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练习册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61895719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96.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贵州省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练习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贵州省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练习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贵州省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练习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贵州省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练习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贵州省2018年中考物理第一部分夯实基础过教材第三章物态变化复习练习册(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三章物态变化一、选择题1 .(2017鄂州)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中学生的质量约500kgB.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CC.家用轿车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0.1kWD.初中物理课本的长为27dm2 .(2017北京)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C.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3 .(2017辽阳)下列物态在形成过程中吸热且保持温度不变的是()蜡烛流比炽热的C.清晨的也寒冬的的“泪”钛水露珠树挂4 .(2017铜仁模拟)安装在浴室内的某种防雾镜,内部有电热丝加热,使镜面的温度比室内温度略高,从而防止水蒸气在镜面()A.汽

2、化B.液化C.熔化D.凝固5 .如图所示为一款迷你隔水炖电炖锅.隔水炖是利用锅内的水沸腾时对内胆中的食物均匀柔和地隔水煲炖,锅与内胆不接触,如果汤的沸点和水的沸点相同,那么当锅内水沸腾后,内胆中的汤将()第5题图A.同时沸腾B.稍后沸腾C.不会沸腾,汤的温度总是低于水的沸点D.不会沸腾,汤的温度能达到水的沸点6 .(2016攀枝花)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A.冰棒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冰棒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

3、液化D.冰棒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7.(2017黔东南模拟)下列物态变化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是()(1)春天,冰雪融化;(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A.(1)和(2)B.(1)和(4)C.(2)和(3)D.(2)和(4)8.(2017巴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c的房间内,冰将继续熔化8 .夏天打开风扇,感觉凉爽是因为风扇吹来的是凉风C.寒冷的冬季,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汽化现象D.夏天从冰箱取出的饮料周围出现“小水珠”,这是液化现象9 .课本中想想做做

4、的小实验一一纸锅烧水,把盛有水的纸锅放在火焰上烧,水烧开了纸锅仍不会燃烧,这是因为()A.纸的比热容大于水的比热容,所以纸锅不会燃烧10 火焰的温度较低,低于纸的着火点C.水烧开后温度保持不变且低于纸的着火点D.纸不吸收热量,所以纸锅不会燃烧11 .(2017泰安)如图所示的四幅图像中能反映晶体凝固特点的是()门时间加iiu时间Anin。时间Anin。时闻,1nMABCD12 .(2017重庆A卷)“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A. “雾淞沆碰,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淞的形成是升华现象B. “月落乌啼霜,

5、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C.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D. “媵蛇乘雾.,终为土灰.”雾的形成是液化现象12 .(教材素材改编题)如图甲所示,小明将冰块放入易拉罐中加盐,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用温度计测量罐中冰和盐水混合物的温度,可以看到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C.这时他观察易拉罐下部和底部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如图乙),下列与白色“粉末”状物质成因及吸放热情况相同的是()甲乙第12题图A.雾淞”IL林间白C.“碍珠J).、泳住“的形成雾茫茫的形成的咫成一加热一吸热一放热一欣热13 .(2017岳阳)如图所示,由冰的熔化曲线可知()温度/二第13题图A.冰是

6、非晶体8 .冰的熔点为0CC.冰的熔化过程经历了约5minD.冰在熔化过程中吸收热量,温度持续升高二、填空题14 .(2017泰安)如图所示为常用体温计,其读数为C.第14题图15 .(2017阜新)张艳同学所在的小组在做“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的实验时,她观察到教室墙上的温度计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此时教室的温度是C;实验中如图乙所示测量水温的做法正确的是.甲16 .(教材素材改编题)水的凝固点是0C,酒精的凝固点是一117C,小明把酒精和水的混合液体放入电冰箱的冷冻室(冷冻室的温度可达一5C)中,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从冷冻室取出混合液体时,却发现混合液没有凝固.根据这个现象你能发现这两种液体混

7、合时凝固点(选填“降低”或“升高”).寒冷的冬天人们为了使雪融化快一些,在雪的表面撒(选填油”或“盐”).17 .(2017镇江)如图所示,针筒中充满了气态乙醍,当向下压活塞时,会有液态乙醛出现,这是(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现象,此过程(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使气态乙醛发生这种物态变化的另一种方法是温度.H生态n乙醍第17题图18 .(2017莱芜)温室效应会导致全球变暖,使全球冰川,使海面上升,使低地被淹,影响城市供水.生活在海边的小明同学设计了一种简便的海水淡化的方法:在地上挖一个水池,往池内灌入海水,按照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在阳光照射下池内的海水经过后,在塑料袋上形成小水滴,小

8、水滴滑到最低处滴入桶中得到淡水.(均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第18题图19 .(2016怀化)如图所示,(a)、(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一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1c第19题图20 .(2017黄冈)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判断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第6min时处于(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态.,温度八:丁十+III第20题图21 .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分组实验时,各实验小组使用的器材规格完全相同.兰兰同学所在的小组由实验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如图中A所示;梅梅同学所在实验小组由实验

9、数据描绘出的水的沸腾图像如图中B所示.两个实验小组从同一时刻开始对水加热,从图像可知,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的水(选填“先”或“后”)沸腾,造成沸腾有先后的原因之一是.从图像还能看出,两个实验小组测得的水的点不同,这与兰兰小组同学用纸板盖严烧杯口使烧杯内气压(选填“增大”或“减小”)有关.第21题图三、简答题22 .(2017大连)冬天,小红向洗漱间的水盆中放热水,一段时间后,洗漱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她在镜前看不到自己在镜中的像,请分析说明镜面变“模糊”及看不到像的原因.23 .(2017铜仁模拟)碧江区美食盛多,其中有一种“鸳鸯火锅”很有特点,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

10、,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两边加热的火焰相同.清汤和红汤的质量相等,初温相同,主要成分相同,但是清汤卤一侧液面没有油层,红汤卤一侧液面有油层.如图所示,每次使用这种“鸳鸯火锅”总是哪一侧首先沸腾?试分析其原因.第23题图四、实验探究题24. (2017本溪)为了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将质量相同的冰和固态食用油分别装在两个相同的试管中,放在一个装有水的大烧杯中进行加热,如图甲所示.图乙中的A和B分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和食用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甲乙第24题图(1)由图像可知,物质(选填“冰”或“食用油”)是晶体,因为该物质熔化过程中虽然吸热,但温度;另一物质熔化过程中内能将(选填

11、“变大”“变小”或“不变”).(2)两种物质全部熔化后,继续对烧杯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并持续一段时间,发现两个试管中的液体都不会沸腾.试管中的水不能沸腾的原因是,食用油不能沸腾的原因是温度无法达到.25.(2016长春)利用图甲的装置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图乙中的ABC所AEFG别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海波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1)图甲中,将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海波受热.(2)分析图乙中的图像AEFG在45min时间内,试管内的海波处于态.(3)分析图乙中的两个图像,海波熔化时尽管不断吸热,但温度.(4)图乙中的两个图像有所不同,可能的原因是海波的不同.26.(2017郴州改

12、编)小明用图中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数据记录如下.第26题图时间/min00.511.522.533.5温度/C9092.494.495.696.8989898(1)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在沸腾时的温度的特点是(2)分析实验数据可知水的沸点为1c,低于100c.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当地大气压强(选填“高于”“低于”或“等于)一个标准大气压.答案1.B2.C3. B【解析】点燃的蜡烛变成蜡油,熔化要吸热,温度升高,A不符合题意;铁是晶体,固态的铁变为炽热的铁水是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属于晶体的熔化过程,晶体熔化吸热,温度不变,B符合题意;清晨的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的小

13、水珠,液化放热,C不符合题意;寒冬的树挂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小冰晶,凝华放热,D不符合题意故选B.4. B5.D6. C【解析】剥开冰棒纸时,冰棒周围冒“白气“,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冰棒液化形成的;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这是呼出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液化形成的故选C.7. B【解析】(1)春天,冰雪融化是熔化现象,熔化吸热(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属于液化现象,液化放热(3)秋天,清晨出现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液化放热(4)冬天,早晨在太阳照射下,草地上的霜消失,是物质由固态变为气态的升华现象,升华吸热综上可知,吸收热量的有(1)(4),B正确

14、故选B.8. D【解析】把正在熔化的冰放到0的房间内,二者的温度都为0,这时冰不会从外界吸收热量,因此也就不能继续熔化,A错误;夏天扇风扇感觉凉爽,风扇吹来的风是加快了汗液表面的空气流动,加快了蒸发,蒸发吸热降低了身体温度,B错误;室外冰冻的衣服变干,是衣服上固态的冰吸收热量直接变成了水蒸气,属于升华现象,C错误;“白气”是液态小水珠,它是空气中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正确故选D.9. C10.D11. D【解析】雾凇和霜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的固体,属于凝华现象,A、B错误;露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的液体,属于液化现象,C错误、D正确.故选D.12. A【解析】冰中撒盐,使冰

15、中掺入杂质,降低冰的熔点,使冰熔化冰熔化需要从外界吸热,使得罐底温度降低,从而使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附在底部形成霜.“雾淞”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形成的,A正确;林间白雾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液滴,B错误;“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的小液滴凝聚形成的,C错误;“冰柱”是水凝固放热形成的,D错误.故选A.13. B14. 37.8【解析】体温计的示数在3738c之间,最小分度值为0.1C,因此体温计的示数为37+8X0.1C=37.8C.15. 15D16. 降低盐17. 液化放出降低18. 熔化汽化、液化19. 甲48【解析】已知晶体与非

16、晶体在熔化时的最大区别就在于晶体有一定的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点比较图(a)和(b)可知,甲物质有一段时间吸热但温度不再升高,而乙物质温度随吸热时间不断升高,说明甲是晶体,其中水平段所对应的温度就是这种物质的熔点20. 晶体固液共存21. (每空1分,共4分)先水的质量不同(或酒精灯的火焰大小不同)沸增大【解析】由图像可知,A图线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为6min,B图线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为8min,故兰兰同学所在的实验小组的水先沸腾;同时加热,水开始沸腾的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水的质量不同;由图像还可以看出,A组水的沸点是98C,B组水的?点是96C;纸板盖严烧杯口,水沸腾时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烧杯内气

17、压增大,沸点升高22. 答:在洗漱间的水盆中放热水,洗漱间中平面镜的镜面变“模糊”了,是因为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镜面时,在其表面发生液化现象,形成细小的小水珠,附着在平面镜的表面,镜面变得不平整,光线在镜面发生了漫反射,人自然就看不清镜中的像23. 答:红汤卤先沸腾,因为红汤卤上面是一层红油,油会阻断水和空气,减小了汤的蒸发速度,同时这层油就好像一个锅盖一样,可以减少热量的散失,所以红汤卤的一侧先沸腾24. (1)冰保持不变变大(2)达到沸点后无法继续吸热沸点【解析】(1)冰是晶体,通过图像可知,它有固定的熔点,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在熔化过程中持续吸热所以内能不断变大;(2)沸腾的条件是:液体达到沸点并不断吸热,小试管中的水,温度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从烧杯的水中吸收热量;而油的沸点高于水的沸点25. (1)均匀(1分)(2)固液共存(2分)(3)不变(1分)(4)质量(1分)【解析】(1)装有海波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这种方法叫“水浴法”,目的是使海波受热均匀;(2)由图像可知,在45min的时间段内,海波正处于熔化过程,则海波处于固液共存态;(3)海波熔化时不断吸热,但温度始终保持不变;(4)由图像可知,两次实验中海波的熔点相同,但海波开始熔化时的时间不同,原因可能是两次实验中海波的质量不同,导致两次加热的时间不同26.(1)温度保持不变(2)98低于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