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文论 自考复习

上传人:cjc****537 文档编号:62153509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西方文论 自考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西方文论 自考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西方文论 自考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方文论 自考复习(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一讲】 前柏拉图美学思想从毕达哥拉斯到苏格拉底(约前6世纪到前5世纪) 一、西方古代文明三大形态 (一)希腊文明:工商业社会,城邦制,哲学发达(从米利都学派到智慧王朝),文艺以人本主义和理性主义为特点。 (二)希腊化文明:经济形态介于前后两者之间,王国制,科学发达(亚历山大里亚),文艺上缺乏创新。 (三)罗马文明:农业社会,共和制和帝国制,政治学发达(罗马法),文艺在共和向帝国转型时出现黄金时代。二、美学上的三大流派 (一)美的客观说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自然美学,主张“美在和谐”。 (二)美的主客观统一说 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等人的艺术美学,主张“模仿自然”。 (三) 美的主观说 苏格拉底

2、的伦理美学,主张“美即功利”。三、自然美学 创始者毕达哥拉斯(约前580-约500),其学派综合了哲学、宗教和政治,该学派自创立起到公元4世纪一直很活跃,其贡献主要在数学方面(如几何学中毕达哥拉斯定理即勾股定理、黄金分割比例等)。 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宇宙的基元,整个宇宙是由数组成的,没有数就没有宇宙,这一观点又被称为唯数论。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思想即建立在唯数论的基础上,认为: (一)音乐的美在于数的和谐。毕氏本人发现音乐的质的差别是由发音体的量即频率的差别所决定的,认为最和谐的音调的频率的比例是1:2:3:4,3:2的五音度和4:3的四音度比不上2:1的八音度,看中4和10。 (二)宇宙中

3、存在天体音乐。毕氏认为天体音乐跟天体运动的速度和天体之间的距离都有关系,从地球到月球的距离在天体音乐上是全音程,从月球到水星是半音程,普通人之所以听不到天体音乐是因为“大音希声”,不少后世科学家如克普勒认同其观点。 (三)音乐有净化灵魂的功用。毕氏认为人间音乐是模仿天体音乐的,人的心灵对应于外部的大宇宙乃是一小宇宙,大小宇宙之间是同类相应的,因此人间音乐之于人类同天体音乐之于大宇宙。四、艺术美学 古希腊人对艺术的认识经历了从神话式的观点到散文式的观点的转变。 神话式的观点认为艺术与神相关。在荷马史诗、赫西俄德的神谱和品达的抒情诗奥林匹克颂里皆认为艺术家的创作是神赋予其灵感所致,换言之,艺术创作

4、是代神立言。而希腊诸神与人同形同性,所以这种观点带有唯物性质,艺术形式是虚幻的,艺术内容是现实的,反映的是现实中的人和事。 古希腊第一个哲学流派米利都学派研究宇宙的物质起源和组成,属于唯物学派。后来发起于意大利南部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和埃利亚学派属于唯心学派。后从赫拉克利特开始,哲学思想从唯物主义回归,他和德谟克利特的哲学思想还带有辩证特点,将认识论发展到新的高度,表现有三: 第一,从对物质混沌的认识深入到对物质结构的认识。如,德谟克利特提出原子说。 第二,他们认为自然是一个过程,人类历史也是一个过程,从对立统一中可去把握。如,赫拉克利特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人不能同时踏进同一条河。”“无物

5、长驻,万象更新。” 第三,从主客观的统一认识自然。 在此哲学背景下,“艺术模仿自然”说产生,其观点有三: (一)人类从禽兽处学会模仿。如,人从黄莺啼鸣、蜘蛛织网、燕子筑巢中得到启发,开始唱歌、织布、盖房。 (二) 艺术同自然一样是在对立统一中产生的和谐。如,绘画由不同的颜色混合产生,音乐由不同的音调组合产生。 (三) 反对艺术的神赐灵感说,强调人的热情、天赋、才智,即强调人的主体性。五、伦理美学 哲人学派,又称智者学派,在古希腊哲学史上起到过思想解放和精神启蒙的作用,贡献有四: 第一,哲人学派改变了哲学的中心和方向,从认识自然到认识社会。 第二,哲人学派将哲学从天上带到地上,带到家庭、市场、人

6、的日常生活中,将思辨哲学改变成实践哲学。 第三,哲人学派提出主观反思原则,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主观能动性。普罗泰哥拉说:“人是万物的尺度。” 第四,哲人学派开创了诗与哲学之争的时代。此前,古希腊诗比较发达,至此,哲学比较发达,为后来哲学王朝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哲人学派的哲人们学识渊博,传播的学问从天文地理到政治家和教师的训练无所不包,以此为技,安身立命。许多新学科由哲人学派建立,如“三艺”文法学、修辞学和逻辑学。 哲人学派的最著名代表即苏格拉底(前469-前399),类似于中国的孔子,苏氏的哲学重点不是认识自然,而是认识自己。他发展了普拉泰哥拉“人是万物尺度”的命题,提出“思维着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7、。他还发展了辩证法,完善了通过问答辩论求证命题的方法。苏格拉底提出“美是功利”的观点,他认为: (一)有益为善,有用为美。有益和有用是同一的,所以善和美也是同一的,美即善,善即美。 (二)艺术要表现人的内心活动和心灵的性格。如何表现?通过人的生命,如眼神,又通过典型等。此观点由毕氏首提,对欧里庇得斯的悲剧创作有影响。 (三)美具有相对性。此观点可由以主观反思的原则和辩证法的认识工具观察美和世界认识到。 六、三种美学观点对古希腊文艺的影响 (一)自然美学主要影响了古希腊的建筑。巴特农神庙的柱子排列,两柱之间的距离从视觉上看是等距的,但其实从中间向两侧柱间距是越来越大的,以纠正人的视觉偏差。 (二

8、)艺术美学主要影响了古希腊的绘画。 (三)伦理美学主要影响了古希腊的戏剧。【第二讲】 柏拉图和理想国 一、 柏拉图(前427-前347) 柏拉图生于雅典贵族家庭,受家庭影响,思想趋于保守。少时师从于苏格拉底,曾从政,但数遭挫折,加之恩师被雅典法庭判处死刑,深受打击,遂放弃从政之念,建立学园,从事教育活动。 柏拉图的思想核心可概括为以理念为核心(视理念为宇宙本源,是为客观唯心主义)的本体论和以哲人之治(由哲学家治国)为中心的政治论。其理想是将人(及其灵魂)、城邦以及宇宙三位一体的由理念统摄起来,建立一个由奴隶主贵族统治的理想国。 柏拉图的理想国在等级制度上包含三种人,一是哲人,二是战士,三是劳工

9、,三者等级不同,他们的质料、美德和职责也不同。哲人是金质,战士是银质,劳工是铜质。哲人代表理性,战士代表意志,劳工代表情欲。哲人的美德是智慧,战士的美德是勇敢,劳工的美德是节制。哲人的责任是统治,战士的责任是保卫,劳工的责任是劳动。他们应拥有的共同品质是正义,各司其职,各安其守,柏拉图说:“注意自己的事,而不要干涉别人的事,这就是正义。”柏拉图的主要美学观点: (一)柏拉图认为存在一种美本身,即美的理念,现实的美都源自美本身。 (二)柏拉图将“艺术模仿自然”变成一道伪命题。他认为世界分三层,理念世界、现实世界和艺术世界。理念世界是本源,是真;现实是对理念的模仿,是影子,它和真理隔了两层;艺术是

10、对现实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它和真理隔了三层。所以,艺术不真实,是虚假的。 比如说,床分三种:自然的床,木匠的床,画家的床。自然的床源自神,是基本的,最高的;木匠的床是按照自然的床制作出来的,是自然的床的影子,较为低级;画家的床是按照木匠的床描摹出来的,是自然的床的影子的影子,更等而下之。所以艺术并不表现真理,艺术家充其量是一个“影像制造者”。 柏拉图在理想国的第七卷还提出“洞狱说”。在一山洞里关闭着许多囚犯,洞外发大火时,洞里的囚犯却只能看见大火投射在洞壁上的影子,看不见外面的真实情况。他以此寓言说明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东西都是假象,真正的东西在幕后,来源于神,因此人的认识很难触及到真理。

11、 那么,人们为何热衷于艺术?艺为何术的影响巨大?诗人如何创作的? (三)“回忆说”,人的灵魂本来具有对知识的了解,但灵魂附于肉体后,灵魂所具有的先验知识就丧失了。柏拉图举出“数学童奴”的例子,未学过几何的人为何能解决几何问题,他认为童奴是通过回忆将灵魂中已知的知识重新发现。回忆是直觉和理解,就是知识、学习、研究。“回忆说”的思想基础是灵魂是不朽的,该思想来自毕达哥拉斯学派,该学派认为灵魂不死,且能转世,它超越于肉体和物质;该学说也受德尔菲神庙所在的教派影响。柏拉图将人分九等,艺术家被列为第六等,只有上等的人才有回忆的能力。他还认为艺术家没有一般人的技艺,但能描绘一般人的技艺,这也和“回忆说”有

12、关。 (四)“灵感说”,神附着人后人进入迷狂状态,从而能进行创作。其过程类似中国迷信活动中的“扶乩”。 柏拉图对艺术的观点和其本人的艺术能力恰成对比,他艺术领悟力和创造力很强,而其本人对艺术却是轻视的,一来跟他生活于“诗与哲学之争”的时代有关,二来跟他的哲学思想有关。 (五)理想国里的文艺政策。柏拉图对古希腊过去的文艺作品进行全面的检查,对艺术家罗列了很多罪状:第一,过去的文艺作品没有表现真理;第二,过去的文艺作品将神写得和人一样缺陷多多,不值得人崇拜。柏拉图认为: 1. 神不是一切事情的原因,不是做坏事的原因,是做好事的原因。 2. 神的形象应该始终如一。 3. 文艺只能模仿好人好事,不能模

13、仿疯人坏事。否则,文艺只会引起人的哀怜癖和感伤癖,对理想国是不利的。 4. 戏剧是直接模仿,诗是间接模仿,柏拉图提倡间接模仿优于直接模仿。 5. 理想国的公民除受德育和体育外,还要接受乐育。当时古希腊有四种音乐调式,柏拉图强烈倡导激昂向上的多里斯式和波里奎亚式,坚决否定温柔哀怨的奥尼亚式和吕底亚式。 如果文艺家不能遵守自己的文艺政策的话,就请离开理想国。 柏拉图是第一个将艺术和政治紧密结合的哲学家,要求艺术要完全符合他的政治理想。 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即上述三大方面:一,对艺术和美本身的认识;二,对艺术创作方式的理解;三,艺术在理想国中的地位和作用。 柏拉图的思想和亚里斯多德的一样,是西方美学思想的源头,特别在中世纪的时候,具有重大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