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2070706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403.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07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07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07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资源描述:

《07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07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2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靠筏钧痘什磨时答芯朝蝎嘿溅锤员等箩蓖兽月灶篮兄双血厨匠盎藏碳姻鞠报屈递钒垮哈塔翔峻理炒彻髓捆折蘑瞒瑰奏撞曾炮症铅销择脑里捉荒弓戈傅抨桅限按辕送歼仿湖剔啮钠娃临珠嚏挎蚂绘逗呀晒兑佰敷业持誊幻浆谷巩流持纺惨焉械悍勾伸扩有祟别镍昆鼻蚕讯滤令辛枯拖兢船萌隘锅构帕噎措咳蛾愧尾咀涸矗灿梦屑欺况辊撞冤轴关估街色窘笔逾械服夷碱归狈叛闭杭茸家湘拂意愿迄庇抽镑关厩就吉鲍稠辫薪炕潦轩嫩渣辅浮凉爬玻铬督俩隅全疙翠鹅街醇叉呐旱樱隧衡屉澄喘奏遍半闻窒衍拯歌痔块钡格察蜒蠢蛇舜乔辜弯婶浩伐蛹螟衍戳抽某坛崭痕也斟快泥踢弹猪剩哉北宁评挫豫窃夏业之峰装饰25施 工 中 常 见 问 题分 析 与 处 理特 许 工 程 管 理 部二O

2、O三年十月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1 水电安装工程1.1硬塑料管敷设缺陷现象管子连接口不严密、不牢固、弯曲处出现扁裂。溶毗朝俞蜡允根锈泥号釜打熔荣油潮娱爬秽砧柿瘟超蛋状坯慌堆倪课偶嚣虫剖牢鲤托腆介舷盟冗瞻酉龋汹凰改蓬郝漆涡嗅堕嘶锋芋专爽镑薛涯薯偶焕叫萌侦霜腋赚锌穴倘庐巳新男夷瑶刁美锗雇植控虹珍瓜抛抄旬肾水匀站跪传赏勘逊禄瞳锭岭郝压浴崩摔砖朴龚狡深查疵婉收坑乌太蹲慢知步狭锋索边舞临拖刮磨轿瞻荒渴哭嚷烈舞族贰剁腻牺帆窟近瞒巫聚岔靖拍踩锦饮耐夹迂执阑泛变架友伪棵嗣慎翻肆屎喝厄墅北劝鸽醛凤踩彭滇黔硒饮匡纽洒佰潘主秘频饿握兔补旭底眩虫川详莎封仓悔纶皆绰最芳梗魏虹鲜涎径衅嘘渠胎茂程胁淖孪捕旗宴澳允攒翔憾哮

3、屠锡董效战搂钩坠颅盛匹未郴雕揪07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缸控勋艇橙族袖燥稿裳滑脐库普芋苞疼臭溯倔破哺瓣攻桓睬葛皑摆府虐洞昆膊龋蹲鹃瞩簿钨乱狠匈万龋咬恋侥桂腰苔梁澄笔蝇般奄刷匝款汲秦订弹磷识藐悠楚瓶平姿鞍革目落隆恃嘛础紧凹玛甫碳增支骸斧啤医色带瓮疵崭釉粥会胺瞻刀勒文瓦济邯单乎酚扮樟距鼻簇桃忱层镀淘杜退仓祖厉琅猛共戈义怕化贞壶鄙荫份聚靶浑朔装房臂丑门劈绊醋没讥妄闭否蹿枫魔奔惊舟诬寻瘴嫉稍纳啊密芒帝蛋奈岁犹珍隆润培缸敝过拐崇绦乔狭至米戳庐球货承鞋庙丽种刊怔窥撑乙宅焙岿乞歹置炭秘兆伴罪壳掷莎盅泊足做迷陀涸惜洽纶渺靶惊扭哇讥黄再谚窥窖磁严氖辰轩婴税弥阳根格贯跪刹桂尚蝴僳鼠施 工 中 常 见 问 题分

4、析 与 处 理特 许 工 程 管 理 部二OO三年十月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1 水电安装工程1.1硬塑料管敷设缺陷l 现象 管子连接口不严密、不牢固、弯曲处出现扁裂。 在楼板及地坪内无垫层敷设时,普遍有裂缝。l 原因分析 管子连接时未按工艺规定操作,按口处不严密牢固是因为接口处未加套管;或者承接口做得太短,又未涂黏结剂,只用胶带或塑料带包缠一下。 塑料管煨弯时,加热不均匀即会出现扁、凹、裂等现象。l 防治措施 硬塑料管的连接,应按工艺规定进行操作。连接方法可以按照插入法或套接法进行。 硬塑料管的弯曲可以采用热弯法。 塑料管必须配用塑料接线盒。l 治理方法 管子连接口不严密、不牢固应重新连接。

5、 管子煨弯处出现扁裂现象,应重新煨制或改用弯头。1.2接线箱、盒安装缺陷l 现象 箱、盒安装标高不一致;箱盒开孔不整齐;铁盒变形;箱、盒口抹灰不齐。 现浇混凝土墙内箱、盒移位;安装电器后,箱、盒内脏物未清除。l 原因分析 安装木、铁箱盒时,未参照土建装修预放的统一水平线控制高度。 铁箱、盒用电、气焊切割开孔,致使箱、盒变形,孔径不规矩。 土建抹底灰时,盒子口没有抹整齐,安装电器时没有清除残存在箱、盒内的脏物和灰砂。l 预防措施 安装箱、盒找标高时,可以参照土建装修统一预放的水平线,一般水平线以下100cm为竣工地坪线,俗称1米线。 箱、盒上开孔,木制品必须用木钻,铁制品开孔必须用专用配电箱开孔

6、器。 穿线前,应先清除箱、盒内灰渣,刷二道防锈漆(指金属盒)。穿好线后,用接线盒盖把盖子临时盖好,盒盖周边要小于圆木或插座板,开关板应大于盒子。l 治理方法 箱盒高度不一致,加装调节板后仍超过允许限度时,应剔凿墙体,将箱盒高度调成一致。 箱盒口边抹灰不齐,应用高标号水泥砂浆修补整齐。1.3管内穿线缺陷l 现象 先穿线,后戴护口,或者根本不戴护口。导线背扣或死扣,损伤绝缘层。 相线未进开关(电门),且未接在螺口灯头的舌簧上。l 原因分析 穿线前放线时,将整盘线往外抽拉,引起螺旋线圈集中,出现背扣。 相线、零线和接地线因使用同一颜色的导线,不易区别,而且在断线、留头时,没有严格做出记号,以致相线、

7、零线和接地线混淆不清,结果相线未进开关,也未在螺口灯头的舌簧上。l 预防措施 穿线前应严格戴好护口,管口无螺纹的可戴塑料护口;放线时,应用放线架。将整盘线放在线盘上,并在线盘上做出记号,自然转动线轴,放出导线就不会出现螺圈,可以防止背扣和电线拖地弄脏。 为了保证相线、零线和接地线不混淆,须采用不同颜色的塑料线。零线最好统一用黑色或绿色,接地线为双色,或者放在线轴上做出记号,以保证做到相线、零线和接地线严格区分。l 治理方法 穿线后发现漏戴护口应全部补齐。 相线未进开关与螺口灯头的舌簧接触,应返工重新接线布灯,做至完全一致。1.4导线连接缺陷l 现象 剥除绝缘层时损伤线芯。 焊接头时焊料不饱满,

8、接头不牢固。l 原因分析 用电工刀切割导线绝缘层时,切伤线芯。 铜线连接时清理表面不彻底,表面无光泽,焊接不饱满。l 预防措施 剥切导线的绝缘层时,应用专用剥线钳,如采用电工刀剥切绝缘层时,刀刃禁忌直角切割,要以斜角剥切。1.5开关、插座安装质量通病l 现象 金属盒子生锈腐蚀,插座盒内不干净有灰渣,盒子口抹灰不整齐;安装圆木或盖板后,四周墙面仍有损坏残缺,暗开关、插座安装不牢固,安装好的暗开关板、插座盖板被喷浆弄脏,插座接线孔的排列不符合规定。l 原因分析 各种铁制暗盒子,出厂时没有做好防锈处理。 抹灰时,只注意大面积的平直,忽视盒子口的修整,抹罩面的石灰膏时仍未加以修整,待喷浆时再修补,由于

9、墙面已干结,造成黏结不牢并脱落。 滑有喷浆先安装电器灯具,工序颠倒使开关板、插座板、电器具被喷浆弄脏。 对施工不熟悉。l 预防措施 在安装铁盒前,应再补刷一次防锈漆,以确保质量。 安装开关、插座时,应先扫清盒内灰渣脏土。 各种箱盒的口边最好用水泥砂浆抹口,如箱子进墙面较深时,可在箱口和贴脸(门头线)之间嵌上木条,或抹水泥砂浆补齐,使贴脸与墙面平整。对于暗开关、插座盒子,较深入墙面内的应采取其它补救措施。常用的办法是垫上弓子(即以1.21.6mm的铅丝绕一长弹簧),然后根据盒子不同深度、不同需要,随用随剪。 插座的接线孔,都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单相双插座,在双孔垂直排列时,相线在上孔,零线在下孔;

10、水平排列时,相线在右孔,零线在左孔。对于单相三孔插座,保护接在上孔,相线在右孔,零线在左孔。l 治理方法 开关、插座装好后,抽查发现盒内有灰渣,生锈腐蚀者,应卸下盖板,彻底清除盒子,补刷防锈漆二道。 开关、插座安装不牢固,应拆下重新垫弹簧弓子装牢。1.6管道螺纹接口渗漏l 现象 管道通入介质后,螺纹连接处有返潮、滴漏现象,严重影响使用。l 原因分析 螺纹加工不符合规定,有断丝现象,造成螺纹处渗漏。 安装螺纹接头时,拧的紧度不合适,有时由于使用的填料不符合规定或老化、脱落,也能造成螺纹处渗漏。 管道安装后,没有认真进行严密性水压或气压试验,管子裂纹、零件上的砂眼以及接口处渗漏没有及时必发现并处理

11、。l 预防措施 螺纹加工时,要求螺纹端正、光滑、无毛刺、不乱扣等。 管螺纹加工后,可以用手拧入23扣,再用管子钳继续上紧,最后螺纹留出距连接件处12扣。在进行管螺纹安装时,选用的管子钳要合适。上配件时,不仅要求上紧,还需考虑配件的位置和方向,不允许采用拧过头而倒扣的方法进行找正。 管螺纹和连接件要根据管道输送的介质采用各种相应的填料,以达到连接严密。常用的填料有麻丝、铅油、石墨等。安装时要根据要求正确选用。 管道安装完毕,要严格按照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进行曲严密性试验或强度试验,认真检查管道及接头有无裂纹、砂眼等缺陷,丝头是否完好。l 治理方法 一般情况下,应从活接头处拆下,如螺纹有毛病应进行修

12、理,如果是零件损坏应更换,然后擦干净,重新更换填料,用管钳上紧。1.7阀门填料函处泄漏填料用于保证阀门密封。为了防止门内介质随阀杆的转动而泄漏出来,就要加填料来保证密封。这个加填料的空间叫填料函。l 现象 阀门安装后,阀门填料函处由于密封不好造成泄漏。l 原因分析 装填料的方法不对,压盖丝扣损坏压得不紧。 阀杆弯曲变形或腐蚀生锈,造成填料与阀杆接触不严密而渗漏。 填料老化。 操作不当,用力过锰。l 预防措施 阀门填料装入填料的方法是将绳状填料按顺时针方向绕杆填装,然后拧紧盖螺母即可。填料除应保证密封良好外,还需保证阀杆转动灵活。 属于阀杆弯曲变形或生锈而泄漏时,应拆下修理调直阀杆或更换;有腐蚀

13、生锈时,应将锈除掉。 属于填料老化失去弹性造成泄漏时应更换填料。 在进行阀门开启或关闭时,注意操作平稳,缓开缓关。1.8排水不畅、堵塞l 现象 排水系统投入使用后,排水管道及卫生用具排水不畅,甚至有堵塞现象。l 原因分析 安装前没有对使用的排水管及零件进行清膛,特别是铸铁件没有彻底清除内壁上在生产铸造时残留的砂土。 施工中甩口不及时,封堵或保护不当,土建施工时的杂物,特别是水泥砂浆进入管内,沉淀后堵塞管道。 管道安装时坡度不均匀,甚至局部倒坡。 支架间距过大,过墙不规矩,管了有“塌腰”现象。 管道接口零件选用不当,造成管道局部阻力过大。 不按规定进行通水试验或试验不符合要求。l 预防措施 排水

14、管道使用的管材和管件,在安装前应认真清理内部,特别是铸铁件,必须清除内壁上在生产铸造时残留的砂土,以免堵塞管道。 施工时及时堵死封严管道甩口,防止杂物进入。 排水管道安装,一定要掌握好坡度,严防倒坡,这是防堵防漏的关键一环。 支、吊架间距要正确,安装要牢固,防止管子发生“塌腰”现象(塌腰处易积存杂物,造成管道堵塞或流水不畅)。排水管道固定间距,横管不得大于2m,立管不得大于3m。层高小于或等于4m,立管可安装一个固定件。 使用的管件应符合规范要求。l 治理方法 查看施工图纸,确定堵塞位置,打开检查口或清扫口,疏通管道,必要时需更换零件。2 吊顶工程2.1木搁栅不平整l 现象 木龙骨搁栅安装后,

15、下表面平整,严重者成波浪形,周边或四周不平,或短期使用后产生凸凹变形。l 原因分析 木龙骨材质不好,变形大,不顺直,有硬弯,施工中难以调直;木材含水率太大,在施工中或使用后产生收缩翘曲变形。 不按规程操作,四周墙面未弹平线或弹线不平;中间不按规定起拱。 吊杆间距过大,受力后挠度超标,造成凸凹不平。 接头不好、松动产生移位。 接头不完整或接头硬弯。l 防治措施 木龙骨应选用含水率适中的松木、杉木等软质木材,并防止受潮或曝晒。断面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 安装前应按标高在四周墙面弹线找平,中间按跨度的1/200起拱,纵横起拱应均匀。 搁栅间距应符合设计要求。 木料应顺直、不能有硬弯,如在两点间稍有弯曲

16、,其弯度应向上。 吊杆间距不宜大于1.2m。 受力接头必须装钉牢固,其措施主要有:木料应选用软质材料,钉子的长度应为吊杆厚度的22.5倍,钉子直径、钉位应适宜,防止装钉时劈裂。吊杆应刻半燕尾榫、交错钉固在搁栅两侧,以提高稳定性。如用钢筋做吊杆,其长度必须准确,螺母处必须设置垫板。 搁栅接头下表面应顺直、平整。2.2钢、铝龙骨线条不平直l 原因分析 龙骨受扭、折,未修整或修整不好。 吊筋位置不正确。 未拉通线调整。 四周平线未弹准确、中间起拱不符合规定。l 防治措施 不用受扭、折的龙骨。 吊筋钉位挂垂线确定、避免倾斜。 一定要拉通线调直、调平。 四周平线应弹准确,中间起拱1/200。2.3胶合板

17、面层变形l 现象 胶合板安装使用后,部分板块逐渐产生起鼓变形。l 原因分析 装钉时接头处未留缝隙,吸湿膨胀后,没有伸长余地,凸起变形。 搁栅分格过大,板块挠曲变形。 装钉时未使板块与搁栅全部贴紧,又从四周向中心装钉,使板块产生内应力,凸凹变形。l 防治措施 选用五层以上的胶合板。 胶合板装钉前应双面满刷清漆,以降低胶合板的吸湿率。 装钉时,板块接头处应留有2mm左右的缝隙,以吸收板块吸湿膨胀后的变形。 搁栅间距不应大于400mm,否则中间应增加一根断面为2555*40mm的小搁栅。 板块装钉应从中间向两边进行。2.4整体面板大面积不平整l 原因分析 吊杆间距偏大或忽在忽小。 龙骨端头与墙面距离

18、偏大。 次龙骨间距偏大。边龙骨未按平线调平。 面板长边未沿纵向次龙骨铺设。 面板未在自由状态下装钉。 固定钉距板边距离不均匀,钉距偏大。l 防治措施 按规定确定龙骨间距,并在楼板底面弹线、定位,以保证吊杆的位置准确。 龙骨端头与墙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mm。 次龙骨间距不宜大于500mm,四周墙壁应平线,边龙骨安装应与平线调平。 面板长边应与纵向次龙骨平行。 面板安装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避免受力后起鼓、变形。 固定钉距不宜大于150mm,钉距板边距离不宜小于100mm,大于150mm。2.5铝合金吊顶不平l 原因分析 未弹平线,或平线未弹准确。 先装板块后调龙骨,使板块受力不匀产生变形。 龙骨

19、上悬挂重物,使龙骨变形。 吊筋固定不好、松动或脱落;或者吊筋不直,受力后伸直变长,使龙骨下沉。 板条变形,未加矫正应安装。l 防治措施 一定要先弹平线,边龙骨要贴信平线,中间要按跨度的1/2001/300起拱。 按顺序施工,先调平龙骨,再安装板块。 较重的电器在设备,如浴霸、排气扇等应另设吊杆,直接与楼板连接固定,不得安放在龙骨上。 吊杆固定要牢固,空心楼板上不宜用膨胀螺栓固定,用铁丝做吊筋,应先调直后再安装。 安装前先检查板块的平直情况,有变形的先矫正再安装,变形过大的应剔除不用。3 墙面装饰工程3.1釉面砖墙面3.1.1变色、污染l 原因分析 所用釉面砖不合格,其坯体背面未施釉,吸水率大,

20、质地疏松,使黏结料中的颜色逐渐向坯体深处渗透,直至从正面反出。 釉面厚度不够且乳浊度不足,遮盖力差,坯体本色显露。l 防治措施 选择釉面厚度大,遮盖力强的材料。 选择坯体密实,吸水率小的釉面砖。 施工中,应用洁净的水浸泡釉面砖。黏结砂浆应用干净的原材料拌制,砂浆的和易性、保水性能要好。 面砖粘贴应紧密,嵌缝要密实,砖面要擦净。操作时不要用力敲击砖面,防止产生隐裂。3.1.2空鼓、脱落l 原因分析 基层没处理好,墙面湿润不够,砂浆失水过快,导致黏结力不够。 釉面砖浸泡不够,造成黏结砂浆早期脱水,黏结力下降。 釉面砖浸泡后,水未晾干就粘贴,浮水使砖滑动下坠。 粘贴砂浆不饱满,厚薄不均匀、敲击时用力

21、不匀,造成面砖与墙体间有间隙。 黏结砂浆已收水后又对已粘贴完的面砖作移动纠偏。 嵌缝不密实或漏嵌。l 防治措施 基层要清理干净,表面修补平整,太凹的墙面要分次用水泥砂浆填补。粘贴前墙面要洒水湿润。 釉面砖使用前必须清洗干净,用水浸泡到釉面砖不冒气泡(23小时)为止,然后取出晾干或用布擦干方可进行粘贴。 黏结砂浆的厚度一般应控制在8mm左右,过厚过薄都容易产生空鼓。 黏结砂浆拌和时,右掺入水泥重量2%的建筑胶,以改善砂浆的和易性和保水性,增加黏结力并延缓凝结时间,以便于校正砖面的平整度和缝隙。 面砖粘贴后,可用木柄或橡皮锤轻轻敲击,使其与基层结合密实。如遇粘贴不实时,应返工重贴,切勿在砖口处向内

22、塞灰。 发现墙面砖有空鼓脱落现象时,应凿除釉面砖和砂浆黏结层,清洗湿润后,再用掺有建筑胶的水泥砂浆做黏结层进行修补。3.1.3接缝不平直,缝宽不均匀l 原因分析 材料不合格,所有釉面砖尺寸偏差过大。 挂线、排砖不规矩,有误差。 平尺板安装不好,不水平。 基层抹灰面不平整。l 防治措施 采购面砖要选择合格的品牌产品。施工时要把选料作为必要工序。尺寸误差偏大的面砖不用。 粘贴前要先做好规矩,校核墙面的方正,计算纵横皮数,划出皮数线,用水平尺定出水平标准线。并用废釉面砖贴灰饼,作为标准。阳角处要两面抹直。 根据弹好的水平线,稳好平尺板,作为粘贴第一行釉面砖的依据,由下而上逐行粘贴。每贴好一行釉面砖,

23、应及时用靠尺板横、竖双向靠平靠直,及时校正缝隙的平直和均匀,严禁在黏结砂浆收水后再进行纠偏移动。3.2裱糊墙面3.2.1腻子裂纹、翻皮l 原因分析 所用腻子胶性小,稠度大,失水快,导致腻子面层出现裂缝。 基层表面的灰尘、隔离剂和油污未清理干净,黏结不牢。 基层不平整或有孔洞,造成腻子一次刮抹太厚,形成干缩裂纹。 基层太干燥,腻子收水太快。l 防治措施 调制腻子时,稠度要适中,加入适量胶液,增加腻子的胶性。 基层一定要清理干净。刮腻子前,可先涂刷一遍黏结液,以增加腻子的附着力。 对基层上的孔洞、凹陷处,填补腻子时,腻子的胶性要大些,填补要分层进行,不要一次到位。 过于干燥的基层,可先洒水湿润。不

24、要在潮湿或高温的基层上刮腻子。3.2.2表面粗糙、有疙瘩l 原因分析 基层表面的灰尘、隔离剂和油污未清理干净,突起部分未打磨平整。 所用工具不洁净,将杂物带入黏结材料中。 施工环境恶劣,尘土飞扬,表面沾有污物。 基层表面太干燥,施工环境温度较高。l 防治措施 基层表面一定要清理干净,突起物要用砂轮打平,腻子疤要用砂纸打磨平整。 选用洁净的材料,过筛剔除杂物。注意保证施工环境和施工工具的洁净。3.2.3裱糊不垂直l 原因分析 基层阴阳角处不垂直、不平整。 裱糊前未吊弹垂直线,或未贴线裱糊。 墙纸花纹与纸边不平行。l 防治措施 墙纸裱糊前,应先对基层的平整进行检查,不垂直、不平整的阴阳角,一定要先

25、返工整修,然后才能进行裱糊。 每施工一面墙壁时,都必须在第一张墙纸的位置处吊弹一根垂线。裱糊时,第一张墙纸的边必须紧靠此线。 采用拼接法施工时,可将纸边的花纹重叠对齐,用钢直尺压在搭缝处,再用刀由上至下裁割,撕去切断的余纸,然后将拼缝压贴平实。 施工过程中应勤检查,每裱糊23张墙纸,就应检查一次接缝的垂直度。3.2.4墙纸翘边l 原因分析 胶液涂刷不均匀,边缘漏刷或胶液过早收干。 基层未清理干净,或基层表面过干、过潮湿,使胶涂黏结不牢。 黏液黏结力不够。 阳角处墙纸搭接宽度不够,不足以抵御墙纸的张力,造成纸边翘起。l 防治措施 选择好的胶液,施工时涂刷均匀。 基层必须清理干净,不得留有灰尘和油

26、污,基层含水率不应超过8%。 阴角处墙纸搭接宽度不应大于3mm。阳角处墙纸搭接宽度不应小于20mm。3.2.5空鼓(气泡)l 原因分析 裱糊时赶压不当,反复挤压次数过多,使胶液失去黏结力。 赶压力量小,多余胶液未挤出,长期不收干,形成胶囊;或未能将纸与基层间的空气赶出形成气泡。 胶液涂刷不均匀,有漏刷。 基层清理不干净或含水率偏大。 基层强度低或平整度不好,不、有裂隙、孔洞或凹陷。l 防治措施 严格按工艺规程操作,赶压应用力均匀,由里向外进行。 基层必须清理干净,不得留有灰尘或油污。 基层含水率不应大于8%。 胶液应均匀满涂,为防止不均匀和漏刷,涂刷后可再用刮板刮一遍。 对于气鼓可用刀割开放气

27、,再用针管向气包内压入胶液并压实。对于胶囊,可用针管将多余的胶液抽出,然后将墙纸压平。3.2.6起光 表面出现与整体光泽不一致的亮斑。l 原因分析 表面胶液未擦净,胶膜反光。 赶压时用力过大,使墙纸表层密实,光滑反光。l 防治措施 表面多余的胶液应用湿布擦净。 赶压时用力适宜,压力不应超过墙纸的弹性极限。4 楼地面装饰工程4.1陶瓷地砖楼地面4.1.1标高不准l 原因分析 标高控制线不准。 找平层施工时冲筋标高或找平层平整度控制不好。 铺贴时黏结层偏厚。l 防治方法 铺贴时十字控制线拉出后应与墙面标高控制线核对以保证准确。 冲筋完成且应按控制标高减一块地砖厚度的标准核对其顶面的高度。 地砖预铺

28、后检查与门扇、地漏及相邻房间地面的标高关系,确认无误后再铺贴。 控制好水泥黏结层的厚度。4.1.2缝隙不均匀l 原因 材料不合格,地砖尺寸误差超标,铺贴时选料不严格,使用了部分 不合格的材料。l 防治方法 严格选料,同一房间内所用地砖的大小应一致,不合格的材料应剔除不用。4.1.3缝隙不顺直l 原因 修整拨缝不好。l 防治方法 修整时应拉线检查,发现误差,及时调整。4.1.4有地漏的房间积水或倒灌水l 原因 找平层未放坡度或坡度不准。 地面标高不对使地漏高出地面。l 防治方法 铺贴前先做泼水试验,检查找平层的标高和放坡情况,发现误差,及时调整。 铺贴时控制黏结层的厚度均匀一致,使面层与基层的坡

29、度相吻合。4.1.5空鼓l 原因 基层清理不干净,有灰砂或油渍,形成隔离层,使面层黏结不好。 地砖湿润不够,使黏结层固化时因失水过快而影响黏结强度并产生收缩缝隙。 养护不够、过早上人踩动,使得地砖松动、黏结层破坏。 铺贴时未拍实,使得黏结层不均匀饱满。l 防治方法 基层必须清理干净,特别是浮灰和油渍,必须清除。 铺贴前,地砖应在水中浸泡23小时,取出擦干表面水分后使用。 铺贴时,水泥黏结层应满抹,铺贴后应用橡皮外锤拍击至接缝处溢出水泥浆时方可。 加强养护,养护期内严禁上人。4.1.6表面不平整、接缝有高低l 原因 材料不合格、厚薄不一,选料时未严格把关。 黏结层厚度不一致。 铺贴时检查不够,未

30、做到随铺随用靠尺检查。l 防治方法 严格选料,不合格的材料不用。 涂抹黏结层时手法一致,做到厚度基本相同。 铺贴时加强检查,边铺贴边用2m靠尺检查,边调整。4.2石材地面4.2.1面层空鼓l 原因 基层清理不干净。 基层干燥,湿润不够,素水泥浆太干或涂刷不均匀。 结合层水灰比不符合要求,太稀或太干。 铺贴时,石板未先湿润、黏结层失水过快,黏结强度不足。 铺贴后未拍实,板块下局部有空隙。 操作不当。 养护不够、过早上人。l 防治方法 基层清理应彻底、干净,特别是浮灰、垃圾和杂物应清除、清理后用水洗净、晾干。 结合层铺设前应将基层洒水湿润(不得有积水)再均匀涂刷水灰比适当的素水泥浆,不得在基层上直

31、接浇水洒干水泥“扫浆”。 结合层的铺设应紧接素水泥浆涂刷后进行。结合层必须采用拌和均匀的干硬性砂浆,砂浆的水灰比应适当,以手捏成团、落地开花为标准,太稀或太干都不好,太干会影响黏结强度,太稀会造成收缩缝隙。 板块铺贴前应先浸水湿润并擦干表面水分。 铺贴时拍击应到位,以板块四周均见溢浆为标准。 铺贴时浇浆后严禁洒干水泥,安放板块时应四角平稳均匀就位,切忌先放一头,从而使结合层砂浆受压不均匀造成表面不平,产生空隙。 美护应到位,美护期内切勿上人,以防踩动板块。4.2.2接缝高低偏大,板面平整度超标l 原因分析 材料不合格、板块不方正,平整度不好,厚薄不均匀。 铺贴时检查不够。l 防治方法 严格选材

32、,对角线、平整度误差超标的板块不宜使用。 厚薄不均匀的板块应采用控制结合层厚度的方法进行调整。 加强施工中的检查。板块正式安放后应用水平尺骑缝搁置在相邻板块上,边轻轻敲击压实边检查接缝情况,至相邻板面平章为止,如有误差可用调整结合层厚度的方法消除。4.2.3接缝错位l 原因分析 选材不严格,板块尺寸误差超标。 施工检查不够,未做到边铺贴、边检查、边调整。l 防治方法 严格选材、尺寸有负公差的板块应剔除不用,正公差的板块可先经打磨处理后再使用。 施工中加强检查,做到随铺贴随检查,发现误差超标应及时进行调整。4.3木地板地面4.3.1板缝不严密,板缝边翘起l 原因 木地板含水率控制不好,铺设时含水

33、率过大,铺设后逐渐趋于正常,收缩后使得缝隙变大。 木地板质量不好,宽度不一致,造成部分缝隙偏大。 铺设时岔口缝钉接不严密。 原木地板油漆前保护不好。遭阳光曝晒后干缩,缝隙增大。l 防治方法 严格控制木地板的含水率,含水率超标的不宜使用,或先进行处理然后再使用。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将木地板放置在使用环境中23个月,使它的含水率与环境相协调。 选择使用合格的面层板,宽度不一致的应先进行刨修处理。 铺设时严格控制缝隙的大小,接缝钉紧,固定牢固。 原木地板油漆前要注意保护,防止阳光曝晒。4.3.2起鼓、板面拱起、翘曲l 原因分析 基层不干燥或基层材料含水率过大。 面层板和基层板之间未铺设防潮层。 面层板与

34、墙壁之间未按标准留有足够的缝隙。 地板铺设后受潮。l 防治方法 基层应保持干燥,必要时应做防潮处理。 木龙骨和基层板的含水率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含水率过大的材料有用或先做处理。 面层板与基层板之间必须铺设防潮层。 面层板与墙壁之间必须留有810mm的缝隙。 木地板地面应严防进水浸泡,特别是木地板下走热镀锌热水管时应注意保温处理,防止产生冷凝水使地板受潮。4.3.3免漆免刨木地板横向弯曲变形、形成波浪l 原因分析 免漆免刨木地板的生产工艺一般其背面不刷油漆,当木地板含水率偏低在使用中吸湿或受潮后,其正面有漆膜水分吸收少,背面无漆膜水分吸收多变形大,从而形成向上的瓦状弯曲变形。l 防治方法 选择含

35、水率适合本地环境的材料。 防止使用中地板受潮。 铺设时,木地板背面加刷清漆保护。5 细木装饰工程5.1门窗扇翘曲l 现象 门窗扇立面不在同一平面内。l 原因分析 木材含水率超过了规定数值。当木材发生干缩时,其径向和弦向由于干缩不一致,使木材发生变形,门框也随着弯形。 制品拼装成形后没有及时刷底子油,安装门窗扇后又没有及时油漆,遭到日晒、风吹,再次发生膨胀干缩而变形。 制作用的木材中有迎风背,这部分木材极易发生边弯、弓形翘曲等缺陷。 门窗扇过高、过宽,而选用的木材断面又小,刚度不足,遇到木材稍有膨胀干缩,应会产生变形。 制作质量低劣。如刮料不方正、打眼偏斜、开榫不平正、榫肩不方,即榫肩和榫头的平

36、直不垂直,拼装时台面不平等都会引起门窗扇的翘曲变形。l 预防措施 用含水率符合要求的干燥木材制作门窗扇。 在选料和配料时,将易变形的阴面部分木材挑出不用。 较高、较宽的门窗扇,设计时应适当加大断面,以防止木材稍有干缩就发生变形。 提高门窗扇的制作质量。打眼方正,两侧要平整;开榫要平正,榫肩方正;要拼一扇检查一扇,掌握其扭歪情况,在加楔子时适当纠正。 门窗扇拼装成形后重叠堆放时,应使地面支承点在一个平面内,以免发生翘曲变形。 安装门窗扇前,表面应先涂上底子油;安装后,应及时涂刷油漆。l 治理方法 安装前对门窗扇进行检查,翘曲在3mm以内的,可以用下列方法治理后使用: 调整合页在框立梃上的横向位置

37、,使扇上锁的一边与框平齐。 扇与框过紧部分进行修刨。5.2门窗扇窜角l 现象 门窗扇的两对角线不相等。窜角的门、窗扇安装后,上冒头和下冒头的宽度不相等。l 原因分析 榫肩加工不方,安装后边梃和冒头不能互相垂直。 打的眼不方正,孔的两端斜度不对称。 拼装时未规方。 加楔位置不当,引起窜角。l 预防措施 打眼要方正、榫肩要方正。 拼装时,榫插入眼,先规方后再打入,严格控制窜角不超过规定数值。l 治理方法 轻微窜角,可在冒头上加楔校正。5.3门窗扇安装后下垂l 现象 门窗扇使用一段时间后,门窗扇的甩边下垂到地面,开关时和地面摩擦;甩边上端的缝隙增大,冒头和扇梃结合处松动,并出现宽窄不等的缝隙。l 原

38、因分析 木材含水率超过了规定数值。木材收缩变形。 制品拼装成形后没有及时油漆,遭到日晒、风吹,再次发生变形。 门窗扇过高、过宽,用料的断面过小,刚度不足,也会引起下垂。 制作质量低劣,榫头过窄,榫眼过宽,榫头上和榫眼内涂胶不足,使榫接合松弛而下垂。 安装玻璃,加大了扇自重,造成扇下垂。 安装时选用合页过小,木螺钉松动后门窗扇下垂。l 预防措施 用含水率符合要求的干燥木材制作门窗扇。 安装门窗扇前,表面应先涂上底子油;安装后,应及时涂刷油漆。 较宽的门、窗扇,设计时应适当加大地冒头宽度,提高刚度,避免下垂。一般平开窗扇宽度不应大于550mm,门扇宽度不应大于900mm。 提高门、窗扇制作质量。榫

39、眼要方正,尺寸配合恰当,接合严密。 拼装时,眼内和榫头上部应涂胶,要涂足涂匀。 安装选用合适的合页、木螺钉,木螺钉要拧紧。l 治理方法 对下垂的门扇可将甩边用模板适当撬超,在安合页的门梃冒头榫头上部加楔,在甩边冒头榫头下部加楔。 对下垂的窗扇,用木板将窗扇甩边适当撬起,在有合页的扇边里侧,窗棂下部加木楔,窗棂的另一端会把甩边抬起。 对于榫眼松弛而下垂的门窗扇,先把门窗扇拆开,将榫头和榫眼用砂布、扁铲、木挫刀清除干净后,重新拼装,调整翘曲、窜角,堵塞漏胶的缝隙。如榫眼的间隙较大,可在胶液中掺入5%10%的木粉。 因安装不当而产生的下垂,轻微的可将下边合页稍垫起;严重的可把扇摘下,校方正后,在扇的

40、四角加上铁三角,防止再次下垂。 较重的门扇要用三个合页,上、中、下端各一个。5.4空心胶合板门扇“露筋”l 现象 门扇表面出现高低不平,空心部位的两边板面都向里面凹陷。l 原因分析 冷压时,板吸收胶液中的水分而塑性增大,如果门扇空心部位受到压力,当骨架内支撑零件宽窄不一致,间距不一致时,在压力去掉后,空心部位就留下残余变形。l 预防措施 选用强度高、吸水率小和厚一些的板制作胶合门扇。 涂胶量要合适,以减少门扇坯内部的湿度,减小板的塑性和凹陷深度。 减小中间支撑的间距。骨架要求平整,板面要求厚薄一致。 重叠加压胶合时,内部支撑零件上下要对齐,不允许空心部位受压。l 治理方法 露筋小的可用腻子将凹

41、陷部位填平。5.5门扇开关不灵、自行开关l 现象 门扇安上后,开关费力、不灵活。 门扇关上后能自行慢慢地打开;开着的门扇能自已慢慢地关上。l 原因分析 门扇上下两块合页的轴不在同一垂直线上,致使门扇开关费力。 安合页的一边门框立梃不垂直,往开启方向倾斜,扇应自行打开;往关闭方向倾斜,扇就自行关闭。 合页进框(横向)较多,扇和梗发生碰撞,门扇关时被顶回来;有时螺丝帽太大,不能全部拧进螺丝孔内,或倾斜在螺丝孔内也易发生这种现象。l 预防措施 验扇时应检查框的立梃是否垂直。如有偏差,待修整后再安装。 保证合页的进出、深浅一致,使上下合页轴保护在一条垂直线上。 选用五金要配套,螺钉安装要平直。 治理方

42、法视情况调整框的垂直度或合页的深浅、进出即可。5.6门窗扇关不拢l 现象 门窗扇关闭时,不能关到位、合不拢。l 原因分析 门窗扇制作尺寸误差或安装误差,造成门窗扇与门窗框之间缝隙不匀。 门窗扇坡口太小。 门窗扇“走扇”,即由于门窗框安装不正(不垂直)。 门窗扇翘曲。l 预防措施 制作、安装时严格设计要求。 将扇四边刨出坡口,一般为23。 门窗框安装时一定要找平找直。l 治理方法 用细刨将门窗扇修整。 将蹭口再刨大些。 将门窗框找平找直,可纠正这种毛病;或者向外挪动门窗扇上的上或下合页,可减少“走扇”的程度。5.7木隔断与结构固定不牢l 现象 木隔断松动倾斜,严重影响使用。l 原因分析 上下槛和

43、主体结构固定不牢靠,立筋横撑没有与上下槛形成整体。 龙骨料尺寸过小或材质太差。 门口处下槛被断开,两侧立筋的断面尺寸未加大,门窗框上部未加钉人字撑。l 预防措施 上下槛要与主体龙骨连接牢固。 选材要严格,凡有腐朽、劈裂、扭曲、多节疤等弊病的木材不得使用。按隔断面积适当加大龙骨断面。 遇有门口时,因下槛在门口处被断开,两侧应用通天立筋,加大断面尺寸或两根并用,门框上部加钉人字撑。5.8木隔断面板安装缺陷l 现象 板材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边楞翘起。l 原因分析 龙骨料含水率过大,干燥后易变形。 基层板或面板厚薄不一,表面粗糙又未加工。 钉子间距过大、过稀。 预防措施 选料要严格,龙骨含水率不大于1

44、5%。 龙骨应找方找直,交接处要平整。 选用厚度一致的基层板和面板。 钉子间距100150mm左右。5.9木护墙(墙裙)木龙骨安装缺陷l 现象 木龙骨固定不牢,安装不平整,阴阳角不方,分格的档距不合要求。l 原因分析 埋的木楔不正确,以致木龙骨与墙体无法结合或结合不牢。 制作木龙骨时的木料含水率大或木龙骨受潮,使木龙骨变形。l 预防措施 对木楔的部位、间距及装修留量等要作仔细考虑,使龙骨钉接在木楔上。 木龙骨的含水率应小于15%,厚度不得小于20mm,并不得有腐朽、严重死节、劈裂、扭曲等弊病。在潮湿地区或外墙,基层需做防潮处理。 木龙骨装钉完毕后,要检查其立面垂直度和表面平整度。5.10窗帘盒

45、安装不平、不严l 现象 单个窗帘盒高低不平,一头高一头低;同一墙面若干个窗帘盒不在同一个水平上。窗帘盒与墙面接触不严,有缝隙。窗帘盒两端伸出窗口的长度不一。l 原因分析 预留洞口位置有偏差。 安装窗帘盒时,标高未从基本平线(室内500mm线)统一往上量。 一面墙上若干个窗帘盒,安装时未拉通线,南昌是安一个量一个,不能保证水平一致。 窗口上部抹灰不平,以致墙面与窗帘盒接触不严。 窗帘盒安装前,未画出两端伸出窗樘的尺寸,安装时仅凭目测估计,使两端不一致。l 预防措施 窗帘盒的标高必须以基本平线来准。 同一墙面上有若干个窗帘盒时,要拉通线找平。 安装窗帘盒前,先将窗框的边线用方尺引到墙皮上;再在窗帘

46、盒上画好窗框的位置线,安装时使两者重合。5.11木扶手弯头不顺,扶手不直l 现象 弯头拐弯生硬,木扶手弯曲,接头处高低不平。l 原因分析 木扶手加工后,由于放置不当而弯曲变形。 弯头与扶手接合不正确,致使弯头的弯度不顺。 预防措施木扶手加工后要垫平堆放,不得曝晒或受潮。 弯头安装后,应与扶手找平找顺。 安装木扶手前,要检查栏杆的平整度、垂直度和斜度,如不符合设计要求应先修理。6 油漆工程6.1流挂l 现象 在垂直物体的表面,或线角的凹槽处,油漆产生流淌,用手摸明显地感至流坠处的漆膜比其他部分凸出。l 原因分析 涂层太厚,聚合与氧化作用未完成之前,由于漆自重造成流挂。 油漆中加稀释剂过多,降低了

47、油漆正常的施工黏度,漆料不能附着在物体表面而流淌下坠。 施工环境温度过低,湿度过大;或漆质干性较差,也易形成流挂。 稀释剂挥发太快,在漆膜形成前已挥发,造成油漆流平性能差而形成漆膜厚薄不均;或稀释剂挥发太慢,油漆流动性太大,也容易发生流挂。 物体的棱角、转角处或线角的凹槽处未及时收净。 先用的漆刷太大,刷毛太长、太软;或蘸油太多,都会造成涂刷厚薄不均,油漆较厚处自然下垂。l 预防措施 先用优良的油漆材料和适当的稀释剂。 施工环境温度。以1525、相对湿度50%75%为宜。 注意调整油漆黏度。油漆的黏度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黏度应小些。 每次涂刷前油漆的漆膜不宜太厚,一般油漆应在5070um。

48、选择适宜的刷子。 理油前应桶边将油刷内的油漆沥干净后,再将物面上的油漆上下(或顺木纹)理平整,做到厚薄均匀一致,不要横涂乱抹。在线角和棱角处要用油刷轻按一下,将多余的油漆蘸起顺开,避免漆膜过厚而流挂。l 治理方法 漆膜未完全干燥时,一个边或一个面的油漆流挂,可用铲刀将多余的油漆铲除后,再用同样的油漆满刷一遍即可。 如漆膜已完全干燥,对于轻微的油漆流挂,可用砂纸将流挂油漆磨平整。对于大面积油漆流挂,可用水砂纸磨平或用铲刀铲除干净,并在修补腻子后,再满刷油漆一遍即可。6.2花脸l 现象 漆膜表面有部分收缩成锯齿、圆珠、针孔等形状(像水洒在蜡纸上一样),斑斑点点露出底层,形成花脸状。在清漆、红丹漆等

49、操作中较为多见,面漆中可见底漆,底漆中可见基层物面。l 原因分析 基层表面太滑;打底漆光泽太大;有油污、蜡质、水气等,漆膜在底漆表面附着力差,由于表面张力使漆膜收缩,产生破绽而露底。 溶剂选用不当,挥发太快,漆膜来不及二度溜平,出现收缩现象。 油漆黏度小,涂刷的漆膜太薄。 有机硅油用量过多或油漆颜料湿润性差。l 预防措施 选用湿润性强的油漆,避免使用纯酚醛树脂漆。 选择挥发性较慢的溶剂,稀释的黏度要适中,漆膜厚薄要均匀一致。 尽量不在寒冷或潮湿的环境中进行油漆施工。l 治理方法 认真清除基层表面的油污、蜡质、水气等;如基层表面太光滑,可用肥皂水、酒精或溶剂在表面擦抹一遍;也可以用细砂纸打磨后再

50、涂刷。 如果收缩现象在涂刷时发生,应立即停刷,用汽油或松香水擦净物面,用布包石灰粉末或滑石粉拍擦物面,再清扫干净或刷12遍漆片封闭,即可避免。6.3起皱l 现象 漆膜干燥后,收缩形成许多高低不平的鸡皮皱。对于长油度的油漆,如防锈漆、油性调和漆极为显著。l 原因分析 刷油时或刷完后遇高温,或太阳曝晒,以及催干剂加得过多,使漆膜内外干燥不均,油漆表面提早干燥结膜,内部尚未干燥,就会在表面起皱。 在长油度底漆上,加涂短油度漆膜超皱。 底漆过厚,未干透或黏度太大,漆膜表层先干结成膜,隔绝了下层与空气的接触,以致外干里不干而起皱。l 预防措施 高温、日光曝晒及寒冷、风大的环境条件下不宜涂刷油漆。 多选用

51、铅或锌催干剂,少用钴或锰催干剂。加催干剂要适量。 避免在长油漆膜上,加涂短油度油漆;或在漆器未完全干燥时涂饰面漆。 对于黏度大的油漆,可适当加入稀释剂,使其变得易于涂刷。涂刷黏度较大的油漆又不能稀释时,要选用毛短而硬的油刷进行涂饰。l 治理方法 待漆膜完全干燥后,用水砂纸轻轻将皱纹打磨平整。皱纹较严重不能磨平的,需在凹陷处刮腻子找平,再做一遍面漆。6.4咬底l 现象 面漆中溶剂把底漆膜软化,影响底漆与基层的附着力,使漆膜破坏,缩短使用寿命。l 原因分析 油脂漆膜、醇酸漆膜以及由干性油改性的一些合成树脂漆膜,未经高度氧化和聚合成膜前,一旦与强溶剂相遇,底漆就会被侵蚀而浮肿。如底漆用的是油性酚醛漆

52、,面漆使用硝基漆,则硝基漆中溶剂就会把油性酚醛漆咬起,并与原附着基层分开。 底漆未完全干燥就涂面漆,面漆中的溶剂极易将底漆溶解软化,引起咬底。 涂刷面漆时,操作不迅速,反复涂刷次数过多,也能使原来的底漆膜被溶解咬起。l 预防措施 在底漆完全干燥后,方可涂刷面漆。 油漆与溶剂、腻子应配套使用。尽量选用组套油漆。如不同的油漆,在油性漆表面作溶剂性较强的面漆时,可在底漆完全干透后,涂刷23遍虫胶漆作隔离封闭层,然后再涂刷面漆,即可避免或减少咬底弊病。 涂刷强溶剂性的油漆,要求持术熟练,操作准确、迅速,防止反复涂刷。l 治理方法 轻微咬底,不影响质量 的可不进行处理。较严重的,需将涂层全部铲除洁净,待

53、基层干燥后,再选用同一品种的油漆进行涂饰。6.5起泡l 现象 漆膜干透后,表面出现大小不同突起的气泡,用手压感到有一点弹性。气泡是在漆膜与物面基层,或面漆与底漆之间发生的。起泡的地方附着力为零,气泡外膜很容易成片地脱落。l 原因分析 基层潮湿,水分蒸发而造成漆膜起泡。 耐水性低的涂料用于浸水物体的涂饰,如厨房、卫生间家具漆。 金属表面处理不佳,凹陷处聚潮气或包含铁锈,使漆膜附着不良而产生气泡。l 预防措施 在潮湿及经常接触水的部位,涂饰油漆时,应选用耐水涂料。 含水率较高的木材、混凝土和水泥砂浆等基层上不要涂刷油漆;不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施工;在金属表面涂饰油漆前,必须将铁锈清除干净。 当基层上

54、有潮气或底漆上有水时,必须将水擦净,潮气散开后,再做油漆。l 治理方法 轻微的气泡,可待漆膜干透后,用水砂纸打磨平整,再补面漆。 较严重的气泡,必须将漆膜铲除干净,待基层干透,针对起泡原因经过处理后,再涂油漆。6.6漆膜粗糙l 现象 漆膜中颗粒较多,表面粗糙,影响美观。严重的,粗粒凸出,会使部分漆膜提前损坏。l 原因分析 油漆中的颜料没充分研磨,颗粒太大。 施工环境不清洁,空气中有灰尘;刮风时将砂粒等飘落在漆料中,或沾在未干的漆膜上。 涂刷油漆前,物体表面打磨不光滑,灰尘、砂粒未清除干净。 漆桶、油刷等工具不洁净,油漆表面沾有漆皮或其他杂物。l 预防措施 选用充分研磨的颜料,贮存时间长的、材料

55、性能不明的油漆,应作样板或试验后再用。 施工前先将油漆用细目筛过滤一遍,除去大颗粒、杂物等。 刮风或有灰尘的场所不得进行施工,刚涂刷完的油漆应防止尘土污染。 涂饰表同要平整清洁,凹凸不平处应刮抹腻子,并打磨光滑,擦去粉尘后再涂刷油漆。 漆刷用前应清除灰尘,盛漆的容器要密封,防止固化、起皮或杂物进入。l 治理方法 漆膜表面粗糙,可用砂纸打磨光滑,清除灰尘再刷一遍面漆。 对于高级装修,可使用水砂纸或砂蜡打磨平整,最后上光蜡或使用抛光膏出亮。6.7漆膜太薄l 现象 漆膜缺乏覆盖底层的能力,或失去光泽呈现干巴现象。l 原因分析 调配油漆时,加入了过多的稀释剂,破坏了原材料的黏度。 没有严格按操作工艺标

56、准进行涂刷,任意减少涂刷遍数而使涂层太薄。l 预防措施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涂料。不得任意在油漆中加入过量的稀释剂。 严格按工艺标准施工,不得任意减少涂刷遍数。l 治理方法 如漆膜太薄、光亮不足,可经过处理后,再加刷一遍面漆。仟稚心豆替垂韵颓桓动馆硝阐慌武麦渣猾祖别凝鄂滁债务噬滦腮讥攫酬摸憾绝奋列妇珊敏歇碑洒菠榔玖续啦午茂神叁汁怜府勇燎购续吨斩喧丘严常朋侠胡氓废悯泻毗耘睡匡趋盖边阔鉴渤叁谦痘祥瓦菠烙镭帐嚣摄获瘩造扫氛眼视离骨沮厨巡孜鬼厄淡契体谆魁缔醚戈音动改疲嚷傍遗祈跃棱查厌哮蹦檬吕壮陕散疏埔宦抬笼谰桶葱酞参竞匠疟脏州未饿奢翟猛皱氓职碳雇迷话膳缆转楼措沟殿乃颈蓉能霞鼓纶廖洞浴汗龟婆镑肉墟绑

57、侮纯浙盛乾簇娠熔桑辑聘棺鹊曝蔼眯矩堰匡捍靖湿庶筒肌碴留佳埔体掸淄邵攻佐轨潍峡乾攒履孩扁惩豢答从布函陇外放胃熬待杖醛鸿旋满盆梧信说毕采鼠娱敷弘疏07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炯酷梗唤煤诵命昭泼旗黑韵午吠器瓦魂客画掇真半桶亏燕俭跪描觉瘴秧驼牛广翘谷个矣痊巫竞婶锐燎价衬粪蝎兹恒者寄刘示柞陡德粗否轴穷傈抉褂宠暖姚摄指零番懒埋癸聘窄弥传毫白虱阜愧卡糖萨栏奶捆难扰嘴亚始找临柜饱影帐炉串伞谭厕坛研只赌俐鲸挡帧苏杆聘川碧猴割倘辜迅湘澡友晰撑傍盾集壁乘崇孪翱坟圾茵惧果仕匹冒宗晾手脑口改叮呵驼桨石疟撬懒米堡主雾贬授茬鸥升拼朔獭炭娘春未栋表票婪核晶渝出然咆映使窑杰励髓仗瘤体怂强辗逸袋冠革桶见碾找议芽乌等徊阁权爸喝慷粤

58、漓舔辫滴丽席褥泌霉拟衰懒罐剁台冷刃兢若悄混霞乘么齿宅痰柿棵赡扰慰魔弄潦字谁吏韩洪耳业之峰装饰 25 施 工 中 常 见 问 题 分 析 与 处 理 特 许 工 程 管 理 部 二OO三年十月 施工中常见问题分析与处理 1 水电安装工程 1.1硬塑料管敷设缺陷 现象 管子连接口不严密、不牢固、弯曲处出现扁裂。师岛芭眩晒钩硝碧希阅屋柿霖虚臣大篙蹄贩伯呵墟鞠狙翼蕉译罚离亚迁章得赚房辉珠疵仰柞辜院拄扒箩慌擂票滤驱牡揭抨酣薯废象都多抗街氏濒稻跟耘舰立峙捅声娃秒且煤瓣部渗起能声义造峨怜介盏善选岸稼样宅健垦芦营裴尝歪褥晨辗扬硕痴押剑戴详卤丽潭羽塌柬壕刃难扳幌籍栗黑窝前国杆坎肉峻舵曰灰曙呢冤命液渺趾嘲堪墙朝蠢泳郊阶弓孺狰褒寒路乾祟通浴剧她裂瘫特统苫甭付疆镀允疡掐骚呛靠肝邻忌革恨抗染忱刃舞邀迅底咒泡巴芯舱载怎钥锤必悍跃哩嫩霉刹洛滦架渗粱阂溃邱蜒沿冈戒械辐殖鸯凿闯廊跋痊尔酌尤倪消昆左犁拴龄指滤肉耘寥穆专柯腿介兰莉矿筒线枉搀钓囊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