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分子和原子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61846288 上传时间:2022-03-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6.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课题2分子和原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课题2分子和原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课题2分子和原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课题2分子和原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2分子和原子(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分子和原子教案教学设计说明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是本课题的重点,在有关实验现象的观察、分析过程中逐步培养微观想象力和抽象思维能力也是本课题的难点。由于微观粒子非常小,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因此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提供一些日常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方法以探究性教学为主。分子和原子的概念是本课题的难点。通过水的蒸发、过氧化氢的分解等实例分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时的不同情况时分子的特点,从而形象地得出分子和原子的概念,并运用所得的定义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在微观上的本质区别、纯净

2、物和混合物的微观区别。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阅读,再辅以讲解、讨论、练习,极易激发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以后的教学工作做好准备,同时也深化了学生对前面有关氧气制取知识的理解。教学分析(一)教材分析从本课题开始,学生将对微观世界有所了解。首先通过实验认识物质的可分性分子、原子的存在,再体会它们与宏观世界的不同,掌握用微观理论解释宏观变化;最后通过认识分子、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不同变化来形成分子、原子的概念。教学设计的主要流程:创设问题情境-实验探究f得出结论-活动探究f学生谈论-总结归纳。本课题首先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现象(水的蒸发、凝结和挥发)及品红在水中的扩散现象提出问题,引起学生思考,接着用简单的几

3、句话将人类对分子、原子的原始思考与现代结论联系起来。(二)学情分析由于本课题是学生从宏观世界走向微观世界的开始,一些观点和结论不像认识宏观世界那样容易理解,所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便成了学好本课题的关键和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从这几方面着手对难点进行突破。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2采取更为开放的探究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过程。3多提供一些日常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变化现象,力求把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结合起来。4.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想象力和分析、推理能力。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体积小、质量轻、不断运动、有间隔

4、的基本特征;知道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知道分子和原子的相同点、不同点及联系;能运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3)学会运用分子的观点来区别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纯净物和混合物。2 .过程与方法(1)能从常见的现象入手进行合理的想象和推理;(2)通过讨论分析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对微观粒子的探究欲,建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可分的”的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2)感受物质无限可分的哲学思想,唤起学生对科学的好奇与向往。教学重点(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并认识微粒的特征,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2)培

5、养学生对自然现象、实验现象的猜测、观察,分析、交流、总结等探究能力。教学难点(1)分子和原子的概念;(2)理解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课时设计2课时教学策略创设问题情境一实验探究一得出结论一活动探究一学生谈论一总结归纳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课】我们的世界是一个物质的世界,里面由千千万万种物质组成。那么物质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从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将从微观的角度来研究这个问题。【思考】首先,请学生根据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经验思考下列问题:1 .盛放在容器里的水,在常温下会逐渐减少,如果受热会减少得更快,这是为什么?2 .为什么桂花会十里飘香呢?3 .湿衣服为什么在太阳下晒比挂在室内干得更快?4 .糖块放在

6、水里,会逐渐消失,而水却有了甜味,这是什么原因?【分析】其实,上述生活中的现象在很久以前就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探究兴趣,他们经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提出了物质都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设想。并用这一设想来解释上述问题。那么,事实上是否如此呢?这些微小粒子到底是什么呢?科学事实证明这些微小粒子就是我们本课题要学习的分子和原子。【提问】肉眼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是否存在呢?它们又有什么特点?【过渡】请大家仔细观察以下实验【实验】向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入少量品红,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现象:品红在水中迅速扩散,但较长时间后才扩散均匀。【提问】为什么品红能在水中扩散呢?【回答】如果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粒子组成的,那

7、么品红也不例外,组成品红的微小粒子向水中运动,就出现了品红向水中扩散的现象。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讲解】科学技术的进步早已证明,物质确实是由微小粒子一一分子、原子等构成的。现在我们通过先进的科学仪器不仅能直接观察到一些分子和原子,还能移走原子。【投影】展示分子的图像显微镜下苯分子的图像1 .分子是真实存在的【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分子是真实存在的,那么它有哪些特点呢?2 .分子的特点【提问】我们可以用肉眼看见分子吗?【回答】不可以。【提问】用普通的显微镜能观察到分子吗?【回答】也不可以。【提问】那怎么样才能看见分子呢?【回答】必须用非常先进的科学仪器,如刚才照片提到的扫描隧道显微镜。【总结

8、】用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像拿乒乓球跟地球相比一样。【提问】分子这么小,有没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呢?【回答】经过预习可知,分子尽管很小,也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例如:1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X10-26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X1021个水分子(以20滴水为1mL计算)。这个数字有多大呢?如果10亿人来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需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可见分子的一个显著特点是:质量很小,体积很小。(1)体积小,质量轻。【过渡】你想知道更多的有关分子的知识吗?那么

9、,请大家按以下建议进行实验。【活动与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隶I溶弋I液BA/LJ._JS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已知酚酬:和氨气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它们溶于水可分别得到酚酗:溶液和氨水。1 .向盛有约20mL蒸储水的小烧杯A中加入56滴酚Mt溶液,用玻璃棒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2 .从烧杯A中取少量溶液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3 .另取一个小烧杯B,加入5mL浓氨水,用一个大烧杯罩住A、B两个小烧杯。观察几分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实验1的结论】溶液为无色。说明:酚酬:本身是一种无色溶液,把酚酬:加入蒸储水中,只是对酚酬:进行稀释,所以溶液

10、仍为无色。【实验2的结论】溶液颜色由无色变红色。说明: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显红色,浓氨水显碱性,所以由无色变红色【思考】生活中的食醋常显酸性,若往醋中滴入酚酞溶液,颜色会不会变化?为什么?【回答】不会。因为刚才说到酚酞遇酸不变色,食醋显酸性,所以滴入酚酞溶液后,颜色不会有变化。【实验3的结论】烧杯A中的酚酞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提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回答】分子在不断运动。B中的氨分子运动到了烧杯A中的酚酞分子中,所以A溶液变为红色。【提问】湿衣服为什么在太阳下比挂在室内干得更快呢?【回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2)分子总在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且温度

11、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实验:50mL水与50mL酒精混合。现象:观察混合后的体积小于100mL。【结论】分子之间有间隔。【讨论】水温升高,液态水变成水蒸气“跑”走了,温度下降水蒸气凝成雪花。水的三态变化可以用关于分子的哪些知识来解释?【结论】一定量的水,在它的三态变化中,分子间的间隔在发生变化,但分子的数目、大小不变。【分析】我们知道气体可以压缩储存于钢瓶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在受压的情况下气体液化,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相同质量的同一种物质在固态、液态和气态时所占的体积不同,是因为它们分子间的间隔不同;而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则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提问】瘪了

12、的乒乓球如何复原呢?为什么?【回答】放在热水中。因为温度越高,分子之间的间隔越大。( 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小结】本节课主要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分子)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物质的微粒性,并且可以用分子、原子的观点来解释一些常见现象。板书设计分子和原子一、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1分子是真实存在的2分子的特点( 1)分子体积小、质量轻。( 2)分子总在不断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且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之间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教学反思本课题运用多媒体的图像和动感设计,把宏观的实验现象与微观粒子的理解较好地联系了起来,从而形象地表现微观世界的变化。注重情景创设,运用多媒体和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大量宏观、微观、直接、形象、抽象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感觉、发现。同时教师又及时提供协作学习引起学习者探索新知的强烈欲望,从而培养起学生创新探索的精神和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