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问题的情况说明

上传人:d****1 文档编号:61854888 上传时间:2022-03-1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质量问题的情况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质量问题的情况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质量问题的情况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质量问题的情况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问题的情况说明(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关于“鸿福苑小区6#、7#住宅楼质量问题”情况说明各位检察官你们好:我叫占起,1964年出生,今年50岁,1987年毕业于冶金地质学 院,所学专业是水文地质及工程地质。毕业后一直从事地基处理专业 工作,并于1995年晋升高级工程师。现从事本专业工作27年。2005 年初,我伙同他人组建了 “首勘岩土工程”并担任本公司法人。公司 组建后,曾在“碱厂”、“黑山寺变电站”、“西山国际赛车场”、“石高 速蔚县段”等完成大量强夯施工任务,均按规定保质保量完成了施工 项目。2009年6月中旬经同人介绍参与了万全鸿福苑小区建设,主要 承揽了 2#、6#、7#、8#住宅楼的地基强夯项目。2014年因该小区6#

2、、 7#住宅楼出现质量问题。于2014年11月28日以涉嫌“重大安全事 故责任罪”,被万全公安局刑事拘留,现羁押于万全看守所。在押期 间,办案人员曾多次对我进行询问调查,因调查笔录中我感到有漏记、 误记及片面之词,故书写本材料,针对木案的具体事实加以说明。首 先我声明,以下我的述均属事实,并无谎言,愿担负一切法律责任。、工程概况:“鸿福苑小区”由坤源房地产公司投资。塞详设计公司设计。土 木工程勘察公司勘察。监理公司监理。华恒建筑公司进行土建施工。 管道公司进行管道施工。我公司负责强夯处理及加固施工。二、项目招标及合同签定:本项目地基处理于2009年6月份左右进行议标,投标文件包括 施工方案和工

3、程报价。当时投标文件是依据“坤源房地产公司”所提 供的勘察报告来制作,同时和开发商、勘察单位、设计单位共同商定 制定出了 “住宅楼地基处理的初步方案”,方案中决定2扒6扒7#、 8#楼采用强夯处理地基,具体施工方案,由强夯施工承揽单位制定和 实施,在评标过程中,开发单位认为我公司提供的方案价格合理。经 开发公司研究决定由我公司进行地基强夯施工,同时要求我公司所提 供的方案要经过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审核盖章。并报请开发单位批准方 能进行施工。我公司应开发单位要求,逐一进行了办理。方案通过后, 双方签定了正式合同。合同当中对施工做了具体要求。主要要求地基 处理后,承载力大于等于l8T/m2(180Kp

4、a)o因当时开发单位向我方 提供的勘察报告中讲到土层无湿陷性,故合同中未作湿陷性及其它指 标要求。三、强夯施工布置: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19-2003)要求。两楼地基均采用 2500KN M能级,均采用两步强夯施工。按当时提供的勘察报告,其 中6#楼东侧基础底面下回填土最厚为8米,西侧最浅为3米。7#基 础底而以下回填土最厚为11米,最浅处3米。在施工时,先挖下7米,进行第一步强夯,按规布置为5mx5m 正方形,并要求外展处理,深度的1/2,即6#楼外展4m, 7#楼外展 5.5m,第一步:强夯完成后,回填3米厚回填土,进行第二步强夯。 能级还是2500KN Mo夯点间距加密至4mx4m,

5、每步强夯打两遍, 第二遍是第一遍的中心。第二步:两遍点夯打完后,进行一遍满夯, 能级为1000KN M,整个施工过程均按指标,严格按规执行。施工期 间,每个步骤,每个夯点,均在开发单位代表和监理单位负责人监督 下进行。工程每步完成后,由他们检查并签字。方案中和施工记录出 现的个别笔误,不影响施工围和质量。因在施工当中有开发单位代表 和监理单位的全过程指导和监督,部分笔误已进行更正,按更正后的 规进行施工,所以并不会影响工程质量。四、施工中抗不均匀的措施对防止建筑不均沉降,我公司采取如下措施:1、建议开发单位将建筑西侧基岩下挖7米,以防楼基整体滑动 或不均匀沉降。这个建议我第一次与开发商总工程师

6、宋峰见面时就提 出过。在施工过程中,由监理、开发单位代表和我共同开过一个专题 会,在会上我再一次提出此意见。据两家鉴定单位勘察报告看,也确 定得到落实。2、第一步强夯采用2500KN M, 5mx5m正方形布置打两遍,第 二遍是第一遍的中心。这种密度在当地经常采用,并获得成功。为提 高地基均衡作用,在第二遍回填3米厚的回填土,在能级方而仍采用 2500KN M点夯,同时把点夯加密至4mx4m,中间插一点。然后进 行满夯,目的是在强夯层顶面,也就是建筑主要受力层形成硬壳层, 有效抵抗不均匀沉降。3、根据当地经验,开发单位提出在强夯层顶而和基础底面做一层3:7灰土垫层,具体由土建单位布置和实施,灰

7、土垫层如保证质量, 会与第二层强夯层形成5米厚的硬壳,是非常稳定的均匀的地基。楼 房出现倾斜,肯定是存在其它方而的隐患,与强夯无关。五、楼房发生倾斜时间、特征及质量鉴定6#、7#楼强夯于2009年9月份开工,10月份竣工,土建于2010年10月竣工,2014年1月份发生6#、7#楼东侧相向倾斜,当时倾斜 约10厘米左右,当时发现半地下室还有约1米积水。污水管道破裂, 形成雨水和污水下渗通道,万全城建局一方面通知业主撤离,一方面 召集各参建单位查找事故原因,主要针对建筑上部结构和土体方面是 否存在的问题,在讨论会上各参建单位一致同意,由城建局出而委托“省质量鉴定中心和省建筑研究院”共同进行质量鉴

8、定,其结论:(1) 强夯层分两步进行,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a180KPao(2) 灰土垫层2米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a=100-180KPao(3) 强夯以外围,水平方向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ka=100KPao(4) 强夯层以下土层,原勘察报告定为基岩,实际是回填土,地 基承载力特征值Fka=90KPao(5) 土层湿陷性,灰土垫层和强夯层为轻微湿陷性。(6) 6#、7#楼地基回填土最厚为20米,均位于楼的东段,楼地基回填土东西严重不均,是地基不均匀沉降的主要原因。(7) 6#、7#楼之间土具有严重湿陷性,地面没有硬化,使大量积水长期渗泡土体,造成土体湿陷,是造成6#楼向北倾斜,7#楼向 南倾

9、斜。城建局委托的鉴定单位,对地基不均匀沉降和两楼相向倾斜的重 要原因,做出了明确结论。2014年78月份,万全县公安局接手处理,“鸿福苑小区6#、7#楼”质量问题。办案单位又另外委托一单位进行司法鉴定。目前结 论己出具,但鉴定方案和鉴定报告均未向我方提供,仅从办案人员对 我的询问时,让我看了三项容:(1)钻孔平面布置图,(2) 土层承载 力特征值推荐值。(3)鉴定结论,具体如下:钻孔平面布置图,图 上多数钻孔距建筑物为2.1米,尤其6#楼。土层承载力特征值: 灰土垫层为ISOKPa,强夯处理层200KPa, 6#楼局部为150KPa,(这一 数据的来由,我没有看到钻孔具体布位)。结论:建筑物发

10、生倾斜 是地基处理围土层不均,回填土不均匀,场为进行硬化等造成。综合几家签定结论,差别很大,城建局委托的鉴定单位针对性强, 结论明确。六、建筑物不均沉降和倾斜与强夯无关从两个鉴定结果看有几个共同点,证实了建筑物不均匀沉降和倾 斜与强夯无关。1、两个鉴定结论都表明,强夯层承载力特征值均大于等于 180KPao2、两个鉴定结论都表明,2米厚灰土垫层强度均低于强夯层。3、强夯施工过程中,己建议开发单位,对酋侧基岩进行下挖。两家鉴定报告均表明,基岩己挖至地表下7米多。这对强夯处理地基 起到很大均衡作用。4、公安局委托单位出具的鉴定报告: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在6#楼 局部出现150KPa,并不代表强夯层承载

11、力特征值,因为我方技术人 员在对检测单位野外作业时发现,6#楼多孔未按钻孔所标位置钻探, 多数钻孔在离建筑物4.1米以外。钻孔打在强夯围之外,所以说:此 鉴定结论所得出的承载力特征值并不能代表实际强夯强度,另外还有 之前的鉴定结论,于此结论数据不一致,这其中也说明了这个问题。5、强夯施工加上灰土垫层,木应是平衡稳定的二元结构,其三 年多一直处于稳定状态,从这一点可以证明,事故的起因并不是由于 强夯所造成。而是由于湿陷性土遇到长期水的侵泡而引发。七、建筑不均沉降和倾斜的真正原因1、由两家鉴定单位的几个共同点可以证实:土层回填厚度太大, 具有湿陷性,东西侧回填严重不均,是造成不均沉降的根本原因。2

12、、大量积水,地面没有做硬化,使土体是浸水后,湿陷诱发地 基不均匀沉降。3、6扒7#楼之间土层未做加固处理,受水湿陷造成两楼地基相 向位移。致使6#楼向北倾斜,7#楼向南倾斜。4、原勘察报告,场地东侧回填土厚为12米左右,而这次鉴定实 际回填厚度为约20米,这是导致工程处理深度不够的主要原因。5、原勘察报告,与设计之间的一些重要指标没有做,沟通统一, 这是造成处理强度误差的直接原因。总之:积水是造成楼体倾斜的主要外因,而土性回填状况是造成 楼体倾斜的主要因。八、针对公安局委托的鉴定单位所做出的鉴定结论,本人提出异议:1、责任不明确:其鉴定结论并未把原勘察报告不准确的责任明 确的放在首位,因从鉴定

13、结论分析:回填土的厚度东侧20米,是地 基不均匀沉降的隐患,再加上土层具有湿陷性加剧了不均匀沉降的可 能性,而原勘察报告是12米,明显数据不准确,致使造成严重的后 果发生,所以其应该负有首要责任。2、责任划分不细:灰土垫层直接与地基基础相连,厚度达2米 之多,是地基主要压缩层之一,其鉴定结论未做详尽评价,而城建局 委托的鉴定单位结论为:灰土垫层局部不均匀,承载力特征值 100180KPa,显然不满足180KPa的要求,所以应担负主要责任。3、结论自相矛盾:鉴定结果,地基承载力表中,强夯层6#楼大 于等于150KPa, 7#楼达到200KPa,显然6#楼的承载力没有达到工 程要求,按推理说,应该

14、对事故承担责任。但是7#楼的承载力远超 出工程要求,为什么也会发生倾斜事故,不言而喻,此结论自相矛盾。 仅而确切的证实了楼体倾斜与强夯处理没有关系。从实际情况中得 知,6#楼的承载力不达标是因为鉴定人员的不作为而造成。4、鉴定数据失真:钻孔布置图,应按设计施钻,而不能随意变 动,钻孔平而布孔应在建筑物2米处,而实际钻探的却移到距建筑 物4米处,这是造成鉴定数据失真的主要原因。这些事实我单位的技 术人员完全可以作证。5、鉴定结论的公开性:因针对木案的所有鉴定结论都是判定责 任的主要依据,而公安局委托的鉴定单位所制作的签定结论,我方并 没有完整的看到。从而使我对此鉴定产生质疑?希望尽早见到此鉴定

15、报告,以对其所慕定的事实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九、在工程制定方案时,依据开发单位所提供的勘察报告为基础,当 时开发单位所提供的勘察报告中,明确表明,地基无湿陷性,但从目 前结果而言,此报告有不实之处,而且因为此地基的湿陷性给木建筑 埋下了隐患,这是本事故的最重要因素,希贵院核实。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此工程事故的真正原因,并非我公司造成, 在施工中,我公司一直按规定、规施工,施工当中也没有故意、恶意 行为,也不存在有过失行为。目前推定我公司犯有“安全事故责任罪” 实属冤枉。从某种角度去看,我公司也为受害者。本工程参建单位很 多,单从我公司承揽强夯项目来认定负有重大责任,实为办案单位及 鉴定单位的匸观臆断。我恳请贵院对事故责任详细查实,还我一个真 实的而目。我以上所写的“情况说明”,是木着实事的态度,进行认真负责 的书写,所写的事实句句真实。关于本案的所有问题己全部涉及,故 提出以此书写为木案的询问笔录依据,其它笔录只做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