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

上传人:痛*** 文档编号:62020617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46.1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精品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小学四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整理(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科学第一单元天气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1. 天气是指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2. 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3. 我们可以通过云量、降水量、气温、风向和风速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3.常用的天气符号有:第二课:天气日历1. 天气日历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2. 天气日历中一般要记录日期和时间、云量和降水量、风速和风向、气温等。第三课:温度与气温1. 气温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该选择同一时间、同一地点测量。2. 一般情况下,同一天中午的气温要比早上高。第四课:风向和风速1.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可以用风向标

2、测量,一般用8个方位来描述风向。2. 风的速度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测量风速的仪器叫风速仪。3. 气象学家通常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012级。我们也可以用风旗简要划分为:0级(无风)、1级(微风)、2级(大风)。第五课:降水量的测量1. 降水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2. 雨量器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3. 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将降水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共6个等级。第六课:云的观测1. 天空中的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小冰晶组成的。2. 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天

3、、多云、阴天。3. 气象学家通常把云分成三类:层云、积云、和卷云。层云是指靠近地面形成的扁平状云; 积云是指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卷云是指纤细的羽状云。第七课总结我们的天气观察1. 对天气信息进行整理、总结和分析,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2. 我们还可以借助动物、植物推测天气。一、填空题1、天气( 总是在不断地 )在发生变化,它影响着我们的( 活动 ),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 生物 )。2、( 云量 )、(降水量 )、( 气温 )、(风向)和(风速)是天气的重要特征,是天气中观察的重要数据。3、测量气温要选择室外阴凉、(通风)的地方。通常情况下,一天中

4、(下午23时 )的气温最高,凌晨和(日出前后)气温最低。4、风向是指风( 吹来 )的方向。由北向南吹来的是( 从北吹向南 ),由西南向东北吹来的是( 从西南吹向东北 )。当红旗飘向东南时,吹的是( 西北风 )。5、风向可以用( 风向标 )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 )的方向。如指向标的箭头指向西北,就是( 西北 )风。6、我们可以用( 八个 )方位来描述风向。7、(风速)是以风每秒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风速仪 )是测量风速的仪器。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 13 )个等级。8、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 雨)、(雪)、(冰雹 )等。9、( 雨量器 )是测量降水量多少的装置。气象学家根据一天(

5、 24小时 )的降水量确定下雨等级。如1025毫米是( 中雨 ),50100毫米是( 暴雨 ),小于( 10毫米 )是小雨。10、云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通常把云分成( 层云 )、(积云)、(卷云)三类。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状云是(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积云),纤细的雨状云是(卷云)。11、人们根据云量的多少区分(晴天)、(多云)、(阴天)。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阴天).二、判断题1、从东南方吹向西北方的是西北风。 ( 错 )2、降水的形式有雨、雪、冰雹等。 ( 对 )3、靠近地球表

6、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就是积云。 ( 错 )4、气象学家常把风速分成12个等级。 ( 错 )5、天气是在不断变化的,它影响着地球上的一切生物。( 对 )6、同一时间,任何地方的温度是一样的。 ( 错 )7、利用对天气日历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对 )8、当天空被云覆盖四分之一左右的时候,这时的天气为多云。 ( 错 )9、在雨量器的容器中,水面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 对 )10、今天下了中雨,我知道降水量在25-50毫米之间。(错)11、晴天的时候,天空中是没有云的。(错)12、温度、风向、降水量、云量都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对)13、风向标的箭头指向北就是北风。(对

7、) 小学科学第二单元溶解知识点整理第一课:水能溶解一些物质1. 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如:食盐),有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如:沙、面粉)。 2. 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不能用过滤的方法从水中分离出来。3. 过滤时,漏斗颈的底端紧贴烧杯的内壁,使液体沿着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内,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第二课:物质在水中是怎样溶解的1. 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2. 高锰酸钾是一种紫色的、颗粒状、能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人们常用高锰酸钾来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用。第三课:液体之间的溶解现象1. 有些液体相互之间也可以溶解。如:胶水、醋、酒精能

8、溶解在水中。2. 胶水放入水中,一开始沉入水底,经过充分搅拌,会均匀分布。醋放入水中后快速扩散,并均匀分布。酒精放入水中先在上层扩散,再慢慢向下扩散,最后均匀分布。3. 食用油放在水中,会浮于水面,充分振荡后还是浮在水面。(不能溶解于水。但可以溶解在洗洁精中)第四课: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1.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食盐溶解能力比小苏打强。2. 水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一些气体,如:氧气、二氧化碳等。水中的动植物就是靠溶解于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3. 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加压或化学方法溶解的。第五课:溶解的快与慢1. 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物体颗粒的大小、水温的高低

9、、液体是否被搅动等因素有关。2. 水果糖在水中加速溶解的方法有:弄碎、加热水、搅拌等。第六课: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盐1. 在一定的水量中,物质溶解是有限度的。2. 常温下,100毫升水里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第七课:分离食盐与水的方法1. 溶解在水中的食盐可以通过蒸发的方法进行分离出来。加热可以使食盐水蒸发更快。2. 加热蒸发实验要用到蒸发皿、石棉网、酒精灯、三角架等噐材,用石棉网可以使蒸发皿受热均匀。3. 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到里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一般用外焰给物体加热,因为外焰的温度最高。4. 酒精灯用完后要用灯帽盖灭,盖灭后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下次使用打不开灯帽。资料库海水里蕴

10、藏着丰富的盐。世界上只有3%的淡水适合人类使用。一、填空题1、过滤时,漏斗下端的管口要( 紧贴 )烧杯的内壁,漏斗里液体的液面要(低于 )滤纸的边缘。2、溶解是指物质在水中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 ),( 均匀 )的分布在水中,不能用( 过滤 )或( 沉降 )的方法分离。3、胶水放入水中,开始( 下沉 ),经过充分搅拌,会( 溶解 ),因此,胶水( 溶解在水中 )。4、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会( 上浮 ),说明食用油( 不溶解于水 ),在食用油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洁精,振荡后,食用油( 溶解 ),这说明( 食用油溶解在洗洁精中 )。5、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 不同的 ),食盐的溶解能

11、力比小苏打( 强 )。 6、物质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 搅拌 )、( 切碎 )、( 加热水 )有关。7、汽水中的气体是通过( 加压 )或( 化学方法 )溶解的。8、水能溶解( 固体 )、( 液体 ),还能少量的溶解( 氧气 )、( 二氧化碳 )。9、水中的动植物是靠溶解在水中的( 氧气 )呼吸的。10、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 量 )的,如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 36 )克食盐。11、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可以用( 蒸发 )的方法进行分离,如( 海水晒盐 )。12、酒精灯的火焰分为( 外焰 )、( 内焰 )、( 焰心 )三个部分,( 外焰 )的温度最高,( 焰心 )的温度最低,我们用酒精灯的( 外

12、焰 )进行加热。13、浓盐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盐,可以用(加水 )的方法让它溶解。二、判断题1、可溶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是没有限度的。 ( 错 )2、溶解的速度只与物质本身有关,与其他条件无关。 ( 错 )3、酒精能在水中溶解,但水不能在酒精中溶解。 ( 错 )4、空气不能在水中溶解。 ( 错 )5、我们通常利用酒精灯的内焰给物体加热。 ( 错 )6、两块肥皂同时放入装水的杯子中,放在热水中的溶解的快。 ( 对 )7、我们可以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在水里的食盐分离出来。 ( 错 )8、在“搅拌是否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实验中,两个杯子中水可以不一样多。 ( 错 )9、在“比较水温对食盐溶解快慢的影响”实

13、验中,我们可以在其中的一个杯子中搅拌。 (错 )10、把盐水放在太阳底下晒,也可以将食盐和水分离。 ( 对 )11、所有液体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错 )12、酒精灯温度最高的是焰心部分。 (错 )13、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 错 )14、石棉网的作用是让物体加热的更快。 ( 错 )15、肥皂粉、鸡精、面粉、白酒都可以溶解在水中。 ( 错 )16、一些液体不能溶解在水中,但可以溶解在其他液体中。 (对 )17、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有大有小的。( 对 )18、为了过滤更多的液体,漏斗里的液体可以超过滤纸的边缘。( 错 ) 小学科学第三单元声音知识点整理第一课:听

14、听声音1. 我们周围的声音在 强弱、高低、长短 等方面有着不同的特点。2. 音叉是一种 发声仪器 ,用来 调试乐器 和 测试音高 。3. 敲击大小不同的两支音叉,小音叉发出的声音高,大音叉发出的声音低。 第二课: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 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种运动称为 振动 。2. 声音是由 物体振动 产生的,如果停止振动声音就会马上停止。第三课:声音的变化1. 声音的强弱可以用音量来描述,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物体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2.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由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决定,振动得越快,

15、声音就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就越低。第四课:探索尺子的音高变化1. 在拨动钢尺时,改变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尺子振动时发出的音高也会改变 ,因为尺子振动的快慢改变了。2. 尺子伸出桌面越短, 发出的声音越高 ;尺子伸出桌面越长, 发出的声音越 低。第五课:声音的传播1. 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外一个地方的。2. 声音在不同物体中传播的情况是不一样的。3. 空气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真空环境中不能传播声音。 第六课: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1. 我们的耳朵可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 ,外耳有耳道;中耳有鼓膜和听小骨;内耳有

16、耳蜗和听觉神经。2. 一个 振动的物体 会使它周围的 空气 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外耳的耳廓 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 耳道 传到鼓膜,引起 鼓膜 的振动。耳中的 听小骨 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 液体 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刺激 听觉神经 产生了信号,大脑 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第七课:保护我们的听力1. 耳朵 是我们的 听觉器官 ,需要精心呵护2. 保护我们听力的方法有:远离噪声 、控制物体发声 。一、填空题1、音叉是一种( 发声 )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 测试音高 )。2、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 往返 )运动,这种

17、运动称为振动。声音是由物体( 振动 )而产生的。3、声音以( 波 )的形式传播,当( 声波 )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 振动 ),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4、( 耳朵 )是人们身上的一个非常灵敏、可以感受振动的器官。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 音量 )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分贝 )。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音高 )来描述,它的单位是( 赫兹 )。6、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 强 ),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 弱 )。7、物体振动越快,声音越(高 ),振动越慢,声音越( 低 )。8、声音能在( 固体 )、(液体 )、( 气体 )中传播,不同物体中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 )

18、,声音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9、( 空气 )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在月球上,因为没有( 空气 ),所以两个人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10、耳朵是我们的( 听觉器官 ),能将声波转化为振动的是耳朵中的(鼓膜 )。11、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弹拨,橡皮筋拉的紧,声音( 高 ),拉得松,声音( 低 );当橡皮筋拉得一样长短时,用力拨橡皮筋,声音( 强 ),轻轻拨,声音( 弱 )。12、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满,听到的声音越( 低 )。13、用相同的力拨动伸出桌面4厘米和8厘米的钢尺,伸出桌面短,听到声音(高 ),伸出桌面长,听到声音( 低 );把钢尺伸出桌面8厘米,轻轻拨动

19、时声音( 弱 ),用力拨动时声音( 强 )。二、判断题1耳朵可以长时间使用,所以也可以长时间使用耳塞听音乐( 错 )2噪声只会影响我们的听力,与身体健康没有多大关系。( 错 )3、当尺子伸出桌面的距离越短,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 对 )4、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 ( 对 )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对 )6、用手敲击桌面,可以听到声音,但并不看见桌面在振动,说明桌面发声时不振动。( 错 ) 7、嘈杂刺耳的声音都属于噪音。 ( 对 )8、被敲打后的音叉放在水里水花飞溅,是因为音叉在振动。( 对 )9、物体发出声音的大

20、小是可以控制的。(对)10、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高。(错)1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对)12、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的幅度有关系。(对) 小学科学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知识点整理第一课:身体的结构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 头、颈、躯干、四肢 四部分组成。2、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 直接观察 ,内部特点可以 借助一些工具 ,也可以用看、听、闻、摸的方法感觉。第二课:骨骼、关节和肌肉1、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骨骼 。骨骼 支撑 着我们的身体, 保护 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2、人体的活动由 骨骼、关节 和 肌肉 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骨骼、

21、关节和肌肉的组合形式也不同。3、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第三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一)1、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气管、支气管 、肺 等。2、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 气体交换,使 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3、肺活量是指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总量。4、为什么运动时呼吸会加快?因为人体运动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所以呼吸的次数要比平时多,以便呼出和吸入比平时多的气体。第四课:运动起来会怎样(二)1、人体需要的氧气由 肺 吸入后进入 血液,再由 心脏 通过 血管 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再排出体外。2、为什么运动时心跳会加

22、快?因为伴随着身体运动量的增加,人需要的氧气增加,心跳也就逐渐加快,以便输出更多的血液来运输氧气。第五课:食物在体内的旅行1、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 口腔、食道、胃、小肠 和 大肠。食物被食道 运输 到胃里,在胃里被进一步 磨碎 和 分解 ,在小肠里被 吸收 。2、如果食物在体内消化得好,我们就会吸收更多的营养,为运动、生长提供能量。 第六课: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1、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牙齿、舌头、唾液 共同完成的。牙齿有咬碎食物的作用;舌头有搅拌的作用;唾液有湿润食物的作用。2、牙齿按形状给牙齿分类,可分为 门齿、犬齿、臼齿。门齿有咬断食物作用;犬齿有撕裂食物作用;臼齿有磨碎食物作

23、用。3、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第七课:相互协作的人体器官1、 人的一切活动都需要依靠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2、 我们身体的各部分器官之间有着很密切的关系。一、填空题1、从外形上看,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头)、(颈)、(躯干)、(四肢)四个部分。2、我们的身体了有一个支架,这就是(骨骼),它(支撑)我们的身体,保护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3、骨骼与(关节)、(肌肉)协调工作,我们才能运动。4、人的呼吸实际上是在进行着(气体)交换,使(氧气)进入血液,同时排出(二氧化碳)。5、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24、,再由(心脏)通过血管输送全身各处,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在排出体外。6、人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等。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有(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8、食物的养分主要是在人体的(小肠)里吸收的。9、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器官 ),我们的牙齿可分为( 门齿)、(犬齿)、(臼齿)三类或者是(切牙)、(尖牙)、(磨牙)。10、人的一切活动需要身体(各个器官)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如身体的肢体活动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完成,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血液),需要的能量来自(消化系统)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25、。11、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 )粗壮,(肌肉)发达,(关节)灵活。12、心脏的心肌收缩时,血液(流出)心脏;心肌舒张时,血液(流进)心脏.二、判断题1、身体工作时,需要多个部位同时参与、共同完成。(对)2、骨骼能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输送营养。(错)3、我们呼出来的气体都是二氧化碳。(错)4、锻炼身体可以增大肺活量,增强心肌。(对)5、心脏的心肌收缩,血液回到心脏。(对)6、食物进入人体后,先后经过口腔、食管、胃、大肠、小肠。(错)7、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对)8、人体在运动过程中要消耗大量氧气,所以呼吸次数会增加。(对)9、运动时,心脏需要向全身输送更多的氧气。(对)10、食物中的养分是在胃中被吸收的。(错)12、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对)13、在呼吸器官中,气管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错)14、消化食物时,不需要消耗氧气。(错)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