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鲁科版选修4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2180122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9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鲁科版选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鲁科版选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最新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鲁科版选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鲁科版选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中化学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章末小结与测评学案鲁科版选修4(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化学精品教学资料第2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限度与速率知识网络构建教师备选一、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1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焓判据:H0,反应一般_自发进行熵判据:S0,反应一般_自发进行2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断H0S0,该反应_自发进行H0S0,该反应_自发进行H0S0,该反应在_下能自发进行H0S0,该反应在_下能自发进行答案能不能一定能一定不能较高温度较低温度二、化学反应的速率和工业合成氨【答案】molL1s1或molL1min1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增大产物氨三、化学反应的限度【答案】温度100%吸热放热右左减小增大专题总结对练专题一化学平衡计算模式与公式化学平衡的计算一般涉及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浓度、转

2、化率、百分含量、气体混合物的密度、平均摩尔质量、压强、平衡常数等。1计算模式化学平衡计算的最基本的方法模式是“三段式法”。具体步骤是在化学方程式下写出有关物质起始时的物质的量、发生转化的物质的量、平衡时的物质的量(也可以是物质的量浓度或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再根据题意列式求解。 mA(g)nB(g)pC(g)qD(g)n(起始)/(mol) a b 0 0n(转化)/(mol) mx nx px qxn(平衡)/(mol) amx bnx px qx起始、转化、平衡是化学平衡计算的“三步曲”。2计算公式(1)v(A)v(B)v(C)v(D)mnpq(未达到平衡时,用于确定化学方程式中未知的系

3、数)。(2)K(QK,v正v逆;QK,v正v逆)。(3)c(A)平。(4)(A)100%100%。(5)(A)100%。(6)平衡时与起始时的压强比(同T、V时),混合气体的密度比(同T、p时),(同质量的气体时)等。(7)混合气体的密度(混)(gL1)(V不变时,不变)。(8)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gmol1)。考题对练1在容积为1.00 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41722123】(1)反应的H_0(填“大于”或“小于”);100 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上图所示。在06

4、0 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_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_。(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a:T_100 (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_。b: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_。(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解析(1)由题意及图示知,在1.00 L的容器中,通入0.100 mol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说明反应向生成NO2的方向移

5、动,即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所以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即H0;由图示知60 s时该反应达到平衡,消耗N2O4为0.100 molL10.040 molL10.060 molL1,根据v可知:v(N2O4)0001 0 molL1s1;求平衡常数可利用三段式: N2O4(g)2NO2(g)起始量/(molL1)0.1000转化量/(molL1)0.0600.120平衡量/(molL1)0.0400.120K10.36 molL1。(2)100 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降低,说明平衡N2O4(g)2NO2(g)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温度升高,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即向正反应

6、方向移动,故T100 ,由c(N2O4)以0.002 0 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 s又达到平衡,可知此阶段内消耗N2O4 0.002 0 molL1s110 s0.020 molL1,由三段式: N2O4(g)2NO2(g)起始量/(molL1)0.0400.120转化量/(molL1)0.0200.040平衡量/(molL1)0.0200.160K21.28 molL1。(3)温度T时反应达到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平衡会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该反应逆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故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答案(1)大于0.001 00.36 molL1(2)

7、大于反应正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故温度升高平衡时,c(NO2)0.120 molL10.002 0 molL1s110 s20.160 molL1c(N2O4)0.040 molL10.002 0 molL1s110 s0.020 molL1K21.28 molL1(3)逆反应对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专题二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规律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 内因是指反应物本身的性质;外因包括浓度、温度、压强、催化剂、反应物颗粒大小等。这些外界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的规律和原理如下:1浓度(1)浓度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数增多(活化分子百

8、分数不变),有效碰撞的几率增加,化学反应速率增大。(2)浓度改变,可使气体间或溶液中的化学反应速率发生改变。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视为常数,它们的物质的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反应速率的变化,但固体颗粒的大小会导致接触面积的变化,故影响化学反应速率。2压强改变压强,对化学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引起浓度的改变。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体系,有以下几种情况:(1)恒温时增大压强体积缩小浓度增大反应速率增大。(2)恒容时充入气体反应物反应物浓度增大总压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充入“稀有气体”总压增大,但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3)恒压时充入“稀有气体”体积增大各物质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小。3温度(1)温度

9、升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分子间的碰撞频率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增大。(2)温度升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速率都增大。实验测得,温度每升高10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增大为原来的24倍。4催化剂(1)催化剂对反应过程的影响通常可用图表示(加入催化剂,B点降低)。催化剂能改变反应路径、降低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但不影响反应的H。(2)催化剂只有在适宜的温度下活性最大,反应速率才达到最大。(3)对于可逆反应,催化剂能够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对化学平衡状态无影响,生产过程中使用催化剂主要是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特别提示在分析多个因素(如浓度、温度、反应物颗粒大小、催化剂、压强等)对反

10、应速率的影响规律时,逐一改变一个因素而保证其他因素相同,通过实验分析得出该因素影响反应速率的结论,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专题对练2已知分解1 mol H2O2放出热量98 kJ,在含少量I的溶液中,H2O2分解的机理为:H2O2IH2OIO慢H2O2IOH2OO2I快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速率与I浓度有关BIO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活化能等于98 kJmol1Dv(H2O2)v(H2O)v(O2)AA将题给两个反应合并可得总反应为2H2O2=2H2OO2,该反应中I作催化剂,其浓度的大小将影响该反应的反应速率。B该反应中IO是中间产物,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的活化能表示一

11、个化学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最小能量,分解1 mol H2O2放出98 kJ热量,不能据此判断该反应的活化能。D由反应速率与化学方程式中对应物质的系数的关系可知v(H2O2)2v(O2),但H2O为纯液体,不能用其浓度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教师备选Bodensteins研究了下列反应:2HI(g)H2(g)I2(g)H0在716 K时,气体混合物中碘化氢的物质的量分数x(HI)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t/min020406080120x(HI)10.910.850.8150.7950.784x(HI)00.600.730.7730.7800.784(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的计算式为_

12、。(2)上述反应中,正反应速率为v正k正x2(HI),逆反应速率为v逆k逆x(H2)x(I2),其中k正、k逆为速率常数,则k逆为_(以K和k正表示)。若k正0.0027 min1,在t40 min时,v正_min1。(3)由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得到v正x(HI)和v逆x(H2)的关系可用下图表示。当升高到某一温度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相应的点分别为_(填字母)。解析(1)由表中数据可知,无论是从正反应方向开始,还是从逆反应方向开始,最终x(HI)均为0.784,说明此时已达到了平衡状态。设HI的初始浓度为1 molL1,则: 2HI(g)H2(g)I2(g)初始浓度/molL1 1 0 0 0.

13、216 0.108 0.108 0.784 0.108 0.108K。(2)建立平衡时,v正v逆,即k正x2(HI)k逆x(H2)x(I2),k逆k正。由于该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故k逆k正k正。在40 min时,x(HI)0.85,则v正0.002 7 min10.8521.95103 min1。(3)因2HI(g)H2(g)I2(g)H0,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HI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H2、I2的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因此,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后,相应的点分别应为A点和E点。【答案】(1)(2)k正/K1.95103(3)A、E专题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题突破

14、方法1主要题型(1)分析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及平衡的影响。(2)由反应判断图像的正误。(3)由图像判断反应特征(确定反应中各物质的系数、判断热效应或气体物质系数间的关系)。(4)由反应和图像判断图像或曲线的物理意义。(5)由图像判断指定意义的化学反应。(6)由反应和图像判断符合图像变化的外界条件等。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图像,若按其图像特点、纵坐标与横坐标表示的意义可分为浓度时间图:此类图像能说明平衡体系中各组分在反应过程中的浓度变化情况。如ABAB反应情况如图1所示,解该类图像题要注意各物质曲线出现折点(达到平衡)的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系数关系。图1图

15、2速率时间图:如Zn与足量盐酸的反应,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出现如图2所示的情况,解释原因:AB段(v渐增),因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的进行,温度渐高,导致反应速率增大;BC段(v渐小),主要原因是随反应的进行,溶液中c(H)逐渐减小,导致反应速率减小。故分析时要抓住各阶段的主要矛盾,认真分析。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常见形式有如下几种。(C%指生成物的质量分数;B%指某反应物的质量分数)(T2T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T2T1,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恒压(温)线:该类图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c)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T)或压强(p),常见类型如下所示:百分含量温度图对于反应mA(

16、g)nB(g)pC(g)qD(g)H0,M点前,表示化学反应从反应物开始,则v正v逆;M点为平衡点,M点后为平衡受温度的影响情况。2分析方法9字步骤:看图像,想规律,作判断;8字技巧:定一议二,先拐先平。(1)看图像一看“面”(即看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二看“线”(即看线的走向、变化的趋势);三看“点”(即起点、终点、转折点、拐点、交叉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五看定量图像中有关量的多少。(2)想规律即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3)作判断依题意仔细分析,作出正确判断。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图像中有三个量时,应确定一个量不变,再讨论另两个量的关系,即“

17、定一议二”。曲线中先出现拐点的,该曲线在所示条件下先出现平衡,该曲线所示的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或使用了催化剂,即“先拐先平”。如果曲线反映达到平衡的时间不同但平衡状态相同,则可能是加入催化剂或对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其速率发生变化但平衡不移动,或是几种等效平衡的曲线。化学反应速率在平衡图像中往往隐含出现,曲线斜率大的表示反应速率快,相应的条件可能是温度较高或压强较大或使用了催化剂。考题对练3元素铬(Cr)在溶液中主要以Cr3(蓝紫色)、Cr(OH)(绿色)、Cr2O(橙红色)、CrO(黄色)等形式存在,Cr(OH)3为难溶于水的灰蓝色固体,回答下列问题:(1)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

18、在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2)CrO和Cr2O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室温下,初始浓度为1.0 molL1的Na2 CrO4溶液中c(Cr2O)随c(H)的变化如图所示。用离子方程式表示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_。由图可知,溶液酸性增大,CrO的平衡转化率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根据A点数据,计算出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升高温度,溶液中CrO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则该反应的H_0(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解析(1)由信息Cr3与Al3的化学性质相似知,向Cr2(SO4)3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直至过量的现象是蓝紫色溶

19、液变浅,同时有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溶液变为绿色。(2)由信息CrO和Cr2O在溶液中可相互转化,再结合图像知,Na2CrO4溶液中的转化反应为2CrO2HCr2OH2O。由图可知,溶液的酸性增强,Cr2O的浓度越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因此CrO的平衡转化率增大;由反应2CrO2HCr2OH2O得该转化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根据A点数据可以得出H1.0107molL1、Cr2O0.25 molL1,可求出转化的c(CrO)0.25 molL120.5 molL1,进一步可得平衡时CrO0.5 molL1,代入表达式中得平衡常数K1.01014(molL1)3。溶液中CrO的平

20、衡转化率减小,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由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的方向移动,得出正反应为放热反应,H小于0。答案(1)蓝紫色溶液变浅,同时有灰蓝色沉淀生成,然后沉淀逐渐溶解形成绿色溶液(2)2CrO2HCr2OH2O增大1.01014(molL1)3小于4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 【导学号:41722124】(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C4H10(g)=C4H8(g)H2(g)H1已知:C4H10(g)O2(g)=C4H8(g)H2O(g)H2119 kJmol1H2(g)O2(g)=H2O(g)H3242 kJmol

21、1反应的H1为_kJmol1。图(a)是反应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x_0.1(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填标号)。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图(a)图(b)图(c)(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 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

22、能是_、_;590 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解析(1)由盖斯定律可知,式式式,即H1H2H3119 kJ/mol(242 kJ/mol)123 kJ/mol。由图(a)可知,同温下,x MPa时丁烯的平衡产率高于0.1 MPa时的,根据压强减小,平衡向右移动可知,x小于0.1。欲提高丁烯的平衡产率,应使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可以通过升高温度的方法使平衡向右移动;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可以通过降低压强的方法使平衡向右移动,所以A、D选项正确。(2)由于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所以丁烯产率降低。(3)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因此升高温度可以使平衡向右移动,使丁烯的产率增大,另外,反应速率也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由题意知,丁烯在高温条件下能够发生裂解,因此当温度超过590 时,参与裂解反应的丁烯增多,而使产率降低。答案(1)123小于AD(2)氢气是产物之一,随着n(氢气)/n(丁烷)增大,逆反应速率增大(3)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向吸热方向进行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丁烯高温裂解生成短链烃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