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

上传人:wan****g1 文档编号:62059107 上传时间:2022-03-14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40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完整)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完整)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完整)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资源描述:

《(完整)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 / 14四川省广安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选题1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能源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根据能源的分类,下列全部属于一次能源”的是()A.天然气蒸汽风力石油流水天然铀矿C.原煤 核能 电力D.焦炭 酒精 潮汐能【答案】B【考点】使用化石燃料的利弊及新能源的开发【解析】【解答】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它包括:原煤、原 油、天然气、油页岩、核能、太阳能、水力、风力、波浪能、潮汐能、地热、生物质能和海洋温差能等等; 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

2、源产品,称为二次能源,例如: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 重油、液化石油气、酒精、沼气、氢气和焦炭等等;A. 蒸汽是二次能源,选项 A 不符合题意;B. 石油、流水、天然铀矿均为一次能源,选项B 符合题意;C电力是二次能源,选项 C 不符合题意;D.焦炭、酒精是二次能源,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一次能源的定义进行解答: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 的各种能量和资源2. 下列各原子或离子的电子排布式错误的是()A. Mg2+1s22s22p6B. F 1s22s22p5C. Ar 1s22s22p63s23p6D. Cr 1s22s22p63s23p63d4

3、4s2【答案】D【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解析】【解答】A、Mg2+含有 10 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选项 A 不符合题意;B、 F 原子含有 9 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5,选项 B 不符合题意;C、 Ar 含有 18 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选项 C 不符合题意;D、 Cr 含有 24 个电子,3d 轨道半充满为稳定,则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1,选项 D 符 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每层电子层能容纳的电子量及各层的稳定状态进行解答。3. 室温下,柠檬水溶液的 pH 是 3,则其

4、中由水电离出的 c(H+)是()A. 1x-1bmol L:1B. 1x-1 0nolC. 1x-1molD. 0.1 mol 匚1【答案】A【考点】水的电离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2 / 14【解析】【解答】溶液的 pH 是 3,则溶液中 OH的浓度是 1X101mol/L。酸是抑制水的电离的,所以溶 液中水电离的 c (H+)等于溶液中水电离的 c (OH),=1X1-01mol4一定温度下,反应 N2( g) +O2(g) ?2NO ( 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措施不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是()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B.恒容,充入 N2C.

5、恒容,充入 HeD.恒压, 充入 He【答案】C【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解析】【解答】解:A、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则增大各组分浓度,可以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故A错误;B、恒容,充入 N2,则增大氮气的浓度,可以加快该化学反应的速率,故B 错误;C、 恒容,充入 He,各组分浓度不变,速率不变,故C 正确;D、 恒压,充入 He,体积增大,各组分浓度减小,速率减小,故D 错误.故选 C.【分析】改变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据此回答;A、 缩小体积使压强增大,则增大各组分浓度;B、恒容,充入 N2,则增大氮气的浓度;C、 恒容,充入 He,各组分浓度不变;D、 恒

6、压,充入 He,体积增大,各组分浓度减小.5图中烧杯中盛的是天然水,铁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的顺序是()B.D.【答案】C【考点】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金属腐蚀的化学原理,探究铁的吸氧腐蚀【解析】【解答】认真观察装置图,分析各图中发生反应的原理,然后才能比较铁腐蚀的速率快慢。是电解池装置,在池中Fe 是阳极,铁失去电子,铁腐蚀最快。是原电池装置,在池中Fe 是负极,腐蚀较快(比慢),其中铜的金属性弱于锡,故腐蚀较快。在池中Fe 是正极,腐蚀较慢(比慢)。综上所述,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快到慢为 ,故答案为:C。【分析】原电池中负极失电子,比正极消耗快;电解池中阳极失电子,腐蚀快;两者中电 解池腐蚀速

7、率大于原电池。6.为了除去 MgCl2酸性溶液中的 Fe3+,可在加热搅拌的条件下加入一种试故答案为:A。【分析】溶液中c(H+)=10-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与 c (OH-)是相同的,其中 c (OH-)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3 / 14剂,过滤后,再向滤液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这种试剂不能是()A. MgOB. Mg(OH)C. IN+I2OD. MgCO【答案】C【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解析】【解答】A、加入 MgO,与氢离子反应,可起到调节溶液pH 的作用,促进铁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选项

8、A 不符合题意;B、 加入 Mg(OH)2,与氢离子反应,可起到调节溶液pH 的作用,促进铁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加入氨水混入氯化铵杂质,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选项C 符合题意;D、 加入 MgCQ ,与氢离子反应,可起到调节溶液pH 的作用,促进铁离子的水解生成氢氧化铁沉淀而除去,且不引入新的杂质,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除杂时:(1)不引入新的杂质;(2)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7.准确移取 20.00 mL 某待测 HCI 溶液于锥形瓶中,用 0.100 0 mol L1NaOH 溶液滴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滴定管

9、用蒸馏水洗涤后, 装入 NaOH 溶液进行滴定B随着 NaOH 溶液滴入,锥形瓶中溶液 pH 由小变大C.用酚酞作指示剂,当锥形瓶中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停止滴定D.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测定结果偏小【答案】B【考点】中和滴定【解析】【解答】A 项,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还要用待装NaOH 溶液润洗,否则将要引起误差,A 不符合题意;B 项,在用 NaOH 溶液滴定盐酸的过程中,锥形瓶内溶液由酸性逐渐变为中性,溶液的pH 由小变大,B 符合题意;C 项,用酚酞作指示剂,锥形瓶中溶液应由无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原色时才能停止滴定,C不符合题意;D 项,滴定达终点时,发现滴

10、定管尖嘴部分有悬滴,则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大,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原溶液为 HCI,显酸性,随着 NaOH 的加入 pH 逐渐升高C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电磁感应D 金属片 A、B 可以一个是铜片,另一个是铁片【答案】C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4 / 14【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设计原电池,探究电解池作用【解析】【解答】A、若金属片 A 是正极,正极上氢离子得电子产生H2,选项 A 不符合题意;B、 水果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此水果发电的原理是化学反应,选项C 符合题意;D、由于

11、铜没有铁片活泼,铁片在酸性条件会失去电子,而铜不可以,故两金属片可以一个是铜片,另一 个是铁片,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水果中含有可自由移动的离子,可看做电解液。9.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饱和石灰水中加入一定量生石灰,溶液温度明显升高,pH 增大B. AgCI 悬浊液中存在平衡:AgCI(s) -Ag+(aq)+C(aq),往其中加入少量 NaCI 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离子的总浓度减小C. AgCl 悬浊液中加入 KI 溶液,白色沉淀变为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sp(AgCI) Ksp(AgI)D. Na2CO3溶液中:2c(Na+)=c(HCQ-)+c(H2CO

12、3)+c(CQ2-)【答案】C【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析】【解答】A、加入生石灰后,生石灰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剂的质量减少,析出氢氧化钙, 剩余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浓度不变,pH 不变,选项 A 不符合题意;B、 往其中加入少量 NaCI 粉末,平衡向左移动,溶液中含有Na+离子,离子的总浓度增大,选项B 不符合题意;C、 难溶电解质之间可实现由溶度积常数较大的物质转化为溶度积常数较小的物质,AgC I 悬浊液中加入 KI溶液,白色沉淀变成黄色,证明此条件下Ksp(AgC) Ksp(AgI),选项 C 符合题意;D、 Na2CO3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c(Na+)=2c(HCC3)+2c(

13、H2CO3)+2c(CO32),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饱和溶液不会再溶解该物质B.加入 NaCI 后,溶液中 Na+、CI-增多,平衡反向移动D。根据物料守恒分析10. 在一密闭容器中,当反应 aA(g) 一丄 bB(g)+cC(g 达到平衡后,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加一倍,最终测得 A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原来的55%,则()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a b+c C.物质 B 的质量分数增大D.以上判断都错误【答案】B【考点】 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解答】采用假设法分析,假设 a=b+c,则保持温度不变,将容器体积增

14、加一倍,平衡不移动,A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原来的50%,但当达到新的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的浓度为原来的55%,说明减小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a b+c,A、 由以上分析可知,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选项A 不符合题意;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5 / 14B、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说明 ab+c,选项 B 符合题意;C、 平衡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物质B 的质量分数减小,选项 C 不符合题意;D、 以上判断选项 B 正确,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如果改变可逆反应的条件(如浓度、压强、温度等

15、),化学 平衡就被破坏,并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进行分析。11. 下列关于兀素第一电离能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钾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小于钠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故钾的活泼性强于钠B. 因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从左到右逐渐减小,故第一电离能必依次增大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6 / 14C. 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2np6(若只有 K 层时为 1s2)的原子,第一电离能较大D. 对于同一元素而言,原子的逐级电离能越来越大【答案】B【考点】元素电离能、电负性的含义及应用【解析】【解答】A 项正确,钾与钠同主族,第一电离能越小,金属性越强;B 项错误,在

16、轨道处于全充满或半充满状态时出现反常情况,如Be 比 B、Mg 比 Al、N 比 0、P 比 S 的第一电离能都要大一些;C 项正确,最外层电子排布为 ns2np6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本身已达稳定结构,第一电离能较大;D 项正确,因为原子失电子带正电荷,电子越来越难失去,尤其是达到稳定结构以后。【分析】熟练掌握第一电离能的定义及第一电离能与元素性质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2环保、安全的铝-空气电池的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NaCI 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02+ 4e+ 2H2O=4OHC.电池工作过程中,电解质溶液的 pH 不断增大D.用该电池做电

17、源电解 KI 溶液制取 1 mol KI03,消耗铝电极的质量为 54 g【答案】C【考点】探究原电池及其工作原理【解析】【解答】A.该原电池中,NaCl 不参加反应,则 NaCl 的作用是增强溶液的导电性,故A 不符合题意;B.由题图可知 Al 电极为负极,发生反应:AI-3e-+3OH-=AI(OH) ,O在正极发生反应:Q+4e-+2H2O=4OH, 故 B 不符合题意;C.总反应方程式为 4AI+3O2+6H2O=4AI(OH)3J,氯化钠溶液呈中性, 放电过程中溶液的溶质仍然为NaCl, 则电解质溶液的 pH 基本不变,故 C 符合题意;D. 1mol KI 制得 1 mol KIO

18、3时转移 6 mol 电子,根据转移电子相等得消耗m (Al) =x27g/mol=54g 故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正负两级得失电子 守恒。13.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变化时,能说明I2(g)+H2(g)尹 2HI (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颜色B容器内压强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D.混合气体的密度【答案】A【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解答】A.反应物中只有碘蒸气有颜色,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则说明碘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A 符合题意;_卜 阿1四川省广安市 2017

19、-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7 / 14B.反应前后气体的体积是不变的,则混合气体的压强始终是不变的,容器内压强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B 不符合题意;C.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总物质的量始终保持不变,故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不能做为平衡状态的标志,C 不符合题意;D密度是混合气的质量和容器容积的比值,在反应过程中质量和容积始终是不变的,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 衡状态,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反应前有颜色,反应后无颜色的,可根据颜色判断平衡状态B压强判断法只适用于反应前后体积变化的反应C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判断法适用于物质的量和质量改变的反应D密度判

20、断法适用于气体体积和质量比值改变的反应14现有室温下四种溶液,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序号 溶液 氨水 氢氧化钠溶液醋酸 盐酸pH111133A.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醋酸钠晶体后,两溶液的pH 均增大B.两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 c(H+) c(OH-)C. ViL和 V2L混合,若混合后溶液pH=7,贝UVi=V2D.分别加水稀释 10 倍,四种溶液的 pH :【答案】D【考点】探究溶液的酸碱性【解析】【解答】A、醋酸、盐酸均呈酸性,醋酸钠呈碱性,两溶液加入醋酸钠后pH 均增大,选项 A 不符合题意;B、 中醋酸浓度大于中氢氧化钠的浓度,二者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导致溶液呈酸性,则 c(H+)

21、c(OH),选项 B 不符合题意;C、 盐酸为强酸,氢氧化钠为强碱,V1L和 V2L混合,若混合后溶液 pH=7,则 V1=V2,选项 C 不符合 题意;D、 加水稀释促进弱电解质一水合氨和醋酸电离,导致稀释后醋酸pH 小于盐酸、氨水 pH 大于氢氧化钠,所以它们分别稀释 10 倍后,溶液的 pH:,选项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强酸强碱加水稀释10 的倍数时,pH 增大或减小相同的数值,但是弱酸弱碱因为存在电离平衡,pH 并不会等倍的改变。15.已知:CO(g)+H2O(g)CC2(g)+H2(g)AH=-41 kJmoL。相同温度下,在体积相同的两个恒温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反

22、应物发生反应。相关数据如下:容器编号起始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 /mol达平衡过程体系的能量变化COH2OCO2H2O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8 / 141400放出热量:32.8 kJ0014热量变化:QF 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9 / 14A.容器中反应达平衡时,CO 的转化率为 80% B容器中 CO 的转化率等于容器中 CC2的转化率C.容器中 CC 反应速率等于 H2C 的反应速率D.平衡时,两容器中 CC2的浓度相等【答案】D【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反应

23、速率与化学平衡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A.平衡时放出的热量为 32.8 kJ,故参加反应的 CO 的物质的量 一1?: | - I:/ CO的转化率为 | : , - I:,故 A 不符合题意;bttolB、容器温度相同,平衡常数相同,根据容器计算平衡常数,由A 计算可知,平衡时 CO 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0.8mol ,则:CO(g)H2OCO2(g)H2(g)+(g)? +起始 1400(mol)转化0.80.80.80.8(mol)平衡0.23.20.80.8(mol)故容器中的平衡常数为1,令容器中 CO2的物质的量变化量为 amol,则:CO2+(g) H2(g) CO (g) H

24、2O?+(g)起始1400(mol)转化aaaa(mol)平衡1-a4-aaa(mol)所以,解得 a=0.8。C 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容器中CO 反应速率等于 H2O 的反应速率,故 C 不符合题意;D、结合 B 选项的计算,由 A 中计算可知容器平衡时CQ 的物质的量为 0.8mol,容器中 CQ 的物质的量为 1mol-0.8mol=0.2mol,容器的体积相同,平衡时,两容器中CQ 的浓度不相等,故 D 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o【分析】判断两个不同起始状态的反应的最后浓度是否相同,可把起始条件换算成同一状态下的量,然后 进行计算。故平衡常数K=1计算可知 CO?的转化率为一,

25、故 B 不符合题意;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0 / 1416浓度均为 0.1mol L-1,体积均为Vo的 HX、HY 溶液,分别加水稀释至体积V,pH 随 lg 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答案】C【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 的计算,探究溶液的酸碱性【解析】【解答】A.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所以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K ( HX): a=b,选项 A 不符合题意;lFB.根据图知,lg =0 时,HX 的 pH 1,说明 HX 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 HY 的 pH=1,说明 HY 完全电 离,为强电解质,HY

26、 的酸性大于 HX,选项 B 不符合题意;C.酸或碱抑制水电离,酸中氢离子浓度越小其抑制水电离程度越小,根据图知,b 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小 于a,则水电离程度 avb,所以由水电离出的 c ( H+) ?c (OH) : avb,选项 C 符合题意;VD.lg 二=3,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HY 和 H2O 的挥发),n (X-)增大,n(Y)不变,二者故答案为:C。【分析】A.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B.根据加水的量和 pH 变化的程度进行判断D.升温水解程度增大17.汽车净化的主要原理为2NO(g)+2CO(g) l:2CC2(g)+N2(g) Hv0。若该反应在绝热、恒容的密闭体系中

27、进行,下列示意图正确且说明反应在进行到t1时刻达到平衡状态的是()K ( HX): a bB. HX HY 都是弱酸,且 HX 的酸性比 HY 的弱C.常温下,由水电离出的c(H+)?c(OH-):avbD. lg=3,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不考虑HX、HY 和 H2O 的挥发),则减小变大,选项 D 不符合题意。A.相同温度下,电离常数溶液体积相等,所以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1 / 14B、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随反应进行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常数减小,到达平衡后,温度为定值,达 最高,平衡常数不变,为最小,图象与实际符合,选项B 符合题意;

28、C、对于恒容容器而言,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再改变而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选项 合题意;电解原理,电解原理的应用实验【解答】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时,阳极发生的反应为:极反应为:Cu2+2e=Cu, 2H+2e=H2f,两极均收集到 2.24L (标况)气体,即均生成 0.1mol 的气体,阳极 生成 0.1mol氧气说明转移了 0.4mol 电子,而阴极上生成的 0.1molH2只得到了 0.2mol 电子,所以剩余 0.2mol 电子由铜离子获得,且溶液中有0.1molCu2+。A.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 0.4mol 电子,选项 A 不符合题意;B.二二:,由电荷守恒可得.I K -

29、 | I I *I I 】,选项 B 符合题意;C.由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有0.1molCu2+, Cu2+2e- Cu,所以电解得到的 Cu 的物质的量为 0.1mol, 选项 C 不符合题意;【解析】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解答】A、可逆反应达化学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不再变化,选项A 不符合题意;C 不符D、绝热恒容体系中,反应开始向正方向进行, 的质量分数增大,选项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勒夏特列原理进行分析。18.500mLKNO3和 Cu(NOs)2的混合溶液中 c(NOa-)=0.6mol L-1间后,两极均收集到 2.24L 气体(标准状况下)NO 的质量分数先减

30、小,平衡后温度升高逆向移动,NOA.上述电解过程中共转移 0.2mol 电子C.电解得到的 Cu 的物质的量为 0.05mol【答案】,用石墨作电极电解此溶液,当通电一段时,假定电解后溶液体积仍为500m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K+)为 0.2mol L-1c(H+)为 0.2mol L-1B原混合溶液中D.电解后溶液中【考点】4OH-4e-=2H2O+O2f,阴极上发生的电【解析】【考点】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2 / 14D.电解后,|i J.11 I,则由电荷守恒可得.I H |. -: .1-1I,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

31、B。【分析】电极反应与电源的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成为阴极物质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物质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且阴阳两极得失电子守恒。二、综合题19向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A(g)和 B,发生反应:xA(g) +2B(s) yC(g) H【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解析】【解答】(1)10 min 时 C 的浓度增加 0.40 mol/L ,则与 A 的浓度变化之比是 2 : 1,故 x : y = 1 : 2;(2)010 min内C的浓度增加的量比 A 的浓度减小的量大,B 是固体,所以压强变大;根

32、据图像知 10 min时反应速率加快,分析可知10 min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温或加催化剂,故答案为:;1216 min ,反应处于平衡状态,16 min 后 A 的浓度逐渐增大,C 的浓度逐渐减小,20 min 时达到新平衡,分析可知16min 时改变的条件可能是升温,故答案为:;(4)已知第 16min 时改变的条件是升高温度,而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所以升高温度平衡逆移,则平衡常数减小,故K1 K2。【分析】(1)根据平衡图像可得该反应的方程式为:A(g) +2B(s) ?2C(g);(2) 根据平衡及气体状态判断压强的变化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33、解析版)13 / 14(3)10min 时反应速率加快,16min 时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影响平衡速率及移动的因素解答;(4) 平衡常数是温度的函数。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4 / 1420. 某实验小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对电化学原理进行了一系列探究活动。(3)实验过程中,甲池左侧烧杯中NQ-的浓度_ (填 变大”、变小”或 不变”。)(4)其他条件不变,若用 U 形铜棒代替盐桥”,工作一段时间后取出铜棒称量,质量 _(填变大”、变小”或 不变”。若乙池中的某盐溶液是足量 AgNO3溶液,则乙池中左侧 Pt 电极反应式为 _,工作一段时间后,若要

34、使乙池溶液恢复原来浓度,可向溶液中加入_(填化学式)。【答案】(1)原电池(2)0.2(3)变大(4) 不变;_C;Ag2O【考点】 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解析】【解答】(1 )根据图示,甲池为带盐桥的原电池;(2)甲装置总反应A 厂-击-二鉴设参加反应的铜的质量为x,生成银的质量为 aCu+2Ag+= Ci/+2Ag64g216gxa64 216 _216x=6.4g所以参加反应的铜的物质的量是0.1mo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是 0.2mol ;(3) 甲池铜是负极,盐桥中阴离子移向负极,所以甲池左侧烧杯中NO3-的浓度增大;(4) 其他条件不变,若用 U 形铜

35、棒代替 盐桥”,甲池右侧烧杯变为原电池,铜是负极,电极反应为c 1-二厂二-;左侧烧杯变为电解池,左侧烧杯中右边铜棒是阴极,电极反应为二一 - .-,所以铜棒质量不变;乙池中左侧Pt 电极与原电池的正极相连是电解池的阳极,电极反应为 I山-,乙池中又侧 Pt 电极是阴极,电极反应式是疋、厂_.熔,工作一(1)甲池为装置原电池”或电解池”。(2)(填甲池反应前,两电极质量相等,一段时间后,两电极质量相差28g, 导线中通21664社桥溶液為点6洛ift 甲池)(乙池)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5 / 14段时间后,若要使乙池溶液恢复原来浓度,可向

36、溶液中加入Ag2O。【分析】原电池负极为电子流出的一极,且正负极电子守恒,离子浓度可根据离子移动的方向进行判断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6 / 1421. 某探究性学习实验小组做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利用 H2C2O4溶液和酸性 KMnO4溶液之间的反应来探究 外界条件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实验如下:实验序号 试验温度/K溶液颜色褪至无色时所需时间/sKMnO4溶液(含硫酸)H2C2O4溶液H2OV/mLc/mol L-1V/mL c/mol匚1V/mLA29320.0250.13t1BT120.0230.1V18z-C31320.02V20

37、.15t1(1) 通过实验 A、B,可探究出 _(填外部因素)的改变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其中V1=_ ,T1=_;通过实验_可探究出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2) 若 t1 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 ;利用实验 B 中数据计算,用 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v(KM nO4)=_。(3)实验二:探究酸的强弱对酸与镁条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步骤:(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添加药品;(b)反应开始后,每隔 1min 记录一次生成 出的体积;(c) 将所记录的数据转化为曲线图(上图乙)。根据反应的图像(图乙)分析:0-lmin 盐酸与镁反应比 1-2min 反应快的原因: _

38、 。(4)对照实验:用 20mL 水代替酸进行实验。实验现象:当水滴入锥形瓶中,注射器的活塞 _ (填 会”或 不会”向右移动。问题分析:针对上述现象,上图中气体发生装置是否合理:_(填 合理”或 不合理”若合理,则忽略下问;若不合理,请改进上述装置使其变成合理的装置图:_(用必要的文字或装置图进行回答)。【答案】(1)浓度;5; 293 ; B、C(2) 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或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反应物温度,反应速率 增大);曲F; f 厂扁 L 丄(3)盐酸(或 H+)浓度较大(4) 会;不合理;用一根导气管将锥形瓶和分液漏斗的上部分连接(或将分液漏斗换成恒压分液

39、漏斗或将 发生装置换成 Y 型管【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调控作用_一=陋母呂=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7 / 14【解析】【解答】(1)分析表中数据知,本实验是探究浓度、温度变化对反应速率产生的影响。实验中,探究浓度(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就要确保影响反应速率的其他因素相同。实验A、B,草酸浓度不同,故温度应相同, Ti= 293K;为使 A、B 两组实验中 KMnO4浓度相同,则溶液总体积均应为1OmL,其中 W=5mL,C 组温度与另外两组不相同,加水量与B 组相同,故实验 B C 是探究

40、温度变化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V2=3mL。(2)由 A、B 实验现象及浓度差异知,若bv8,则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其他条件相同时,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或其他条件相同时,升高反应物温度,反应速率增大);利用实验 B 中数据计(3) 等浓度时强酸完全电离氢离子浓度较大,弱酸不完全电离氢离子浓度较小,根据反应的图像分析:0-lmin 盐酸与镁反应比 1-2min 反应快的原因:盐酸(或 H+)浓度较大;(4) 当水滴入锥形瓶中,气体压缩,注射器的活塞会向右移动;上图中气体发生装置不合理,改进上述装置使其变成合理的装置图:用一根导气管将锥形瓶和分液漏斗的上部分连接(或将分液漏斗换成恒压

41、分液漏斗或将发生装置换成丫型管。【分析】探究反应条件的影响时,通常采用单一变量法进行实验,同时要设置空白对照组,以减小实验误差。22软锰矿的主要成分是 MnO2,还含有少量(Hg2等)重金属化合物杂质。黄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S2 :还含有 SiQ 和 AI2O3等杂质。工业上采用同槽硫酸酸溶等工艺制备碳酸锰并回收硫酸铵,其主要流程如下:(已知:KspAI(OH)3=1 3X讹,KspFe(OH)3=5.3X-彳0 ,金属离子的浓度小于 1X10 视为沉淀 完全。)炊站铲9SK MnO2HsO调节COs (XHt) eSOi(1)为了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在浸取”时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搅

42、拌, _ 等。(2)_流程 氧化中加入 MnO2与 Fe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3)_ 滤渣 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4) 流程 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 而不使用 Na2S 的原因是_(5)_流程“ 5碳化”得到碳酸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6) 生成的碳酸锰产品需经充分洗涤,检验产品完全洗净的方法是_【答案】(1)适当增大硫酸浓度(2) MnOz+ZFe+AHZZFe+Mn2+2H2O(3) Fe(OH)3、Al(OH)3算,用 KMn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图乙)-:厂一;四川省广安市 2017-2018 学年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解析版)18 /

43、 14(4) Na2S 会增大回收产物(NH4)2SO 中 Na+含量(5) MnSO4+2NH4HCQ X(NH4)2SC4+ MnCO3J+ COf+H2O(6) 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入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则已洗净 【考点】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稀土金属及材料,无机物的推断【解析】【解答】(1)为了提高锰元素的浸出率,在浸取”时可采取的措施有:适当升高温度;搅拌;加入足量硫酸增大硫酸浓度或粉粹矿石或延长浸泡时间,故填:适当增大硫酸浓度(或将矿石研成粉末 或延长浸泡时间等);(2)氧化”中加入 MnO2发生反应为酸溶液中二氧化锰氧化亚铁离子为铁离子,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4、Mn O2+2Fe2+4H+=2Fe3+M n2+2H2O;(3)pH 在 56 时,铝离子、铁离子已经完全沉淀,因此滤渣 2”中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Fe(OH)3、AI(OH)3;(4) 除重金属”时使用(NH4)2S 而不使用 Na2S 的原因是 NazS 会增大回收产物(NH4)2SC4中 Na+含量,能 够防止带入钠离子;(5)“5碳化”得到碳酸锰,过程中硫酸锰和碳酸氢铵反应生成碳酸锰、硫酸铵、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n SO4+2NH4HCQ(NH4)2SC4+ Mn CO3J+ CQf+H2O;(6)生成的碳酸锰产品需经充分洗涤,检验产品完全洗净的方法是:取最后一次洗涤滤液,加入盐酸酸 化的氯化钡溶液,若无沉淀,则已洗净。【分析】除杂需遵循:不引入新的杂质;不减少被净化气体的量 的原则;推导未知的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时,可以根据加入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所加物质的常见反 应以及最终得到的产物进行推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