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件机PCB板设计规范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61561882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38.7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插件机PCB板设计规范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插件机PCB板设计规范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插件机PCB板设计规范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资源描述:

《插件机PCB板设计规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插件机PCB板设计规范(2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插件机PC琳设计规范8PCBg要求和物料要求8.1 电插PCB设计要求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采用自动插件机进行电子组装的电子产品在进行印制电路板(以下简称印制板)设计时应遵循的技术规范。本标准适用于采用自动插件机印制板的设计。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的最新版本的可能性。要求8.1.1 印制板的外形1 .印制板外形应为长方形或正方形;单板生产最大尺寸为:380mm380mm(公司通用最大尺寸:330mm250mm,最小尺寸为:50mme50mm双板生产最大尺寸为:330mrK

2、180mm2 .印制板的翘曲度:最大上翘0.5mm最大下翘1.2mm如图1所示。图13 .当印制板需要被部分地裁去边或角时,应采用工艺冲缝的方法,使要裁去的部分能够保留到自动插件工序完成后再去除,如图2所示。4 .边沿若要开口,其开口宽度不要超过3mm深度不要超过30mm开口与附近角的距离要大于35mm同一边上不要超过5个开口;尽量避免在长边上开口;如图3所示图28.1.2印制板的插机定位孔1 .采用电插的印制板应在最长的一条边(拼板后)上设置两个电插定位孔。如图4所示(元件面)。孔径要求直径为3.5mm(可以用螺丝孔做为定位孔)元件面5.00.15.00.1L0.1Min3.0图42 .两定

3、位孔的中心轴连线平行于最长边,方便生产时固定PCB且距离最长边不要太远,股5mn&右。定位孔周围从孔边向外至少3mm范围内应覆铜箔以增加板的机械强度。3 .1.3印制板的非电插区1 .在非电插区内布置的元件(具插孔在此区内)不适用于电插机2 .对于卧插元件及立插元件,其非电插区(定位盲区和边缘盲区)为图5所示画有剖线的区域。(即定位孔中心到电插件元件的本体距离要大于7MMt能电插)8.2物料要求图58.2.1元件的插孔1 .元件插孔中心连线的平行度或垂直度如图 7所示。2 .元件插孔的中心距 CS见图7示:卧插元件CS=5.520mm立插元件CS=2.5/5.0 0.1mm 如图8所示图72.

4、50.1kiS175.00.1插件三极管尺寸要求3 .元件插孔直径?,按元件引线直径+0.5mm来计算,如:卧插元件:?=1.30.1mm(塑封整流二极管等0.8mm引线的元件)?=1.10.1mm(1/2WA1/4W电阻、电感、跳线等0.6mm?|线的元件)?=1.00.1mm(1/6W1/8W电阻、玻璃二极管等0.5mm引线的?=1.00.1mm(1/6W1/8电阻、玻璃二极管等0.5mm引线的元件)立插元件:?=1.10.1mm(重点注意)8.2.2元件形体的限制1 .卧插元件:如图9所示,对元件形体作如下限制长度L=3.0mm16mm本体直径D=0.6mm4.0mm引线直径d=0.4m

5、m0.8mm跳线L=5.5mm30mm立式插件机元件本体直径度高大最 度高体本件元XG-3000技术规格引线跨距:双间距2.5/5.0mm图92 .立插元件:如图10所示,其元件体能够被容纳最大高度可为20mm最大直径为10mm立式材料的规格:最大高度为20mm,最大直径为10mm引线跨距:双间距2.5/5.0mm图108.2.3自动插元件的切怫形状1 .卧插元件:其在印制板上的切怫形状如图11a所示,其中CL=1.52.00.5mmCA=0-35+10可调,h=0.1mm2 .立插元件:其在印制板上的切怫形状如图11b所示,其中CL=1.52.00.3mmCA=0-3510可调。图11a图1

6、1b8.2.4元件排布的最大允许密度8.2.4.1 卧插元件1 .各种可能的最密排布其相邻的最小间距如图12所示。图122 .元件密度要求:PCBk元件密度越大,自插机走位越小,因此效率越高。但是,元件密度过大插件时会打伤打断邻近元件,损坏刀具。图13是插件机能够接受的最大密度:平行方向:MINA=3.0mm垂直方向:MINB=3.0mm图1314。3 .卧式元件与贴片的密度要求如图图14(1) .元件本体、元件引角与SMTB片元件最小距离为圆周3mm(2) .零件脚弯曲度数a:15-45度(可调)。4.元件铜皮设计自插机插件时,一直存在如下问题:(1) .元件角度过大,容易掉件和产生浮脚;(

7、2) .元件角度过小,容易和相邻铜皮短路。相邻铜皮相邻铜皮a过大,易掉件和浮脚a过小,易和相邻的铜皮短路为彻底解决以上问题,建议工程师设计PCBW,采用以下方法:白油保护间,并将相邻近铜皮覆盖。NGGOOD8.2.4.2立插元件1.立插元件的排布应考虑已卧插的元件对立插元件的影响,还应避免立插元件引脚向外成形时可能造成的相邻元件引脚连焊(直接相碰或过波峰焊时挂锡),如图15所示请关注这些地方图158.3.1拼板规则1 从生产角度考虑,拼板后理想尺寸范围是宽(200mm-250mm*长(250mm-350mm,过小效率不高;过大焊接时容易变形。PC的边尺寸小于125mimg短边小于100mmiP

8、CB应该拼板转换为符合生产要求的理想尺寸;2 AI对拼板的要求:单板生产最大尺寸为:380m佛380mm(公司通用最大尺寸:330m佛250mm,最小尺寸为:50m佛50mm双板生产最大尺寸为:330mrK180mm3拼板之后应满足SMTWV-CUT线最少。4拼板方式也跟HDMI等器件有关,一般情况下拼板之后SMTT向应平行于长边方向,此时要满足HDMI座子不在传送带边缘上。8.3.2常见拼板方式待拼的板方式一(2*2顺拼板)在设计时具体以那种方式拼板,需要考虑拼板后是否附合SMTDIP和AI(自动插件)工艺对板子最大尺寸的限制要求。8.4爪子的结构及影响AI的区域基准卡位夹取情况脚距5mm元

9、件夹取情况侧视图PCB进料方向II俯视图PCB*8mm定位孔13mm2mm夹钳夹取物料示意图拼板后PCB8mm3mm2mm13mm2.5mm3mm8mm13m2m2.5mmX-X13mm2mm8mm 3mmAI分为单板生产(单板AI是指:拼板后与两个定位孔延长线垂直方向的板长大于180MM另外一边的板长小于380MM和双板生产(双板AI是指:拼板后与两个定位孔延长线垂直方向的板长小于180MM另外一边的板长小于380MM,单板生产和双板生产都要考虑两种情况:反拼和顺拼;所以AI时电解电容的判别情况有四种。8.5.1 双板AI(顺拼)虚线右侧灰色区域可放置高度v3mm勺任何贴片电容、电感、电阻、

10、IC等图五定位孔图16、立插元件最密排布时其相邻立插元件本体(包括引脚)之间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1mm(2)、斜线区域由于元件夹头存在一个接近2mrffi的突出,因此此范围禁止放置高度大于0.7mm的任何器件。可放置元件如0402、0603、0805电阻及0402电容等厚度小于0.7mm勺器件。(3)、由于元件夹钳头呈45度,因此灰色区域放置元件的最大高度与元件本体距离已插元件两脚连线的最近一点的垂直距离是近似一致的。如图一:2.5mm处虚线右侧灰色区域可放置任何高度小于3mms片电容、贴片电阻、IC等器件。灰色区域可放置元件最大高度H:H=X+0.7(X值:灰色区域平行于两引脚所在直线的任意平

11、行间距。)即如图所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所口B的长度是相等的。8.5.2 双板AI(反拼)当两板反拼时与定位孔垂直方向的电插元件需附合(图二)或(图三)的要求,与定位孔平行方向的电插元件需附合(图一)的要求拼板后PCB定位孔8.5.4单板AI反拼3.立式元件与SMTE件间的密度:正反面SMT元件与立式元件的密度:由于立式插件机的元件剪断弯脚部件在进行立式插件时会与PCB的正反有较近的距离,为此对正反面的SMT56件与立式元件孔的距离有要求。1. (W4mme(L)9mm勺范围内不可有SMT56件。2. (W10mme(L)16mm勺范围内不可有高度大于1mm勺SMT56件。3. (W13mm

12、e(L)22mm勺范围内不可有高度大于5mm勺SMTS件。上下平面的元件高度不可大于6mm8.2.5焊盘1.1.1 设计应考虑到元件引脚切怫成形时的方向,应有利于焊接,应考虑到波峰焊时元件引脚不至于与相邻印制线路短路。1.1.2 件的焊盘宜设计成长圆形,插孔在焊盘中的位置如图15a所示;立插元件的焊盘宜设计成插孔和焊盘为圆形,插孔位置如图15b所示。立插臣卜插图15a图15b8.2.6 标注位号所有机插元件应在标记符号图上标上位号,包括短路跳线、怫钉、需机插的插针等,怫钉、插针需每个孔每个针标上位号,短路跳线、怫钉、插针可只在元件面标注。8.2.7 插件元件放置方向插件元件放置方向有两种:水平

13、放置:07180城置;垂直放置:907270?置;为调高效率,建议工程师设计时,对于卧插元件无要求,立插元件采用以下方法:包装盒规格编带立式元件成品8.2.8 元件包装要求8.2.8.1 立式元件编带规格元件供给部和包装规格能够收纳于元件分配头形式,上段为编带用包装箱(袋)、下段为能够使用此包装箱和编袋用卷盘。立式元件包装要求8.2.8.2 卧式元件编带规格(单位:mm)精度IRm备注W26J.2260052601.5(52)00.2(52)005(52)01.5注:4、7、852mms带具有负公差的W尺寸,需要52mn#殊对应白料架(51)。注:4、5、6、7、8P50.350.5X累计间距

14、的误差的容许值是20间距时为土2mmL1-L20.2以下0.5以下1以下T6士作Z1.0以下1.2以下R0X引线终端/、可从编带上突出t3.2以上引线终端部分在编带上的长度S0.8以下U65.5以下备注5P插入注1.印符合JIS标准。其他是新泽谷规格。2 .使用序列编带时,按照上述尺寸。3 .引线,请使用镀锡处理后的锡材。4 .从52mms带才f入5mnfi距时,需要另行与本公司联络。5 .52mm编带具有负公差的W尺寸,需要52mme殊对应的料架(51mm)。6 .52mm编带,具有正公差的W尺寸,使用52mm特殊对应的料架(51mm)时,元件中心发生偏移的可能性较大。7 .中央卡盘不能使用玻璃二极管等,强度弱的元件。8 .插入间距在元件中心容许偏移范围内时,元件强度弱的元件无需定中心也可插入。(使用52mn#殊对应料架时)9 .由于元件主体的边缘形状,对中心效果会有偏移的可能性。10 .元件主体的长度,最长为15mm在此以上时请另行与本公司联络。请设置在65.5 mm以下11 .U尺寸(U=S+T+W+T+S)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