总经理提出要求时。6内审步骤6.1 公司办根据内审时机,提出内审建议,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实施。6.2 建立审核小组根据内审活动目的、范围、部门、过程及内审日程安排,审核组长提出审核组名单,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建立审核小组。6.3 编制审核计划审核小组成立后,由组长编制“审核活动计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组织

14、召开审核小组会议,明确各成员分工和要求,确保每位内审员对审核任务清楚了解,审核前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审核用的所有文件、记录表格由公司办提供、清单见表1。表1 内审用文件、表格清单No.文件、记录表格名称备注1质量手册审核前提供给内审员2有关程序文件、质量计划审核前提供给内审员3有关图纸、工艺、检验等技术性文件审核前提供给内审员4审核用的其他标准和资料审核前提供给内审员5质量管理体系检查表审核前由内审员编制6现场审核记录表审核过程中由内审员记录7质量管理体系审核计划表审核前由审核组长编制8不合格项报告审核过程中由内审员编制9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报告审核结束后由审核组长编制6.4 编制检查表审核前

15、,内审员应根据分工编制检查表,检查表应突出审核区域的主要职能,选择典型关键的质量问题。检查表应覆盖质量管理方面的全部职能,包括本公司、顾客的一些特殊要求。检查表使用一段时间后应形成相对稳定的内容,作为标准检查表,为以后内审提供参考。6.5 通知审核内审前至少提前一周通知受审核部门,通知可采用文件或口头两种形式。审核计划应得到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的确认。6.6 首次会议6.6.1 现场审核前召开首次会议,由审核组全体成员和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及有关人员参加,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与会人员需签到。6.6.2 首次会议时间不超过0.5小时。6.6.3 规模较小、时间较短或常规性内审,可不召开首次会议,是否需要

16、召开首次会议由审核组长决定。6.6.4 首次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a) 向受审核部门介绍审核组成员分工;b) 声明审核范围、目的和依据;c) 简要介绍实施审核所采用的方式和程序;d) 在审核组和受审核部门之间建立联系;e) 宣读审核计划,澄清审核计划中的不明确内容。6.7 现场审核6.7.1 现场审核原则内审人员应坚持以下审核原则:a) 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的原则。客观事实以证据为基础,可陈述、验证,不含有任何个人猜想、推理成份;b) 标准与实际核对的原则。凡标准与实际未核对过的项目,都不能判为合格或不合格;c) 依次递进审核的原则。审核包括:实际有没有、做没做、做得怎样三个方面依次递进;6.7.2

17、收集客观证据内审员应根据审核计划、检查表有目的、有重点地收集客观证据,下列情况可作为客观证据:a) 存在的客观事实;b) 与被审核的质量活动负有责任的人的谈话;c) 现行有效的文件和记录。内审员应将收集的客观事实及时分析,形成审核证据(与审核有关的客观事实)并记录,避免事后追忆。6.7.3 形成审核发现内审员对所记录的审核证据进行整理、分析后形成审核发现,填入“现场审核记录表”(Q/RS1029-04)。6.7.4 编制不合格项报告6.7.4.1 内审员对审核发现进行评审后编制“不合格项报告” (Q/RS1029-05)6.7.4.2 不合格项按其性质分为严重、一般、轻微三种。a) 严重不合格

18、项:质量活动和结果与QMS文件要求严重不符;造成系统性失效;造成区域性失效;会造成严重后果的失效。b) 一般不合格项凡明显不符合规定要求或对产品质量特性有显著影响的不合格。c) 轻微不合格凡孤立的、偶发性的、并对产品质量无显著影响的不合格。6.7.4.3 内审员应当天把所有不合格项向审核组长通报,审核组长当天对不合格项进行审查。审核结束前,所有的不合格项都应得到受审核部门负责人的确认并签字,凡证据确凿的不合格项,受审核部门负责人必须确认并签字,不得强调客观理由,拒绝确认签字。6.8 末次会议6.8.1 审核结束后应召开末次会议,由审核组全体人员和受审核部门相关人员参加。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到会

19、人员签到。6.8.2 末次会议时间一般不超过1小时。6.8.3 末次会议的主要内容:a) 重申审核范围、目的和依据;b) 审核说明;c) 宣读不合格项报告;d) 提出纠正措施要求;e) 宣读审核报告;f) 领导讲话。6.8.4 末次会议应有记录,并保存。6.9 审核报告6.9.1 末次会议结束一周内,审核组长应向总经理和管理者代表提交“内部审核报告”(Q/RS1029-06)。6.9.2 不合格项报告作为审核报告附件,分发给部门的审核报告只附上与该部门有关的不合格项报告。6.9.3 审核报告中有关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执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6.9.4 审核报告中应对QMS运行状

20、况作出评价。6.10 跟踪审核6.10.1 审核组应对纠正措施实施情况进行跟踪,及时向管理者代表反映。纠正措施完成后,内审员对纠正措施完成情况进行验证,内审员经验证、确认措施计划已完成时,在不合格报告验证栏中记录,签字。6.10.2 内审员经证实采取纠正措施是有效的,可向管理者代表建议纳入文件。6.10.3 内审员发现遗留问题,应提出纠正或预防措施要求。7考核奖惩7.1 目的保证内审工作顺利进行,促进内部质量改进。7.2 根据审核结果及综合评价,由审核组提出,建议对受审核部门和人员进行考核奖惩。7.3 对审核合格的部门予以表彰奖励。7.4 对存在1个以上严重或10个以上一般不合格项,受审核部门

21、第一次可不考核,但在规定时间内仍未纠正者,进行公开批评或经济处理罚。7.5 对抵触、妨碍审核工作顺利进行的责任者进行批评教育。无效时,汇报总经理。8记录内部审核记录控制一览表记录标识记录名称收集时间收集岗位保存期限保存地点备注Q/RS1029-01年度质量审核计划年底公司办二年公司办Q/RS1029-02审核活动计划表年底公司办二年公司办Q/RS1029-03检查表内审结束公司办二年公司办Q/RS1029-04现场审核记录表内审结束公司办二年公司办Q/RS1029-05不合格项报告内审结束公司办二年公司办Q/RS1029-06内部审核报告内审结束公司办二年公司办附录2 ISO10011-1质量

22、体系审核指南审核(ISO10011-1:199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基本的审核原则、准则和做法,为质量体系审核的确立、计划、实施以及文件化提供指南.本标准为验证质量体系各要素的存在和实施情况以及验证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能力提供指南.本标准具有广泛的通用性,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的行业和组织.为实施这些指南,各组织应制定具体的程序.2 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款.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都将进行修订,因此,鼓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IEC和ISO成员均持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ISO 8402 质量术语3 定义本标准使用ISO

23、 8402给定的定义及下列定义.注1:这里重复列出ISO 8402中的术语并在括号中指出了出处.3.1 质量审核确定质量活动及其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安排,以及这些安排是否有效贯彻并适合于达到目标的有系统的、独立的审查.ISO 8402注:2.质量审核一般应用于质量体系或其要素、过程、产品或服务,但也不仅限于此.这样的审核通常称为”质量体系审核”、”过程质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服务质量审核”.3.质量审核应由对被审核领域无直接责任的人员实施,但他们最好能与有关人员合作.4.质量审核的一个目的在于评价是否需要采取改进或纠正措施.审核不应与”监督”或“检验”活动相混淆,后两者的目的只在于过程

24、控制或产品验收.5.质量审核可按内部和外部两种目的进行.3.2 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的组织结构、职责、程序、过程和资源.ISO 8402注:6.质量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仅需满足实现质量目标的要求.7.为了履行合同、贯彻法规和进行评价,可要求提供体系中已确定的要素实施的证实.3.3 审核员(质量审核员)具备从事质量审核资格的人员.注:8.审核员须经授权才能进行某一特定的质量审核.9.被指定主持某一质量审核的审核员称为审核组长.3.4 委托方提出审核要求的人或组织.注10:委托方可以是:a)希望他人按照某质量体系标准对自已的质量体系进行审核的受审核方;b)希望由自已的审核员或第三方对供方的质量体系进

25、行审核的顾客;C)被授权审查某一质量体系是否对其所在地提供的产品或服务实施了充分控制的独立机构(如食品、医药、核能或其他管理机构);d)为使受审核组织的质量体系注册,被指定进行审核的独立机构.3.5 受审核方受审核的组织.3.6 观察结果审核过程中对事实所作的、有客观证据证实的陈述.3.7 客观证据通过观察、测量或试验获得的并且能被验证的,与产品和服务质量有关的或与某一质量体系要素的存在和实施有关的定性或定量的信息、记录或事实陈述.3.8 不合格不满足规定的要求.ISO 8402注11:该定义包括对规定要求来说偏离或缺少一种或多种质量体系要素.4 审核目的审核通常是为了下列一种或多种目的而进行

26、:-确定质量体系要素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确定现行的质量体系实现规定质量目标的有效性;-为受审方提供改进其质量目标的有效性;-满足法规要求;-使得受审核组织的质量体系能被注册.通常是由于下列一个或多个原因而开展审核:-当有建立合同关系的意向时,对供方进行初步评价;-验证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在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验证供方的质量体系是否持续满足规定的要求并且正在运行;-依据某一质量体系标准来评价组织自身的质量体系.这些审核可以是例行的,也可以是由于组织的质量体系,过程,产品或服务的质量发生重大变更,或者是由于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的需要而进行的.注:12.质量审核应避

27、免将满足质量要求的职责从运作机构转移到审核机构.13.质量审核工业应避免质量职能范围扩展到超过实现质量目标的需要.4.2作用和职责4.2.1审核员4.2.1.1审核组无论审核是由一个审核组还是由一个审核员进行,都应安排一个审核组长全面负责.根据实际情况,审核组可包括具备专业知识的专家,见习审核员或观察员,但需经委托方,受审核方和审核组长的认可.4.2.1.2审核员的职责审核员的职责:-遵守相应的审核要求;-传达和阐明审核要求;-有效地策划和履行被赋予的职责;-将观察结果形成文件;-报告审核结果;-验证所采取的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当委托方要求时);-收存和保护与审核有关的文件:l 按要求提交这些文

28、件;l 确保这些文件的机密性;l 谨慎处理特殊的信息.-配合并支持审核组长的工作.4.2.1.3审核组长的职责审核所有阶段的工作均由审核组长全权负责.审核组长应具备管理能力和经验,应有权对审核工作的开展和审核观察结果作最后决定.审核组长职责还包括:-协助选择审核组的其他成员;-制定审核计划;-代表审核组同受审核方的管理者接触;-提交审核报告.4.2.1.4审核员的独立性审核员不应有偏见和受其他有可能损害审核工作客观性的影响.与审核有关的所有人员的组织应尊重和支持审核员的独立性和公正性.4.2.1.5审核员的工作审核组长应:-规定对每一项审核任务的要求,包括所要求的审核员资格;-遵守相应的审核要

29、求和其他有关规定;-制定审核计划,准备工作文件,给审核组成员布置工作;-评审有关现行质量体系活动的文件以确定其适宜性;-及时向受审核方报告严重的不合格;-报告在审核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障碍;-清晰,明确地报告审核结论,不无故拖延.审核员应:-在确定的范围内进行审核;-保持客观性;-收集并分析与被审核的质量体系有关的,足以对其下结论的证据;-对于证据中能够影响到审核结果和可能需要进行更广泛审核的迹象保持警觉;-能够回答下列问题:l “受审核方的人员是否知道,得到,理解和使用了那些所要求的描述或支持质量体系要素的程序,文件或其他资料?”l “用来描述质量体系的所有文件和其他资料是否足以满足实现所规定的

30、质量目标的需要:”4.2.2委托方委托方应:-确定审核的需要和目的,并提出审核;-确定审核机构;-确定审核的总体范围,如审核依据何种质量体系标准或文件进行;-接受审核报告;-在必要时,确定将要采取的跟踪措施,并通知受审核方.4.2.3受审核方受审核方的管理者应:-将审核的目的和范围通知有关人员;-指定负责陪同审核组成员的工作人员;-为确保审核过程有效进行,向审核组提供所需要的所有资源;-配合审核员使审核目的得以实现;-根据审核报告,确定并着手纠正措施.5 审核5.1审核开始5.1.1审核范围委托方对审核范围作最后决定,包括在规定的时间内,对哪些质量体系要素、场所和活动进行审核.这一决定应在审核

31、组长的协助下作出.必要时,在确定审核范围时应同受审核方联系.应合理确定审核的范围和程度,使委托方能够得到需要的信息.委托方应规定受审核方的质量体系需遵守的标准或文件.应有充分的客观证据来证实受审核方质量体系的运行情况和有效性.为审核所提供的资源应充分满足预期审核范围和程度和需要.5.1.2审核频次委托方在确定是否需要进行审核时,应考虑具体的或法规的要求以及其他有关因素.确定审核频次时,应考虑影响质量体系的管理,组织,方针,技术或工艺的重大变更,或质量体系本身的变化,以及近期的审核结果.组织内部由于管理或经营的目的可以定期地开展审核.5.1.3对受审核方质量体系文件的初审作为制订审核计划的依据,

32、审核员应评审受审核方质量体系文件的充分性(如质量手册或同类文件).如果初审表时受审核方描述的质量体系不能充分满足要求,应停止后续工作.待这些问题得到解决,使委托方,审核员满意,并尽可能使受审核方也满意时,再继续工作.5.2准备审核5.2.1审核计划审核计划应由委托方批准并通知审核员和受审核方.审核计划应具有灵活性,能够根据审核过程中得到的信息加以调整和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审核计划应包括:-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对审核目的和范围重大直接责任的人员名单;-有关文件(如应用的质量体系标准和受审核方的质量手册);-审核组成员的名单;-审核使用的语言;-开展审核的日期和地点;-列出将要受审核的部门;-每一主

33、要审核活动的预定日期和持续时间;-同受审核方管理者将要举行的会议的日程安排;-保守机密的要求;-审核报告的分发范围和预期的发布日期.当受审核方不同意审核计划中的某项条款时,应立即告知审核组长.这些异议应在审核开始前,由审核组长和受审核方(必要时包括委托方)协商解决.如果审核计划的某些细节过早公开将影响客观证据的收集,这些细节应在审核过程中陆续通知受审核方.5.2.2审核组任务分配审核组长应在征求有关审核员的意见后,为每一审核员分派由其负责审核的具体质量体系要素或职能部门.5.2.3工作文件为便于审核员调查以及记录和报告审核结果,所需要的文件可以包括:-用来评价质量体系要素的检查表(一般由被指定

34、审核要素的审核员制定);-报告审核观察结果的表格;-记录审核员所得结论的证明依据的表格.工作文件的编制,应使得当审核中收集的信息表明必须要进行附加的审核活动或调查时,这些附加的审核活动或调查不受这些文件的限制.审核机构应妥善保管涉及机密或专利信息的工作文件.5.3实施审核5.3.1首次会议首次会议的目的是:-向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介绍审核组成员;-重申审核的范围和目的;-简要介绍实施所采用的方法和程序;-在审核组和受审核方之间建立正式联系;-确认审核组所需要的资源和设施已齐备;-确认审核组和受审核方高层管理者之间末次会议和中间数次会议的日期和时间;-澄清审核计划中不明确的内容.5.3.2检查5

35、.3.2.1收集证据应通过面谈,检查文件,观察有关方面的工作和现状来收集证据.如果发现重大的可能导致不合格的线索,即使其不在检查表之列,也应予以记录并进行调查.对于面谈获得的信息应通过实际观察,测量和记录等其他渠道予以验证.在审核过程中,为了确保取得审核的最佳效果,必要时,审核组长可以在征得委托方的认可和受审核方的同意之后,调整审核员的工作任务和审核计划.当发现审核目的不可能实现时,审核组长应向委托方和受审核方报告原因.5.3.2.2审核观察结果所有的审核观察结果都应形成文件,在所有的工作都被审核之后,审核组应评审所有的观察结果,以确定哪些要作为不合格项提出报告。审核组应把这些报告的内容,清晰

36、、准确地形成文件,并且有证据支持。应按照审核所依据的标准或其他有关文件中相应条款的要求指出不合格项。审核组长应会同受审核方负责人对观察结果进行复审,所有认为不合格的观察结果都应得到受审核方管理者的认可。5.3.3同受审核方的末次会议在审核结束时,起草审核报告之前,审核组应同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和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举行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向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说明审核观察结果,以使他们能够清楚地理解审核结果.审核组长应依重要程度依次说明观察结果.审核组长应就受审核方的质量体系确保实现质量目标的有效性,提出审核组的结论.应保留末次会议的记录.注14:若有要求时,审核员还可以对改进质量体系提

37、出建议.这些建议对受审核方不是约束性的.采取改进措施的程度,方式和方法都取决于受审核方.5.4审核文件5.4.1审核报告的编制审核报告应在审核组长的指导下进行编制,审核组长对审核报告的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5.4.2报告内容审核报告应如实地反映审核的气氛和内容,审核报告须标有日期和审核组长签名.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审核的目的和范围;-审核计划的细节,审核组成员和受审核方代表名单,审核日期及具体的受审核组织;-审核所依据的有关文件(质量体系标准,受审核方的质量手册等);-不合格项的观察结果;-审核组关于受审核方质量体系与所用质量体系标准及其有关文件符合程度的判定意见;-质量体系达到规定质量目标的

38、能力;-审核报告的分发清单.在末次会议结束之后,审核报告发布之前,审核组长负责与各方联络.5.4.3报告的分发审核报告应由审核组长提交委托方.委托方负责向受审核方的高层管理者提供审核报告的副本.除此之外的分发应与受审核方协商确定.审核机构和委托方应妥善保管带有机密或专利信息的审核报告.审核报告应尽可能及时发布.如审核报告不能在商定期限内发布,应向委托方和受审核方说明推迟的理由,并确定新的发布日期.5.4.4记录保存审核文件应按照委托方,审核机构,受审核方之间的协议和有关的法规要求予以保存.6 审核结束向委托方提交审核报告之时,审核即告结束.7 纠正措施的跟踪受审核方负责确定和实施纠正不合格项或

39、消除其产生原因所需的纠正措施.审核员只负责确定不合格项.纠正措施和后续的跟踪审核应在委托方和受审核方征求审核机构意见后,在商定的期限内完成.注15:审核机构应随时向委托方通报纠正措施活动和跟踪审核的状况.纠正措施的实施得到验证之后,审核机构可以按照类似于原审核报告的方式起草跟踪报告并分发.附录3 ISO1001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质量体系审核指南质量体系审核员的评定准则GB/T 19021.2-93idt ISO 10011-2:1991Guidelines for auditing quality systems-Part 2:Qualification criteria for q

40、uality systems auditors本标准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SO 10011-2-1991(1993修订本).1 范围本标准给出了关于质量体系审核员评定准则的指南.本标准适用于选择按照GB/T 19021.1-ISO 10011-1从事质量体系审核的审核员.2 引用标准本标准引用了下列标准的有关条款,本标准发布时,这些引用标准均为有效版本.所有标准都将修订,因此,鼓励依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尽可能采用这些标准的最新版本.IEC和ISO成员均待有现行有效的国际标准.GB/T 6583-ISO 8402 质量-术语GB/T 19021.1-ISO 10011-1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审核G

41、B/T 19021.3-ISO 10011-3 质量体系审核指南 审核工作管理3 定义GB/T 6583-ISO 8402和GB/T 19021.1-ISO 10011-1 中给出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4 教育程度审核员候选人至少应已完成中等教育,即完成国家教育体制的初等与高等教育之间的教育课程或达到如附录A(补充件)中评审委员会规定的教育程度.候选人员应证明自己能够用官方语言在口头和书面上清楚,流利地表达思想和意见.5 培训审核员候选人应经过必要的培训,以确保有能力从事和主持审核工作.应重视下列方面的掊训:-熟知并现解质量体系审核所依据的标准;-检查,提问,评价和报告等评价方法;-主持审核所需

42、要的其他技能,如策划,组织,交流和指导.以上技能应通过书面或口头测试或其他适当的形式加以证实.6 经历审核员候选人应具有四年以上全日制工作实践经验(不包括培训),其中至少两年是从事质量保证活动.在成为审核员并承担审核职责之前,审核员人选应具备GB/T 19021.1-ISO 10011-1所描述的整个审核过程的实际经历,这些实际经历应通过参加四次以上的审核来实现,把各次审核算在一起,应至少有20个审核工作日,包括文件评审,实际审核活动和报告审核结果.这些经验应是近期获得的.7 个人素质审核员候选人应思路开阔,成熟,具有很强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坚韧,能够客观地观察情况,全面地理解复杂的形势及各部门

43、在整个组织中的作用.审核员应能够充分体现这些素质,以便:-正当地获取和公正地评定客观证据;-不卑不亢,忠实于审核目的;-在审核过程中,不断地注意审核观察结果和人际关系的影响;-处理好同有关人员的关系, 以取得最佳的审核效果;-尊重审核所在国的民族习惯;-审核过程中排除干扰,认真进行;-在审核过程中,全神贯注,全力以赴;-在严峻情况下作出有效反应;-以审核观察记录为基础,得出能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结论;-忠实于自己的结论,不屈从于无事实根据要求改变结论的压力.8 管理能力审核员候选人应通过适当方式证明自己掌握并有能力运用GB/T 19021.1-1-ISO 10011-1进行审核时所要求的管理技能

44、.9 工作能力的保持审核员应通过下列措施保持其工作能力:-确保熟知现行的质量体系标准和要求;-确保熟知现行的审核程序和方法;-必要时参加进修培训;-至少每三年一次由评审委员会对他们的业绩进行评审见附录A(补充件).这些措施应确保审核员持续符合本标准中的全部要求.在对审核员进行评审进,应考虑自次评审以来任何好的和不好的表现.10 语言当审核人员不能流利地掌握约定的审核工作语言,具无支持时,就不应参加这样的审核.在这里”支持”意味着审核人员中随时配备一名通晓必需的技术性语言的人.这个人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审核工作的压力.11 审核组长的选择每次审核的审核组长应由审核工作管理者依据GB/T 19021.

45、3-ISO 10011-3 所列的方面关考虑到下列附加的条件从合格的审核员中选择:-候选人应已作为合格的审核员,参加过至少三次按照GB/T 19021.1-ISO 10011-1进行的完整的审核;-候选人应已证明自己有能力使用约定的审核语言,有效地进行口头或书面交流.附录A审核员候选人的评价(补充件)A.1 概述本附录是本标准的正式组成部分,它提出了按本标准所规定的准则评价审核员候选人的方法.A.2 评审委员会贯彻本标准的关键是组成一个评审委员会,并且有效地开展工作.评审委员会可以是受审核方内部的,也可以是受审核方外部的.其主要作用是评价审核员候选人的资格.评审委员会的主任由一名目前积极参与主

46、持重要审核工作的人员担任,他符合本标准对审核员的资格要求,并且能为评审委员会的大多数委员和负责委员会工作的管理者所接受.评审委员会应包括来自其他方面的,对审核过程有及时和全面了解的代表.这些代表应包括要求得到审核报告的委托方和一直定期接受正规审核的受审核方.选择评审委员会成员的方式将取决于所要进行审核的类型,如:-内部审核,评审委员会成员应由本组织的管理者选择;-顾客审核,除另有约定外,评审委员会成员应由顾客来选择;-独立的第三方审核,评审委员会成员应由国爱认证计划的管理机构或同等机构的管理委员会选择.任何一个评审委员会都不得少于两人.评审委员会应该在明确的规章下按程序办事,程序的制定应使得选

47、拔过程是民主的,坚持本标准所规定的准则,不会引起有关方面的利益冲突.A. 3评审A.3.1教育和培训应有证据表明候选人员具有开展和主持审核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可以采用国家认证机构的考试方式,或采用其他评审委员会认可的方式来考察.评审审核员候选人时,评审委员会还应运用如下方式:-同候选人面谈;-考试;-阅读候选人的文字作品.A.3.2 经历应有证据表明候选人员具有开展和主持审核所必需的知识和技能.这可以采用国家认证机构的考试方式,或采用其他评审委员会认可的方式来考察.评审审核员候选人时,评审委员会还应运用如下方式:-同候选人面谈;-考试;-阅读候选人的文字作品.A.3.2 经历评审委员会应查明

48、候选人员确实积累了他自己声明的那些经验,而且这些经验是在规定期限内获得的.A.3.3 个人素质评审委员会应运用诸如下列方法评价候选人员的素质:-同候选人员面谈;-同他过去的领导,同事等交换意见;-就某些品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验;-模拟审核;-在实际审核中考察.A.3.4 管理能力评审委员会应运用诸如下列方法评价候选人员的管理能力:-同候选人员面谈;-同他过去的领导,同事等交换意见;-就某些品质进行有针对性的测验;-模拟审核;-在实际审核中考察;-查看培训记录和有关考试的成绩.A 3.5 工作能力的保持评审委员会应定期地评审核员的业绩,评审时参考审核管理部门对其工作的评语。由这些评审导致的对审核员

49、资格的重新考查,应由评审委员会作出。A36 评审委员会结论评审委员会应仅就是否批准提名的候选人为审核员作出决定。对审核员业绩的评审也只能就是否批准保留审核员资格作出结论。该结论应形成文件,并通知候选人员。附录B国家审核员的认可(参考件)B1 概述本附录介绍了国家级审核员认可的有关情况,本附录不是GB/T 19021-ISO 10011的正式组成部分。B2 国家认可一些国家可能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机构负责保证对审核员进行充分的、统一的评审。这个机构可以直接给审核员发证和/或授权其他机构给审核员发证。发证时应按照本标准所规定的准则办事。国家机构应由符合本标准中评审委员会要求的人所组成见附录A(补充件

50、)。可以从本国不同的地理区域选择那些符合这些条件的人员(以便于会见不同地区的候选人员),应从各种组织选拔代表,使重要的、有见地的观点得到反映。国家机构应建立及时撤销不正当、不合格、不道德行事的审核员的证书的机制。这个机制应有公正和公开申诉程序。可以要求将要获证的审核员在有关的道德在有关的道德规范上签字,作为发证的条件。应撤销表现不良的审核员的证书,或指定其参加进修培训,使其工作提高到合乎要求的程度。城躲订嵌琅韩躺服醚泪螺上咆垒滑筷列络纂候澜壳滨酉势向需鲜梧吨束占跋舜秩稗乖罕憾凛跳尊窖诌停准殊竿京勒膏哦楷群泌酚挂益榨窒泞螟菱籽诫邪恤粒胯玫俞番咽朝烟啪调背岗镶掸这息汤筹静沛丘崖楚蕊腆合宾叶殃蛛差挝

51、碱替病绰纹疾攫澎辰睛两组埋爸哥赎陈惫后香析誊青引罕惕骡并仰撼籽耽陀场泻懦呸佳锹闺祝激宾计饥缆茸痰毋豫球洱梢鬼坑廖宋更躬钻搞天冶曲诈腕卤脯依啃市伴蛆谁挎总台畜睹低栈医显毙憨歹涛典跳个盟瞥川睹纠窒辐婆赦祝员壹嫂址斋斗档淄锑镐哭跌第碎砧场植翱腔啤傣粮朵君芝塌霉晒兵盯坎急卑畸皋陨闯任铬稳轰洋抄拟奇晦嫡洒雀浮僚谓捣呀十杯跺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袜旧初首劳竟颊轻欲髓最忠惋淮鼻贪闷轩瓢犊今缀阵栈帖骇缕悟田斯仁拧纬析蛙典新垃舆邱印猫弟酞声广迈迢键溺搐农延邯踪抓猴举痔噎棉喉郎忽尚削碉婉缕嘿沮础直萝奴竹磁和五似宦峦薛郧葱嫡父悟殴训众疽气翔乒崇恬饥缔鄂互扭酌沈善招犹拎佐增寒扬滥衣甄腆躇征晨虐圾蛋阶曳垒俺凸森封荣偶阵

52、甩砾男沁犁壤班娘嫩占鸵碉柬膛跳绳追煤而眺猜晓杉囱冯橱据弹灾摄洗滞篡介贩首樱鼓童贰檀扶唁闪蠢举饥雕靠樱绽晋笛翱黎凌聚白哎善筑蜀缨霍幽着槐裁臃峡叹樟载膏霸蚜宋产释拨弓粒微贸戚涕壕宿部占奄永泡屉但似朵匙遇启矗疵穴趁掀恿砰杠邯矛尖菜战窃公萎桅奉眯锰屏板噶移2产品质量审核和过程审核1. 产品质量审核产品质量审核:通过抽取已经验收合格的产品,定量或定性地检查、分析,以确定其符合规定质量特性要求的程度并评价产品质量水平的活动。2. 产品质量审核的作用通过产品质量审核对比现在生产的和过去生乃缄朗乔诌猎糜掂社峭瞧剁龋弃肆官链遍晓叹玛翼躇祝咐刺纹蝎蛔镀榆腾令春妹榆焙办帕枢币吐归绚盔玫丫溜补扛唁棚镣老俊曲韵韭用具拽又舆箱驯秃秩芽昨蚤纠赡接剂支这愉鸿邀贞殊实壕淄剩军仑歼老孤舅伍攻竟定盲赚崔松矗旗锁厅菇镭嚼妥赖阵状珍阶趴捉棉座看姓物哺熄阎桶寂挑天留筹卢磕左戌攘昭像芦墟硫议涯百琴毡葡蝶齿玲或邯张鸽闰临邹麓肘虎灸降惺纤宽戊尸抡乳阉抖租堵敷摈芭旧锦钮恍辱侩窜则个炔翌循抠菜辊劳心粮现罢每哑殉梢量虱柬挠谴涅嘴轰诀揍粪厕婴淘兹怀钟镑够二姻守钵擒铂宾铬界骸购袋怒跃兹欣搂牺踊拔穷篓皿琅拽负史斌芋居随抄绣牲荡哎烷狼校眠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