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方的测试用例1

上传人:jkl****17 文档编号:61561781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晓方的测试用例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晓方的测试用例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晓方的测试用例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晓方的测试用例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晓方的测试用例1(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我的听课现场记录:顾泠沅行动学习:造就名师团队之路2008-06-06 11:45:45.02008年6月5日上午华东师大留学生公寓,上海市教科院副院长、华东师大博士导师:顾泠沅,报告主题:行动学习:造就名师团队之路 我67年大学毕业,超期服役。我原来是搞数学的微分几何方向,师从数学家苏步青。后来苏步青被打倒,我也没了方向。这样,我从复旦毕业就下放到了青浦,是接受改造的。到尼姑。叫语文。我一看红本本,没有什么。语文也是字词篇章也是有规律的。结果我自编教材,教出的一班班学生比城里的学校还要好。引起重视。72当教研员,还是兼职。所以对教研员很有情感。有说法“课程改革的阻力是优秀教师与教研员”,听说

2、过没?大兴会议要我作报告,我后来作的是改动一个字:课程改革的主力是优秀教师与教研员。效果蛮好。一、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二、面对课改的知识技能三、行动学习是基本途径四、若干误区与经验提示五、国际视野的行动学习美国教育有些东西是中国的,但他们不承认。比如说美国突出的三点:1、教育要突出重点,2、连贯一致,3、知识中间的核心成份一定要掌握。这三点是不是中国的?就是。一、追求卓越的职业生涯1、教师是个终身学习的专业教师走向成功的三大支柱:技能、知识、态度(情感与意向)名师之名,不在于“名”,而在于“明”。明是智慧,更是一种美德。礼记中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教师在职学习以提升教育实践智慧为核心,由此

3、确定此项工作的目标指向与行动特征。2、职业生涯与知识结构变化专家教师 原理知识较较较多+案例知识多+策略知识多经验教师 原理知识较较多+案例知识较多+策略知识较多职初教师 原理知识较多+案例知识少+策略知识更少(后者谁多谁较多较较多等解释,为我用文字注明原来的“线段图”所用)原理知识:学科原理、规则,一般教学法;案例知识:学科教学案例、个别经验;策略知识:运用原理于案例的策略,核心是反思)我美国的朋友SHUERMAN,说你跟我选100个你们的中小学老师到美国,美国的基础教育就发展了。你们的教研人员,很多研究文章写的是空话。后来他也请我到美国,我与他讨论对教师的分类。就是上面的三分类。按三分类,

4、培训时就要考虑第一段:职初经验教师,经验专家教师教师职业生涯有走向成熟与追求卓越的两次跨越案例成为联结教师成长各阶段的带(主题、细节、问题、解读)以上是我与SHUERMAN所做的工作。正好就碰到一个机会。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院彭恩霖等,在全球范围开展新教师入职教育的多国案例研究(中国上海、法国、日本、新西兰、瑞士)。结果表明:内容涉及学科教学、教学管理、职业责任与道德的新教师入职教育对教师成长有关键性意义。上海案例进一步说明:“师带徒”。新教师从导师那里学做人、学处事,受益匪浅,与导师共同工作,使他们加速了经验学习的进程。我到香港,明显一个老师比另一个老师能力要差些,我问他们校长:你为什么

5、不安排好的老师带一带另一个老师?校长答:他们的薪金都是一样的。怎么带呀?师带徒:是手工业,不符合工业批量生产的要求。“教研活动”。融入公开性的交流及对教学的审视,让新教师获得公众评论其教学优缺点的机会,使他们从教学的边缘参与到中心参与,是新教师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中国知识过剩,我是当过教研员,当过校长,这个问题我也没办法解决。美国的数学教材编写得很难,但难的不讲。美国人上课,三十个孩子坐在下面。比如说,学游泳。老师说:学游泳,要有水的。这是对的。这是情景。然后就带他们到海边,老师说:你们下去吧!下去之后,要拼命挣扎。挣扎过程,方法多种多样。很有创造性的。结果:10人浮在水面上。20人有问题。老

6、师说:你们20个不要学游泳。这20个孩子,美国现在提出,一个都不能少。怎么办?美国朋友LINPING来我们中国后,说,他们现在找到办法了。这20个孩子托着肚皮让他们学会。可美国朋友又对我说:可这也付出了代价。你托着这20个学生的肚皮,让他们学会游泳,他们就没创造性了。LINPING向我要“循序渐进”的解释,后来他回美国就把这一套都用了。后来他的文章又被翻译到中国来,被翻译成:有层次递进。这真是出口转内销。4、经验教师追求卓越00-01年,香港大学徐碧美教授,采用对教师工作、生活的人种志案例研究的方法,发现;别人(期腾伯格等)提出的卓越理论,尽管把握了专家教师的静态特征,但并未把握专家与非专家教

7、师的关键差异(动态形成过程)与特征:1)组织结构良好的基础知识及思考与反思的知识技能特征;2)实践知识理论化、理论知识实践化的知识发展特征;3)不断探索和实验,始终行走在能力极限的边缘上(“挑担子”)和不断质疑看似没有问题的问题(“找岔子”)的行为特征。二、面对课改的知识技能1、观念转变与能力测试教师观课视角走向能力为本:有统计图,图中说明老师观课时对培养学生能力的看法有了大改变。但学生真的能力提高得如何?所以我们做了一个学生的测试。做这个测试,相当麻烦,花很长时间,要花钱,花了十万。学生能力目标测试结果喜中有忧:1990年与2007年比较:按BLOOM的目标分类做的,计算(提高最多),概念,

8、领会,分析等方面提升不多。更加奇怪的是,在计算方面,女生好于男生。在概念、领会、分析等方面女生都好于男生,全面反转。我向上海市教师教育领导小组汇报:“有理念,少落实;有学科,少底蕴;有知识,少文化;有责任,少魅力。”这个情况不是普遍的。2、课程教学改革的需要案例:一堂科学探究课水能爬高吗?学习毛细现象的知识,改变以往只是告诉事实的方法,培养科学思维的习惯。瑞典的老师要来上课。我打电话给青浦教研室主任,主任问我:要不要玩点花样给他们看看?我说:选四个老师,其中要一个学生很喜欢的老师。其中一堂课水能爬高吗?1)玻璃棒、粉笔、细沙柱、玻璃细管、宣纸插入有色液体中观察与分类:科学探究的第一步,分成“能

9、爬高”“不能爬高”两类。2)3)有学生发现:管子越细,缝隙越小,爬得越高,能否做做实验?有发现:简约因素,设计实验;检验假说,还得到一条漂亮曲线4)解释生活中、自然界外国专家:我终于看到了儿童真实的探究!3、教师专业知识基础框架1)SHUMAN的,得到国际认可学科知识一般教学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知识PCK学习者及其特点的知识2)PCK成为教师教育的重点3)美国PL格罗斯曼将PCK解析为四部分:一门学科的统领性观念(关于学科性质的知识和最有学习价值的知识)学生对某一内容容易理解和误解的知识特定学习内容在横向和纵向上组织和结构的知识将特定学习内容显示给学生的策略的知识PCK成为教师培训的重要内容。

10、三、行动学习是基本途径1、提高在职教育有效性的策略与讨论同事互助还需专业引领案例讨论还需行为跟进从讲授先行模式改为实践先行模式还是知行割裂的线性思路实践改进与教师学习融为一体的集体活动制度,能取两种模式之所长。听报告,只有15%悟性比较高的人是有用的。2、名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上海先后120名名师,8个典型:在课堂拼搏中学会教学。这120个名师中,没有哪一个是听了一场报告后回来成为名师的。也没有一个是从国外培训后回来成为名师的。案例: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第一次备课:摆进自我,不看任何参考书与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备课: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我有他有,我无他有,我有他无)后修

11、改方案;第三次备课:最好上几个班,边教边改,在设想与上课的不同细节中,区别顺利与困难之处,课后再“备课”。三个关注(自我、文献、收获)和两个反思支架(更新理念、改善行为)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无一例外是教师成长的捷径。3、行动学习及其实施要素原行为阶段 新设计阶段 新行为阶段三个关注:个人已经有的经验、新理念新经验的课例设计、学生获得的行为调整二个反思:有效与无效培训方式的国际报告(培训怎么做?我又回到青浦7/3怎么教?1)首先要摆进自我纠缠于区分等分除、包含除等枝节,未突出“有余数”这个要点习惯于计算准确性的训练:3()7,括号里最大能填几?反复训练,未关注试商的实际意义表面地寻找规律,学生都

12、说“不知道”16/5=3117/5=3218/5=3319/5=34关注自我的关键性事件:重点放在程式化训练,忘记了,对小学生来说“数学就是生活”。讨论时一个农村来的老师说:现在城市里的除法上课复杂了。我们就是分豆子,没有一个学生分错的。2)课改理念作反思支架实物:7颗豆子(平分到)3个盘子里 算式:7/3=21每个人都会分。有个学生问:这多余的1粒豆子放哪里呀?关注理念的关键性事件:运用儿童生活经验,“除法就是分豆子”,余数就是多余的豆子。3)操作行为作反思支架困难:做除法要“拿豆子来”教师的创造:在实物与算式间设置一个中介放掉豆子和盘子,学生在“脑中分豆子”,终于越过了形式化的难关。关注获得的关键性事件:学生不会形式化,采用“脑中分豆子”才能解决从实物到符号的过渡。分豆子与BRUNNER的认知理论实物操作表象操作符号操作上面案例可以写论文了。用“弗兰德师生语言互动状况表”进行分析。让学生发现“余数比除数小”师生语言互动时间分布表弗兰德师生语言互动状况及其理念与行为的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