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61922462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精品】【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精品】【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资源描述:

《【精品】【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3.2中国的土地资源练同步习题含答案(1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地理精品教学辅导资料 3.2中国的土地资源 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地区中,主要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的是( ) A.长白山地B.横断山区C.塔里木盆地D.四川盆地2.有关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耕地利用上,北方以水田为主,南方以旱地为主B.草原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地区C.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D.林地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部山区3.读中国土地资源构成图,选择正确答案( )A.上地资源总量丰富,人均充足B.土地资源类型不齐全C.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D.耕地、林地比重大4.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分布在( ) A.北方地区B.南方地区C.

2、西北地区D.青藏地区5.下图阴影部分表示我国土地资源分布情况,其选项与图中内容相符的是( )。 A.水田林地旱地荒地B.水田旱地林地草地C.旱地水田荒地草地D.旱地水田荒地林地6.(2011河北)我国关于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是() A.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B.积极开发荒地,扩大耕地面积C.禁止占用耕地,保护耕地面积D.退耕还牧,防止水土流失7.我国耕地主要分布() A.西北内陆的高原、盆地B.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盆地C.南方的山地、丘陵D.北方的高原、山地8.关于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土地资源类型少,耕地、草地比重大B.难利用土地比重小,后备土地资源不足C.耕地比

3、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D.土地资源类型多样,后备土地资源充足9.(2011包头)下列地理事物组合不正确的是() A.河套平原温带草原草地B.华北平原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C.四川盆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D.长江中下游平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二、填空题(共4题;共26分)10.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_、冬春_;从空间分布看:南_北_、东_西_。(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_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_水系的水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_地区。(3)这一宏伟工程的重要意义是_。(4)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多/少),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_(多/少

4、),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 _(合理/不合理)。 11.根据土地用途及土地利用的状况,把土地资源分为_、_、_和_等。 12.土地资源可以为我们的生活提供_。 13.读“我国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和B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D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为_,B为_。(3)区域A和B大致以_、_为分界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_等温线及年降水量_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 三、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15分)14.读一读,完成下列问题。国家正式启动“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率先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的174个县进行试点,通过陡坡地退耕还林还

5、草,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退耕还林还草是加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和根本措施。在西部地区实施退耕还草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在长江上游、黄河中下游退耕还林还草和“三北”防护林建设的原因是什么? (2)“阐述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的意义。 (3)请描绘长江上游(黄河中游、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措施见成效后的美景(选取一个地方即可)。 四、综合题(共2题;共22分)15.分析下表我国北方某粮食产区1996年和2016年有关资料统计情况,回答下列问题。项目年份耕地面积(万公顷)森林覆盖率(%)气温年较差()年降水量(毫米)河流含沙量(%)粮食产量(万千克)人口(万

6、人)1996418334301.596003020164.410383704.5990035(1)该地区19962016年土地利用构成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约_%,同时_面积明显减少。 (2)该地区植被、气候、水文等自然环境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植被:_;气候:_;水文:_。 (3)在这10年中,该地区每公顷粮食平均产量的变化是_(增加或减少)了,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是_(增加或减少)了。 (4)你认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改善该地区环境状况继续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16.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起点是长江_水利工程,中线沿途经过湖北省、_省、跨过黄河,沿_山麓,经_平原到达北京。该线主要

7、经过我国地势的第_级阶梯。 (2)我国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的_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输送到缺水最严重的_地区和_地区。 (3)某科考队沿中线路线作地质考察,途中记录了如下景观,试判断哪些是湖北省的景观,哪些是河北省景观,请将其代号填写在下表中。A一望无际的平原,旱地麦浪如金B江汉平原“鱼米之乡”C夏季炎热多雨,经常发生洪涝灾D春天干旱少雨,经常有沙尘天气E温带果园里苹果梨子挂满枝头F柑橘园里四季绿树常青FF柑橘园里四季绿树常青省区河北省湖北省F柑橘园里四季绿树常青省区 河北省 湖北省 景观代号_ 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D 【解析】【分析】中国各

8、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四川盆地土地肥沃,农业发达。故选:D。【点评】我国各类土地资源齐全,形成了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这有利于因地制宜,进行多样化的开发利用。然而,我国各类土地资源在土地资源总量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其中草地面积较广,占的比重大,而耕地、林地所占比重相对偏小。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是中国的基本国策。2.【答案】C 【解析】【分析】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北方以旱地为主,南方以水田为主;草地主要分布在西部内陆地区的高原

9、和山地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和东南山区和丘陵地区。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点评】该题主要考查土地资源的分布,联系地形、气候等方面考虑,属于中档题。耕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湿润的平原、盆地和丘陵地区。3.【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后备资源不足,总量大,人均耕地占有量较小,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根据题意。故答案为:C。【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不大,学生读图即可。4.【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的三大林区是东北林区、西南林区和东南林区,其中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位于我国的北方地区。故选:A。5.【答案】B 【解析】【分析】我国各类型土地资源分布

10、不均。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集中了全国90%以上的耕地和林地,是我国 农、林、渔的主要分布区,而且土地的利用程度高。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及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则主要分布在山地。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 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这里集中了沙漠、戈壁、石山、高寒荒漠、永久积雪和冰川等难以利用的土地,因而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较低,未利用土地分布较广。牧业在西部内陆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居主要地位。【点评】熟练掌握我国主要土地资源的分布规律。6.【答案】A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国策是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故选:A【点评】我国土地资源开发

11、利用的基本国策是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保护的基本国策,学生应牢记基础知识,提高答题效率。7.【答案】B 【解析】【分析】中国各类土地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平衡,土地生产力区域差异明显,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平原、盆地以及低缓丘陵地区,西部耕地较少,而且分布零散。8.【答案】C 【解析】【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是类型齐全多样,拥有耕地、林地、草地等多种土地类型,其中草地面积较广,所占比重大,耕地、林地比重小,难以利用的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所以本题C选项正确。【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构成特点,结合教材相关图表资料,理解记忆掌握。9.【答

12、案】A 【解析】【分析】河套平原的植被是温带草原,其土地利用类型是耕地,选项BCD对应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河套平原位于内蒙古自治区,是内蒙古自治区的农业区,依靠黄河水灌溉,有“塞上江南”之称。本题考查我国不同地区的植被和土地利用类型,分析后解答即可。二、填空题10.【答案】多;少;多;少;多;少;地区(空间);长江;华北 西北;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恶化等问题;多;少;不合理 【解析】【分析】 (1)受夏季风的影响,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从季节分配看:夏秋多、冬春少;从空间分布看:南多北少、东多西少;(2)南水北调工程可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的问题;该工程是把长江水系的水

13、资源调到缺水严重的华北、西北地区;(3)这一宏伟工程的重要意义是缓解北方地区干旱缺水、水资源恶化等问题;(4)我国耕地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多,而水资源北方比南方相对较少,由此可知,我国水土资源的地区匹配不合理。【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情: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河水、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是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解决我国水资源矛盾的途径:(1)跨流域调水,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我国最伟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南水北调引长江水到华北、西北,有东(利用京杭大运河调水到华北、京津地区)、中(调汉江丹江口水到华北等地

14、)、西(调金沙江、雅砻江水到西北华北地区)三条调水线路。还有引滦入津引滦入唐、引黄济青、引黄入晋等等;兴修水库,洪水期蓄水,枯水期放水,解决水资源季节分布不均的问题;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对水污染的防治,要靠科学技术,但树立正确的惜水节水、防治水污染、综合利用水资源的观念更为重要。因此节水比调水更重要。11.【答案】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 【解析】【分析】按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资源可分为已利用土地即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等。这种分类着眼于土地的开发、利用,着重研究土地利用所带来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分类。12.【答案】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

15、提供肉类和奶类食品;为人类提供木材、纸张等物资;提供了必要的住房和生活所需的娱乐场所、超市等。 【解析】【分析】土地孕育了地球上的万物,是人类的衣食之源。我国国土辽阔,土地资源总量丰富,而且土地利用类型齐全。这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渔业生产提供了条件。我们吃的稻米和小麦等粮食,都是利用土地资源收获的农产品。土地资源还可以提供放牧的条件,提供肉类和奶类食品;林地可以为森林的培育提供条件,间接为人类提供木材、纸张等物资;土地资源中的城市建筑用地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必要的住房和生活所需的娱乐场所、超市等。【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用途。13.【答案】耕地;草地;水田;旱地;秦岭;淮

16、河;0;800 【解析】【分析】(1)AB位于我国东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耕地;D处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土地利用类型是草地。(2)将A与B的土地利用类型进一步区分,A地区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为水田,B为半湿润地区,为旱地。(3)A为我国南方地区,B为我国北方地区,南北方的分界线为秦岭-淮河一线,这条线与我国1月0等温线及年降水量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体一致。【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考查我国土地资源的类型和分布。我国的各类土地资源,不仅比例构成不合理,而且分布不均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丘陵地区;草地、沙漠、戈壁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少的西部内陆地区

17、。三、材料分析题14.【答案】(1)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阻挡风沙危害。(2)我国的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土地资源不足。(3)大江、大河主要谈防止水土流失,西北地区主要谈沙漠化问题和水土保持。 【解析】【分析】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目标是“山川秀美”,退耕还林还草所要的“山川秀美”只能是恢复由水、土、热状况所决定的自然植被的地带性分布,只能按照自然地带的基本规律进行植被重建,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水土流失,抑制草原退化和土地沙化。通过阅读资料,可以看出退耕还林还草示范工程的目的是通过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增加植被覆盖,减少水土流失。我国的耕地、林地比重小,难利用土地比重大,后备

18、土地资源不足等特点都要求我们应该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土地资源如何合理利用,培养学生珍惜土地资源的意识。四、综合题15.【答案】(1)10;森林(2)森林覆盖率降低;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多(3)减少;减少(4)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解析】【分析】土地是立国之本。合理利用耕地、保护耕地尤为重要,根据图表提供的数据可知,1998-2008年土地利用构成的变化是:耕地增加了约 10%,同时 森林面积明显减少;比较该地区的植被、气候、和水文得出:森林覆盖率降低;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多;比较该地区10年

19、的粮食产量得出,每公顷粮食平均产量和人均粮食产量明显减少;针对该地区出现的问题,应采取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等措施。故答案为:(1)10、森林;(2)森林覆盖率降低、气温年较差大,年降水量减少、河流含沙量增多;(3)减少、减少;(4)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点评】(1)本题考查的是土地利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分析阅读能力。(2)本题考查的是土地利用的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运用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难度不大。(4)本题属于开放向试题,难度不大,言之有理即可。16.【答案】(1)三峡;河南;太行山;华北;三(2)空间;

20、华北;西北(3)ADE;BCF 【解析】【分析】(1)南水北调中线方案起点是长江三峡水利工程,中线沿途经过湖北省、河南省、跨过黄河,沿太行山山麓,经华北平原到达北京。该线主要经过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2)我国建设跨流域调水工程主要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南水北调工程是把长江流域的水输送到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和西北地区; (3) 河北省:A一望无际的平原,旱地麦浪如金D春天干旱少雨,经常有沙尘天气E温带果园里苹果梨子挂满枝头,湖北省:B江汉平原“鱼米之乡”C夏季炎热多雨,经常发生洪涝灾F柑橘园里四季绿树常青。【点评】本题还可以考查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气候差异、耕地类型、作物熟制、作物类型;南水北调的三条线路的优缺点等知识。精品地理教学资料精品地理学习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