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概要》教案

上传人:zh****u6 文档编号:61570182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 页数:96 大小:310.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医学概要》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中医学概要》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中医学概要》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资源描述:

《《中医学概要》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概要》教案(9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绪 论一、中医学的发展概况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确立1四大经典著作:(1)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分为素问和灵枢两部分)(2)与内经相媲美的著作-难经(3)我国第一部临床医学著作-伤寒杂病论(开创了辨证论治的先河) (分为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两部)(4)我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2.外科鼻祖-华佗-麻沸散-世界最早的外科麻醉先河(五禽戏)董奉“杏林春暖”针灸甲乙经第一部针灸学专著雷公炮炙论我国最早的制药学专著3金元四大家:(1)刘完素-寒凉派-“火热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火)(2)张子和-攻下派-“邪去则正安”(3)李东垣-补土派-“内伤脾胃,百病由生”(4)朱丹溪-滋阴派-

2、“阳常有余,阴常不足”4.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 三、中医学的基本特点(一)整体观念整体:事物是一个整体,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事物和事物之间也有密切的联系,整个宇宙也是一个大的整体。1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五脏-六腑-五官-五体如:肝系-肝,胆,目,筋。A认识疾病:“肝火犯胃”-胃脘疼痛,泛酸,呕血。B诊断疾病:舌诊,脉诊,观面色耳廓。“察外知内”C治疗疾病:舌红疼痛心火旺泻心火D养生:劳逸结合2人与外界环境的统一性(1)人与自然界的统一性 “天人相应”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疾病(季节性,地理环境) 治疗(因时,因地) “旦慧昼安夕加夜甚”(2)人与社会的统一性(二)辨证论

3、治1诊疗手段:辨病论治,对症治疗,辨证论治。(1)病:有特定病因病机,发病形式,发展规律和转归的一种完整过程。 如:感冒,痢疾(2)症:症状,疾病的具体表现。如:头痛,发热,腰酸,乏力。(3)证:证候,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辨证:四诊资料分析概括证。2同病异治:痈疖初期,成脓期,溃脓期,恢复期。异病同治:脱肛 子宫脱垂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第一节 阴 阳 学 说一、阴阳的基本概念1阴阳的基本概念(最初涵义,范畴)2阴阳既可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如:水和火),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如:冷水和热水)。3阴阳的属性是相对的。(1)在一定条件下,阴阳可以相互转化。如:

4、60的水。(2)阴阳中复有阴阳。如:白天中的上午。“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 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一)阴阳的对立制约相反对立制约动态平衡(二)阴阳的互根互用“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气与血的关系。(三)阴阳的消长平衡1此消彼长。制约较强造成的。阴阳图2此长彼消。制约不及造成的。3此长彼亦长。互根互用得当的结果。“补气生血”4此消彼亦消。互根互用不及的结果。“气虚引起的血虚”(四)阴阳的互相转化物极必反“重阴必阳,重阳必阴”“热极生寒,寒极生热” 三、阴阳学说在中医学的应用(一)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阳:上,背,体表,六腑,心阳,四肢外侧阴:下

5、,腹,体内,五脏,心阴,四肢内侧(二)说明人体的生理活动物质阴 功能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三)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1阴阳的偏盛(胜):“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2阴阳的偏衰:“阳虚则寒,阴虚则热”(四)用于疾病的诊断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五)用于疾病的防治“热者寒之,寒者热之” “阳病治阴,阴病治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阴阳偏盛 阴阳偏衰养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第二节 五 行 学 说一、五行的基本概念 五行: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变化。二、五行学说的基本内容(一)五行的特性 最初涵义;五材。“水火者百姓之所饮食也,金木者百姓之所兴

6、作也,土者万物之所生也。”“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二)对事物的五行分类表格(三)五行的生克乘侮 木 水 火 金 土 相克 木 水 火 金 土 相乘 木 水 火 金 土 相侮(反克)1(1).相生:母子关系制化 (2).相克:克我,我克,所胜,所不胜.2.(1)相乘:克制太过A太过相乘:“木乘土” B不及相乘:“土虚木乘”。 (2)相侮:反克A太过:“木火刑金” B不及:“金虚木侮”。三、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与相互关系1、说明五脏的生理功能(1)、肝喜条达而恶抑郁,有疏通气血,调畅情志的功能,(2)、心阳具有温煦的功能,(3)、脾主运化水

7、谷,化生精微,乃气血生化之源,(4)、肺具有清肃之性,以肃降为顺,(5)、肾主水,藏精。2、说明五脏之间的相互关系(1)相互资生的关系,(2)相互制约的关系(二)说明五脏病变的相互影响1、相生关系的传变(1)母病及子:“水不涵木”(2)子病犯母:“心肝火旺”2、相克关系的传变(1)相乘:“木乘土”,“土虚木乘”(2)相侮:“木火刑金”(三)用于疾病的诊断(四)用于疾病的治疗1、控制疾病的传变 太过泻之 不及补之“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2、确定治则及治法(1)相生“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如:滋水涵木,培土生金。(2)相克“抑强扶弱”如:抑木扶土,培土制水,佐金平木。3、用于

8、中医的情志疗法。第二章 藏 象藏象:藏于体内的内脏,表现于外的生理功能和病理现象。“详于脏而略于腑,详于功能略于解剖”分类:1、五脏:肝、心、脾、肺、肾(是实体性器官,生化和贮藏精、气、血、津液,以藏为主) 2、六腑: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胆(属管腔性器官,受纳和腐熟水谷,传化和排泄糟粕,以通为用) 3、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形态似脏,功能似腑)中医学中的脏腑与西医学脏器的概念是不完全相同的。第一节 脏 腑 一、五 脏(一)心1、心的生理功能(1)主血脉:心气推动血液在脉中运行,以营养全身A血液在脉中正常运行必备三个条件: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畅B心主血脉的功能正常与否从

9、以下四方面观察:面色舌色脉象胸中感觉(2)主神志: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主宰人的生命活动2、心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在志为喜(喜则气缓),在液为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二)肺 “华盖” “娇脏”1、肺的生理功能(1)主气,司呼吸:A主呼吸之气:吸入清气,排出浊气,完成人体与自然界的气体交换。B主一身之气:通过肺有规律的呼吸运动,带动全身的气机。“肺为气之主”(2)朝百脉、主治节。(3)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A宣发:呼出浊气向上向外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宣发卫气,调节腠理开合B肃降:吸入清气向下布散津液和水谷精微肃清呼吸道的异物C通调水道:对体内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肺为水

10、之上源”“肺主行水” 提壶揭盖2、肺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在志为忧(悲则气消)、在液为涕、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在窍为鼻(三)脾1、脾的生理功能(1)主运化:运输,消化吸收。运化水谷“气血生化之源”“脾为后天之本”运化水湿“脾为生痰之源”。(2)主升清:将水谷精微向上输布,化生气血营养全身维持内脏位置相对固定,使内脏不致下垂。(3)主统血:统摄血液在脉中运行,防止溢出脉外。2、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在志为思(思则气结),在液为涎,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四)肝1、肝的生理功能(1)肝主疏泄:疏通发泄 “刚脏”调畅气机促进消化吸收A协调脾胃气机的升降B调节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调

11、畅情志影响男子排精,女子月经“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肝也”(2)主藏血:储藏和调节血量。2、肝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在志为怒(怒则气上) 在液为泪 在体合筋,其华在爪 在窍为目 (五)肾1、肾的生理功能(1)藏精,主生长发育与生殖功能藏精:贮藏精气,防止精气从体内无故丢失,包括先天之精和后天之精。精:广义之精和狭义之精。肾精:有形的,物质,散为肾气肾气:无形的,功能,聚为肾精 肾精与肾气为同一物质,合称肾中精气肾中精气是产生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肾阴肾阳是机体阴阳的根本“真阴真阳,元阴元阳”(2)主水:主持和调节水液代谢将饮食中的津液吸收并布散全身将代谢后的浊液排出体外“水脏”“肾为水之下源”

12、(3)主纳气:摄纳肺吸入的清气,防止呼吸表浅。“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肺主呼气,肾主纳气”2、肾的在志、在液、在体和在窍在志为恐(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在液为唾,主骨生髓,通于脑,其华在发,在窍为耳和二阴。二、六 腑(一)胆(1)储藏和排泄胆汁(2)主决断(二)胃(1)主受纳腐熟水谷“水谷之海”(2)主通降(三)小肠(1)主受盛和化物(2)泌别清浊“小肠主液”“利小便而实大便”(四)大肠:传化糟粕(五)膀胱:储藏和排泄尿液(六)三焦(1)通行元气 (2)疏通水道三、奇 恒 之 府(一)脑 “脑为髓之海” (二)女子胞“主月经和孕育胎儿”三、脏腑之间的关系(一)脏与脏之间的关系1、心与肺:气与血

13、的关系2、心与脾:血液的生成和运行3、心与肝:血液运行和精神情志方面4、心与肾:心位居于上,五行属火,火曰炎上 肾位居于下,五行属水, 水曰润下 “水火既济”5、肺与脾:气的生成和水液的输布 “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6、肺与肝:气机的调节方面7、肺与肾: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8、肝与脾:消化和气血运行9、肝与肾:精血互生,阴阳协调,藏泄配合10、脾与肾:先后天相互滋生和水液代谢(二)脏与腑之间的关系:阴阳表里相互配合关系1、心与小肠:心火下于小肠2、肺与大肠:肺气肃降,有利于大肠的传导和津液的下达3、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4、肝与胆:胆汁的分泌和排泄5、肾与膀胱:尿液的储藏和排泄(

14、三)腑与腑之间的关系“六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第二节 气、血、津液一、气气:不断运动着的具有很强活力的精微物质,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一)气的生成与运动1、生成来源禀受于父母的先天之精气饮食中化生的水谷精气自然界的清气2、气机:气的升降出入,四种形式的运动(二)气的分布和分类1、元气来源:肾中精气分布:通过三焦到达全身功能: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2、宗气来源:A肺吸入的清气B脾化生的水谷精气分布:胸中功能:A走息道以行呼吸B贯心脉以行气血3、营气来源:脾化生的水谷精气(营养丰富的)分布:脉中功能:A化生血液B营养全身4、卫气来源:脾化生的水谷精气(活力较强的)分布:

15、脉外功能:A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B温养脏腑、肌肉、皮毛C调节控制腠理开合,汗液排泄,维持体温相对恒定(三)气的功能1、推动作用:促进人体生长发育及各组织器官生理功能推动血液和津液的生成运行2、温煦作用:推动各脏腑组织器官的生理功能血和津液的运行人体体温的恒定3、防御作用:防止外邪入侵驱邪外出4、固摄作用:控制液态物质,防止无故丢失5气化作用:精气血津液等的新陈代谢和相互转化二、血(一)血的生成血液=营气+津液(二)血的功能1、滋润营养作用2、神志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三)血的循环血液的正常运行决定于气的推动和固摄作用的协调平衡三、津 液津液:体内一切正常水液的总称。(一)津液的生成、输布和排泄

16、(二)津液的功能1、滋润和营养的功能2、化生血液3、调节机体阴阳的相对平衡五、神(一)神的形成(二)津液的作用四、气、血、津液的相互关系(一)气与血的关系1、气为血之帅气能生血A营气B气化气能行血气能摄血2、血为气之母血能载气血能生气(二)气与津液的关系1、气能生津2、气能行津3、气能摄津4、津能载气(三)血与津液的关系血液=营气+津液 “津血同源”第三章 经 络第一节 经络的概念和组成一、经络的概念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穿上下的通路,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二、经络系统的组成第二节 十 二 经 脉一、十二经脉的命名 “内为阴,外为阳;脏为阴,腑为阳;上为手,下为足。”十二经

17、脉名称分类表阴经(属脏)阳经(属腑) 循行部位(阴经行内侧、阳经行外侧) 手太阴肺经阳明大肠经 上 肢前 缘厥阴心包经少阳三焦经中 线少阴心经太阳小肠经后 缘 足太阴脾经阳明胃经 下 肢前 缘厥阴肝经少阳胆经中 线少阴肾经太阳膀胱经后 缘 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缘,脾经在中线。在内踝尖上八寸处交叉后,脾经在前缘,肝经在中线。二、十二正经的走向、交接及分布规律(一)十二经脉的走向及交接规律 头面 手三阳经 胸手三阴经手 足 (腹) 三 足三阴 阳 足 三、十二经脉的表里络属关系及流注次序流注次序:肺大胃脾心小膀,肾包三焦胆肝脏。第三节 奇 经 八 脉一、奇经八脉的含义二、奇经八脉与十二经

18、脉的区别与联系十四经脉:十二经脉和任脉督脉。三、奇经八脉的功能一源三歧:冲任督三脉同起于胞中,出于会阴。任脉沿前正中线上行。“阴脉之海”任主胞胎督脉沿后正中线上行。“阳脉之海”冲脉“十二经脉之海”“血海”带脉约束诸经,司妇女带下。第四节 经络的功能与作用(一)经络具有联系脏腑和肢体的作用(二)经络具有运气气血,濡养周身的作用(三)经络具有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四)感应传导作用第四章 病 因 病 机第一节 病 因一、概 述病因:引起疾病的原因。包括六淫、七情、疠气、饮食、劳逸、痰饮、淤血等。辨证求因 审因论治二、六 淫六淫(六邪):风、寒、暑、湿、燥、火六种外感病邪的总称。六淫致病的一般特点

19、:1、外感性:邪气从肌表口鼻侵入;2、季节性:如夏季多暑病,冬季多寒病;3、地区性:如西北多寒病、燥病,东南多湿病、温病;4、相兼性:如风寒感冒,风寒湿痹。(一)风1、风为阳邪,其性开泄;2、风性善行而数变;3、风性主动;4、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首。附:内风(与肝的功能失调有关)(二)寒 伤寒 中寒1、寒为阴邪,易伤阳气;2、寒性凝滞,主痛;3、寒性收引;4、寒性清澈。附:内寒(与阳虚有关)(三)暑1、暑为阳邪,其性炎热;2、暑易伤津耗气;3、暑多夹湿。(四)湿1、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易阻遏气机;2、湿性重浊;3、湿性粘滞;4、湿性趋下。附:内湿(与脾虚有关)(五)燥1、燥易伤津,燥性干涩;2

20、、燥易伤肺。附:内燥(与津伤血亏有关)(六)火(热)“温为热之渐,火为热之极”1、火性炎上;2、火易耗气伤津;3、火易生风动血;4、火易致肿疡。壮火食气,少火生气附:内火(五志过极皆为火,邪气郁而化火)(二)疠气: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致病因素。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2、发病急骤,病情较重;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三、内 伤 七 情(一)七情的含义七情:人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二)七情与五脏气血的关系(三)七情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五脏: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悲伤肺、恐伤肾。2、影响脏腑气机: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3、影响

21、病情发展。三、其 他 因 素(一)饮食失宜1、饥饱失常2、饮食不洁3、饮食偏嗜(二)劳逸过度1、过度劳累2、过度安逸(三)外伤、虫兽伤四、继发病因(一)痰饮1、痰饮:水液代谢障碍形成的病理产物。 津停为湿,湿聚为水,积水成饮,饮凝为痰。有形之痰 无形之痰2、痰饮的形成:肺、脾、肾、三焦功能失常所导致。3、痰饮的致病特点:A易阻滞气机,阻碍气血运行;B致病广泛,变化多端;C病势缠绵,病程较长;D易扰乱神明;E舌苔多滑腻。(二)瘀血1、淤血:离经之血和经脉及脏腑内停留的血液。2、淤血的形成:气虚、气滞、血寒、血热、外伤。3、淤血的致病特点:A疼痛:刺痛,固定不移,拒按,昼轻夜重;B肿块:固定不移,

22、拒按;C出血:血色紫暗夹有血块。第二节 病 机 病机: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制。一、邪正斗争正气,邪气的含义1、正邪相争与发病A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B邪气侵袭是发病的重要条件;C正邪相争的胜负决定发病与否。2、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虚实变化“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3、邪正盛衰与疾病的转归 A正胜邪退,则病势向愈;B邪盛正衰,则病势恶化。二、阴阳失调1、阴阳偏盛 “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阳盛则阴病,阴盛则阳病”2、阴阳偏衰 “阳虚则寒,阴虚则热”3、阴阳互损 “阳损及阴,阴损及阳”4、阴阳格拒A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B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5、阴阳亡失

23、 亡阳 亡阴 阴阳离决第五章 诊 法四诊:望、闻、问、切。 诊断的基本原则:整体审察,四诊合参。第一节 望 诊望诊:医生运用视觉对病人的全身、局部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的变化进行观察以了解病情。一、望全身情况 望全身: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一)望神:两目,神志,语言,反应。1、有神(得神):病轻易治,预后良好。2、少神(神气不足):脏腑功能减弱,多见于虚证。3、失神(无神):病重难治,预后不良。 循衣摸床 撮空理线4、假神:精气极度衰竭,阴阳即将离决,是危重病人临终前的征兆。 回光返照 残灯复明5、神乱。(二)望面色:颜色和光泽1、正常面色(常色):微黄红润有光泽。 主色 客色2、病色主病(

24、1)青色:主寒证,淤血,痛证,惊风。A面色苍白淡青多属寒邪外袭;B面色青灰,口唇青紫,伴心胸疼痛多属心阳不振,心血淤阻;C小儿高热,鼻柱眉间及口唇四周青紫惊风。(2)黄色:主虚证(脾虚),湿证。A萎黄(黄无光泽):脾胃虚弱,气血不足;B黄胖(黄而虚浮):脾虚湿蕴;C黄疸(身目俱黄):阳黄(黄而鲜明如橘色)湿热阴黄(黄而晦暗如烟熏)寒湿(3)白色:主虚寒证,血虚证,虫证。A晄白(白而虚浮)多为阳虚;B淡白(白无光华)多为血虚;C苍白,伴冷汗淋漓多为阳气暴脱;D面部有白色斑点多见于肠道寄生虫病。(4)赤色:主热证。A实热证满面通红;B虚热证两颧潮红娇嫩;C戴阳证(真寒假热证)重病久病之人面色苍白,

25、却时而泛红如妆,游移不定。(5)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寒证。A面黑暗淡多属肾阳虚,阴寒凝滞之虚寒证;B面黑干焦多属肾阴虚;C眼眶周围发黑为肾虚或有水饮,或为寒湿带下;D面色黎黑,肌肤甲错多由血淤日久而致。(三)望形体:了解病人体质的强弱和脏腑气血的盛衰。1、形肥而食少乏力:多为脾虚有湿(胖人多痰湿);2、形瘦而食多:多为胃中有火(瘦人多火)。(四)望姿态1、喜动者为阳证,喜静者为阴证。2、卧时蜷卧成团,喜衣被者多为寒证; 卧时仰面伸足,去衣被者多为热证。二、望局部情况1头形:肾(1)头颅均匀增大,颅缝开裂,面部较小,眼球偏下(太阳落山症)智力低下脑积水;(2)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

26、佝偻病。2、囟门:(1)囟门凹陷:多属虚证,见于吐泻伤津或先天不足(六个月内微陷属于正常);(2)囟门突起:多属实证,见于火邪上攻或颅内水液停聚(哭闹时暂时突起属于正常);(3)囟门迟闭:肾气不足佝偻病:五迟:立,行,发,语,齿。 五软:头,项,口,手足,肌肉。3、头发(1)突然出现片状脱发(斑秃):多属血虚受风;(2)头发稀疏易落或干枯不荣:多属精血不足。4、面部(1)腮肿:一侧或两侧腮部以耳垂为中心肿起,边界不清,按之有柔韧感或压痛感,为痄腮;(2)惊恐貌小儿惊风,狂犬病,甲亢;苦笑貌破伤风,新生儿脐风;狮面麻风。5、颈项(1)颈前喉结处有肿块突起,可随吞咽上下移动肝郁气滞痰凝或与地方水土

27、有关;(2)颈侧颌下有肿块如豆,累累如串珠称瘰疬(颈外侧淋巴结核)外感风火时毒,挟痰结于颈部。6、胸胁(1)胸廓膨隆(桶状胸)多见于久病咳喘耗伤肺肾,日久变形;(2)串珠肋,鸡胸佝偻病。(一)望目1、目赤红肿多为肝经风热;2、白睛发黄多为黄疸;3、目眦淡白多为气血不足;4、眼睑浮肿多为水肿, 眼窝凹陷多为津液亏耗;5、目睛上视、直视或斜视多为肝风内动;6、瞳孔散大肾精耗竭或中毒,若一侧逐渐散大多见于中风或颅脑外伤或脑瘤;7、眼球突出甲亢;8、昏睡露睛脾胃虚弱;9、眼睑下垂脾肾亏虚。(二)望鼻1、鼻流清涕多为外感风寒;2、鼻流浊涕多为外感风热;3、久流浊涕而有腥臭味者鼻渊(鼻窦炎)。(三)望口唇

28、1、唇色淡白多属虚寒或血虚;2、唇色青紫多是寒凝血淤;3、唇色深红而干多属实热;4、口唇糜烂脾胃湿热或阴虚火旺;5、口唇樱桃红色多属于煤气中毒;6、口角流涎见于小儿属脾虚湿盛,见于成人多为中风;7、口噤不开多见于破伤风。(四)望咽喉:咽喉为肺胃之门户1、咽喉红肿疼痛,甚则溃烂多为肺胃热盛;2、咽喉鲜红娇嫩,肿痛不甚虚火上炎;3、咽喉有灰白假膜,坚韧难剥,重剥出血,随即复生白喉。(五)望皮肤1、头面四肢或全身皮肤浮肿水肿;2、只有腹部鼓起,腹壁青筋暴露,四肢消瘦肝气郁滞,湿阻血淤所致鼓胀;3、皮肤面目俱黄者黄疸;4、脐孔或腹正中线有半球状物突起脐疝;5、皮肤起红点,点大成片,抚之不碍手,压之不褪

29、色斑;6、皮肤红点形如粟粒,抚之碍手,压之褪色疹。(六)望小儿指纹风关,气关,命关。浮沉分表里;色泽辨病性;淡滞定虚实;三关测轻重。三、望 舌(一)概述:自然光线,自然伸舌,舌质舌苔,注意染苔包括舌质和舌苔两方面。1、正常舌象:淡红舌,薄白苔;2、舌面脏腑分布:舌尖心肺,舌中脾胃,舌根肾,舌边肝胆;(二)内容1、望舌质 包括舌色、舌形和舌态。(1)舌色: 淡白舌:主虚证,寒证和气血两虚证。A淡白湿润,舌体胖嫩阳虚证 B淡白无泽,舌体瘦薄气血两虚。红舌:主热证。A舌边尖红多见于外感表热证初起。B舌红,苔黄厚多属实热证。C舌红,少苔或无苔多属虚热证。绛舌:主热入营血,阴虚火旺证。紫舌:主淤血,寒证

30、,热证。A舌色紫暗或见淤斑多属气滞血淤。B舌绛紫而干热盛。C舌淡紫润滑寒证。(2)舌形老嫩:A老舌主实证,热证。B嫩舌主虚证,寒证。肿胀:A鲜红肿胀心脾有热;B青紫灰暗肿胀中毒。 C胖大舌边有齿痕水湿痰饮阻滞。瘦薄:A瘦薄而色淡多属气血两虚。 B瘦薄色红而干多属阴虚火旺。裂纹:A舌红绛有裂纹热盛伤津或阴液亏损。 B舌淡白有裂纹血虚。芒刺:热盛。(3)舌态强硬(舌强)痿软震颤:A舌淡白而颤动血虚生风。 B舌红绛而颤动热极生风。吐弄2望舌苔:包括苔色和苔质。(1)望苔质厚薄:A薄苔正常舌苔或病邪在表。 B厚苔邪盛入里或内有痰湿,食积。润燥:A滑苔水湿内停。 B燥苔热盛津伤或津液亏耗。腐腻:A腐苔食

31、积,痰浊。 B腻苔食积,痰饮,湿浊。剥苔(镜面舌):阴虚。(2)望苔色白苔:主表证,寒证。A薄白苔病在表。 B白厚腻苔多属湿浊,食积。黄苔:主里证,热证。黄腻苔湿热或食积。灰黑苔:主热极,寒盛。A苔灰黑而干热极B苔灰黑而润寒盛。四、望 排 泄 物(一)望痰涎1、痰白而清稀寒痰;2、痰黄而粘稠热痰;3、痰少而粘,难于咳出燥痰;4、痰白滑量多,容易咳出湿痰;5、痰中带血或咳出鲜血热伤肺络;6、咳出脓血腥臭痰肺痈(肺脓肿);7、口流清涎量多脾胃虚寒;8、口流黏涎脾胃湿热。(二)望呕吐物1、呕吐物秽浊有酸臭味胃热;2、呕吐物清稀无臭味胃寒;3、吐黄绿苦水肝胆湿热;4、呕吐清稀痰涎痰饮中阻;5、呕吐鲜血

32、肝火犯胃或胃有积热;6、吐不消化食物,味酸腐伤食。(三)望二便1、大便清稀如水寒湿泄泻;2、大便黄粘如糜湿热泄泻;3、便下脓血痢疾;4、先便后血,血色黑者肠胃病;5、先血后便,血色鲜红者痔疮;6、小便清长寒证;7、小便短赤热证;8、小便混浊如米泔膏淋;9、尿有砂石石淋;10、尿血,热涩疼痛血淋。第二节 闻 诊一、闻 声 音(一)声音的异常1、语声高亢洪亮有力实证,热证;2、语声低微细弱者虚证,寒证;3、新病音哑或失音实证(金实不鸣);4、久病音哑或失音虚证(金破不鸣)。(二)语言的异常1、神识不清,语无伦次,声高有力谵语(热扰心神);2、神识不清,语言重复,声音微弱,时断时续郑声(心气大伤);

33、 实则谵语,虚则郑声3、自言自语,见人便止独语(心气不足,神失所养);4、语言謇涩,伴舌强中风。(三)呼吸的异常1、呼吸气粗而快实证,热证,常见于外感病;2、呼吸气微而慢虚证,寒证,常见于内伤病;3、呼吸困难急促,张口抬肩,不能平卧喘证;4、呼吸急促似喘,喉间有哮鸣音哮证。(四)咳嗽1、咳声重浊实证;2、咳声无力,声低气怯虚证;3、咳嗽阵发,咳时气急,连声不断,终止时作鸬鹚叫声顿咳(百日咳)。(五)呕吐(六)呃逆、嗳气1、呃声频作,声高有力实热;2、呃声低沉无力虚寒;3、久病呃逆,声低无力胃气衰败;4、嗳气酸腐,伴脘腹胀满食滞胃脘;5、嗳气频作而响亮,嗳后腹胀减轻,发作与情志有关肝气犯胃。二、

34、嗅 气 味(一)身体的气味1、口气臭秽胃热,口腔不洁,龋齿;2、口气酸臭胃有宿食;3、口气腐臭牙疳或内痈;4、腋下汗出,有臭气狐臭。(二)病室气味1、有氨水味尿毒症晚期;2、有烂苹果味消渴病(酮症酸中毒)。(三)分泌物、排泄物的气味第三节 问 诊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妇女犹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一、问寒热是辨别病邪性质和机体阴阳盛衰的依据寒怕冷。 热发热。恶寒: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不能缓解。多由外感引起,程度轻重不一,起病较急。畏寒:病人自觉怕冷,加衣被或近火能缓解。多由阳

35、虚引起,程度较轻,时间较长。1 恶寒发热:见于外感表证。(太阳病)(1) 表寒证恶寒重,发热轻。(2) 表热证恶寒轻,发热重。2寒热往来:见于半表半里证。(少阳病)3但寒不热:见于里寒证。(1)久病,脉沉迟无力里虚寒证。(2)新病,脉沉迟有力里实寒证。4但热不寒:见于里热证。(1)壮热里实热证(阳盛则热)(阳明病)(2)潮热 A阴虚潮热午后或夜间低热,伴颧红,盗汗等。B阳明潮热日晡(下午3-5点)热势增高,伴腹满便秘等。(3)低热多为阴虚发热或气虚发热。二、问汗 “阳加于阴谓之汗”1表证辨汗(1)表证无汗外感寒邪表实证(2)表证有汗外感风邪表虚证或表热证。2里证辨汗“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

36、”(1)自汗:经常汗出不止,活动后尤甚。多见于气虚或阳虚。(2)盗汗:睡时汗出,醒后汗止。多见于阴虚证。(3)大汗:里实热证或亡阳证。(三)问疼痛疼痛的病因病机:(1)“不通则痛”,因实而致痛。感受外邪,气滞血淤,食滞,痰凝阻滞脏腑经络,气血运行不畅。(2)“不荣则痛”,因虚而致痛。气血不足,阴精亏损,脏腑经络失养。1问疼痛的部位(1)头痛A头痛连项太阳经(羌活) 两侧头痛少阳经(柴胡) 前额连眉棱骨阳明经(白芷) 巅顶痛厥阴经(吴茱萸) 头痛掣脑少阴经(细辛) 头痛如裹太阴经(苍术)B发病急,病程短,头痛较剧,痛无休止多为外感头痛,实证。发病缓,病程长,头痛较缓,时痛时止多为内伤头痛,虚证。

37、(2)胸痛:多为心肺病变。A胸痛,壮热,咳喘,吐黄痰肺热B胸痛憋闷,痛引肩背胸痹(冠心病,心绞痛),多由胸阳不振,痰浊内阻,或气滞血淤所致。C胸背彻痛如针刺刀绞,面色青灰,脉微欲绝真心痛(心梗)D胸痛,伴潮热盗汗,干咳少痰或痰中带血肺阴虚。E胸痛,咳吐脓血腥臭痰肺痈(3)腹痛A脐以上痛(大腹痛)多属脾胃病变。B脐以下痛(小腹痛)多属膀胱,大小肠,胞宫病变。C小腹两侧痛(少腹痛)多属肝胆病变。(4)腰痛:肾病的主要表现。A外伤或外邪所致急性腰痛多属实证。B慢性反复发作的腰痛多属肾虚。(5)四肢痛A四肢关节疼痛多属痹证(感受风寒湿邪)。B独见足跟痛或胫腓酸痛多属肾虚。2问疼痛性质(1)胀痛气滞。A

38、胸胁脘腹胀痛,时发时止多属气滞B但头目胀痛多见肝阳上亢。(2)重痛多为湿邪困阻气机。(3)刺痛多为淤血。(4)隐痛(空痛)精血不足,筋脉失养。(5)走窜痛A见于胸胁脘腹,多属气滞。 B见于肢体关节,多属行痹。(6)固定痛A见于胸胁脘腹,多属血淤。 B见于肢体关节,多属寒湿痹。(7)冷痛感受寒邪或阳气不足。(8)灼痛火邪盛或阴虚火旺。(9)绞痛有形实邪阻闭气机(真心痛)或寒邪凝滞气机或结石阻塞。3问疼痛持续时间及缓解加剧因素A新痛,痛重,拒按,持续不解多属实证。B久痛,痛轻,喜按,时痛时止多属虚证。C痛而喜温者多为寒证。D痛而喜冷者多为热证。四、问饮食与口味1问食欲与食量(1)食欲不振,食量减少

39、脾胃虚弱。(2)食少纳呆多为湿邪困脾。(3)厌食多为饮食积滞,或肝胆湿热。(4)多食易饥胃火亢盛。(5)饥不欲食胃阴不足。(6)嗜食异物多为小儿虫病。(7)多饮多食,形体反瘦多见于消渴病。(8)厌食油腻厚味,伴脘腹胀满,呕恶多属脾胃湿热。厌食油腻厚味,伴胁肋胀痛灼热多属肝胆湿热。2问口渴与饮水(1)渴喜冷饮,量多热盛伤津。(2)渴喜热饮,量少寒湿内停。(3)渴不多饮痰饮内停或湿热内阻。(4)口渴多饮,尿多消渴病。3问口味(1)口淡无味脾胃气虚。(2)口中泛酸肝胃不和。(3)口中酸腐伤食。(4)口苦热盛。(5)口咸肾虚有寒。五、问二便1问大便(1)新病,便秘,伴腹痛或发热多属实证热证。(2)久病

40、,老人,产后便秘津亏血少或气阴两虚。(3)大便溏泄,伴纳呆腹胀脾胃虚弱。(4)下利清谷,五更泄泻脾肾阳虚。(5)中年以上便血或脓血便,伴大便变细,屡治无效,应考虑直肠癌。2问小便(1)尿量过多消渴病或虚寒证。(2)尿量减少热盛伤津或水湿内停。(3)小便频数下焦湿热或肾气不固。(4)小便癃闭湿热下注,淤血,结石阻滞或肾阳不足。(5)小便失禁肾气不固。六、问睡眠 “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1失眠(不寐):阳不入阴,神不守舍的病理表现。病:A营血亏虚,心神失养,或阴虚火旺内扰心神.因:B邪气干扰,如:痰热上扰,或食滞内停.(1)失眠伴心悸,多梦多属心血不足。(2)心烦失眠,潮热盗汗多属阴虚火旺,

41、心肾不交。(3)口苦,呕吐痰涎,心烦失眠多为痰火扰心。(4)夜卧不安,嗳气腹胀多为脾胃不和。“胃不和则卧不安”(5)失眠多梦,头晕目眩,急躁易怒多属肝火旺盛。 2嗜睡:见于久病气虚,阳虚阴盛,或湿邪困脾,清阳不升。七、问经带1月经正常: 周期:287天 经期:3-7天 经色:暗红色 经质:不稀不稠无血块(1) 经期提前7天以上(月经先期)血热,气虚。(2) 经期延后7天以上(月经后期)血虚或寒凝。(3) 经期或前或后7天以上(月经先后不定期)肝郁气滞或肾虚冲任失调。(4) 经量多色红而稠实证,热证。(5) 经量多色淡虚证。(6) 经色紫黑有血块淤血。(7) 停经6个月以上(妊娠除外)闭经。多属

42、肝肾不足,气血虚弱或气滞血淤。(8) 非行经期间阴道流血(崩漏)肾虚,脾虚,血热,血淤。2 带下(1) 带下量多,稀白少臭脾肾虚寒。(2) 带下黄稠臭秽湿热下注。八、问小儿出生前后情况,预防接种史,喂养发育情况。易致小儿疾病的因素:受寒,惊吓,伤食。第四节 切 诊一、脉 诊(一)概述1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2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3肺气的敷布,脾气的统摄,肝的调节,肾的蒸腾。(二)脉诊的部位和方法1部位:“寸口诊法” 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桡骨茎突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寸 关 尺 左心 肝 肾(膀胱) 右 肺 脾 肾(三焦)2方法(1)病人坐位或仰卧位,手臂与心脏水平,手掌向上

43、,腕下垫脉枕。(2)布指:中指关,食指寸,无名指尺。 指目切脉 布指疏密与病人身材高矮有关。 小儿“一指定三关”(3)浮取(举) 中取(寻) 沉取(按) “三部九侯”(4)医生呼吸调匀,诊脉时间不应少于1分钟。(三)正常脉象(平脉)三部有脉,一息四-五至,不浮不沉,不迟不数,不大不小,来去从容,和缓有力,节律一致。正常脉象可随性别,年龄,情绪,季节等产生相应变化。(四)病脉与主病1脉位(1)浮脉表证。(夏秋季节或瘦人可见生理性浮脉)(2)沉脉里证。(冬季或肥胖人可见生理性沉脉)2至数(1)迟脉寒证。(运动员或入睡后可见生理性迟脉)(2)数脉热证。(儿童或运动时可见生理性数脉)3脉力(1)虚脉虚

44、证,多为气血不足。(2)实脉实证。(3)濡脉(浮而细软)主诸虚,湿困脾胃。(4)弱脉(沉而细软)气血不足。(5)微脉(极细极软按之欲绝,若有若无)阳气暴脱。4脉宽(1)洪脉(洪脉如钩)热盛证(夏季可见生理性洪脉)(2)细脉诸虚劳损,湿证。5流利度(1)滑脉痰饮,食滞,实热证。(青壮年,孕妇可见生理性滑脉)(2)涩脉(病蚕食桑慢而艰)气滞血淤,精血不足。6紧张度(1)弦脉肝胆病,痛证,痰饮。(2)紧脉寒证,痛证,宿食。7均匀度(1)结脉阴盛气结,寒痰淤血证。(2)代脉脏气衰微,风证,痛证。(3)促脉阳热亢盛,气血痰食淤滞。二、按 诊(一)按肌肤 (二)按脘腹 (三)按手足第六章 辨 证第一节 八

45、 纲 辨 证八纲: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种辩证纲领。一、表 里表里是辨别疾病部位和病势深浅的两个纲领。(一)表证:六淫邪气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所致病证。多见于外感病初期,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证候:恶寒发热,苔薄,脉浮。(二)里证:疾病深入脏腑,气血,骨髓所致的证候。表邪入里(外感病中后期)或外邪直接侵犯脏腑,或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逆乱所致。证候:无恶寒发热,以脏腑症状为主。(三)半表半里证:外邪由表内传,尚未入里,或里邪透表,尚未至表。证候: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脉弦。二、寒 热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个纲领.(一)寒证:

46、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功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证候:恶寒喜暖,肢冷蜷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消长,大便溏薄,舌淡苔白润,脉迟等。(二)热证: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虚,功能活动亢进所表现的证候。证候:恶热喜冷,口渴饮冷,面红目赤,烦躁不宁,痰涕黄稠,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燥,脉数等。寒证热证鉴别要点:面色、四肢、寒热喜恶、渴饮情况,二便,舌脉。(三)寒证与热证的关系1、寒热错杂(1)上热下寒:素体肾阳虚的哮喘病人,感受热邪。(2)下热上寒:膀胱湿热的人,饮食过于寒冷。(3)表寒里热:素体阳盛之人感受寒邪。(4)表热里寒:素体脾胃虚寒又感受热邪。2、寒热真假 (鉴别要点:小便赤白,舌脉)(

47、1)真寒假热:阴盛格阳。(2)真热假寒:阳盛格阴。三、虚 实虚实是辨别邪正盛衰的两个纲领。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一)虚证:人体正气虚弱所表现的证候。证候气虚面白自汗,气短懒言,神疲乏力,或见小便失禁,脱肛,子宫脱垂,舌质淡,脉虚弱兼见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溏薄,舌淡胖,苔白润,脉沉迟阳虚血虚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目眩,心悸肢麻,脉沉细午后潮汗,五心烦热,口干咽燥,颧红盗汗,小便短赤,大便燥结,舌红少津,脉象细数阴虚(二)实证:邪气过盛,脏腑功能活动亢盛所表现的证候。证候:发热,呼吸气粗,痰涎壅盛,脘腹胀满,疼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舌苔厚腻,脉实有力,或有痰饮、淤

48、血、水湿、食积。(三)虚证与实证的关系1、虚实夹杂:肝硬化腹水病人;体虚之人外感。2、虚实转化(1)实证转虚:久病耗伤正气。(2)虚症转实:脏腑功能失调,代谢障碍,而致痰、食、血、水等凝结阻滞为病。四、阴 阳阴阳是概括病证类别的两个纲领,是八纲的总纲。表、热、实证阳证;里、虚、寒证阴证。(一)阴证与阳证 阴证:阴寒内盛,或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阳证:阳气亢盛,或邪热炽盛所表现的证候。(二)亡阴与亡阳第二节 脏 腑 辨 证一、心与小肠病辨证(一)心气虚、心阳虚与心阳暴脱1、心气虚=心悸+气虚2、心阳虚=心胸憋闷疼痛+阳虚3、心阳暴脱=亡阳证(二)心血虚与心阴虚1、心血虚=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血虚2

49、、心阴虚=心血虚+阴虚证(三)心火亢盛心烦、失眠、渴喜冷饮、舌红、苔黄、脉数。(四)心脉痹阻心悸、发作性心胸憋闷疼痛、舌紫暗、脉涩。(五)痰迷心窍神志异常+痰浊内盛(六)痰火扰心心烦失眠+神志异常+痰浊内盛(七)小肠实热证心烦、口渴、口舌生疮、小便短赤或尿血,舌红苔黄脉数。二、肺与大肠病辨证(一)肺气虚咳喘无力+气虚(二)肺阴虚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阴虚内热(三)风寒束肺咳嗽痰稀色白+风寒表证(四)风热犯肺咳嗽痰黄而稠+风热表证(五)热邪壅肺肺系症状+里实热证(六)燥邪犯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燥证+风寒表证或风热表证(七)痰浊阻肺咳嗽痰多+痰浊内盛(八)大肠湿热泄痢+湿热证(九)大肠液亏大便燥

50、结难以排出+津亏失润三、脾与胃病辨证(一)脾气虚纳呆腹胀便糖+气虚(二)脾阳虚纳减腹胀便稀+虚寒证(三)脾气下陷脾气虚+内脏拖垂(四)脾不统血脾气虚+出血(五)寒湿困脾脘腹胀闷食少便糖+寒湿内盛(六)湿热壅脾脘腹痞闷,纳呆泛恶+湿热内盛(七)胃寒胃脘冷痛+实寒证(八)胃热胃脘灼痛+实热证(九)胃阴虚胃脘灼痛,饥不欲食+阴亏失润(十)食滞胃脘脘腹胀痛,嗳腐吞酸,呕吐,大便不调,脉滑。四、肝与胆病辨证(一)肝气郁结精神抑郁,胁肋胀痛,少腹胀痛,梅核气。(二)肝血虚头晕目眩,爪甲不荣,筋脉拘挛+血虚。(三)肝阴虚肝血虚+阴虚内热(四)肝火上炎头晕胀痛,目赤,耳鸣,胁肋灼痛+实热证。(五)肝阳上亢 头

51、目胀痛,面红目赤,头重脚轻+肝肾阴虚。(六)肝风内动1、肝阳化风=眩晕欲仆+风动2、热极生风=高热+风动3、血虚生风=血虚+风动4、阴虚风动=阴虚+风动(七)肝胆湿热 土壅木郁胁肋胀痛,纳呆腹胀+湿热内盛(八)寒滞肝脉 绕阴器,抵少腹,布胁肋,贯膈。少腹冷痛+实寒证(九)胆郁痰扰眩晕耳鸣,神气不宁,舌苔黄腻。五、肾与膀胱病辨证(一)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阴虚内热。(二)肾精不足生长发育迟缓,早衰,生殖功能减退。(三)肾阳虚生殖功能减退+虚寒证。(四)肾气不固肾失封藏+膀胱失于固摄。(五)肾不纳气咳喘,呼多吸少,动则喘甚+肾气虚。(六)膀胱湿热尿急,尿频,尿痛,舌红,苔黄腻,脉数。六、脏腑兼

52、病辨证(一)心肺气虚心悸咳喘+气虚。(二)心脾两虚心血虚+脾气虚。(三)心肾不交+肾阴虚。(四)肺肾阴虚肺阴虚+肾阴虚。(五)肝肾阴虚肝阴虚+肾阴虚。(六)脾肺气虚脾气虚+肺气虚。(七)脾肾阳虚脾阳虚+肾阳虚。(八)肝脾不调肝气郁结+脾失健运。(九)肝胃不和胸胁胃脘胀痛,嗳气吞酸,脉弦。(十)肝火犯肺肝火上炎证+咳嗽。第七章 预防与治则第一节 预 防“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一、未 病 先 防(一)提高正气,增强抗邪能力1调摄精神 2.调理饮食起居. 3.加强锻炼4.适应四时气候 5.药物预防和人工免疫.(二)避免病邪侵入二、既 病 防 变1.早期诊治 2.防止传变 “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 “务必先安未受邪之地.” 第二节 治 则一、治则的含义治则: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二、治则的内容(一)治病求本 1治标与治本 标:邪气 症状 后病 新病本:正气 病因 先病 旧病(1)急则治其标 (2)缓则治其本 (3)标本同治2正治与反治(1)正治(逆治):逆其证侯性质而治的一种治疗法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