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8 人口与环境 模拟冲刺卷Word版含答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2070645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8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选】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8 人口与环境 模拟冲刺卷Word版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精选】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8 人口与环境 模拟冲刺卷Word版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精选】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8 人口与环境 模拟冲刺卷Word版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精选】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8 人口与环境 模拟冲刺卷Word版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选】浙江考前地理复习新课标高考地理复习试题:专题卷08 人口与环境 模拟冲刺卷Word版含答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地理教学资料 2019.5专题卷08 人口与环境 模拟冲刺卷考点定位:人口增长。人口迁移。人口合理容量考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015经典模拟北京东城)大于65岁的人口达到7%即为人口老龄化。预计中国大于65岁的人口从7%达到14%将用27年时间,而法国用了115年,瑞典用了85年,美国用了66年。读“大于65岁行动不便的人口变化表”,回答12题。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初发达国家中国1.资料所示的我国人口问题是()人口基数过大人口老龄化速度快老龄人口生活质量降低人口增长速度过快

2、A B C D2资料所示人口问题对我国发展的影响有()养老保障问题凸显存储收益增加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劳动力短缺A B C D (2015经典模拟河北石家庄)2014年2月1日以来,多家媒体报道称:俄罗斯拟恢复征收无子女税,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读俄罗斯局部地区人口分布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5题。3俄罗斯欲制定该项政策的目的是解决 ()A人口增长过快问题 B就业率低问题C移民迁入过多问题 D人口负增长问题4以下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与俄罗斯最相似的是()A中国 B美国 C德国 D印度5影响该地区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降水 B气温 C资源 D河流 (2015经典模拟云南玉溪)下表为区域人

3、口抽样统计表,根据表格内容,完成67题。年龄014岁1560岁60岁以上总计甲人口数(万人)2 0006 5001 50010 000死亡率(%)0.60.62.53.7乙人口数(万人)3 5006 00050010 000死亡率(%)0.750.72.23.65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决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是出生率与死亡率人口出生率由人口基数决定,基数大,出生率就高死亡率由人口数量决定,人口越多,死亡率越高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A B C D7下列说法与表格内容相符的是()乙表示发展中国家,甲表示发达国家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口数也是甲小

4、于乙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甲地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A B C D (2015经典模拟河南开封)读下面“粤、苏、贵、桂四省区2010年和2050年老年人口比重变化趋势图”,完成89题。8导致图中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A省际人口的迁移 B人口出生率的降低C人口寿命的延长 D经济、医疗水平的提高9据图判断,今后我国应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的地区是()城镇农村经济发达省份经济欠发达省份A B C D (2015经典模拟黑龙江大庆)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结合下表及所学知识回答1011

5、题。某岛国2014年环境与人口信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最适宜的人口数实际供养的人口数45万25万35万10.若a、b、c、d代表该岛国的四类资源在某一时期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且abcd,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Aa Bb Cc Dd11若2014年该岛国的人口总量用X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用Y表示、环境承载力用Z表示,则三者的关系是()AZYX BXYZCYZX DZXY二、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56分)12(2014经典模拟辽宁营口)(36分)阅读图表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流出省(市)贵州四川湖南江西河南安徽其他占总量比重(%)6.116.110.68.68.31

6、0.639.7流入省(市)福建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广东其他占总量比重(%)5.65.67.25.68.935.531.6(1)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并分析其原因。(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3)说明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13 (2015经典模拟山东济宁)(20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图和1990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增量示意图。(1)根据图1,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2)根据图2,说明随着城市的发展,1990年至2005年上海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变化

7、。2005年至2008年中心城核心区人口数量变化出现了新的趋势,请推测其原因。专题卷08人口与环境模拟冲刺卷1D2.C第1题,根据资料“中国大于65岁的人口从7%达到14%将用27年时间”中国老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我国大于65岁行动不便的人口比例上升,也突显了老龄人口生活质量降低。第2题,资料显示了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老年人口比例的增加,相应的养老保障问题和劳动力短缺问题也就更加明显了。3D4.C5.B第3题,根据该项政策的内容“无子女家庭每月须上缴6%的薪水”可以看出其目的是鼓励生育,因而主要解决的是人口负增长问题。第4题,俄罗斯人口增长模式属于“三低”型,且出现负增长,最相似的是德

8、国,美国人口正增长。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区人口主要分布在热量条件较好的南部(河谷地带),所以气温是影响其人口分布的主要自然因素。6B7.D第6题,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值,出生率指出生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出生人口及人口总数两个因素有关;死亡率指死亡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和死亡人口及人口总数两个因素有关;人口增长数量与人口基数有重要关系,一般人口基数越大,增长数量越大。第7题,乙国少儿死亡率较高,老年人口死亡率较低,可能为发展中国家,甲国相反,可能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死亡率小于发达国家,60岁以上人口死亡率甲大于乙;甲地老年人口比例高,人口死亡率较高。8A9.D第8题,图中

9、桂省和贵省向老龄化转化较快,可能年轻人大量外迁,而江苏省和广东省老龄化现象得到了缓解,所以可能是大量年轻人迁入,所以老年人口变化趋势的最主要原因是省际人口的迁移,A正确。第9题,从图中可以看到桂省和贵省向老龄化转化较快,所以应该优先建立、完善养老体系,而桂省和贵省经济欠发达,农村人口较多,所以选D。10D11.D第10题,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主要是由最小资源供养决定的,则该地的环境承载力是d。所以D项正确。第11题,环境承载力是一个地区能供养的最大人口数,合理人口容量指一个地区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则三者的关系是zxy。12【详细分析】第(1)题,注意题目要求为“产业转移的流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农

10、村劳动力主要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第(2)题,主要分析对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来分析。第(3)题,从表中可知,人口迁移主要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从内陆向沿海,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答案(1)从三大产业看:主要向第二产业转移,其次是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内部转移最少。二、三产业的经济效益相对高,农业经济效益相对低。从转移的空间看,主要是乡镇内部转移,其次是省内乡镇外,向国外转移最少。迁移成本较低;同时要兼顾农业生产活动。(2)乡镇企业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高;产业结构升级;交通压力,城市问题等负面影响。(3)主要由中西部省份流向东部沿海省份;经济原因。13【详细分析】

11、第(1)题,观察图1分析,上海人口20岁以上比重大,说明劳动人口比重大;劳动力充足,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但因人口过多,会使城市交通、住房、求学、环境等产生一定压力。第(2)题,从图2不同区域人口平均数量变化可以看出,19902000年中心区人口数减少,郊区人口数增加;从20052008年图例看出:中心区人口在增加,郊区人口有所减少,可能因早期中心城市环境恶化而使人们向环境较好的郊区迁移。现在城市中心区环境得到改善或因受国家政策影响,旧城区改造使人口向中心区回流。答案(1)劳动人口比重偏大。有利影响:劳动力资源丰富;社会需求旺盛。不利影响:住房、就业等压力大。(2)中心城核心区人口减少;郊区(远郊和近郊)人口大幅增加。旧城改造、环境改善。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