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余猪骨制多孔炭净化含铬废水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61586188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7.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餐余猪骨制多孔炭净化含铬废水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餐余猪骨制多孔炭净化含铬废水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餐余猪骨制多孔炭净化含铬废水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餐余猪骨制多孔炭净化含铬废水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餐余猪骨制多孔炭净化含铬废水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餐余猪骨制多孔炭净化含铬废水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苗香来源:?中国科技教育?2021年第10期引言铬是一种储量丰富、用途广泛的金属元素,广泛用于金属加工、电镀、制革等工业领域。铬在现代生活中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但也带来了不容无视的环境问题,因此含铬废水的减排和净化已经受到大家的广泛关注。铭的毒性与其价态有关:金属铭没有毒性,而化合物中三价铭Cr3+和六价铭Cr6+对水生生物都有致死作用,其中,Cr3+可被底泥吸附转入固相,而Cr6+那么多溶于水,在水体中较为稳定,并具有更强的可移动性和氧化性,因此其毒性较C产高很多。目前,造成Cr6+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镀铬、化学制造和蒸发冷却塔。此外,煤

2、和石油的燃烧也会产生铬1700吨/每年,其中只有约2%。为Cr3+,其余大局部为Cr6+,因此对Cr6+的净化是目前含铭废水处理的主要任务。目前,常用的含铬废水处理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活性炭吸附法、电沉积法、反渗透法等物理化学方法,其中活性炭吸附法是处理含六价铬废水的重要方法之一。以天然植物和天然矿物质为原料,如果壳、果核、木材和沥青等,制备不同品级的活性炭已实现工业生产。生活中餐余猪骨很多被废弃,但将其变废为宝,制备多孔炭的报道并不多见。餐余猪骨具有独特的精细构造,可以将其中的有机物作为碳源,无机物作为天然模板,用于制备多孔炭。吸附了六价铬离子的多孔炭如何处理,能否被再

3、利用?受多孔炭和三氧化二铬复合物制备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报道启发,能否将吸附了铬离子的多孔炭用于制备锂电池的负极材料?如果这一设想可行,那么多孔炭净化含铬废水后的产物就可以得到充分利用,使活性炭净化含铬废水工艺更加绿色环保。本课题的设计思路如图1所示。具体设计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利用餐余废弃的猪骨为原料,将其中的有机成分作为碳源,无机纳米钙盐作为模板,制备含有纳米孔的多孔炭吸附剂。利用多孔炭处理含铭的废水,不但可使工业含铬废水得到净化,同时还可将已经吸附了有害物质的多孔炭复合物用于制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将这种复合物作为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有望为我国环保型电动汽车提供高效能源。实

4、验局部多孔炭制备将餐余废弃猪骨洗净、粉碎烘干,再在氮气保护下450煅烧1小时,冷却至室温,最终得到黑色粉末产物,待用。取一定量的氢氧化钾与制得的黑色粉末研磨均匀混合质量比为1:1并在一定温度下氮气保护处理1小时,随后冷却至室温,用硝酸水溶液脱除活化剂和骨中的无机物,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烘干,即得到产物多孔炭。多孔炭吸附净化含铬废水及其复合物的制备分别取一定浓度含Cr6+模拟废水置于瓶中,调节不同的pH值,参加一定量多孔炭,在一定温度下振荡一段时间后,取上层清液,测定铬含量,再将过滤后得到的固体粉末烘干待用。自制多孔炭对实际含铬废水的净化测试:取一定量某电镀厂含铬废水,参加一定量的多孔炭,测定

5、其对实际废水的净化处理效果。半电池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的测定电极极片的制备将吸附铬离子的多孔炭、乙炔黑、明胶溶液按质量比8:1:1混合,研磨制浆,用刮刀涂布于集流体铜箔上得到电极极片。将极片置于真空枯燥箱中枯燥12h,裁成直径为12mm的圆电极片待用。锂离子半电池的组装本实验将制得的电极片组装成半电池,然后进展性能测试。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采用两电极体系,测试温度为室温,测试电压围为0.0053V,充放电过程恒电流均用50mA/g。结果与讨论多孔炭制备过程分析从图2可以看出,餐余废骨经粉碎、煅烧、氢氧化钾活化等处理,最后用稀硝酸洗涤后得到黑色多孔炭粉末。为观察多孔炭的微观构造,进展了SEM的测试,

6、结果如图3所示。由图3可以看出,制备的多孔炭含有丰富的孔洞,且呈现分级孔构造。大局部在100nm以下,且在其孔壁上有很多更加微小的孔洞图3嵌图,这与本实验设计结果一致,证明用餐余废骨制备多孔炭具有可行性。为了进一步分析实验制得的多孔炭的孔构造,对其进展了BET测试,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实验制得的多孔炭含有丰富的微小纳米孔,孔径大小在4nm左右,且其比外表积高达1624m2/g,这有利于获得优异的吸附性能。多孔炭对铬离子的吸附性能用浓度分别为100mg/L和300mg/L含铬模拟溶液,参加一定量的自制多孔炭观察其对六价铬离子的吸附能力,结果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原始含铬溶液呈亮黄色,吸附24小

7、时后,浓度为100mg/L的含铬废水几乎变为无色,浓度300mg/L的废水颜色也明显变浅;吸附48小时后,浓度为300mg/L的含铬废水也变为无色,说明此时铬离子已根本被多孔炭完全吸附。为了分析含铬模拟废水浓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在27温度下,将自制的活性炭参加到不同浓度的含铭废水中,控制参加量为1.0g/L,测定吸附24小时后的吸附效果。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模拟废水中铬浓度的增加,多孔炭对六价铬的吸附量逐渐增大,但当浓度增大到500mg/L时,吸附根本到达饱和,继续增大浓度,多孔炭的吸附量并无明显增大。选取含铭模拟废水的初始浓度为100mg/L,多孔炭的参加量为1.0g/L,在27c下,研

8、究吸附时间对铬吸附量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以看出,随着时间的延长,活性炭对铬的吸附量逐渐增大。在前一个小时的吸附量增幅最大,说明此时吸附速度较快,当吸附时间到达10小时吸附根本到达平衡。为考察多孔炭对实际工业废水的净化效果,课题选择了某电镀厂的含铬工业废水作为处理对象,通过检测获知其六价铬离子浓度为604.8mg/L,随后分析比拟自制多孔炭与市售多孔炭对其净化处理效果,从结果可以看出,餐余猪骨制备的多孔炭对电镀废水的净化效果明显好于市售Norit多孔炭,证明了其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分析初步电化学性能研究说明,吸附铬的多孔炭作为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已有的全部实验

9、结果说明,将餐余废弃猪骨用于含铬废水的净化取得较为理想的结果,同时吸附铬离子后的多孔炭有望用于锂离子电池的制造,这为多孔炭吸附剂的开发与再利用开拓了新的方向。结论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用餐余猪骨可以制备出高吸附性能的多孔炭,其对含有六价铬的废水吸附性能高于目前市售活性炭,同时对实际电镀工业含铬废水亦表现出优异的净化效果,有望成为一种性能优异的含铬污水净化剂。将吸附了铬的多孔炭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初步研究证明了其可行性,电池得到了较高的比容量,这不但使多孔炭吸附剂得到了有效的再利用,同时也有望为制造锂离子电池负极找到新材料。进一步研究的设想由于研究时间有限,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善,我进一步的

10、研究设想如下。完善餐余骨制备多孔炭的工艺,优化制备条件。调节煅烧温度、时间等工艺参数对多孔炭吸附性能的影响;考察不同餐余废骨猪骨、鸡骨、鱼骨等对制备多孔炭构造的影响,努力使餐余废骨变废为宝,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同时,解决餐余废骨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深入研究多孔炭对含铬废水的吸附工艺,探讨吸附了铬的多孔炭作为锂电池负极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吸附铬量等的关系。通过研究为锂电池开发性能优异的材料,希望能为我国电动汽车提供高比能电池。让我们周围的环境更环保,生活更美好。进一步研究自制多孔炭对不同实际含铬工业废水的吸附研究,并探讨其对锂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为该材料的实际应用奠定根底。该工程获得第29届全国青少年科

11、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竞赛工程中学组化学一等奖。专家评语以餐余猪骨为原料制备具有纳米孔构造的多孔炭,并将其用于含铬废水的净化,在此根底上提出将多孔炭用于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该工程为含铬废水的净化提出了新的途径,也为锂离子电池负极的制备提出了新的方法。建议对纳米材料的控制条件进一步深入研究,进一步探索制备负极材料的工艺。骨的微现结构“天然模板程离子串池电动汽车无机共品 (MK)酶黑分子 (ttM)*酶洗)匕也,n,4、5,尹,.T简化工艺废物利用资源可再生Q 田 二*MP - * *7?含饰兔孔炭含饰施水图1瞽余猪骨制备多孔炭净化含铝股水及其产物用于制备钾电池的思路示意餐余猪骨450tt燃烧后的封粒制备得到的多孔炭图2餐余猪骨到多孔炭变化过程吸附48小时后的溶液图3实验制备的多孔炭SEM图(内嵌图为其局部放大)原始含等溶液吸附24小时后的溶液图4多孔炭对籍离子吸附能力实骐结果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