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4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含答案

上传人:沈*** 文档编号:62067708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9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校版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4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校版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4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校版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4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精校版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4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教学案:第4章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含答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地理资料精校版第3讲河流地貌的发育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时期(或部位)作用过程地貌类型侵蚀地貌初期以_侵蚀和_侵蚀为主,侧蚀为辅河谷不断_和延长,形成“_”型谷中期下蚀减弱,侧蚀加强,_侵蚀,凸岸_河谷拓宽,出现连续的河湾成熟期以侧蚀作用为主河谷进一步展宽,呈“_”型堆积地貌山前泥沙堆积_河流中下游河漫滩平原入海口的海滨地区_特别提示:凸岸处泥沙堆积,地形平坦,土壤肥沃,可以作为农业用地和聚落点;凹岸处河道较深且少泥沙淤积,可以筑港。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河流对聚落形成的作用2河流对聚落规模的影响地区耕地状况乡村规模河网密布区破碎_河网稀疏区连片_3河流对聚落分布的影响(1)平

2、原低地区:聚落一般_分布。(2)山区河谷中:聚落一般分布在_向_过渡的地带。(3)高原地区:聚落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平原上。一、河流地貌1河谷的发育过程2冲积平原的形成及特点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由洪积冲积平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部分组成。组成部分分布形成地貌特点洪积冲积平原山前水流出山口,地势趋于平缓,水流变慢,泥沙沉积,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多个洪积扇或冲积扇连接成洪积冲积平原以谷口为顶点呈扇形,冲积扇顶端到边缘地势逐渐降低,堆积物颗粒由粗变细河漫滩平原河流中下游河流下蚀作用减弱,侧蚀作用加强,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形成堆积体,堆积体在枯水期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3、如果河流改道,河漫滩被废弃,多个被废弃的河漫滩连在一起形成河漫滩平原地势平坦、宽广三角洲河流入海口的海滨地区河流到达入海口时,流速变缓,加上海潮顶托,河流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多呈三角形,地势平坦,河网稠密,河道由分汊顶点向海洋呈放射状方法规律:一般来讲,河流上游为侵蚀地貌,下游为堆积地貌。但是,河流的上游也有堆积地貌,如冲积扇、洪积扇等;河流的下游不一定有堆积地貌,例如,刚果河河口地势落差大,泥沙不易沉积,就没有堆积成三角洲。对应演练1下图为“河谷发育阶段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按河谷发育程度由先到后的顺序,正确的排序是()A BC D(2)阶段表现的主要地质作用

4、是()A地壳上升 B断裂下沉C变质作用 D流水沉积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高原地区山区冲积平原自然条件地势高、气候寒冷差较好河流地貌类型深切的河谷山前的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流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冲积平原河流地貌条件发育于其上的深切河谷地势低,气候温暖,两岸泥沙淤积而成的河漫滩平原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地下水或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并淤积有肥沃的土壤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河网密布,有便捷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运输聚落分布大多呈带状分布在深切河谷两岸狭窄的河漫滩平原上,如雅鲁藏布江河谷,聚落分布呈狭长的带状大多分布在洪积扇、冲积扇和河漫滩平原上,呈条带状,或蜿蜒分布于山前,或沿河流两岸发展有的沿河发展

5、,形成沿河聚落带;有的沿海岸发展,形成沿海岸聚落带方法技巧:一般而言,河流上游多位于高原、山地,以侵蚀为主,中游以搬运为主,下游以堆积为主。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受此影响,聚落分布也不同,如下图所示。对应演练2下图为“地处北纬50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中()A河流形成于距今2 300万年前B处经历了先侵蚀后沉积过程C处地层由下到上是连续的D河流处左岸侵蚀,右岸堆积(2)该聚落()A出现在图中所示断裂产生前B坐落在河流冲积平原上C自然景观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居住区适宜向河滩扩展河流的凹岸侵蚀与凸岸堆积【典

6、例】 “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古岸崩欲尽,平沙长未休。想应百年后,人世更悠悠。”读唐朝诗人胡玢的诗,结合下图和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C诗中描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2)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A流向 B含沙量 C汛期 D流量思维过程:答案:(1)B(2)A方法技巧河流凹岸侵蚀、凸岸堆积河流流经弯道时,水流做曲线运动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的作用下,表层水流趋向于凹岸,冲刷凹岸,使凹岸水面略高于凸岸,因此,底部水流在压力作用下由凹岸流向凸岸,形成弯道环流,在弯道环流的作用下

7、,凹岸发生侵蚀,凸岸发生堆积,如下图所示。用“凹凸”两字掌握河流的凹凸岸图甲是“黄河干流示意图”。读图完成第12题。1图乙中两图分别表示图甲中不同河段的河流地貌,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abBbdCacDcd2下列关于a处聚落的叙述,正确的是()A聚落规模一般较大B聚落分布在地势比较高的开阔地C聚落一般分布在水能丰富的峡谷区D聚落一般沿河谷呈狭长带状下图为“某河段示意图”,箭头表示河流流向。读图完成第35题。3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适于港口建设B处适于村落建设C该河段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上游D四处中处流水侵蚀作用最强烈4符合连线处河流剖面的是()5下图所示为该河流入海口处,某村50年

8、前位于海岸边,但现今远离海岸线。加速海岸线产生此种变化的人为因素最可能是()A在河流上游兴建水库B在河流沿岸设置沙石场采沙C砍伐森林,减少山坡的植被D过量抽取地下水,造成地面下陷6读“某区域示意图”,判断地貌名称是() A河漫滩B冲积扇C三角洲D侵蚀平原7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图a图c中能正确反映图甲中A河段河谷剖面的是_,该河段主要的河流侵蚀作用是_和_。(2)图甲中,河岸D、E最有可能形成浅滩的是_岸,原因是_。(3)若图甲中河流A段的纵剖面如图乙所示,则形成的地理景观最有可能是()A“U”型谷B喀斯特溶洞C河流瀑布D河口三角洲(4)若图甲所示河流位于北半球,河口的沙洲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

9、大,最终与河流的哪岸相连?为什么?参考答案基础梳理整合一、向下向源头加深V凹岸堆积U洪积冲积平原三角洲二、2.较小较大3(1)沿河呈线状(2)冲积平原山坡核心归纳探究【对应演练1】 答案:(1)C(2)D解析:第(1)题,河谷在不同发育阶段所受到的外力作用不同,在河谷发育初期以下切侵蚀为主,河谷呈现“V”型;随着河谷的发育,河流的侧蚀越来越强,河谷呈现“U”型。根据四图可以看出,地河谷最窄,以下切侵蚀为主,故其发育最早,故C项正确。第(2)题,当河谷发育到阶段时,河流下切侵蚀作用减弱,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对应演练2】 答案:(1)D(2)C解析:第(1)题,河流处左岸为凹岸,受侵蚀,右岸为凸

10、岸,泥沙沉积;处缺少年代较近的地层,因此近期沉积过程不明显,以侵蚀作用为主;根据图例可知,处缺失距今2 100万150万年的地层,因此地层不连续;河流沉积层以下地层为距今2 100万年前形成,因此该河流形成在2 100万年以前。第(2)题,聚落主要分布在河流的阶地上,应是在断裂产生之后;50N欧洲中部降水较多,且当地水源充足,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居住区向河滩扩展,容易受洪水的威胁。演练巩固提升12.1.C2.D解析:第1题,读图乙可知,为“V”型谷,多分布在河流上游地区;为山前冲积扇,多分布在河流流出山口处。图甲中a位于河流上游山区,形成“V”型谷,c位于黄河流出太行山脉处,易形成冲积扇。第

11、2题,a处地势较高,聚落多分布在地势较低的河谷地带,呈带状分布。35.3.D4.A5.C解析:第3题,读图可知,处堆积,处侵蚀,所以处适于村落建设,处适于港口建设;该河段流水对两岸的侵蚀作用较强,最有可能位于河流中下游。第4题,处为河流的凸岸,水流速度缓,泥沙沉积;处为河流的凹岸,侵蚀作用强。第5题,村落渐渐远离海岸线,可能是河流泥沙淤积的结果,泥沙大量淤积的主要原因是上游植被破坏。6B解析:从等高线图可以看出,该地貌为山前冲积扇。7答案:(1)图b溯源侵蚀下蚀(2)D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侧蚀作用强烈,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3)C(4)与左岸相连,因为北半球的河流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右岸冲刷严重,因此在河口处沉积的泥沙与左岸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