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1982047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557.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资源描述: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 : 网络综合布线课程设计 题 目 : 三教图形化信息管理系统实现 专业班级 : 电子信息09-1 学生姓名 : 王旭 学 号 : 090072121 指导教师 : 马小进 设计周数 : 2周 设计成绩 : 2013年03月28日目录1、 课程设计的目的 22、 课程设计主题与要求 22.1、课程设计的内容与主要任务 22.2、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 23、第三教学楼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 33.1、系统设计的具体步骤 33.2、系统材料清单 33.3、系统设计的流程图 4 3.4、系统拓扑结构图 53.5、系统基本

2、结构示意图 54、VisualNet软件介绍 74.1、使用VisualNet软件的设计过程 74.2、VisualNet软件的特点 84.3、VisualNet的主要功能模块 95、系统设计需求量计算 95.1、信息模块的需求量计算方法 95.2、RJ45插头数量计算方法 95.3、电缆长度的计算方法 95.4、设备间面积的计算方法 106、课程设计总结 117、参考文献 118、课程设计评语 121、课程设计的目的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必不可少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课程学习后的一个综合性实践环节,是对课程理论和课程实验的综合和补充。它主要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学过的理论和技能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的能力,对加深课程理论的理解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本课程设计是在学完“网络综合布线系统”课程之后综合利用所学综合布线知识完成一项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任务,研究确定实施方案并进行部分工程的实施,从而加深对弱电系统与综合布线的原则、特点、施工组织方法等基本知识的理解,获得初步的应用经验,了解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工程设计问题的能力。为走出校门从事网络综合布线的相关工作打下基础。2、课程设计主题与要求 2.1、课程设计的内容与主要任务利用网络综合布线的理论知识,以及借助图形化资源管理设计平台VisualNet软件为基础制作第三教学楼网络信息管理系统。(1

4、)获取第三教学楼的建筑平面图纸(2)通过摄像或者从网络上下载,得到第三教学楼的外观平面图; (3)绘制第三教学楼的建筑平面图,并以此设计一个教学楼综合布线系统; (4)完成施工图纸,估算所需材料用量,完成设备连接拓朴图; (5)完成对系统的编制说明。2.2、课程设计的技术要求(1)确定设备间和管理间的位置。(2)设计布线路由和施工图纸,图表按制图要求绘制,做到清晰整洁,设计方案应严格遵守综合布线的相关规范。(3)以开放的标准,尽量与大多数厂家的产品和设备兼容。(4)按设计要求制订最佳方案,在现有的建筑平面图上分析设计布线路由和施工图纸。(5)对系统调试,估算所选方案的材料用量,并完成设备连接拓

5、朴图,对施工方案编制说明。(6)写出课程设计报告。3、第三教学楼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具体设计过程 3.1、系统的具体设计步骤 (1)、分析用户的需求; (2)、获取第三教学楼的建筑平面图; (3)、分析并设计出系统结构; (4)、分析第三教学楼的实际布线路由; (5)、搜集系统设计过程中所需的资料; (6)、分析第三教学楼这个大楼的实际网络拓扑结构;(7)、在做完以上工作后,在装有VisualNet(图形化资源管理设计平台)的计算机上运行该软件,设计出第三教学楼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然后再进行论证确定 出最后的系统设计方案; (8)、让用户验收刚才设计好的系统;3.2、系统材料清单表1、材

6、料清单材料名称材料数量材料名称材料数量瑞捷 RG-S2126G1台光纤盒1个H3C-S 55001台机柜1个水晶头244个面板55个网线若干计算机53台VisualNet软件1套CAD软件1套建筑物平面图1套3.3、系统设计的流程图分析课程设计任务书收集系统设计过程中的相关资料构思系统设计的大概流程设计方案论证确定最佳方案使用VisualNet软件来构建系统对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并使其功能完善对该系统进行测试验收攥写用户手册及相关帮助文档3.4、系统拓扑结构图图1、系统拓扑结构图3.5、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图2、系统基本结构示意图图3、三教1楼图4、三教2楼图5、三教3楼图6、三教4楼图7、三教5

7、楼4、VisualNet软件介绍VisualNet软件采用了目前较为流行的图形化资源管理设计平台为基础,使用它来搭建一套图形化的机房设备与线路资源管理系统。 4.1、使用VisualNet软件的设计过程(1)、做好规划 首先,要确定好管理的区域与范围,譬如:需要管理的机房分布在哪些区域、有哪些基站,每个机房在哪个层楼,在哪个房间,有多少机柜,每个机柜有多少设备,等等。其次,要确定管理哪些设备对象。常见的管理对象有:交换机、路由器、光端机、ODF、DDF配线架、服务器、PC机、UPS、KVM、光纤跳线、电缆等等。根据需要,您还可以把电源柜、蓄电池、空调、监控器等一起规划到机房中进行集中管理。 (

8、2)、制作模板 VisualNet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系统把设备、线路当作对象来处理,每类对象既具有共性,又具有各自的属性特征。并且都采用模块化的拖拉式设计方式。因此,在我们做好系统规划以后,接下来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定义自己的模板库。 (3)、进行图纸设计 模板库制作完成后,接下来就是制图了。设计的时候,我们只需按由总到分,由粗到细的方式一步步进行细化设计,把实际的设备连接图画出来就可以了。先把区域地图、楼层平面图、机房、机柜、设备、配线架、端口等,从模板库中拖到设计页面上,并且排放固定好它们的位置,调整好它们的大小。在这些“设备”都定位以后,接下来就是把设备的端口之间的连接线画好,这些连接线代

9、表了我们日常在机房中看到的“光缆”、“电缆”。所以需要认真核对好机房的实际线路后进行连接。 4.2、VisualNet软件的特点(1)、属性查询 查询设备参数或数据信息是我们常用的功能之一。系统提供了“即点即显”功能,每个图形都是“活的”,点击其中的任意一个设备或线缆,其所有的相关属性全都显示了出来。譬如点击交换机,我们能看到交换机的各种属性和配置参数;点击服务器,我们就能看到服务器的相关信息;点击光缆,就能看到光缆的各种技术参数,十分便于我们的资料查询。 (2)、链路分析 在维护工作中,我们有时要插拔一些线缆或者从配线架上重新跳接一下光纤,那么在插拔之前我们很需要了解这个端口的终端设备是什么

10、、起始端设备是什么、会影响到其它哪些设备。VisualNet系统提供的“路由分析”、“端链路分析”、“连接关系”功能,很容易地帮我们找到整条链路上所有的设备、线路、中间跳接点及其各自的信息。 双击链路中的任意一根线或节点对象,系统会自动切换到设备的实际页面,并闪烁指示其位置,十分便于我们查找分析。 (3)、资产统计 在任意一个层面上,点击“数据统计”按钮,您都能很快地统计出当前页面或其子页上所有类型的设备数量和参数报表。在不同的页面层次上,可以对不同区域、楼层、部门、机柜等进行统计。(4)、设备查询 由于VisualNet平台很好地把数据集成到了图形中,因此设计图中的每个图形对象都能很容易地被

11、搜索到。如果我们的光缆故障告警系统发现距离机房2000米处的光缆断了,那么您可以在查询窗体中,为“杆路“或”路标石“模板的“距机房距离”字段,输入相应的数据后和条件后,相关的杆路或路标石都能被找到。 在得到查询结果后,双击这行数据,系统就能打开该设备所处的页面,同时闪烁定位其具体位置,十分便于我们抢修维护。 (5)、与网管软件的捆绑管理 常用的网管软件一般都随设备厂家一起提供,能通过Web登陆的方式来监控管理设备的状态。在VisualNet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双击事件功能,把该设备的Web监控地址作为属性保存下来。当需要了解设备状态的时候,双击该设备或属性字段,就能直接打开该监控页面进行管理了

12、。 VisualNet提供的双击事件功能,很好地把设备的物理信息和逻辑信息的管理集成到了一起,便于设备的及时监控与维护。 4.3、VisualNet的主要功能模块(1)、图形化拖放式设计(2)、层次化的项目管理方式(3)、图形与数据的无缝集成(4)、便捷的批量数据录入功能(5)、数据的同步更新(6)、强大的搜索定位功能(7)、丰富的双击事件功能(8)、智能化的路由分析(9)、任意图层设备资产统计与报表输出(10)、跨图层间连接与复合视图5、系统设计需求量计算5.1、信息模块的需求量: m=n+n3 在实际系统设计过程中信息点的数量n=53,因此m=(1+3%)*53=54.59,取m=55个。

13、5.2、RJ45插头数量一般用下述方式计算: m=n4 +n415 在实际系统设计过程中信息点的数量n=53,因此m=(1+15%)*53*4=243.8,取m=244个。5.3、电缆长度的计算:每个楼层用线量的计算公式:本项目主要是面向第三教学楼的设计,共为5层,楼层中主要是信电学院各个系教师的办公室及学院学工办的办公场所,要求为每间房提供比较方便的高速宽带业务和语音通信业务服务。因此有较高的网络需求,同时对网络的质量要求也比较高,所以我们应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高性能运转。考虑到具体应用方面,综合考虑了实际应用和未来升级的空间,我们设计办公区内主干容量为千兆缆线。第三教学楼,楼长57.6米,宽

14、16.8米。一层有17个信息点,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F=(3.6*10)+(7.2*2+2.4)米,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3.6米。所以一楼用线量C=0.55(F+N)+6M=629.34米。二层有18个信息点,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F=(3.6*9)+(7.2+2.4)米,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3.6米。所以二楼用线量C=0.55(F+N)+6M= 523.8米。三层有14个信息点,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F=(3.6*9)+(7.2+2.4)米,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3.6米。所以二楼用线量C=0.55(F+N)+6M

15、= 462.84米。四层有14个信息点,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F=(3.6*9)+(7.2+2.4)米,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3.6米。所以二楼用线量C=0.55(F+N)+6M= 462.84米。五层有10个信息点,最远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F=(3.6*6)+(7.2+2.4)米,最近的信息插座离楼层管理间的距离N=3.6米。所以二楼用线量C=0.55(F+N)+6M= 271.2米。整座楼的用线量:S=629.34+523.8+462.84+ 462.84+271.2=2350.2米。订购电缆箱数=2350.2/305=7.78箱。5.4、设备间的面积:通信

16、网络设备已经确定。当通信网络设备已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Si 式中,A:设备间的使用面积,单位为; Si:与综合布线系统有关的并在设备间平面布置图中占有位置的设备投影面积; K为系数,取值为57。通信网络设备尚未定型。当设备尚未选型时,可按下式计算:A=KN 式中,A为设备间的使用面积,单位为; N为设备间中的所有设备台(架)总数; K为系数,取值4.55.5/台(架)。6、课程设计总结课设很快就结束了,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我深刻认识到综合布线工程不只是需要书本上的知识,更需要实践;这次课程设计让我们学会了独立思考解决问题,出现差错的随机应变,和与人合作共同提高,都受益非浅。本次课程设计

17、,使我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自己的实践经验,从而对学到的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进一步了解到综合布线对我们来说,不仅仅要设计出需要的结构,而且还得考虑材料经济的合理配置。网络综合布线是讲理论与实践想结合的一科实践课,非常具有意义,从实践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以前所学的知识,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毕竟我们动手实践的机会不多,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课程设计也使我明白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要想更好的掌握以前学过

18、的知识除了定期的“温故知新”外,还需要进行一些实验和实践。使我们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步提高,这次课程设计也使我深刻的认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大家合作来解决那些看似困难的问题,更加懂得如何团队合作交流,这样增加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只要大家团结起来就能战胜一切困难。这次课程设计总的来小组成员在调研收集资料时由于我们收集到的CAD图存在一些错误的地方我们修改了三次以后才得到了正确的建筑物CAD图。同时这也使我明白了做任何事都应该认真和细心,只要全力以赴了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多亏了老师和其他同学给我们提供了帮助,这才使我们能圆满完成这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暂时的困难不可怕,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法就好了。7、参考文献1 杜思深 刘晓琪 柳渊 综合布线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 黎连业 及延辉 网络综合布线基础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3 刘晓辉 杨卫东 综合布线与组网工程科学出版社.20054 程控 金文光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8、课程设计评语课程设计评 语课程设计成 绩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13 / 14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