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大学生专业传媒摄影部实践报告

上传人:海盗 文档编号:61958178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3.6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22年大学生专业传媒摄影部实践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2年大学生专业传媒摄影部实践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2022年大学生专业传媒摄影部实践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大学生专业传媒摄影部实践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品质文档2022年大学生专业传媒摄影部实践报告 三个月的实习转瞬就过去了,在这三个月里,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上面的采编的东西,还有很多很多,摄影部的主任和其他的记者都给了我许多的关心,不管是在业务的探讨还是对于以后人生和事业的规划上,他们都给了我很多无私的关心,在这里我也要向他们表示感谢。记者生涯还有很久,三个月也仅仅是一个预热,我信任,前方的道路仍旧很漫长,我还在路上。 转瞬间,三个月的专业媒体实习就过去了,如我所愿,我来到了位于祖国南端的海南岛,并且在海南日报的摄影部度过了这三个月的时间。相比于其他大部分同学来说,我在摄影部的实习相对来说更加的有挑战性,因为以前的师兄师姐到摄影部实习的并不

2、多,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道路或者阅历,即使是有的在新华社的摄影部,也是作为图片编辑,更多状况下是单纯和照片与文字打交道,而直接与人进行沟通,参加到一线的摄影采访的机会比较少。 三个月的实习只能是管中窥豹,并不能完全的融入到报社当中,但是这次“涉摄未深”的实习经受,已经让我受益匪浅。在实习过程中,我觉得对我来说记忆深刻,或者说让我对摄影、摄影记者以及图片与报纸的理解有着重大的影响的,有几个大事,或许这些东西对别人看来是特别浅显的,但是这是我在实习中切实体会到的,而这些东西也是实实在在值得总结的。 一、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照片? 这个思索源于一次摄影部与总编室的争论会,众所周知,总编室的编辑们是打算最

3、终上版的文章和图片的“老板”,与文字的可修改性不同,照片只能替换而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修补,而这就牵涉到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上版?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照片印在我们的报纸上? 这样的争论其实经受了许很多多的媒体从业人士的争论,即使是在我们清爽的实践中也存在着这样的疑问,近些年来,“读图时代”被众多媒体宣称到来,很多的报刊杂志也突出了新闻照片在各自的媒体当中的比重,但是照片多了,选择照片又成了一个问题。 在我实习期间的这次争论可以说也是围围着这个问题绽开的。争论会上,摄影记者选择了一些自己传回报社的稿件,将自己觉得应当见报的照片和实际见报的照片放到一起,让大家一起品评。其中许多照

4、片的选择不仅仅是摄影记者与编辑产生了很大的分歧,而且在编辑中间对于照片的选择也有很大的分歧。 在这次争论中,我虽然没有能够发言,但是,学到了许多的东西,我知道了大部分的编辑在选择照片的时候是关注什么的,而且我感觉到随着摄影记者水平的提高,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编辑对于照片的认知和评价标准也在上升,以前觉得编辑对于照片是门外汉,其实他们可以说“阅片很多”,对于新闻照片的选择都有着自己独到的标准。 “新闻性第一”与“画面性第一”是这次争论争辩比较激烈的一对冲突,很多编辑认为作为一张新闻照片要有涵盖整个新闻大事的力量,要做到“一图胜千言”;而认为应当将“画面”作为第一位的摄影记者和一些编辑则认为,既然

5、已经有文字来说明新闻大事,新闻照片为什么不能采纳一些视觉冲击力强的,特写性质的照片,因为这些照片更能够体现出摄影记者的摄影技术和水平。 其实我觉得这种争论的根本还是在于对于新闻图片的理解上,不仅仅是摄影记者需要提高,编辑也应当转换思路。作为摄影记者,我们要在尽可能的利用自己的技术,将画面的美观与新闻相结合,而作为编辑,应当大胆的采纳一些新奇的新闻图片,让画面好的照片上版,利用文字加以补充,甚至尝试着去用文字协作新闻照片,这样不仅仅有助于提高摄影记者拍摄好的新闻照片的乐观性,而且能够为新闻照片与文字、版面的协作供应一个新的解决方案。 近些年来新京报、新民晚报、新快报等一些媒体在图片使用上给国内的

6、媒体树立了一面旗帜,他们都有自己的图片总监,对上版图片进行把关和建议,可以说极大的促进了自己媒体上图片使用美观性与新闻性的最大程度的融合。 新华社的老社长穆青同志曾经这样评价我们报刊的进展,尤其是在对待新闻图片的使用的时候说,图片和文字一样都处在一个特别重要的位置,我们的报刊和报道要做到“图文并茂,两翼齐飞”,我想这也应当是我们做到的,而且要为两者查找最优结合点,实现最大的“效益”。 二、什么样的条件打算你要做、能做出什么样的新闻照片。 这个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作为刚刚从高等学校里面毕业出来的学生或者是说实习生来说,做起来比说起来要难得多,这也是为什么全部的实习生来到报社之后都会在报社的资料室

7、里面翻阅一周的报纸的原因。 最初来到摄影部,老师让我到报社资料室看报纸,让我去看究竟什么样的照片适合我们的报纸刊载,然而就从这最开头,我就犯了一个错误,我并没有将自己置身其中,而是单纯的置身事外的评价一张片子,用学校里面拍摄“糖水”的眼光来评判。结果一周下来,我记在自己的采访本上的仅仅是某年某月某日哪张照片感觉不错,而不是将照片放到一个新闻大事中。 后来摄影部的王军主任跟我谈天的时候跟我说,其实新闻记者并非不能拍到好照片,而是在新闻大事发生的时候,你需要考虑的东西太多,比如报纸的定位,比如编辑的眼光,还有更重要的现场的条件。“为什么我们说一张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出彩的东西的片子拍得好,就是因为在新

8、闻大事发生的时候,我们只能在有限的条件下拍摄出这种适合各种条条框框的照片的时候,摄影记者用摄影的语言把全部能够表达的东西表达了出来。” 这次谈话让我对于新闻摄影有了很深的了解,再后来的拍摄当中,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这一段话。现在有很多的人说,新闻照片看上去长得都很丑,没啥意思。的确,现在的我国的大部分平面媒体采纳的新闻照片相比较起瑞丽、时尚这样的杂志来说是难看了很多,我们也不能否认现在某些的摄影记者的本身素养的低下,但是许很多多的新闻照片其实是在一种特别“恶劣”的拍摄环境下拍摄出来的,因此,当自己在关注某个媒体的时候,应当综合考虑媒体和新闻大事本身的环境,妄自去指摘新闻照片的优劣并非是明智之举。

9、 三、摄影记者究竟要做什么,应当怎么去做? 摄影记者究竟要做什么,这也是从我开头接触摄影始终到我到海南日报实习始终在思索的问题。在学院的清爽时报做摄影记者的时候,我们所处在的是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在学习之余,我们根据编辑的要求去关注新闻大事,或者根据编辑的要求去做一些配图,从来没有考虑过将摄影记者应当怎么做的问题,而只知道编辑让我做什么,摄影更多的是作为平常的一种业余爱好。 “我们要做图片供应商,不做打工仔”,这是我们摄影部的主任在一次部门例会上说的,而这句话的缘由也恰恰是在争论到摄影部的将来进展和摄影记者究竟应当怎样做时引发的。与学校不同,当“摄影记者”这个名称作为一个职业挂在你的胸前的时候

10、,要考虑的就不应当仅仅是编辑让我做什么。我觉得对我来说,这是我这次实习当中最大的收获,它让我懂得了摄影记者不仅仅是为文字记者的洋洋洒洒的文章做配图,因为这样你就会变成一个附庸于别人而生存的“打工者”,摄影记者应当是作为一个图片供应商一样,在不遗漏重大大事和重大题材之外,有自己的关注点,比如弱势群体,比如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因素和现象等等,这样你就可以做出自己的特色,而很多胜利的摄影记者胜利也正是因为他们的独特关注。 “摄影记者要做的不是我去给你的文字配图,而是当你的文字需要照片的时候,从我已经有的照片积累中查找合适的照片,这才是摄影记者的真正出路。”这句话虽然并非是完全正确或者精确,但是它让我了

11、解了,假如要做一个“胜利”的摄影记者,你不能够在劳碌中失去思索的力量,而是要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积累,这样才能够有所收获。 正是因为这个,我从11月底开头关注海口市晚上的街头“流浪者”,从高校生“艺人”到街头艺人,从几岁的小乞丐到年过六旬的老婆婆,都在我的镜头里面留下了他们的印记,或许我所关注的人群并没有那么的有代表性,但是她们都是经过了某些选择,每一张照片也都凝聚了我对于这个群体的理解,当从头到尾把这些照片扫瞄下来的时候,我感觉到了自己的收获。 假如让我总结真正的一线的采访过程,我不得不说,摄影记者这个行业真的是一个辛苦、劳累、独行的职业,而且我深刻的理解到摄影记者是一个不易胜任的职业。回顾

12、我的三个月的实习经受,或许真正的采访并没有占据我多大的时间,但是我学会了怎样去发掘新闻线索,自己独立完成新闻报导,而不用依附于文字记者;怎样去为采访做事先的预备;怎样去使用手中有限的器材完成新闻报道,还有重要的一个,就是,世界上没有什么不行能的事情,作为一个摄影记者、新闻记者,当别人觉得不行能的时候,你就应当觉得我能够做到,下面就从几个方面来总结一下我的真正采访经受: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摄影记者,一个特别重要的伙伴就是相机,要了解自己的相机的各种技术参数,了解自己在利用自己的相机进行拍摄的时候,自己能够接受的最恶劣的拍摄条件是什么,假如超出了这个允许范围,必需要想方法进行补救顺当完

13、成采访拍摄,只有这样才能算作是一个合格的新闻摄影记者。 我在海南实习的前半个月,基本上就是在部里面的记者指导下,在闲暇时间了解自己的相机的各种性能,摄影记者的相机犹如是文字记者的采访本和笔,必需要有百分之百的了解,时时刻刻让相机保持在最佳的状态,才能够游刃有余的完成采访拍摄。 二、谈谈“扫街”。 几乎全部爱好摄影的人都知道“扫街”的意思,而我在上网的时候查阅一些摄影部实习生的实习日志的时候,他们也都不约而同的写到了初到报社的时候都将扫街作为获得新闻的一个重要方式。可是,经过了这三个月的实习,我觉得扫街并非是一个好的方法。 在我全部发表的照片中,有一张配图和一组照片专题中的一张照片是我在扫街的时

14、候拍到的,而我上传回报社的扫街照片有将近300多张,胜利率不到1%,并非不赞同扫街,因为扫街可以熬炼一个人查找新闻线索、发觉新闻的力量,很多的摄影记者也将扫街作为自己观看生活,保持感觉,熬炼结构画面力量的一种方式,只是各个媒体有着自己不同的定位,作为海南日报,它的新闻照片的选择更多的是带有大事性的,尤其是单幅的新闻照片,而作为文字配发的照片,它更有着明显的主题性,不是任凭的扫街就能够猎取的。 在海南的三个月,扫街给我的最大的关心是在我以后的采访的时候,我能够清楚的知道某个地方在什么位置,四周有什么建筑,什么车能够经过那里,这些对我了解海南,进行采访供应了很多的便利。 三、查找新闻线索。 摄影记

15、者和文字记者不同,摄影有着很强的独立性,尤其是平常发生的新闻大事,一个摄影记者足可以应付,而且文字的合作性强,而一张新闻照片很少存在协作的问题,是你拍的就是你拍的,“记者某某,实习生某某摄”的字样,我觉得其实对实习生来说什么都代表不了。 那么作为实习生,想要发表自己的独立新闻照片就要养成自己查找新闻线索,发掘新闻源的力量。特别圆满的是,虽然我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摄影部的主任也给了我很大的关心,但是我在这方面做得还不是特殊的好。 说起查找新闻线索,其实有许多的途径,将其说成是投机取巧也可以,但作为新闻记者,查找新闻线索是一个必需要具备的基本功,而这也是我收获最大的一个方面,因为不管是文字记者还是

16、摄影记者,归根结底都是记者,都要学会找寻线索,有一个新闻鼻。 1、就是和编辑沟通,他可能会有一些文字需要配发图片,但是这种机会几乎很少,因为他们也要考虑摄影记者的关系问题,究竟我只是在这里实习三个月的时间。 2、关注自家的报纸,报纸上会对一些大的活动进行预报,这样就可以猎取一些活动的信息,等到活动的时候自己独立进行拍摄,然后将照片传回报社,增加照片刊登的机会; 3、关注同城的报纸和杂志以及电视台的新闻报道,查找一些新闻大事,在自己实习的报纸上没有报导的,变换思路或者将文字转化为新闻照片进行报道,我有两篇图片新闻就是在同城的南国都市报和海口晚报上获得的信息,然后去完成的; 4、多与带自己的记者联

17、系,他会有一些额外的新闻资源让你去采访; 四、摄影记者的苦与乐 总结写到这部分其实更多的是一种心理上的感受与体验,众所周知,摄影记者是一个风里来雨里去的职业,大部分的摄影记者也都是这样工作着的(当然,可能新华社摄影部中央组的记者们不用),在实习的这段时间里可以说是有苦有乐,“苦”是真的苦,而“乐”许多时候也是“苦中作乐”。 摄影记者苦,在我参与的各项采访活动中,我们摄影部的记者基本上都是第一个到现场,最终一个离开的,而且假如有一些大的活动,摄影记者要提前选择角度,踩点,跟你需要利用的位置的人打好招呼,便利第二天的拍摄。即使是这些都搞好了,你还不得不面对着老天爷的时阴时晴的脸,因为在海南,热带气

18、候下,说不准什么时候上来一阵就会下起雨来。 XX年11月16日,恰逢海南岛第七届欢快节开幕和花车巡游,我和我们部门的一位摄影记者在海口万绿园蹲点拍摄,XX年的超级女生冠军李宇春将在这里进行演出,因此还没有到开幕,这里就挤满了许很多多的市民,当然,最惹人注目的还是那些手里面拿着李宇春的大幅招贴画的“玉米”。 然而天公不作美,一成天,天气阴沉,接近开幕,下起了瓢泼大雨,我们几个摄影记者还有海南日报报业集团的几个都市报的摄影记者挤在一个伞下面,用身体护住自己的相机,任凭雨水淋在自己身上。而且,我们还要不时地冲出去拍一些照片,几趟下来,全身已经全部湿透,我身上唯一干的地方是背上,因为背上还有一个书包,

19、里面还装着我一只镜头。而“玉米”们则是相互鼓舞,大声高喊:“玉米不怕累,小雨最宝贵。” 最终最终等到了开幕、李宇春登台表演的时候,雨略微停了一段时间,我们抓紧进行拍摄,而我的裤子因为淋了雨,再来回跑动的过程中挣破,这也是我这次实习过程当中,最大的一次物质损失。回到报社顾不得吃饭和换衣服鞋子,就抓紧处理照片,赶去发稿,回来之后才泡上一包泡面,然后将湿透的衣服、鞋子换下,将破掉的裤子放到一边。 虽然第二天感冒了,但是回想这一段拍摄的经受还是非常的兴奋,以前向往的摄影记者的风里来雨里去的生活自己也切切实实的经受过了。 三个月的摄影部实习,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也熟悉到了很多的问题,我觉得最重要的是,我对摄影的熟悉从一种单纯的爱好变成了摄影是用来记录社会变迁,亲历重大大事,关注人民生活的一种工具,而在这几个简简洁单的词语当中,蕴含着的更是新闻摄影的更为深刻的内涵。在媒体第一线的实习经受,让我对于摄影记者这个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了解,不再是高校校内里那种想当然的年少轻狂似的满腔热血,而是有了更为理性的思索,摄影记者毕竟应当怎么做,应当做什么?这几个问题是在我的实习前和实习的过程当中始终心存疑问的,而在摄影部的实习中和与几个记者的谈天中,我也对开头这个问题有着越来越深刻地了解。 优质文档10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