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上传人:细水****9 文档编号:61658978 上传时间:2022-03-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5.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毕业设计开题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文 经 学 院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生姓名: 学 号: 专 业: 自动化 设计题目: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 班级 : 指导教师: 2014 年 3 月 8 日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1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发展趋势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单片机已在各行业得到广泛应用,为适应更多的应用领域,厂家采取了在一块单片机芯片上集成多种功能部件和大容量存储器的方法。因而,整个应用系统不需要扩展,而体积变小、可靠性增高,使单片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单片机系统。近些年计算机领域的变化令人目不暇接,而单片微型计算机(简称单片机),作为微型计算机家族中的一员、发展中的

2、一个分支,以其体积小、单一电源、功能强、价格低廉、低功耗、运算速度快、可靠性高、面向控制等独特优点,越来越深受各个应用领域的关注和重视,应用十分广泛,发展极快。 温度是工业对象中主要的被控参数之一,在各个种类的企业中应用广泛的各种加热设备、反应炉设备等都需要严格的控制温度。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温度采集系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以达到设备环境、生产流程的安全要求,也越来越成为温度采集系统的几个重要指标。 随着集成电路技术的越来越快、越来越大规模化的发展,由于单片机具有体积小、功能强、性价比高等优点,基于单片机开发出来的一系列采集、控制系统也逐渐受到广泛关注。采取单片机作为核心,可

3、完成对温度的采集要求。所以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被广泛应用于很多工业过程控制中,使产品既提高了产品的功能和质量,又降低了成本,简化了设计。采用单片机设计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可进行温度检测、采集及显示,对于提高生产效率,节约能源、资源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本课题的基本内容、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措施基本内容: 基于单片机的多路温度采集系统采用AT89C51单片机做核心,DS18B20做A/D传感器,并有报警显示模块。 1.测量范围:-55度到+125度,精确值正负0.5度; 2.测量并显示环境温度; 3.当温度超过一定范围发出报警信号。,多路温度采集系统结构如上图,可以

4、实现在一定空间内分层次多点测量同一时刻的温度而且能够长时间的工作。单片机模块:AT89C51单片机系统包括晶体振荡电路、复位开关和电源部分;温度测量模块:温度测量传感器采用DALLAS公司DS18B20的单总线数字化温度传感器,测量范围为-55度到+125度,可编程为9位到12位A/D转换精度,测量分辨率达到0.0625度,采用寄生电源工作,CPU只需一根口线便能与DS18B20通信,占用CPU口线少,可节省大量引线和逻辑电路。显示模块:显示出环境温度;报警模块:当环境温度超过上下限时,报警。预计可能遇到的困难及解决问题的方法:1) 不熟悉有关软件的使用方法,需要时间去查资料学习。2) 不熟悉

5、焊接技巧,可能会发生漏焊、虚焊现象,需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3) 很难确定系统的最佳外观效果,需要向老师和同学们调查研究,以确定最终方案。 4) 在程序设计时,可能会有一些错误,导致与理论结果不符合,需要细心仔细的去查错排错。 5) 程序调试涉及到的问题比较繁多,应该仔细考虑是否正确,及时纠正,以免发生连续性的错误。 6) 因为缺乏实践经验,可能会发生设计与实际不符合的情况,应重视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3本课题拟采用的研究手段(途径)和可行性分析研究手段及可行性分析1.收集、查阅相关技术资料,消化吸收,融会贯通,形成多种方案、设想,并分析选择出较合理的方案;2.对方案进行分析对比作出选择,选

6、出最优的方案;3.通过设计实物,并进行相应实物的测试以研究本系统的应用;4.利用PROTEUS设计电路原理图,通过相应设备及元器件制作出硬件电路实物;5.运用软件工程设计理论及面向对象软件设计方法进行需求分析和详细设计。采用标准化程度高、程序可移植性好的语言,以使所开发的软件将来能够移植到不同的硬件环境下运行;6.用统一标准的格式书写源程序清单,改进程序的可读性。预期目标以AT89C51为核心,利用温度测量模块、显示模块、报警模块,实现对温度的测量、显示以及报警功能。 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指导教师意见:(对本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和对设计结果的预测)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教研室审查意见: 教研室负责人: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