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厂转炉炼钢车间应急预案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61793578 上传时间:2022-03-12 格式:DOC 页数:38 大小:16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炼钢厂转炉炼钢车间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炼钢厂转炉炼钢车间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炼钢厂转炉炼钢车间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资源描述:

《炼钢厂转炉炼钢车间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钢厂转炉炼钢车间应急预案(3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 炼钢厂转炉炼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2017年5月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 AQYGGT2017炼 钢 厂 转 炉 炼 钢安全生产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版本 2017版文本状态受控发放编号2017-6-15发布 2017-7-1实施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 发布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炼钢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的修编说明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规范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安全生产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

2、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GB/T29639-2013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规定和要求,结合当前公司安全管理实际,现对2014年4月1日修编的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炼钢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第二次修订,修订为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炼钢厂转炉炼钢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2017年版),经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报越钢公司生产安全部备案,自2017年7月1日起施行 2017年6月10日目 录1. 总 则11.1. 编制目的11.2. 编制依据11.3. 适用范围

3、2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32.1. 危险目标分析32.1.1. 危险目标分析33. 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43.1. 事故应急组织体系43.2. 指挥机构及职责53.2.1. 组织机构及人员53.2.2. 主要职责64. 预防与预警94.1. 危险源监控94.1.1. 防火防爆预防措施94.1.2. 预防中毒及窒息措施94.1.3. 消防措施104.1.4. 预防爆炸的措施104.1.5. 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措施114.1.6. 预防停水停电的措施114.1.7. 预警行动114.1.8. 信息报告与处理125. 应急响应125.1. 响应分级125.1.1. 响应程序136. 事故控

4、制、抢险与恢复生产146.1. 事故抢险一般规定146.1.1. 险情报告146.1.2. 抢险措施156.2. 应急结束236.3. 后期处理237. 应急保障措施247.1. 通信与信息保障247.2. 应急队伍保障257.2.1. 应急人员保障257.2.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257.2.3. 经费保障257.2.4. 日常工作保障257.2.5. 治安保障26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转炉炼钢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1. 总 则 1.1. 编制目的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

5、钢钢铁公司炼钢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生产风险和防范生产事故的能力,保证职工安全健康和公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特制定本生产安全事故专项应急救援预案。1.2.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12.1)(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09.5.1)(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13.12.7)(5)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作的意见(国发200624号 )(6)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2007.6.1)国务院第493号令(7)国家安全生产事故灾难应急预案(8)生产经营

6、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9)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办发2013101号)(10)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2016.7.1)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88号令(11)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4号)(12)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国务院令第653号)(13)云南省安全生产条例(14)冶金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26号)(15)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GB6222-2005)(16)严防企业粉尘爆炸五条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68号令)(17)粉尘防爆安全规程(GB15577-2007)(18)炼

7、铁安全规程(AQ2002-2004)(19)炼钢安全规程 (AQ2001-2004)(20)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规程(GB16912-2008)1.3. 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越钢钢铁公司炼钢厂炼钢车间转炉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各类异常情况及事故应急处理及救援。2. 生产经营单位的危险性分析2.1. 危险源与风险分析2.1.1炼钢车间存在主要危险因素目前本生产中的主要危险有:1、铁水喷溅:铁水反应剧烈,导致铁水喷溅。2、火 灾:由于铁水喷溅及其他热物料接触易燃物品导致发生火灾;煤气泄漏遇火源发生火灾事故。3、爆 炸:由于铁水喷溅及其他热物料接触易燃物品导致发生爆炸,容器及其他存在爆炸危险的介质投入转炉,

8、导致发生爆炸事故;转炉煤气泄漏遇火源及强辐射热源发生火灾。4、煤气中毒:煤气泄漏导致作业人员中毒。5、特种设备事故:作业人员培训不到位,导致发生操作事故;特种设备未按期检验,带病作业发生事故等。6、炼钢过程中紧急停水停电:炼钢过程中发生停电事故,如果处理不当将导致工艺事故及安全事故。3. 事故应急组织机构及职责3.1. 事故应急组织体系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应急组织体系如下:事故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总指挥 副总指挥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领导小组)抢险救护组警戒疏散组环保应急组后勤保障组生产调度组事故处理组事故调查组 事故应急组织体系图3.2. 指挥机构及职责3.2.1. 组织机构及人员3

9、.2.1.1. 事故应急领导小组1)事故应急总指挥:炼钢厂厂长2)事故应急副总指挥:分管安全副厂长3)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成员:分管设备副厂长、厂办公室主任、安全生产科科长、设备技术科科长、安全生产科副科长4)各专业组负责人:(1)抢险救护组:炼钢分管设备副厂长(2)警戒疏散组:副厂长(3)环保应急组:设备技术科科长(4)后勤保障组:厂办公室主任(5)生产调度组:安全生产科副科长(6)事故处理组:车间主任(7)事故调查组:安全生产科科长3.2.2. 主要职责3.2.2.1. 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1)接受政府的指令和调动;(2)组织制定越钢钢铁公司炼钢厂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3)负责人

10、员、资源配置和应急队伍的调动;(4)确定现场指挥人员;(5)协调事故现场有关工作;(6)批准本预案的启动与终止;(7)决定事故状态下各级人员的职责;(8)危险化学品事故信息的上报工作;(9)组织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3.2.2.2. 各级人员的职责(1)总指挥: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全面组织指挥越钢钢铁公司炼钢厂转炉煤气事故的应急救援。(2)副总指挥:协助总指挥具体负责应急救援的现场指挥及应急工作,快速响应,确保应急救援各类资源到位,为各事故应急救援组工作提供保障。3.2.2.3. 各专业组的职责(1)抢险救护组第一时间对受伤人员进行有效救助;对事故点进行专业

11、抢救,避免事故事态扩大并及时消除事故隐患;发生大的火灾爆炸时,迅速采取措施处理,同时用泡沫、雾状水对发生火灾部位灭火。(2)警戒疏散组事故发生后,及时对进入事故区的主干道进行警戒,与应急无关的车辆及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域内。保持事故救援通道的畅通。负责疏散撤离事故现场作业人员和可能涉及到的周围人群;事故现场周边安全警戒;(3)环保应急组 协助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做好事故报警; 及时分析事故状态和事故扩大的可能性,启动环保应急预案,并做好情况通报工作;迅速查明是否有泄漏物扩散,对扩散进行追踪监测,监测结果及时向领导小组汇报。根据检测情况,及时向总指挥报告发出警戒及疏散污染区人员。(4)后勤保障组负责通

12、信方式或线路及信息交通畅通。负责抢救受伤、中毒人员的生活必需品供应以及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和运输。(5)生产调度组负责全厂生产系统的安全调度。(6)事故处理组 迅速组织现场抢救人员进入应急现场;在救援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处理人员在做好个人安全防护的前提下,科学果断地处理事故;及时向应急指挥中心报告事故处理情况;(7)事故调查组的工作职责:受总指挥的委托下,组成事故调查组,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调查事故的经过,分析事故的原因;写出事故调查报告,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制定事故防范措施。4)各生产单位(1)负责本单位所管辖范围内的各类安全设施的使用、管理、维护;(2)负责监督本单位员工严格遵守安

13、全规程、劳动纪律等方面的管理工作;(3)当事故发生时按应急响应等级、程序向公司各有关部门报告,积极配合公司事故应急救援。5)有关部门支持配合(1)当事故灾难应急救援工作需要政府部门的支持配合时,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应按照本应急预案的要求,及时请求政府有关部门协助和提供支持。(2)事故灾难造成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时,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应立即向政府有关部门请求启动相关应急预案。(3)现场应急指挥中心(领导小组)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由相应的单位相关人员组成。事故灾难造成跨单位、部门的或者影响特别重大时,由事故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总指挥协调成立事故专家组,科学研究的制定事故应急救援方案。4.

14、预防与预警4.1. 危险源监控4.1.1. 防火防爆预防措施1)存在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单元,严禁烟火,经常保持产生易燃易爆物质的场所通风设施完好,防止易燃易爆性物质聚集达到爆炸极限,安装有易燃易爆气体泄漏在线监测设备的单位,要按照相关技术标准对设备定期进行标定。2)定期对易燃易爆场所中的防爆阀、避雷设施、防静电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其有效性。3)确保爆炸和火灾危险性场所配置的防爆电气设备、灯具、开关的完好性。4)加强消防设施、器材的维护管理,确保其有效性。5)生产、储存装置的计量、监测、报警仪表必须齐备、完好、可靠,并定期校验。4.1.2. 预防中毒及窒息措施1)加强对生产设备、储存设施的密封性检

15、查,减少有毒有害气体的逸出扩散。2)保证作业场所通风良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人体的危害。3)有毒、有害操作岗位应配备正压自给式呼吸器、防毒物渗透工作服、防冻伤手套及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等防护用品。并建立应急装备物资的使用维护管理台账,保证应急物资的有效。4)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后,沐浴更衣。实行定期体检。4.1.3. 消防措施1)建立专业(或者兼职)消防组织,并积极组织专业消防人员学习和训练。2)确保消防通道、消防栓、消防水源、消防车、灭火器材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处理事故的消防设施完好。3)禁火区内严禁吸烟和带入火种,禁火区应设置明显的标志,并标定警戒线,设置“严禁烟火”、“禁止吸烟”等

16、警告牌。4)进入禁火区域内机动车辆,在其排气管上应加装阻火器。严禁电瓶车进入禁火区。5)列为重大危险管理的特种设备应报当地安全监管部门备案。4.1.4. 预防爆炸的措施1) 建立规范的废钢分拣管理制度,加强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废钢物料的分拣工作,避免将密闭容器、存在爆炸危险的废料分拣进废钢区。2) 盛装铁水、钢水的容器不得潮湿及有水,避免发生爆炸。3) 加强煤气的安全管理,在涉及煤气的生产区域设置煤气在线检测仪,加强通风,避免煤气集聚达到爆炸极限。4.1.5. 预防特种设备事故的措施1)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合格,取得特种设备作业资格证,方能从事特种设备操作。2) 加强人员的

17、安全教育培训力度,建立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制度。3) 按期进行特种设备检验,做好特种设别日常维护保养工作,避免出现设备带病作业。4) 行车等特种设备不得超负荷使用。5) 应急过程中,应逐档加速操作吊钩,防止过快导致接触器跳电,形成失控状态,造成事故扩大化,严禁快速低档位操作起升机构。4.1.6. 预防停水停电的措施1) 严格做好水、电的调度管理,确保供水供电正常;2) 做好供水管网系统的日常维护管理,避免设备事故导致供水中断,引发转炉炼钢其他事故发生;3)做好电气设备设施的检查及维护,避免应电气故障造成的停电事故发生;4)规范涉电作业管理,避免出现误操作导致停电;5)电气作业人员必须经教育培训

18、考试合格持证上岗。4.1.7. 预警行动各生产单位、应急指挥机构接到可能导致事故的信息后,应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及时研究确定应对方案,并通知相关部门、单位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当本级、本部门应急救援指挥机构认为事故较大,有可能超出本级处置能力时,要及时向上级应急指挥机构报告,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应及时研究应对方案,采取预警行动。4.1.8. 信息报告与处理1)各生单位发生事故后,现场人员应立即将事故情况报告本单位负责人,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按照现场处置程序立即开展自救。2)单位负责人接到事故报告后,应迅速组织救援,并按照有关规定立即报告公司相关部门,紧急情况下,可越级上报。3)公司相关部门接

19、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实行紧急抢救,当接到响应标准的事故报告后,应当在1小时以内报告至县、市人民政府。4)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事故发生后按照职责迅速开展工作。5. 应急响应5.1. 响应分级1)级应急响应行动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实施;2)级应急响应行动由越钢公司决定并组织实施;3)级应急响应行动由炼钢厂决定并组织实施;4)级应急响应行动由车间决定并组织实施;5.1.1. 响应程序5.1.1.1. 应急准备进入应急准备状态时,根据事故发展态势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各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1)立即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情况严重时应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2)及时掌握

20、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情况,并向领导小组报告;3)立即通知有关专家、救援队伍做好应急救援的装备、物资等方面的准备工作;4)根据需要迅速指派有关人员和专家到事故现场指导救援;5.1.1.2. 应急响应程序进入应急响应状态时,根据事态发展和现场救援进展情况,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根据职责,执行如下应急响应程序:1)通知领导小组,收集事故有关信息和资料;2)及时将事故情况报告公司领导,情况严重时应向当地人民政府报告;3)组织专家咨询,提供事故应急救援方案;4)指派有关人员到现场协助指挥;5)通知有关部门做好交通、通信、物资、环保等项工作;6)通知有关应急救援队伍、专家参加现场救援工作。5.1.1.3. 指挥与

21、协调事故发生后,立即启动预案,组织救援;需其他单位配合的,由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统一协调。6. 事故控制、抢险与恢复生产6.1. 事故抢险一般规定 6.1.1. 险情报告1) 一般险情由应急救援组组长或副组长组织指挥抢险,并将情况随时报告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重大险情由应急救援指挥部副总指挥组织指挥抢险;特大险情由应急救援指挥部总指挥组织抢险。抢险现场必须设专人负责现场指挥。 2)上级意图、指示,应通过应急救援现场指挥贯彻实施。 3)特大险情抢险现场对外发言人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总指挥;重大险情抢险现场对外发言人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副总指挥。 4)抢险作业除应遵守本预案的规定外,还应遵守国家相关法律

22、法规及减数标准,应严格依照工业企业煤气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标准、规程的相关规定。 6.1.2. 抢险措施 6.1.2.1. 抢险具体程序措施1)抢险人员应携带警戒绳、警示标牌、煤气检测仪、抢险专用工具、材料、防冻伤防护用品等前往事故现场。到达事故现场后,在现场指挥部署下,应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故扩大;同时根据事态程度确定警戒区,设置护栅或警戒绳进行隔离,在警戒区内严禁明火,限制交通,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若现场设施比较复杂,应迅速查清漏出煤气是否窜入周围建、构筑物。当发现漏出的煤气已窜入周围建(构)筑物时,应及时疏散建(构)筑物内人员并清除聚积的氮气及氧气。 2)抢险人员到达作业现场后,必须及时救

23、助受伤人员,进入厂产区域救助人员必须佩戴隔离式防护器材方能进入,避免事故扩大。 3)在危险区作业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1)、除抢险人员、救护人员、消防人员外,其他人员未经许可严禁进入危险区; (2)、进入危险区的操作人员须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具,作业时应有专人监护,严禁单独作业; (3)、危险区内严禁使用非防爆型的机电设备及仪器、仪表、通讯设备如录像机、对讲机、照相机、移动电话等,同时应关闭传呼机; (4)、危险区内作业前,应进行强制通风,清扫积聚煤气,降低环境混合气浓度后方可作业,作业过程中严防任何产生火花现象。 5)管道及设备修复后,应做全面检查与清扫,防止煤气窜入夹层、烟道、地下设施和建(构

24、)筑物等不易察觉的场所。 6)事故原因未查清或隐患未消除时不得撤离抢险现场,应采取安全措施,直至查清事故原因并消除隐患为止。 6.1.2.2. 具体抢险作业 1)抢险人员进入抢险现场,应立即控制气源、消灭火种、强制通风驱散积聚的煤气。在室内应开启门窗通风,严禁启闭电器开关。地下管道泄漏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排除聚积在建、构筑物空间内的煤气。 2)煤气设施泄漏的抢修应在降低煤气压力或切断气源后进行。当泄漏处已发生燃烧时,应先采取措施控制火势后再降压或切断气源。 3)当发现有作业人员出现晕倒时,应识别是否为煤气中毒,应佩戴好隔离式空气呼吸器进入事故空间进行救援,不得无任何保护进行抢救。 4)当抢险中无

25、法消除漏气现象或不能切断气源时,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并作好抢险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 5)火灾与爆炸 a、发生涉及氧气的火灾后,应及时通知消防部门。涉及氧气火灾的抢险工作,应采取切断气源或降低压力等方法控制火势,采用适应与氧气反应物质的灭火方法。 b、由于其它原因(除煤气泄漏原因外)引起的火灾,危及煤气管道及设备安全时,应立即进行灭火,并通知消防部门。 c、火势得到控制后,应按本预案第5.3节的有关规定进行抢险。 d、煤气管道及设备发生爆炸后,抢险人员应迅速控制气源和火种,将爆炸管道或设施与输配系统隔离,防止次生灾害,保护事故现场,制定修复方案。 e、火灾与爆炸险情抢险作业结束后,救援队伍应对管

26、道和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认事故原因已查清且所有隐患已消除时,方可撤离抢险现场。 6.1.2.3. 停水停电处理措施(1)转炉在出钢过程中停电(跳电) 1)转炉处于静止状态:将操作台上松闸允许开关打至允许状态,再按下事故松闸按钮让转炉在正力矩作用下回到安全位置(炉前45度、炉后315度以上炉口离开烟道位置)。2)转炉处于倾动状态:先按下紧停按钮,再将操作台上松闸允许开关打至允许状态,再按下事故松闸按钮让转炉在正力矩作用下回到安全位置(炉前45度、炉后315度以上炉口离开烟道位置)。3)在出钢过程,以上操作失效时,快速加入挡渣球。4)如果在兑铁过程,行车在兑铁位置时,转炉不用回零位,但应喊开平台周

27、围人员。(2)吹炼过程中停水、停电1)氧枪系统在遇突然停电事故时,氧枪变频器将报警停机,氧枪事故电源将在5秒钟后自动投入。操作工在CRT操作画面点击变频器控制按钮,先关再合,点击故障复位按钮,迅速按下操作台氧枪紧急提升按钮,氧枪提升至待吹点以上。2) 事故电源不能正常使用时,操作工立即点击“紧急关氧”按钮切断氧气(或点击吹炼结束并手动关氧气总阀和分阀)和在电脑上关水,无论氧气或水是否关闭,均应立即到氧气阀门室将氧气手动阀和氧枪水进水手动阀关闭(不能关出水阀),同时立即通知调度室及电工到场检查确认。3) 在供电电源恢复后,点动操作台上的“紧急关氧”和紧急提升按钮解除,将变频器上电,再进行下一步操

28、作;如果此时氧枪还在炉内,应先将氧枪提出并更换氧枪(从炉内提出的氧枪,无论是否烧损均应换枪),各相关阀门在确认设备正常后,再缓慢开水,等待流量、压力等指标确认完全符合要求后,按要求恢复生产。4) 若氧枪被烧漏水,应立即提出更换,并确认炉内水蒸发完后方可动炉。5) 操作工同时将氧枪进水、炉口水箱、小烟道等重点部位的进水阀门手动关闭。防止烧红的炉口水箱、氧枪等设备突然来水产生爆炸。6) 如果在出钢过程中出现停电,操作工应及时加入挡渣球,堵住出钢口,防止红钢溅出烧坏炉下轨道及设备。7) 停电过程中,氧枪在炉内不能自动提升时,应迅速用葫芦吊将氧枪提出氮封口并进行检查确认;来电时如果氧枪仍在炉内,应先将

29、氧枪提出或更换,各相关阀门在确认设备正常后,在相关人员的指导下缓慢开水,对各部位设备进行注水,等待流量、压力等指标确认完全符合要求后,再按程序恢复生产。6.1.2.4. 煤气火灾、爆炸事故处置措施发生煤气火灾、爆炸事故,应急救援时要注意:1)及时切断所有通向现场的能源供应,包括煤气、电源等,通入大量蒸气或氮气,将剩余煤气置换干净,防止事态进一步恶化,未查明事故原因和采取必要安全措施前,不得向煤气设施恢复送气。事故得到安全处置后,相关单位要办理相关手续,方能正常供气供电。2)疏散车立足划定事故现场危险区域;布置岗哨,设置安全警戒带,阻止非抢救人员进入,保障事故救援通道的畅通。3)进入煤气危险区的

30、抢救人员应佩戴隔离式呼吸器,不应用纱布口罩或其他不适合防止煤气中毒的器具,避免出现抢救人员出现中毒事故,造成事故的扩大。4)在爆炸事故发生后,爆炸地点40m内不得有火源,禁止无关人员在事故现场附近逗留。5)直径小于或等于100cm的煤气管道起火,可直接关闭煤气阀门灭火。6.1.2.5煤气中毒事故处置措施高炉在冶炼过程中可能发生煤气泄漏事故。应急救援时要注意:1)迅速查找泄漏点,切断气源,防止有毒气体继续外泄;2)迅速向领导小组报告事故情况,当超出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集团公司报告;3)设置警戒线、疏散人员;4)迅速将中毒人员脱离现场危险区,送至空气新鲜处,解除一切阻碍呼吸的衣物,并注意保暖。抢救

31、现场应保持清净、通风,并指派专人维护秩序;5)中毒轻微者,如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可直接送医院急救;6)中毒较重者,如出现失去知觉、口吐白沫等症状,应由医务人员到现场急救;7)中毒者已停止呼吸,应由医务人员现场立即做人工呼吸并使用苏生器等现场抢救;8)中毒者在未恢复知觉前,应立即用车辆将中毒者送往医院抢救,途中应采取有效的急救措施,并有医务人员护送。6.1.2.6 机械伤害处置要点 1) 发生机械伤害后,发现者应立即报告安全事故应急领导小组,应急领导小组与医院取得联系,应详细说明事故地点、严重程度,并派人在厂门口接应。在医护人员没有来到之前,应检查受伤者的伤势,心跳及呼吸情况,视不同情况

32、采取不同的急救措施。2) 对被机械伤害的伤员,应迅速小心地使伤员脱离伤源,必要时,拆卸机器,移出受伤的肢体。3)对发生休克的伤员,应首先进行抢救。遇有呼吸、心跳停止者,可采取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脏挤压法,使其恢复正常。4) 对骨折的伤员,应利用木板、竹片和绳布等捆绑骨折处的上下关节,固定骨折部位:也可将其上肢固定在身侧,下肢与下肢缚在一起。5) 对伤口出血的伤员,应让其以头低脚高的姿势躺卧,使用消毒纱布或清洁织物覆盖伤口上,用绷带较紧地包扎,以压迫止血,或者选择弹性好的橡皮管、橡皮带或三角巾、毛巾、带状布巾等。对上肢出血者,捆绑在其上臂l2处,对下肢出血者,捆绑在其在腿上23处,并每隔 25-40

33、分钟放松一次,每次放松0.5-1分钟。6) 对剧痛难忍者,应让其服用止痛剂和镇痛剂。采取上述急救措施之后,要根据病情轻重,及时把伤员送往医院治疗。在转达送医院的途中,应尽量减少颠篇并密切注意伤员的呼吸、脉搏及伤口的等情况。6.1.2.7.受伤人员急救方法1) 胸外心脏按压法让患者躺在硬质地面上或背部垫一块硬板,定位于胸骨中1/3与下1/3界处,利用上半身体重和肩、臂肌肉力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频率为80100次/min,按压深度为45cm,按压平稳不间断,有规律进行,下压向上放松的时间相等,当按压至最低点处有一明显停顿,在放松时定位手掌根部不要离开胸骨定位点,但又不使胸骨受压,按压注意冲击式压

34、法。 2) 人工呼吸法采用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口对口常用于成人,用在畅通呼吸道而发生呼吸停止的病人,当有牙关紧闭不能张口或口腔有严重损伤时,可用口对鼻人工呼吸。使患者头部后仰,用手捏住患者的鼻孔向患者口中吹气,吹毕使其胸部反动回流,然后松开捏鼻的手下,如此有节奏的均匀地反复进行,保持1620次/min的速度,直到胸部开始活动。6.1.2.8 灭火器的使用规程1)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2)使用方法(1)手提或肩扛灭火器迅速到达火场,并上下颠倒数下。(2)在上风头距离火点3-4米处,拆下铅封,拔出保险销。(3)一手紧握胶管喷嘴,对准火源根部,另一手按下压把。(4)扑灭油火时,

35、对准火源根部要平射,左右摆动,由近及远,快速推进。3)保养维护和检查a)检查存放灭火器环境温度在-10+55范围内。b)每月由安全员检查一次气压,当压力表指针低于绿色区域时,予以更换。c)检查筒盖内穿针及各部件活动是否灵活。 d)干粉灭火器应存放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每年检查一次干粉是否有潮湿结块现象,若有结块需及时更换。 e)存放地点应阴凉通风,不能置于日光下曝晒或在强辐射下烘烤,以防二氧化碳气因升高而膨胀,造成漏气。f)检查出粉管、进气管、喷管有无粉块堵塞。筒盖螺母上防潮塞和出粉管防潮膜有无破裂。g) 检查穿针是否位于筒盖正确位置,连接件螺母是否拧紧,以防漏气造成结块。 灭火器的检查应由经过

36、专门训练,懂得灭火器的专业人员实施。4) 推车式干粉灭火器使用、维护、保养和检查(1)将灭火器推到起火地点上风头3-5米处,逆时针方向打开钢瓶手轮。(2)展开胶管,将钢瓶倾倒,直至拉杆触地。(3)将喷枪对准火焰根部,逆时针转动把手,打开喷枪。(4)如扑救油类火灾时,干粉气流不要直接冲击油面,以免油类液体向外激溅而引起火势扩大。(5)左右摇摆喷枪,快速推进,防止复燃。5) 二氧化碳灭火器(1)握住提把,使灭火器直立。(2)拔出锁销,压下操作杆。(3)先喷射火的前侧,后对准火的后侧左右扫射。(4)注意手一定要握住喷口的把手,不要喷口,防止冻伤。 6.2. 应急结束事故现场得以控制,环境检测符合有关

37、标准,导致次生、衍生事故隐患消除后,由事故应急总指挥宣布事故应急结束,并且生产已基本恢复,相关善后处理工作已基本结束,经事故现场应急指挥中心确认和批准,现场应急处置工作结束,应急救援队伍撤离现场。由事故调查组展开事故原因调查。调查完毕,关闭应急预案,完成事故应急救援总结报告,按响应分级标准的要求,分别报送有关部门。6.3. 后期处理1)进行事故现场进行洗消,消除事故后果影响。2)对污染物进行现场清理。3)恢复生产秩序。4)根据事故造成的损失,进行善后赔偿。5)对抢险过程和应急救援能力评估及应急预案的修订。6)认真分析事故原因,制定防范措施,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防止类似事故发生。7. 应急保障措

38、施7.1. 通信与信息保障1、各有关单位、人员的值班电话必须保证24小时开通,不得任意关机,确保通信联系畅通;2、紧急联系电话值班电话:0874-3937106总指挥(范全普):13987481370副总指挥:朱建昆):13577402772炼钢厂安全科长:(李周礼):18182923000越钢钢铁公司安全生产部部长(何福生):13887420771越钢钢铁公司保卫部部长(张开飞):13769650162集团公司专职消防队(关正飞):13769811575集团公司医院:3931275曲靖市麒麟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0874-61722663、 应急救援指挥中心向厂各部门发布救援信号一律用电话联

39、系。4、 危险区警戒线为黄黑色带,警戒哨佩带黄色袖标,救援车辆贴黄色通行证。7.2. 应急队伍保障7.2.1. 应急人员保障应急救援各专业组的人员由越钢公司及所属各单位的相关人员兼职,组成相应专业组的成员,在组长的领导下开展应急救援工作。7.2.2. 应急物资装备保障应急救援需要使用的应急物资和装备包括已配备到位的消火栓、灭火器、事故柜(防毒面具、空气呼吸器等)、紧急冲洗装置、医疗急救用品等,由各公司车间、班组的安全员管理,交接班时将应急物资装备列入交接内容,并确保其有效性。7.2.3. 经费保障应急专项经费纳入越钢公司的安全技术措施费用,在每年的预算中专项列出,由财务监督管理,保障应急状态时

40、应急经费及时到位。7.2.4. 日常工作保障1、由越钢公司组织各管理部门及各公司每季度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对查出的各类事故急患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2、 各公司每月组织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开具隐患整改通知书,下发至各责任部门(车间)安排整改;3、 各公司对各生产单位的消防器材、安全设施、应急器材等进行不定期的检查,并做好相应记录,对查出的隐患开具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4、 越钢公司设备管理部门每季对特种设备及其它设备等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对查出的隐患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5、 各公司及相关部门对各自管辖范围内的相关部位(或岗位)每天指定专人进行一定专门检查,发现隐患及时

41、排除,并做好相应检查记录。7.2.5. 治安保障1、保卫部负责治安管理。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和重点设备的保护,动员和组织员工开展群防联防,协助各公司做好治安工作。事故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及通信联络序号应急救援组织姓 名职 务办公室电话手 机1值班联系电话39371062总指挥范全普厂长3937505139874395313副总指挥朱建昆常务副厂长3937504135774027724指挥中心成员1)范全普厂长3937505139874395312)朱建昆常务副厂长3937504135774027723)李周礼安全科科长3937519181829230004)熊双红副厂长3937502

42、137697916685)张平副厂长3937513139874531026各专业组组长1)事故调查组李周礼安全科科长3937519181829230002)环保应急组李鑫设备技术科科长3937515138874251363)事故处理组赵波炼钢车间主任3937524186874512184)抢险救护组熊双红副厂长3937502137697916685)警戒疏散组张平副厂长3937513139874531026)后勤保障组何莉萍办公室主任3937510137691689697)生产调度组范学军安全生产科副科长3937519182884369077应急咨询电话39312168麒麟区安监局617226

43、69医疗部门12010火 警119 应急响应程序应急响应程序见下图:应 急 响 应 程 序 图接 警信息反馈警情判断响应级别报 警中心人员到位信息网络开通应急资源调配现场指挥到位救援行动扩大应急 申请增援事态控制现场清理解除警戒善后处理事故调查人员救助工程抢险警戒与交通管制人群蔬散环境保护现场监测专家支持医疗救护应急启动应急恢复应急结束(关闭)总结评审NYYNY事故发生炼钢车间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序号危险因素防范措施等级1铁水高温烫伤人员教育、现场增设警示牌12高空坠落人员教育、现场增设警示牌23钢水穿包人员教育、现场增设警示牌34煤气中毒人员教育、现场增设警示牌256789101112131415161718 30 云南曲靖钢铁集团越钢钢铁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