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

上传人:2127513****773577... 文档编号:61908047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2.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3.知道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重点难点】重点: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难点:如何理解对明朝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自主学习】1.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 通编写出 。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2. 写出天工开物,这部书对我国古代的 和 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总结,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3.徐光启的著作 ,是有关国计民生的科技名著,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4.

2、为防御 贵族南扰,修筑东起 .西至 的总长万余里的明长城。5.北京城于 时修建,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包括宫城.皇城.内城.外城。 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6.明朝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 罗贯中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 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描写了宋代梁山伯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 吴承恩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7.戏剧: 最负盛名,代表作 批判封建礼教,艺术水平很高。【合作探究】1.明朝科技发展的原因有哪些?2.明朝时期我国科技发展所呈现出什么特点?原因是什么?【当堂达标】

3、1.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项都属于同一个领域的一组是( )A.千金方和本草纲目 B.水经注和农政全书C.缀术和天工开物 D.齐民要术和本草纲目2.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是( ) A.关汉卿B.马致远C.汤显祖D.曹雪芹3.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A.东到辽东,西至临洮 B.东起山海关,西至临洮C.东起嘉峪关,西至山海关 D.东到辽东,西至嘉峪关4.“作为展望在悠久的历史过程发展起来的中国技术全貌的书籍,是没有比它更合适的了。”1969年它被译成法文,传到西方以后又被译成英文,被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A.梦溪笔谈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5.我国章回体

4、小说的开山之作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C.西游记 D.红楼梦6.总结了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7.明朝时期我国文学艺术繁荣兴盛,而科学技术则由发展转为停滞,请回答:(1)明朝时期著名的章回体小说有哪些?(2)明朝时期的科技著作有哪些?(3)分析形成这种文化现象的社会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自主学习】略【合作探究】1.明朝社会生产力提高,商品经济繁荣,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科学家积极投入科学技术的研究,写出了一批优秀的科技巨著。2.特点:潜藏着发展停滞的危机。原因:明朝中期,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这一时期,虽然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但君主专制的加强和八股取士使科技发展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明朝时期,中国科技的发展失去了客观条件,面临停滞的危机。【当堂达标】1.A 2.C 3.D 4.C 5.A 6.D7.(1)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2)本草纲目 天工开物农政全书 (3)原因:明朝中期以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发展,商品经济活跃,另一方面,封建制度日益腐朽,统治者进一步加强思想控制,上述文化现象正是当时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专心-专注-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