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居民健身场所建设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61895303 上传时间:2022-03-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加强居民健身场所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加强居民健身场所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加强居民健身场所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加强居民健身场所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居民健身场所建设(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加强社区居民健身场所建设, 推动小康社会全民健身运动关注健康是21世纪国际社会共同的主题,我国政府对国民身体健康与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状况极为关注。1995年6月我国颁布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2009年10月1日全民健身条例施行,各地各级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进一步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生活奔小康,身体要健康”,随着昆山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更加注重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我市居民日益高涨的健身热情和健身人群迅速增加与目前健身场所、设施短缺的问题,是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课题。一、基本情况昆山市域面积927.68

2、平方公里,下辖2个国家级开发区、2个省级开发区和10个镇;2009年末全市户籍总人口 699885人,外来暂住人口达981502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750亿元,财政收入360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156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35355元(按现行汇率折19823美元),继续高居全国各县(市)之首。经济现代化伴随着生活现代化,昆山市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不断增加,人民体质与健康状况有了很大改善,全民健身工作日益受到社会的重视和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政府财政加大了对体育设施的投入,群众体育健身的物质条件逐步得到

3、提高,体育设施全面提升,充分展示昆山城市形象,提升昆山城市品位,打造昆山城市名片起到了积极作用。群众体育蓬勃开展,2009年全市举办镇级以上的全民健身活动达300次,先后举办了市九运会、第三届万人徒步大会、全民健身月、全国首个“全民健身日”等大项活动,组织开展篮球、足球甲、乙级联赛,“三人制”街头篮球赛、百支健身团队展示等活动,全年参与健身总人数50余万人次。截至2010年10月,据不完全统计,不论市镇两级健身活动,还是其他各类健身活动,活动数量和参与人数均已经超过2009年。“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快乐生活一辈子”,“锻炼,让人生更幸福;体育,使社会更和谐。”伴随全民健身的热潮,昆

4、山居民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健身意识不断增强,但从健身意识增强到健身行为的实施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深思。二、存在问题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电话访谈、网络调查等方式,对昆山居民的健身意识、健身状态、健身场所等作了一些了解,据调查情况来看,我市社区居民健身热情高涨和健身人群迅速增加与目前健身场所、设施短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场地短缺制约了居民的健身愿望。现有的健身场所,譬如亭林路体育场、珠江路市民文化广场等在市民夏季晚锻炼中发挥了很重要作用,往往会出现人潮涌动、人群如流的局面;珠江路市民文化广场配套的全民健身中心的游泳馆、篮球场、羽毛球场等在锻炼黄金时段常常会人山人海、人满为患的

5、现象。为了避开拥挤集中的锻炼时间和场地,有些人放弃锻炼健身的机会。市民文化广场以及2010年启用的全民健身中心,是昆山市民运动健身休闲的首选之地,在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形象上起到了积极作用,可惜这样的场所在全市范围内的比例太小。在问到“您认为阻碍您参加锻炼的原因什么?”有35%的调查者认为“附近没有健身场所”;在问到“您认为目前城市健身场所建设怎样?”有33%的调查者认为“远远不够,与人口增长不一致,需要加强建设力度”,有28%的调查者认为“分布不合理,规划不合理,总体不足”,有29%的调查者认为“场所越来越多,居民健身越来越方便,呈现出良好态势”,只有10%的调查者认为“规划合理,有许多场

6、所,参加的人多”。(二)小区配套的健身场所严重不足,已有的设施因为损坏严重、维护不足而纷纷变成空架子。我们走访了许多街道、社区和小区,一些亲民、便民、利民的群众性体育设施,受到居民的喜欢,居民表示一般选择就地就近参加体育健身活动,去小区里的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游泳池锻炼是首选,但这类场所严重不足。另外,供年龄大一点人使用的一些休闲健身的设施,由于长期风吹雨打,损坏严重,使用率也不高。(三)休闲性健身是主要方式,竞技性健身人群比较少。由于受到健身场地制约,人们的健身方式主要选择休闲性较强的项目,如散步、广场舞蹈等,这些健身活动休闲性、随意性比较大,缺乏对抗性和趣味性,参与者大多为中老年人

7、;相对而言,有一定对抗性、以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素质及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为目的的竞技性健身活动,普遍更受人们欢迎,但由于受锻炼场地和人员的限制,参与竞技性健身的人比较少。 (四)最喜爱的健身项目各有不同,简单易学、老少皆宜的羽毛球和篮球是首选,但羽毛球和篮球场地比较短缺,而且呈减少趋势。在回答“平时您最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项目是什么?”羽毛球和篮球高高当选,在2008年奥运会召开之际,我市也出现了一阵羽毛球和篮球热,一批羽毛球俱乐部和篮球球队应运而生,一些中小学体育馆和运动场也纷纷对外开放,至2008年年底,我市经营性羽毛球馆有15个。但是,2009年以后,各校以加强校园安全为由,纷纷停止了对外

8、开放的运动场所,目前只有个别的学校仍然对外开放。(五)各种各样的健身会所越来越多,但居民的健身消费不容乐观。2008年奥运会的召开极大的带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随着我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健身锻炼人群的增加,一批知名的健身会所纷纷登陆我市,健身会所的专业性、科学性、团队性吸引了许多居民加入,“花钱买健康”、“投资健康”的观念也逐渐深入人心。但是,健身会所高高的消费门槛与居民的健身消费承受能力差距太大,使得健身会所变成了一小部分人的俱乐部,参加健身会所锻炼健身的普通居民寥寥无几。(六)健身意识和健身状况城乡差别很大,农村居民体育健身情况不容乐观。我市农村城市化进程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进展,许多地方农

9、民搬进了统一建造的动迁安置房,动迁安置小区(农民新村)里的有限的健身设施,或是摆设、或是损坏无人维修,很难满足人们的锻炼需求。我们在动迁安置小区(农民新村)的调查表明,有些居民的健身意愿很强烈,苦于没有合适的场地,只好选择偶尔去城里锻炼。还有许多没有动迁的、仍住在自己建造的房子里的农村居民,健身意识比较淡薄、健身活动比较稀少,这类人群业余的休闲方式主要是搓麻将、看电视,上网。三、对策和建议(一)切实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锻炼健身需求。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群众体育事业,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作为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重中之重,不断加大建设力度,为我市体育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坚实的

10、物质保障。但是,随着我市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广大市民对强身健体的要求越来越迫切,而周边的体育设施较少,尤其是老城区和农村地区体育设施缺乏,影响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深入开展和市民身体素质的普遍提高。社区体育设施是指以方便社区成员就近健身为目的、社区规划配建的公益性体育设施。它是广大市民开展体育活动的基础,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大力推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完善布局,以填补缺口为重点,力争几年内让每个社区都有可供市民健身的社区体育设施,如全民健身广场、标准水泥灯光篮球场、标准游泳池或与之相当的其他类型的群众体育场地等,形成公共体育场馆与社区体育设施互为依托、互动发展的

11、体育设施新格局,为群众提供方便、多样的健身设施。(二)切实做好规划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完善社区体育设施网络。城市规划部门要将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乡规划,并把社区体育设施作为公建配套项目,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体育部门要按照国家关于城市社区体育设施建设规范的标准和要求,会同城市规划等部门确定社区体育设施的数量、规模和布局。建设部门要把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纳入城市综合改造工程,体育部门要参与其中的评比和验收。国土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社区体育设施用地规划,特别是要抓住老城区改造的时机,重新规划、调整好社区体育设施用地。依托现有的几个高标准建设的体育场地和全民健身点(如珠江路游泳馆、

12、马鞍山路体育中心等),精心设计和建造一批体育设施,构筑体育设施与城市建设、环境建设、园林建设相融合的城市生态格局,形成具有昆山特色的体育休闲新景观。按照“插体于绿(地)、插体于(广)场、插体于(公)园、插体于景(观)、插体于空(地)”的思路,在现有的标志性建筑、绿地、广场、园林、景观、闲置地添置一些与周边环境相协调的体育设施,寓健身于休闲之中,创造良好的体育生活环境,凸显我市特点,如已经建成的珠江路市民文化广场。 配套体育设施不完善的住宅区、小区、组团和单体住宅楼,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场地资源,积极开发各种简易的健身场所,满足市民日常的体育需求。新建住宅区、小区、组团和单体住宅楼,必须按照国家有关

13、规定规划体育设施,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规划、同时建设、同时交付使用。结合老城区实际,建设一些占地较少、对地面要求不高的体育设施;结合农村实际,多建设一些适宜开展多种体育项目的活动场地。(三)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拓展经费筹措渠道,增强社区体育设施的自我生存、发展能力。坚持社区体育设施以社会公益为主,同时,为满足市场需求可适当开展体育技能培训、健身咨询、健身指导等体育服务项目,经物价部门审核批准后,可适当收取费用。严格遵循国家关于体育设施管理的规定,适当举办体育赛事、文化演出和展览,提高社区体育设施的使用率。社区体育设施的各项收入必须全部用于社区体育设施日常维护、管理和事业发展,不能变相冲减财政拨款。(

14、四)有效整合社区体育设施资源,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大社区公共体育场馆的开放力度。社区内大型公共体育场馆一律向社区居民开放,合理利用各类体育场地。各级体育部门要积极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全力配合社区内学校、机关、团体和企业等单位,有计划地开放其体育场地设施,并可适当地提供有偿服务。特别是社区体育设施缺乏的老城区,要积极创造条件,使更多的学校、机关、团体、企业单位的体育设施向周边群众开放。(五)加强领导,健全机制,形成全民健身网络管理新格局。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的领导,把它作为城市配套设施建设和公益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列入各级政府的任期目标。各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真抓实干。社区

15、体育设施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各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协作,共同推进,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齐心协力、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格局。体育部门要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加大建设、验收、检查、维护、评比等工作的力度;财政部门要依法保障和监管社区体育设施经费的投入和使用;建设部门要在城市综合改造工程中列入体育设施指标内容;国土部门要以行政划拨的方式,提供社区体育设施建设用地;市政园林等部门要积极配合体育部门在公园、绿地、旅游景点内增设健身设施、体育休闲区域;民政部门要督促协调社区管理机构做好体育设施的管理工作;各驻社区单位要积极参与社区体育设施建设,全力开放本单位的体育设施。建立市、街(镇)、居委会(村委会)三级社区体育设施管理体系,按照“谁使用、谁管理”的属地原则,把社区体育设施管理工作的重点放在居委会、村委会。 (六)提升健身意识,加强科学健身指导,发挥体育人才优势,推动全民健身的发展。全民健身不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事情,而是融入在居民每天生活之中、与自然融合在一起的生活必需品。我市各类各级学校有300多名体育教师,他们大多受过高等教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经验,具备理论全面、训练水平高的特点,这是我市全民健身活动指导和管理的潜在人才资源;根据他们居住地就近原则,合理地把体育教师分配到各社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我市全民健身运动一定会沿着健康向上的道路蓬勃发展。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