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金融信用发展与执法效果

上传人:lis****210 文档编号:61650304 上传时间:2022-03-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金融信用发展与执法效果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论金融信用发展与执法效果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论金融信用发展与执法效果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论金融信用发展与执法效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金融信用发展与执法效果(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金融信用发展与执法效果关键字: ;金融信用发展 ;执法效果一、金融执法效果与金融信用发展有关金融法律应当符合金融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也要符合市场运作的特 点和业内人士操作的经验。 如果要问:“什么是金融业发展的规律呢? 笔者认为可以这样回答: 金融业是以参与者的信用为基础, 又以金融 信用为工具的, 要求稳健发展的行业。 金融市场的操作特点可以表述 为:在金融市场参与者公平竞争基础上的契约自由与经营自律。 金融 法律要符合这些规律和特点,法律执行才有预期效果。金融法律的内容要尽可能符合金融发展的客观规律, 保障和促进金 融市场的发展。 如果不反映这些规律和特点, 金融法律就不容易被金 融市场

2、所接受, 金融市场的参与者也不能在较大程度上自觉地执行法 律。为什么金融法律需要上述的价值取向?因为金融市场中的一个特 点就是资金的安全与流动, 具体表现为金融信用可靠与流动性。 因为 金融并不一定像履行实物产品合约那样, 要求实物交付,或实际履行, 或强制执行。 而金融业的合约只要实现了资金的流动性, 合约的目的 就实现了。而现代的资金流动又是以信用为工具的。如果上述金融法律所反映的规律和特点能被市场接受的话,金融信 用的基础就可以完善起来。我国目前的金融市场信用还不够, 还是政 府的行政信用来支撑着金融业的运行。 离开了政府信用,金融机构的 运行将变得较为困难。上述情况也表现在金融法律上。

3、虽然我国的金融法律也规定了若干 市场金融信用的内容,但是,在金融市场中真正的信用还没有建立, 所以,法律规定了,也不容易执行。一个明显的例子就是国有商业银 行对一些国营企业的贷款中形成的呆帐。 国营企业到期不还银行的贷 款成为比较普遍的现象。有些国营企业没有钱不还贷款,有些企业有 了钱也不想还贷款,这就是金融市场没有信用基础的明显信号。法院对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贷款协议也没有办法执行。所以,一些银行在遇到国营企业欠债时,干脆不想打官司了。因为他们知道:打赢 了官司,法院也执行不了,还白搭上诉讼费和律师费。我国的律师行 业虽然成为了新兴知识产业,律师们的收入增长很快,但是,金融执 法的情况没有明显好

4、转,这也反映了诉讼业与执法效果相脱节的现象。 于是出现了银行 丢失一只羊,吃掉一口猪,牵走一头牛,找回一只 鸡”的说法,这些民间的说法反映了我国目前有关金融法律可执行性 的程度。金融法律的执法效果不理想, 原因不全在法律本身, 而在于我国的 金融市场信用基础还没有建立。 要建立金融市场信用基础, 需要经过 三个发展阶段:第一,信用的商业道德化阶段;第二,信用的商业化 阶段;第三,信用的证券化阶段。法律要随同上述发展阶段而同步发 展,执法的效果才能发挥出来。二、 ;信用发展的不同阶段1、;信用的道德化阶段信用的道德化阶段是最早形成的。 我国古代有丰富的信用道德的文 化思想资源,例如,儒家文化有许多对君子的行为规范,例如: “言 必行,行必果 ”,还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 ”。要成为 “君子”,就必须 成为一个有信用的人;而 “小人”,则看重利益,不讲信誉。在我国民间中,也有借钱或借物时要守信用的习惯,例如 “好借好 还,再借不难 ”,这句俗语话虽简单,但是意义深刻。在民间小额金 钱借贷中,依然适用这些习惯。一旦某人借钱不还,特别是有钱也不 还时,他在商业社会中的信用度便极大降低了,最后,他会被人们视 为“赖帐 ”的人,被人们淘汰出商业社会。现在,我国民间仍然处于信全凭借款者用的道德化阶段之中,民间的小额借款有时不用写借据, 的个人信用。这就是信用的道德化阶段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