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科研情况调查与分析_职业教育论文_教育学论文__5169

上传人:laiq****ong 文档编号:62299506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职院校科研情况调查与分析_职业教育论文_教育学论文__5169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科研情况调查与分析_职业教育论文_教育学论文__5169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职院校科研情况调查与分析_职业教育论文_教育学论文__5169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高职院校科研情况调查与分析_职业教育论文_教育学论文__5169》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院校科研情况调查与分析_职业教育论文_教育学论文__5169(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职院校科研情况调查与分析_职业教育论文_教育学论文_ 摘要:本文作者通过调查提出,制约高职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有思想认识问题、科研定位问题、科研水平问题科研管理问题等。合理定位、培养团队、整合资源、创新方法是改善高职院校科研状况的重要对策。关键词:高职高专;科研工作;调查分析;对策一、一组数据引发的思考中国高教研究曾对2000-2006年在14家(2000-2002年是11家)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的高等教育科研论文进行了统计。其中,2006年全国1147所高职院校中(截至2006年5月1S日)发表论文的有104所,占同类院校的907,占全国普通高校的561;发表论文总数194篇,占高等学校论

2、文总数的617。2006年国家首批重点建设的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中,只有10所院校发表了36篇论文,在所有被统计论文中的贡献率仅为114。这些数据与全国高职院校在普通高校中占6187的比例是极不相称的。当然,高职在各类刊物上发表的各类论文以及其他方面的科研成果尚未见到全国性的统计数据,但从以上结果以及作者所做的区域性调查情况来看,高职院校科研情况确实不容乐观。那么,究竟是何因素制约着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本文在调查的基础上做了些思考与分析。二、高职院校科研情况分析根据对苏南地区部分高职院校的调查发现,影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种。1思想认识问题(1)对科研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有失偏颇。在高

3、职院校,把科研工作看做是为评定职称而发表几篇文章、为提升职务而积累一点资本而采取的一种途径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至于科研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队伍建设,带动学校综合实力增强,推动社会科技进步等思想是第二位的,甚至是很弱的。由此导致高职院校科研气氛不浓、风气不正、水平不高、成果不多,急功近禾慨象严重。(2)对教学与科研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高职院校的领导和教师对教学和科研的关系众说纷纭,常有几种观点:一是教学主导观(占46),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地方,教学是中心工作,这类学校既不具备搞科研的条件,也没必要花很多时间去搞科研;二是教学科研并重观(占37),他们认为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的重要

4、职能,是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因此高职院校的教学与科研要同步发展,齐头并进;三是科研主导观(占17),他们认为高职院校既然是高等学校,就应该以科研促进教学,用科研带动发展,科研水平是高职高专院校办学水平的标志。其实,没有科研的教学就像无源之水,教学质量难以提高;忽视教学搞科研,则偏离了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3)对科研工作的信心不足。在高职院校,对科研工作的经验、能力和信心普遍缺乏。在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调查发现,认为自己缺乏科研经验、能力和信心的占679。与此类似,很多院校认为,由于青年教师占大多数,职称偏低,高学历偏少,科研骨干缺乏,经费投入不足,科研条件简陋,所以科研工作难度很大。2科

5、研定位问题(1)教研即科研。由于我国不少高职院校是经过合并、重组、升格而来,新院校历史短、文化积淀少、思想观念旧、科研基础薄、学术氛围差,大多数院校教师没有科研任务和压力,没有研究专长和方向,他们认为科研就是教研,教研活动就是科研工作,撰写文章也多局限于教学心得等。(2)课题即科研。不少人认为,申请课题就是在搞科研,以至于大家对课题申请情有独钟,不惜代价地到处申报课题,不切实际夸大预期效果,不管能否结题以数量论英雄,少数院校为了迎合这种需求,批量生产院级课题,甚至还出现了二级管理单位(如某某系)设立课题,以至于人人有课题,就是不结果。(3)项目即科研。也有人认为,高职院校的科研就是要搞项目研发

6、和技术创新,其他的研究都没有多大价值。所以,到处找项目,随地签协议成了科研的追求,而不管项目的大小、层次、难度和价值,不管自身的优势、条件和实力,结果出现了大批违约毁约现象。3科研水平问题科研水平是科研成果多少、质量高低的决定因素。当前,高职院校科研水平普遍较低,这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原因如下:(1)师资力量薄弱,科研骨干稀缺。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普遍比较年轻,学历层次不高,高级职称比例太少,有很多院校连一个正教授都没有,副教授也很少,在科研方面有自己的领域和方向、有一定造诣和影响的骨千或带头人更是稀缺。(2)课题数量偏少,项目层次偏低。受师资、经费等因素的影响,高职高专院校能够申请到的课题数量非常

7、有限,层次偏低,除学院自立课题外,主要是一些学会、协会等民间组织的课题,在教育主管部门、政府部门立项的课题以及有基金资助的项目很少。据调查,苏南地区高职院校拥有纵向课题的人数也不足15,横向项目更少。(3)科研基础薄弱,研究水平偏低。在苏州工职院调查发现:觉得自己开展科研工作的最大困难是缺乏理论指导(占179),缺少科研方法(占128),缺乏实践经验(占269),缺少时间保证(占372),缺少文献资料(占51)。他们最希望得到的帮助是科研理论和方法的指导(占128)、科研领域和课题的选定(占192)、科研论文撰写指导(占103)、全方位指导(占577)。不少教师连开展科研的基本方法、申报课题的

8、基本程序、检索文献的基本路径、科技查新的基本步骤、学术规范的基本常识、发表文章的基本途径等都模糊不清,更不用说各类科研基金申报、专利申请、软件注册等。4科研管理问题(1)制度不健全。调查中发现,有63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制度不完善,随意性很大,只有32的院校颁发了科研管理工作条例、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课题申报与管理办法、科研基金管理条例、科研经费管理办法、科研考核办法等基本规章制度。特别是科研考核与激励制度相当乏力,很多学校没有科研发展计划和远景规划。http:/(2)管理水平偏低。有些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构不健全,人员配备不足,部门工作职责混杂,科学规范的管理软件缺乏。特别是管理人员的指导思想和管

9、理水平不高,学术规范不懂,科技政策不熟。有些科研管理负责人,自己从未做过课题,从未发表过论文,从未参加过学术会议,居然还在“引领”科研工作。(3)科研经费短缺。在被调查的院校中100都感到经费不足。目前科研经费来自于上级部门申报课题的占25,来自于企业横向课题的占15,60的院校都是从紧张的财力中抽出微薄的资金支持或奖励科研工作。调查发现,学院每年科研经费投入在50万元以上的只占20,经费的使用和管理也缺少规范化和制度化。三、改善高职院校科研状况的对策1合理定位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不能盲目照搬或机械效仿本科高校的标准,要结合自身的办学定位;不能好高骛远高追求精尖技术项目,要结合教师的实际水平,本

10、着“人人参与,发挥优势;分类指导,分层推进;服务优先,协调发展;合理定位,重点突出”的思想,鼓励全体教师增强科研意识,发挥优势和长处,主动开展科研工作;根据科研的基础性、应用性分类指导,根据任务的轻重缓急和人员水平高低分层推进;树立科研服务意识,减少无谓的争论,避免顾此失彼,力争教学、科研协调发展。每个院校都要根据基础实力和发展战略,科学、合理地定好科研工作的地位,集中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和人才优势,突出科研重点,形成科研特色和强项。苏州工职院自“九五”期间开始,就明确以实用新型教学仪器设备的研发为突破口和切入点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围绕这一科研定位,历经十载自主研发,已成功研制了十几套(件)与企

11、业生产相结合、与学校实践教学相吻合、具有较高水准的实用新型教学仪器设备,仅“小型柔性制造生产系统(FMS)”就已获得四项国家专利,产生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培养了一批“双师型”教师和有特长的学生,增强了学院的竞争力和学生的综合实力,为专业现代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培养团队科研团队既是制约科研工作的瓶颈,又是科研工作的核心和灵魂。当前,高职高专院校科研工作重点之一是要抓好骨干带起一支队伍,培养团队撑起一片蓝天。学校可以通过内培外引,选好苗子,定好计划,压上担子,创设条件,促进科研骨干成长;可以通过名师专家引领,课题项目支撑,校企合作推动,促进创新团队成长。苏州工职院通过与苏州瑞思机电有限公司

12、等企业合作,在项目研发过程中吸纳了一批年轻教师,通过45年培养,形成了一支有实力的创新团队,已有多篇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有多个产品在江苏省工科院校第三届先进制造技术实习教学与创新制作比赛中获得佳绩,有多项技术申请了国家专利,有多个课题获得江苏省高校高新技术产业化指导项目立项。3整合资源目前,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一般都存在资格稚嫩、资料匮乏、资金短缺、资助微薄等现象。高职院校得到重点课题、重大课题或基金资助项目不会太多,有条件参与、有能力承担相应任务的教师也不会太多,资历、资格都无明显优势。另外,图书、文献资料、电子信息数据库等数量明显不足,最新的、前沿的、国外的相关资料几乎空白,科研软硬件投入总量

13、太少,各类资助也微不足道。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是要加强资源整合,走集成化、集群化、集约化发展之路。苏州国际教育园公共图书馆建设以及常州大学城共享实训、科研基地建设都是有益的探索。加强院校之间资源的共建共享、院校内部资源的联动开放,加强院校之间科研力量的联手与协作、院校内部单兵散力的优化与组合,加强院校与企业的互动与互补、院校与科研院所互推与互助等都是提高高职院校科研综合实力的有效路径。4创新方法在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研究方法过于单一、传统和陈旧,管理方法囿于思想保守、制度残缺、技术落后,推动科研工作,关键还要进行方法创新。在普及与夯实科研基础的同时,鼓励多样化手段应用,支持跨专业、跨行业、跨院校、跨区域的合作。要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改革,提高管剧艮务水平;构筑科技创新平台,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立科研督导机制,完善科研评价体系。参考文献:1http:wwwtechnetcninfonotify13138shtml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教育科研论文统计分析2雷正光教学研究是高职院校科研的主题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5,(6)3陈永元.高职高专科研工作的基本取向及其对教学的影响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1)http:/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