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罗多德《历史》读书笔记

上传人:94****0 文档编号:61528810 上传时间:2022-03-11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希罗多德《历史》读书笔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希罗多德《历史》读书笔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希罗多德《历史》读书笔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希罗多德《历史》读书笔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希罗多德《历史》读书笔记(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希罗多德历史读书笔记 学院:文学院专业:汉语言文学4班 姓名:王唯伊 学号:专心-专注-专业一、两河流域古代史的简介两河流域自史前时代起就是人类聚居地之一。由于这片冲积平原土地十分肥沃,这里诞生了最早的农业文明之一。在社会方面,两河流域南部,即后来被称为巴比伦尼亚的地区,因为地势比较平坦(巴格达至海岸的落差仅10米),河流经常改道著名的早期城市遗址,比如尼普尔、乌鲁克、拉尔萨等,原来都曾座落于幼发拉底河的岸边,而治理洪水的过程需要集中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城市、国家等社会组织形式很早就在这里得到了发展。另外,两河流域本地没有明显的地理险要。而它的西南面有海洋;正南、正西

2、有阿拉伯沙漠;此外,东面的扎格罗斯山脉、西北的托罗斯山脉、正北的亚美尼亚山区一齐包围着美索不达米亚。两河流域本地建立的王国往往无法越过这些地理限制,而周围的民族,特别是东面扎格罗斯山上的民族,则不断地入侵此地。这种“易攻难守”的特点使两河流域很早就成了民族汇集、融合的地方。美索不达米亚的农业文明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第八千纪,即大约80007000 BC,遗迹主要分布在两河流域的北部。大约在公元前第五千纪,可能是受到气候变化和洪水的影响,农业文明开始向南部转移并迅速地发展起来,标志是轮制陶器的出现。大约在公元前第四千纪,南部的小规模村庄逐渐合并为大的城市,进而成为独立的原始城邦国家。同时,两支后

3、来有重要影响的民族苏美尔人和阿卡德人先后进入两河流域南部。前者可能来自东方的埃兰,后者可能来自北方。大约在3500 BC,苏美尔人正式崛起。虽然他们的文字已经可以释读,但他们的语言仍无法判定属于何种语系,所以我们仍不知道他们属于何种民族。乌鲁克成为第一个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城邦。著名的世界第一部史诗吉伽美士的主人公就是一位传说中的乌鲁克国王。当然,各城邦国家之间经常爆发战争,统治权经常在各城邦间易手。这种政治态势和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很相似。另外,苏美尔人发明了原始的象形文字,后来的楔形文字就是在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0002350 BC被称为两河流域的“早期王国时期”,铜器开始取代石器,得到普遍

4、的应用。尼普尔成了周围城邦都承认的宗教中心,但苏美尔人在政治上仍然是分裂的。各城邦间的战争一直没有停止,最主要的是乌尔和拉伽什之间的争霸。约2350 BC,说闪语的阿卡德人崛起。前面讲“弃婴英雄”时提到的萨尔贡王,就是阿卡德王国的实际建立者。他第一次全部统一了两河流域南北两部,并向西进攻叙利亚,向东进攻埃兰,建立起世界上第一个帝国。阿卡德人用原来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记录的自己的语言,这种阿卡德语的楔形文字将长期主宰两河流域未来的历史。随着阿卡德王国的崛起,阿卡德语后来成为西亚的“国际语言”,甚至在埃及法老的宫廷也出现了楔形文字文书。但王国很快开始衰落。约2150 BC,扎格罗斯山方向来了一支印欧

5、部落古提人,趁机将其灭亡。各城邦恢复了原有的独立。短暂的混乱之后,乌尔开始称霸,但势力仅限于两河流域南部。乌尔城著名的“庙塔”建筑成为后来巴比伦“空中花园”、圣经中“巴别塔”的原形。历史一181也对这种建筑有精到的描写。约2000 BC,新的入侵者推翻了乌尔的统治,不过这次从西面来的,他们是阿摩利人。2000 BC之后,美索不达米亚南北分别重新兴起统一国家。北方是早期亚述王国,南方是更为著名的早期巴比伦王国。而早期巴比伦王国最著名的国王就是汉漠拉比。他的成就不光是那部著名的法典,他还想力图恢复萨尔贡王时的疆域,除了统一巴比伦尼亚、重新征伐埃兰之外,早期巴比伦王国的北部边界也被他推进到玛里、阿速

6、尔一线。另外,各种艺术在早期巴比伦王国时期得到了长足发展,吉伽美士等史诗这时也得到了编纂。两河文明著名的天文学也在这时打下了根基。从此以后巴比伦城就成了两河流域的明珠。新的威胁总是免不了的。北方,米坦尼王国在两河河源地区兴起,他们约于1600 BC取代了早期亚述王国。南方,早期巴比伦王国受到从西北方叙利亚一带来的赫梯人,以及从扎格罗斯山方向来的加喜特人的先后进攻,约于1574 BC灭亡。加喜特人占领了巴比伦城,并将继续统治这里约400年。虽然更南边的苏美尔(这个名称现在和阿卡德一样,成了纯粹的地名)一带在1400 BC左右组织了一个“中期巴比伦王国”,但他们更像是埃兰的附庸而不是原巴比伦王国的

7、继续。而且他们和加喜特人谁都没有力量来统一全部两河流域。这个任务得由亚述人来完成。亚述的首府是阿速尔,亚述这个名字(Assyria)就是来源于此城(Assur)。总地来说亚述在文化上深受南边巴比伦尼亚的影响,但文明程度则不及。在被米坦尼人控制了约250年之后,亚述人和赫梯人一起灭亡了米坦尼王国,建立起“中期亚述王国”。但这个王国仍然不稳固,很快就衰落下去了。新亚述帝国约于911 BC建立。而阿速那斯巴尔二世则将新亚述帝国的扩张野心明白地告诉世人。他向西征服西里西亚和叙利亚,向东越过了扎格罗斯山,向北进入乌米亚湖区域。这时东面来了一个叫美地亚的印欧部落,新亚述帝国的武力扩张才暂时停止。约750

8、BC,亚述和南部的巴比伦尼亚和平地合并,亚述现在的地域和萨尔贡王时代的阿卡德王国相仿了。萨尔贡二世则进一步学习了那位1600年前的同名者,他向东击败了美地亚人,向西征服了以色列王国,直达今天的加沙。在他儿子的时代,亚述的首府迁至尼尼微。后来亚述人还曾一度占领埃及。但亚述帝国的消失和其兴起一样迅速。626 BC,巴比伦尼亚宣布独立,建立了新巴比伦王国。612 BC,新巴比伦王国和美地亚人一道攻陷了尼尼微,巴比伦编年史详细地记录了这场战役。亚述帝国从此灭亡,其领土被这两家瓜分,北部归美地亚,南部归新巴比伦王国。这样,美地亚王国才得以和吕底亚王国隔哈吕斯河相望。而新巴比伦王国的著名国王尼布甲尼撒二世

9、则没有停止征服。后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在597 BC、586 BC两次征服犹太人的最后一个独立政权犹太王国,并将5万多犹太精英分子掳到巴比伦。这就是犹太人历史上痛苦的“巴比伦之囚”事件。尼布甲尼撒由此在日后西方文化中成为暴君的代名词。然而新巴比伦王国自己也不比犹太王国多活几年。539 BC,又一个从扎格罗斯山东面来的印欧部落波斯人,在居鲁士的带领下,灭亡了新巴比伦王国。这就是我们在前面看到的事件。美索不达米亚再次得到统一。2、 希罗多德笔下的埃及历史前面简单回顾了埃及的历史,下面我们大致看看希罗多德笔下的埃及历史是怎样的,距离真正的史实有多少差距。以他叙述的先后为序。希罗多德提到的第一位埃及国王

10、叫米恩(Min),其它古希腊学者也有写作美尼斯(Menes)的。据说就是他建立了孟菲斯城并为此城修建了巨大的水利工程。现代学者大多将这位米恩等同于埃及第1王朝的建立者纳尔迈。也有人认为他是纳尔迈的儿子,但这部分学者又说第1王朝的建立者不是纳尔迈,而是这位米恩。总之,学者们不管认为这位米恩是谁,都把此人作为第1王朝的建立者。这都是受了希罗多德的影响。其实考古发掘中从来没有发掘出和所谓“米恩”有关的文物。希罗多德也没有说他统一了埃及。这人可能只是传说人物,实际并不存在。希罗多德说米恩之后,一直到他自己的时代,一共有330位国王。我数了一下,从第1王朝到希罗多德生活的第27王朝,所有统治者一共大约2

11、50位。明白了这个,我们对L6的历史真实性就不要抱太大的信心。下面展现出来的与其说是历史记载,倒不如说是民间故事集。在普罗铁乌斯之后,埃及的国王叫兰普西尼图。希罗多德讲的关于他的故事是历史全书中我认为最有趣的段落之一。那简直就是一篇早期探险小说的简写版。兰普西尼图非常有钱,他造了一间大仓库来放他的金银。谁知仓库的设计师偷偷留了一个暗门,并在临死时告诉了自己的儿子。于是设计师的儿子毫不犹豫地开始享用国王的财富。兰普西尼图发现财宝变少了,肯定是有贼,但他又不知道贼是如何进来的,于是设下了种种机关,结果每次贼都逃脱了,连国王用公主作诱饵都没有把贼抓住。最后兰普西尼图认为此人太聪明了,于是让贼娶了公主

12、并成为了他的大臣。兰普西尼图可能是拉美西斯的讹音。“新王国时期”的第19、第20王朝时有很多法老都叫拉美西斯。上面这个古埃及民间文学的经典作品可能是后人对“新王国时期”快乐生活的浪漫回忆。3、 关于阿拉伯和印度关于第三卷,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希罗多德对波斯帝国周边区域,特别是对阿拉伯人的风俗、对印度人的风俗的介绍。这些都是现存最早的对这两个民族的描述,都是十分珍贵的。不过珍贵归珍贵,真实却难说。在这里我们又看到了第二卷介绍埃及时的情况,传说和误会交织在一起。希罗多德大概没有亲身去过这两个地方,他记载的故事都是当时各地的市井传闻,我们也就不要太在意里面的真实性。比如他说在印度东面是一片沙漠,无人居住

13、。这沙漠具体指哪里现在仍有争论,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西亚、中亚的人民,对于当时处于战国时期的中国是几乎完全不知道的。再比如他说阿拉伯有一种长翅膀的蛇(第二卷中提过),还说这种蛇必须咬死母蛇才能出生等等,我们对此也只有苦笑了。不过他的记载中也有一些原来认为荒诞不经的内容,后来被证实确实有事实根据。比如这里在介绍印度的时候,他提到印度有一种“比狗小比狐狸大”的“蚂蚁”,它们专门在沙漠中打洞,而它们刨出的砂子中含有金子,所以印度人就经常收集它们挖出的砂子,然后再提炼成纯金。“比狗小比狐狸大”的“蚂蚁”?可能吗?胡说吧?1996年11月25日,美国纽约时报上登出了一则新闻Himalayas Offer Clue to Legend of Gold-Digging Ants。一位法国民族学学者宣布他找到了这个故事的真实的一面,原来所谓的“大蚂蚁”,其实是一种在喜玛拉雅山区中生活的土拨鼠。土拨鼠的习性就是喜欢在地下打洞,而当地的地层富含金矿,所以它们所做的就是代替了人类的矿工。直到今天,当地还有人像希罗多德所说的那样去收集土拨鼠挖出的泥土以提炼黄金。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