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1972534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浅谈小学课堂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摘要】 在新课标下,自主学习方式越来越受到教师们的关注,并且被许多教师引入课堂,成为新课堂的标志。作为教师首先要领悟自主学习的新概念,并能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作为教学的重要理念。教师在执行新课标时,要让学生领悟自主学习的概念和自主学习的重要意义并且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教师要注意影响学生自主学习的因素,并找出相应的措施。学生在获得更多信任与成功的同时,会对学习有更大的征服欲,从而达到学习的目的。【Abstract】 Under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autonomic learning is att

2、racting more attention and introduced by more and more teachers into the classroom, thus it becomes a new classroom symbol. As a teacher, we should first of all comprehend the new concept of autonomic learning and take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utonomic learning as an important teaching principle

3、. While implementing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 teachers should help students realize the idea and importance of autonomic learning, and lay stress on the cultivation of their autonomic learning ability. Moreover, teach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facts that affect autonomic learning and try to

4、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to meet the challenges. Its believed that students will have the desire to meet the challenges in their study when they get more trust and success, in this way they are able to arrive at the goal of their learning. 【关键词】 自主学习;概念;措施【anti stop】autonomic learning ;concept;

5、measures,引 语中国有句古话,“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足见育人的重要和不易。自孔子广收弟子以来,教育就成为了国家的大事。教育质量的高低与教育观念的恰当与否紧密联系。我国两千多年的教育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育理念也随着时代不断变迁。1自主学习成为当前课程改革中所推行和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是一种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是新课程提倡的有效学习方式之一,它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精神,培养学习能力,发展学生个性,那么该怎样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呢?1 小学生自主学习的涵义与特征1.1 自主学习的涵义自主学习是一个与他主学习相对立的概念,是对学习本质的概括。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

6、的内在品质而言的,指由学生自主而不是受他人支配而学的。2006:98受他人支配就是他主,就是指导。教师牵着鼻子走,学生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主人,学什么,怎么学,时间怎么安排,第一段看什么,第二段看什么,碰到问题怎么思考,都由教师做主,教师说了算,这就是他主学习,学生没有自主性。但是学习还是学生在学习,他的经验累计变化,还是他自己的事,只是在别人的引导、规划下实现这一点。自主学习就不是这样。自主学习就是自己作为学习的主人,学习是我的事情,我能够学、我尽量自己学、不懂的不会的,我在同学的帮助下,在教师的引导下再思考。我国学者庞维国认为,2如果学生在学习活动之前自己能够确定学习目标

7、、制定学习计划、做好具体的学习准备,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进展、学习方法作出自我监控、自我反馈和自我调节,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检查、自我总结、自我评价和自我补救,那么他的学习就是自主的。著名学者谭晓月在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习方法一书中提到:“在实际上,我们讨论任何一种类型的学习,都会涉及学习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为什么学,怎样学,何时学,学到了什么,在哪里学,和谁一起学等。这些基本问题所探究的实质就是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时间、学习结果、学习的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在学习动机方面,自主学习的动机往往存在于学生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或内在于学生的自我知觉中。学生会自己去设定学习目标,对自己胜

8、任能力进行判断,寻找自我价值感来激发自己的学习动机。在学习方法上,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有意识地、有计划地使用自己特有的学习策略,有时候这种意识和计划已经熟练地内化为学生的自觉性行为,学生能耐够自如地调动这些学习策略为自己的学习服务。在学习时间上,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能够自己计划、管理好时间,能够自我约束,合理安排时间,以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在学习结果上,自主学习表现为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清醒的意识,对自己的学习效果能够进行自我监控、自我判断,并根据学习任务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在学习环境这方面,自主学习对学习情景中所出现的各种信息很敏感,能够做到随机应变。1.2 自主学习的特征我国学者认为,20

9、02:37自主学习这应具有以下特征:1.2.1 对自己的学习有准备,能自己设置具有挑战性的可达到的短期目标;1.2.2 在学习过程中能够采用必要的步骤,制定向着目标前进的计划;1.2.3 能够自我调节学习的过程,其设置的目标是与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背景相适宜的;1.2.4 能够进行自我反馈和自我判断,自己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并相应作出调整以达到学习目标;1.2.5 能够集中注意和保持明确的目的,能够自我激励,并调用与现有学习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达到目标的决定和克服学习困难的意志;1.2.6 在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时,能善于运用各种资源,或通过寻求外部支持来克服困难、完成任务。但在此过程中,自主的学习这

10、并非完全依赖外部支持,而是认为自己对解决问题负有责任。综合以上观点,我们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自主学习的特征:从教的角度看,教师要转变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把“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同时,教师不仅作为“知识传授者”,还要成为“引导者”、“组织者”、“促进者”。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意识的自觉焕发,以及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能动性和创造性的积极发挥。被动学习与主动学习的不同被动学习自主学习学习动机外在的强制力量内在驱动,实现自我效能感学习目标模糊、不明确提高知识水平、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学习内容以教科书为主、教师布置的任务自己感兴趣、有意义的内容,可以超越书本知识信息来源教科

11、书、教师渠道广泛活动方式由教师决定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采取多种方式师生角色以教师活动为主教师有权威、控制作用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起协作、促进、指导作用学生态度学生被动接受、盲目服从主动求知、探索、创新评价方式定量评价、注重结果定性分析、既重结果,更重过程再者,自主学习与自学、独立学习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活动中,学生的学习是否是自主学习不能只看形式、表面,而应该深入理解其本质。并不是学生自己在学习就是自主学习。有时表面上学生自己在学习,但实际上他可能迫于外界强制力量,是不自愿的,而且学生学习的内容和方法都是时先安排好的,学生基本没有自主选择的余地。2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原则及策略自主学习的支撑点在于

12、学生自己想学,并乐与学习。3裴娣娜在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一书中提到:“要想使学生乐于学习,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非常重要。”学习动机能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成功地把完成学习活动内化成学生的需要,这也是学习动机的最高水平的体现。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时,应依据其基本原则和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基本策略:2.1 明确目标原则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应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什么、为什么学、怎样学,都应心中有数。同时,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恰当的学习目标,而学习目标依据时间长短可分为长远目标和近期目标。为此,即使既应引导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富强而奋斗的长远目标,又应引导学生设置适宜的近期目标。在目标制定上,应

13、因人而异,根据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使其既有实现的可能,而又需经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达到。2.2 体验成功原则在自主学习中,4教师应给学生提供学习成功的机会,对学生的学习上进给予适当的归因反馈,使学生在学习中增强自信心。2.3 培养兴趣原则学生对学习内容本身所产生的兴趣有两种:一种是由直观形象引起的感性认知兴趣;另一种是由事物之间联系而引起。3 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那么教师应该如何引导学生“能学、想学、会学和坚持学”呢? 3.1 教师应当好“导演”的角色 尔扎克说,2005:50 打开一切科学殿堂的钥匙毫无疑问的是问号。我们作为教师不能再

14、像过去那样当“”标准答案的象征”,当“真理的化身”,要让学生有发展的空间。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获取知识,去寻求发展的道理。那么,怎样才能当好“导演”这个角色?3.1.1 给学生问题,让他们自己找答案;3.1.2 给学生困难,让他们自己去解决;3.1.3 给学生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3.1.4 给学生题目,让他们自己去创造;3.1.5 给学生空间,让他们自己去表演;3.1.6 给学生自由,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3.2 建立平等、民主的关系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互动的过程,它是建立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的。在教学中我们应

15、该始终把学生视作知识的探索者,问题的发现者,矛盾的解决者。积极地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倡导学生对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发现、提出问题的权利,并且不管提出的问题多么肤浅、多么粗糙,都不应受到别人的轻视。同时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给予合理的肯定,还对学生的勇气和态度给予肯定,再加以引导、分析。这样能让主动提问题的学生有安全感、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必须以一定的心理发展水平为基础。就是说,学生自主学习是建立在自我意识基础上的,学生只有明白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并作为学习的主体出现,才能真正进行有效学习。而学生能否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人依赖于和谐的课堂环境

16、。5学生只有在具有安全感、温暖感、被尊重的学习气氛中,才会愿意承认和公开自己的无知,才会自愿学习,主动思考,积极探索。 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长期以来,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是万能的,没有什么问题能够难倒老师,老师们也常被这个沉重的心理包袱压得喘不过气,努力维持这种形象。殊不知这样一来,不但加重了自己的心理负担,同时也使学生对知识产生神秘感,对学习产生恐惧感和为难情绪。古人云:师不必强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如果我们能轻松地承认自己的未知领域,能够和学生一起解决难题,那么我们实际上就赢得了更多学生的尊敬。并且开拓了双方的思路和视野,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更好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觉得通过

17、努力我也能掌握知识这必然对创建良好的课堂环境起着积极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教会了学生获取知识的好办法。3.3 创设情境让学生爱上学习在课堂教学中,以情激境,完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们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小学的教学尤其是英语教学对情境教学法有着特别的青睐,因为小学生活泼好动的性格特征所向,按部就班等这些太沉闷的灌输教学方式与小学生年龄特点完全不符,只能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在小学的英语教学中,我几乎每节课都要用情境教学法,感觉才能把知识点传给每一位学生。因为只有在符情符景的氛围下,小学生们才会对所学的知识点层层突破。3.4 2004:125 教师“四步曲”3.4.1 课前

18、让学生预习预习是学生自主的学习行为,在预习过程中能充分地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生活经验以及认知方式感知新的内容,建构新的知识,是有真实意义的学习过程。3.4.2 目标让学生明确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具体化,它可以让学生从心理上和行为上准备接受新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确保一节课教学任务的完成。3.4.3 问题让学生发现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新问题,探求新知识,不失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3.4.4 疑难让学生讨论自解讨论式教学是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

19、的有效方法。通过讨论,学生积极思考,互相交流,以求得认识的深化,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智慧,可以促进各方面能力的提高,培养协作精神。我国学者2004:127 周建国在他的烛光教育教学发展文论中提到:“每个学生都期望自己获得成功,期望感觉到自己智慧的力量,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我认为,凡是学生能够探索出来的,教师绝不替代;凡是学生能够独立发现的教师绝不暗示,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双手亲自实践,运用自己的大脑主动地去思考,去发现和创新,使学生体会到自己就是学习活动中的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人。参考文献1谭晓月,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习方法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年1月第1版 P86,P982Barry J.Zimmerman,Sebastian Bonner,Robert Kovach,自我调节学习,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P12,P373任长松,裴娣娜,探究式学习学生知识的自主建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2月,P494勒玉乐,新课程教学方式变革研究丛书合作学习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1月,P23,P505科文,狄力木拉提,周建国,烛光教育教学发展文论M,北京:原子能出版社,2004年6月,P85,P125,P12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