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修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3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作业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2119281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修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3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作业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3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作业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精修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3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作业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精修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3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作业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修版高中化学鲁科版必修2作业: 第2章第3节第2课时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作业 Word版含解析(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精品资料基础达标1如图所示的装置中,a的金属性比氢强,b为碳棒,关于此装置的各种叙述不正确的是()A碳棒上有气体放出,溶液中c(H)变小Ba是正极,b为负极C导线中有电子流动,电子从a极到b极Da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解析:选B。由于a的金属性比氢强,b为碳棒,故原电池中,a金属做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b碳棒做正极,正极上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因此,原电池中电子流向是负极(a金属)外电路(导线)正极(b碳棒),溶液中c(H)变小。故B项错误。2如图属于原电池装置的是()解析:选D。由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知,A中未形成闭合回路;B中酒精为非电解质;C中两电极活泼性相同;D中符合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2、3如图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记录如下:Zn为正极,Cu为负极Cu2向负极移动电子从Zn经外电路流向CuCu极上有Cu产生若有1 mol电子流过导线,则产生Cu为0.5 mol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Zn2e=Zn2描述合理的是()A BC D解析:选B。在该原电池中,Zn比Cu活泼,故Zn做负极,Cu做正极,电子由Zn流出经导线流向Cu,负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反应为Cu22e=Cu,故每转移1 mol电子时,产生Cu 0.5 mol,在溶液中Cu2向正极移动,SO向负极移动,故错误,正确。4下列关于能量转化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将光能转变为

3、化学能B煤燃烧时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光能C原电池工作时,化学能转变为电能D白炽灯工作时,电能全部转变成光能解析:选D。白炽灯工作时,还有热能放出。5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解析:选A。只有A、D发生自发氧化还原反应ZnH2SO4=ZnSO4H2,D中没有形成闭合回路,Cu电极上无气泡放出。6一个化学电池的总反应为ZnCu2=Zn2Cu,该化学电池的组成可能为()选项ABCD正极CuCuZnFe负极ZnZnCuZn电解质溶液H2SO4CuCl2ZnCl2ZnCl2解析:选B。电解质溶液中一定要含有Cu2,只有B项正确。7a、b的活泼性均比氢强,a还可以从b的硝酸盐中

4、置换出b。将a、b用导线相连放入CuSO4溶液中,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导线上有电流,电流方向由b到aBa棒质量减小,b棒质量增加Cb棒上放出氢气Da棒发生氧化反应,b棒发生还原反应解析:选C。由题意知,a、b、H、Cu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bHCu,则a、b及CuSO4溶液构成的原电池中,a做负极,b做正极,溶液中的Cu2在b极上得到电子析出,从而使b棒质量增加,b棒上不会产生H2。8. 如图所示,在银锌原电池中,以硫酸铜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锌为_极,该电极上发生的是_反应(填“氧化”或“还原”),电极反应式为_,锌片上观察到的现象为_;银为_极,电极上发生的是_反应(填“氧化”或“还

5、原”),电极反应式是_,银片上观察到的现象是_。解析:在银、锌及CuSO4溶液形成的原电池中,由于活泼性ZnAg,所以,Zn做负极:Zn2e=Zn2,锌片逐渐溶解;Ag做正极:Cu22e=Cu,析出的Cu沉积在Ag片上。答案:负氧化Zn2e=Zn2锌片逐渐溶解正还原Cu22e=Cu银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能力提升9对于锌铜稀H2SO4的原电池装置,当导线中有1 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锌溶解了32.5 g锌片增重32.5 g铜片上放出了1 mol H2铜片上放出1 g H2A和 B和C和 D和解析:选A。负极反应:Zn2e=Zn2,正极反应:2H2e=H2,由电极反应可知有1 mo

6、l电子通过,锌要溶解0.5 mol,即0.5 mol65 g/mol32.5 g,正极上放出0.5 mol H2,即1 g H2。10用铁片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反应速率加快的是()A不用稀硫酸,改用98%浓硫酸B加热C滴加少量CuSO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解析:选A。98%浓硫酸使铁发生钝化,A错;加热能加快反应速率,B对;滴加少量CuSO4溶液,Fe置换出Cu,Fe与Cu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C对;改用铁粉,增大接触面积,反应速率加快,D对。11根据下列事实:X、Y做电极构成原电池,电子由X流向Y;Z2氧化性比X2弱;由Y、W电极组成的电极,电极反应为W22e=W、

7、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ZYW BZWXYCZYXW DZXYW解析:选D。由得还原性XY,由得还原性ZX,由知Y做负极,还原性YW,综合所述得还原性ZXYW。12番茄汁显酸性,在番茄上平行地插入铜片和锌片形成一个原电池,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铜片上发生氧化反应B锌片为正极,铜片为负极C锌片上的反应为Zn22e=ZnD番茄汁起电解质溶液作用解析:选D。关键抓住“番茄汁显酸性”这一信息,将图示装置按照“锌、铜、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思考即可。13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做电极,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

8、ol/L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2)乙中负极为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3)如果甲和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构成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构成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活泼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活泼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泼性顺序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

9、析:甲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MgH2SO4=MgSO4H2,乙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是2Al2NaOH6H2O=2NaAl(OH)43H2。但是由于Al与碱液的反应是一特例,不可做为判断金属性强弱的依据,所以判断一个原电池的正负极应依据实验事实。答案:(1)2H2e=H2(2)Al2Al2OH6H2O=2Al(OH)43H2(3)MgAl(4)AD14利用生活中或实验室中常用的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请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2H=Fe2H2。(2)实验用品:电极(_、_)、稀硫酸、_(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耳机(或者电流计)。(3)实验装置(

10、4)原电池设计及注意的问题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个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化学能转化为_。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极,电极反应是_;另一极应该接电流计的_极,电极发生了_反应。解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电极、导线、电解质溶液。负极应用铁钉或铁条,正极可选铜棒、铜钉或石墨(如铅笔芯)等,电解质溶液盛放在烧杯中,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流计的负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答案:(2)铁钉(或铁条)铜钉(或其他的惰性电极,如铅笔芯、铂等都正确)烧杯、导线(4)电能负Fe2e=Fe2正还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